第606章 学院改革与安置姜永明遗孀樊氏(下)
她轻轻握住朱棡的手,柔声说道:“夫君,你保护樊氏母子,此乃仁义之举。
这不仅合乎道义,而且更与孝道不相悖。
夫君这般心怀仁德,母后若是知晓也定会为夫君感到欣慰,说不定还会赞赏夫君的善举呢。”
朱棡静静地聆听着徐妙云的这番分析,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缓开来。
他眼眸中也焕发出一丝希望的光芒,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终于寻到了一丝曙光。
此时朱棡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
他细细思量着其中的利弊与可行性,心中的那些顾虑,也如同清晨的薄雾般渐渐消散开来。
片刻之后朱棡只觉眼前云雾尽散一片明朗,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轻松与喜悦。
他望着徐妙云,眼中满是赞赏与感激。
“妙云,你不愧是应天府远近闻名的女诸生!
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分析事情鞭辟入里。
有你在我身边,真是我朱棡的福气。
明日我便进宫,向父皇禀明此事,想来一切定会顺遂如意。”
在决意次日进宫之后,当晚朱棡便吩咐下属精心准备奏章。
他亲自逐字逐句地反复斟酌,力求每一个字都能准确传达自己的心意,将奏章写得尽善尽美。
紧接着朱棡又挑选了几名得力的侍卫,将他们唤至身前,神色严肃地叮嘱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懈怠。
明日随孤王进宫,要时刻留意周围的动静,确保万无一失。”
可就在朱棡忙碌之际,王府中突然传出了关于樊氏母子的流言蜚语。
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如同一阵阴风,迅速在晋王府中蔓延开来。
甚至有人说樊氏与王府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这消息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令朱棡心中忧虑大增。
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墨色,双拳紧握,手背上的青筋暴起。
朱棡眼中闪烁着怒火,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他深知这些流言,必定是那些企图阻止自己保护樊氏的人所散布。
若是不及时遏制,不仅樊氏母子的性命堪忧,而且晋王府也将面临一场巨大的风波。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朱棡进宫面圣的计划,让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与此同时,远在凤阳府的朱樉,也从宫中得知了此事。
朱樉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心中满是担忧。
他唯恐三弟朱棡处理不当,使皇室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加之兄弟俩平日里感情深厚,朱樉心急如焚,于是他便急忙向父皇请旨。
得到旨意后,朱樉亲自骑上一匹快马,星夜兼程朝着晋王府赶来。
一路上朱樉马不停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尽快赶到三弟身边,帮他解决难题。
就在朱棡苦思如何应对这些流言时,天色刚蒙蒙亮,朱樉便抵达了晋王府。
只见他面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进府中。
见到朱棡之后,朱樉便语气急切的说道:“三弟,此番流言来势汹汹,切不可掉以轻心。
这不仅关乎樊氏母子和你王府的声誉,而且更会影响到皇室的颜面。
父皇对此十分重视,特意命我前来协助你处理此事。”
朱棡长叹一声,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二哥,我正为此事烦忧不已。
如今流言四起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我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樉微微皱眉,上前拍了拍朱棡的肩膀,安慰道:“三弟莫急,咱们兄弟二人一同想办法,定能渡过这难关。
不过有些事情,二哥也想与你探讨一番。
就拿我王府来说,自从洪武十三年尚炳出生后,我在王府中的地位也因子嗣之事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芷若一心想让我立这孩子为嫡长子,可她终究只是侧妃。
若我公然宠妾灭妻,不仅违背皇室规矩,无法向父皇交代,而且也会伤了月悯的心。
这与你如今面临的流言问题一样,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诸多麻烦,影响皇室声誉和家庭和睦啊。”
朱棡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二哥所言极是。
虽说我们身为皇室子弟,享尽荣华富贵,但正因如此,行事更要谨慎小心。
子嗣的教育和王府内的关系处理,都显得尤为关键。
说起来我甚是佩服大哥,我们如今只有一个孩子,便已忙得焦头烂额。
大哥膝下有四个孩子,真不知他是如何悉心照料,才使得孩子们健康成长的。”
朱樉面露疑惑之色,“三弟,我记得你的侧妃方淑秀早已怀有身孕,为何至今仍未有子嗣诞生的消息? 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恰在此时,徐妙云领着巧玉、翠儿,手端茶点,从门外走了进来。
巧玉身着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裙,裙摆上绣着淡雅的粉色桃花。
每一朵都栩栩如生,宛如春日里刚刚绽放的花朵,娇艳欲滴。
领口和袖口处,细腻的白色绒毛如云朵般柔软。
轻轻点缀着,更增添了几分温婉与柔美。
她外披一件浅紫色的薄纱披风,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飘动。
若隐若现,恰似仙子下凡。
头上佩戴着精美的珠翠首饰,步摇随着巧玉的走动轻轻晃动。
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
巧玉本是贫苦人家出身,自小聪慧伶俐。
自从跟随徐妙云进入晋王府后,她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和好学深得府中上下喜爱,也学到了不少待人接物的本事。
一进门巧玉便敏锐地察觉到了房间里凝重的气氛,瞥见朱棡面色凝重、眉头深锁,显然还在为流言之事忧心忡忡。
她轻轻放下茶点,微微咬了咬下唇,鼓起勇气轻声说道:“殿下,婢子斗胆说一句。
这流言之事,或许可从流言的源头查起。
平日里婢子在府中与下人们多有往来,也知晓一些消息的来源。
婢子以前在府里,也见过类似的流言,都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若能找到幕后黑手,加以制止,或许能平息这场风波。”
说罢巧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是一种想要为主子分忧的决心。
朱棡微微一怔,原本有些阴霾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没想到巧玉竟能想到如此关键之处。
他的眼神中顿时流露出赞赏之意,“巧玉,你说得在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
若你能查明此事,孤王定有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