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一视同仁

心寒,真是让人心寒。老李的心比外面的天气要冷得多。

我们堂堂师兄弟,虽然之前关系一般,但你到咸阳来竟然不告诉我一声。你居然还说自己参与计算了新历。

从那天文项目启动以来,离现在都多长时间了,这么长时间,都不能让你来见我一面吗!

似乎是看出了李斯沉默中的疑问,张苍开口说:“我递过拜贴。”

李斯表情一肃,目光森森。

如果张苍曾经想见自己,却没有见成,这就说明家里的门童可能出了问题,需要严厉整顿,打击那些不……

张苍继续说:“但我没有表明身份。”

李斯:?有病?你到底想不想见我?递拜贴不说清身份,你是故意想被拒绝吧?

比起存在感明显的师兄们,张苍在咸阳是个普普通通的柱下史,也就是御史。

如果他没有拿出曾经的关系来,也没有托点钱财,更没有附带什么能够展露才华的文章策论,只说:有个普通官员苍仰慕地想见廷尉。

对此,李斯当然表示:不见。

当我很闲吗?是个人递帖子就要见面?那我不用干活了。

而且我怎么知道那个苍是张苍!重名的人这么多,难道我听到“非”字就要觉得这是韩非吗!

作为大boss的心腹爱卿,李斯不说是门庭若市,也是个热门爆款。被他拒绝过的见面申请数不胜数,张苍只投过一次的拜贴自然也就被淹没在秒拒的废料之中。

“那你对他呢?”李斯问。

这个“他”,当然指的是韩非。就张苍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不想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只想安安静静地苟着,所以故意选择这种事发之后还能甩锅的行为,即:我递过拜贴了,但你拒绝了我。

如果你不想见我,难道你就想见韩非了吗?

韩非淡定地替张苍回答:“我也拒绝了。”

张苍一视同仁,对这个师兄也来同样的招数。

以韩非的自闭式社交习惯,他选择直接无视这种无效的见面申请。

如果不是曾经认识的人,想要冒头,就应该在其后附上足以证明才华的文字,以此自荐,获得一个见面的机会。

就这种啥也不说的帖子,谁会搭理啊?

“哦。”李斯没有好奇心,得知韩非和自己的待遇一样,就不再纠结他们俩现在是怎么认识的。

但张苍出言解释一句:“我与同僚一起探讨历法,因此偶遇师兄。”

韩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沿,曾经去过那次天文会议。虽然听到后面有些听不太懂,但他喜欢那种热烈的学术氛围,偶尔会去旁听放空思绪。

于是发现了混在测算队伍里的张苍。张苍擅长数算,也擅长天文历法,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大事,早早就苟在其中。

韩非:……你也在咸阳。

张苍:嗯。

韩非:什么时候来的。

张苍:……我递过拜贴。

韩非:……

张苍:但我没有直言身份。

韩非:。

过了一阵。

韩非:……那他呢?

张苍:一样的。

韩非:嗯。

至此,两人开始来往,他们心照不宣地继续瞒着李斯。

韩非故意不说,就是想看看李斯什么时候能发现,发现之后又会是什么反应。

今天两人能碰上,韩非平淡一如往常,心里其实铆足了劲观察李斯。

老李的表情看着平静,但明显阴沉了一些,连最开始的问话,都是停顿缓冲片刻才问出口。

想必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韩非:乐。

“你来得刚好。”韩非拿出自己最近写的几篇芷阳商人小故事,递过去问,“可以传播吗?”

最好可以,如果不行我就去找太子。

李斯翻看两眼,提出一个建议,说:“交给说书人吧,可以用作暖场的开头。”

他知道最近那边有点缺稿子。

尽管从思想主张上来看,韩非这个人法得不能再法,但他好歹也是跟一位儒者学过的。至少在编小故事方面,能够看出他属于儒的一面。

他的小故事在具有讽刺意味的同时,暗藏褒贬,深入浅出地指出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将蕴含教育意义的精髓融入短短的篇幅之中。

简单好记,老少咸宜,又有内涵。其实很适合做吸引人注意力的暖场稿。

“可以。”韩非没意见。

“但这要先给太子。”李斯说。

那群负责讲故事的人,不算正经官吏,是挂在范易令下的合同工,也听从太子的指挥。

“嗯。”韩非还是没意见。

提到正主,李斯就扔下最开始的目的——聊教育孩子的事,转而问道:“最近咸阳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齐人受难?”

他在向上司汇报完上一件工作之后,接到了新的任务,要查清楚一部分倒霉齐人走夜路被打的原因。

这事很影响咸阳治安的风评啊。

但李斯近来不在咸阳,现在也没来得及向下属了解。

“这个……”韩非琢磨,说,“……是长公子吧。”

——

有齐人被天降正义,这是蒙恬率先发现的。

他身为主管内史的长官,每天会过目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守卫咸阳的和平,这是重中之重。一开始他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这里是一国首都,该有的冲突不会少,暴力事件多得很。

直到他因为自家小儿子的提问,开始注意齐人的事,因此发现了一些相似的小案。

不曾危及性命,就只是挨一顿揍而已。唯一的问题是,被揍的人,身份上有重合的地方。

这是连环作案吧!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挑选目标!

蒙恬脑中回想起小儿子的话:“您认不认识什么坏的齐人?”

某个小孩参与其中的嫌疑突然上升。

你小子在干什么东西?!

他下班回家叫来蒙蔚,直接问:“你帮助别人去殴打齐人了吗?”

“啊?”蒙蔚脸上全是无辜迷茫。

“……不是你吗?那你那天问我的话是为了做什么?为什么想找坏齐人。”

“因为我想要欺负他们啊!我要清理内奸,不能让他们丢齐人的脸!”蒙蔚举着小木剑,正气凛然,喊得很有身份认同感。

蒙恬:……

他无语,想了一圈,又问了一圈,发现小儿子这些天也没有出去做什么,待在家里很安分。

怀疑这小毛孩,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一个小孩能干什么事呢?

蒙恬虽然不再继续问小孩,但他觉得这是一起有针对性的连环事件,在着手调查的同时,将自己的疑虑报给了太子。

外面还没有风言风语,因为他察觉得早。小小的斗殴事件在咸阳根本砸不起一点水花,尚且没有多少人把零散的事联系起来考虑。

事有点小,直接告诉老大显得他大惊小怪。具体要不要捅到最上面,就让太子来权衡吧。

——

“长公子?”李斯接过任务后,心中原本猜测这事会和太子有关系。

就像提到楚人,就容易想到长公子;提到齐人,由于其生母的出身,会联想到太子,这是很正常的事。

谁知道这事又扯上长公子了。

“嗯,不久之前,他曾经辩倒,一位齐博士,这件事传扬很广。”韩非说。

淳于越在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具体的称呼,那也并不是他承认的儒家学者。

说句实在话,有些时候,韩非觉得自己还挺儒的。反正比大多数儒者正统。

李斯思索:“可这和其他齐人被殴打有什么关系?”

韩非眼皮抬起来,精神一震,进入八卦状态:“殴打?”

这事没听过,说来听听。

“我也不了解详情,所以来询问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李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长公子为什么要和齐博士辩论?”

该不会还是和太子有关系吧?

按照过往的常理来看,扶苏不是那种会对外崭露锋芒的人,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安静的,存在感很低。

能让长公子变得锋芒毕露,不管怎么想,可能性最大的影响因素都是太子。

韩非说:“所辩的是,分封与郡县。”

李斯若有所思。既然是这种重要的话题,那么长公子忍不住也情有可原。

“但是齐博士为什么要去寻找他?”

韩非说:“可能是因为,想要探讨儒学。”

听到这个回答,在场剩下的两个儒家正统弟子都默默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是为了探讨儒学。

张苍这才又说话:“我大概了解一些不同的小道消息。”

今年的历法早就算完了,他们的工作却没有结束,需要继续算好往后几年的每一天。

聚在一起干活的这段时间,虽说很少进行正事之外的交谈,但他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咸阳流行的各种事,少说也会在休息时讨论几句。

“太子,在那之前见过一位齐人。”张苍说。

他工作的同僚,有许多都会在背地里关注太子,连当初的那个什么“二公子的彗星”“星君降世”之类的传言,也是从他们身边开始往外发展的。

太子每天到底见了什么新鲜的外人?大白天的,来赴约的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去,其实根本瞒不住。

“见完之后呢?”李斯发觉了问题。

张苍垂目,说:“不见了。因为私底下被重用了。”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他不太在意,只是在听完后记住了这件略显蹊跷的事。

李斯脑壳痛。

我就说吧,这事肯定和太子有关系!陛下啊!这要让我怎么查吗!乱查一通再假装无事发生?

事已至此,李斯不准备多留,拿起韩非的芷阳商人小故事,说:“我将它送给太子。”

顺便去试探一下,与齐有关的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最后应该查出什么样的结果才能交上去。

“我,自己送去。”韩非强硬地摁住那一沓纸,眼神锐利,说。

我要一起去吃瓜。

张苍沉默片刻,看着师兄们,目光沉稳地问:“……我能去吗?”

李斯:……

没救了!你们已经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