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熊蛮子
牵扯到国计民生的政策,必须要慎之又慎才行,朱由校无比清楚的知道一点,现阶段的大明啊,他不过是将其从病入膏肓下,给拉拽到了病重状态下,在这期间,他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否则他过去所做一切就都白费了。
大明积攒的积弊与毒瘤,并非是朝夕间出现的,这是历代天子御极登基再到离开,每个时期之下,固然有解决一些问题的,但也有引起新矛盾,新问题的,更有甚者,在一些时期下,干脆就没有去解决,去重视,故而长此以往下吧,就演变成今日这种模样。
在天启朝以前,大明是有过一段短暂兴盛期,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张居正进行的改革。
这个改革可以说是强行给大明国祚续上一些元气,恰是有这个基础吧,才有了万历三大征,才有了万历朝的兴盛,可这段时期放到一个王朝上,实在是太短太短了,而这个兴盛期,还离不开一件重要事情,即隆庆朝时期的开放海禁,恰是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一切又是很难改变的。
朱由校如果想要摆脱历史周期性,就必须要给大明做到真正脱胎换骨,而对内的辖地划分,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举措。
这项举措,不亚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朱由校需要用地域的划分,来打破地方与中枢的对立关系,中枢需要对地方有更强势的掌控力度才行。
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叫地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破除掉某些固有格局。
顺天府从北直隶析出,北直隶增扩承德府、口北三厅这两件事啊,看起来仅是牵扯到了大明对于京畿核心腹地,对于漠南草原的调整与掌控,可实际上并非是这样,这同样是为大明后续针对诸省的析出与增扩,埋下了一条极深却至关重要的线!!
朱由校知道这件事急不得,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推,等到大明所辖诸省区划,能够真正在各地立稳脚跟,这也标志着大明新旧秩序与体系改革,算是迈向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了。
四月的京城,雨水比往年充沛不少。
西苑是一片生机盎然。
“哈哈——”
爽朗的笑声响起,打破了钓鱼台的平静。
“难怪海内外都唤你熊蛮子啊!!”
朱由校面露笑意,指着熊廷弼说道:“熊卿啊熊卿,你这脾性是一点都不知道改啊,这一路奔波赶回,累坏了吧。”
讲到这里,朱由校露出关切之色。
“陛下,您也知道臣这脾性,此生怕是很难改了。”
在朱由校的关切注视下,熊廷弼露出笑意道:“您问什么,那臣就答什么,在臣看来,漠南多地归顺我朝的草原各部,那就是要多加提防才行,不能因一战大捷,就对他们放松了警惕。”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握着兵马的草原大小领主,就是喂不熟的狼崽子,想要叫他们真正归心,唯有一步步夺掉他们的兵权,拿走他们的特权,使其成为一个个空筒子王爷才成,不然的话,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闹出事儿来。”
讲这些话时,熊廷弼的表情严肃起来。
“的确。”
朱由校双眼微眯,点点头道:“大明需要的是认同大明,心属大明的草原子民,而不是那些有着各种特权的大小领主。”
“只是鉴于今下的态势,我朝不宜在漠南一带,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轻易的掀起大规模的征战,所以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去制衡,去限制才行。”
“按着当前的草原形势来看,朕其实不该将卿家从草原召回来,而是应等理藩院所行盟旗制真正施行起来,在漠南、科尔沁等地扎根下来,等黑龙江、吉林两都司彻底安稳下来,再将卿家召回来才是。”
“但如此一来的话,卿家至少要两年在漠南那边,可现如今国内的情况,朕不可能让卿在漠南待这么长的时间。”
讲到这里时,朱由校轻叹一声。
熊廷弼表面没有变化,可心里却生出唏嘘之意。
他如何不知这些啊。
他在漠南那边,收到天子的密诏,让他领着勇卫营、虎贲军秘密南下之际,熊廷弼就知怎么回事了。
天子是担忧东南啊。
眼下他熊廷弼是秘密归京了,还来到天子常待的西苑,可曹变蛟、马祥麟他们所领勇卫营和虎贲军,却从北直隶、辽东的沿海诸港秘密集结,并乘船渡海分批继续南下了,而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广!!
不过勇卫营、虎贲军是离开漠南了不假,但是也有一支混编军队秘密北上,接替他们的使命与职责了。
“对漠南诸盟众旗治下的草原各部大小领主,进行持续的削减,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坚持做的事情。”
而在熊廷弼思绪万千之际,朱由校继续道:“以追剿蒙鞑、建虏余孽的名义,叫科尔沁、察哈尔、喀喇沁、内喀
尔喀等部抽丁组建仆从军,继而在我朝的意志下,对漠北等地不断施压,甚至是叫他们彼此间爆发冲突与战事,这件事要持续去推进才行。”
“朕相信,有留在承德的洪承畴,来具体负责这些事宜,肯定是能做好的,不过辽东那边啊,却也不能因此疏漏才行,卿家适才对朕讲的,倒是给朕提醒了,朕会关注到辽东那边的。”
别看此前的漠南会战,大明取得了最终胜利,甚至还擒获了虏酋黄台吉、鞑酋虎墩兔憨等大批叛逆,可在建虏与蒙鞑之中,还有一些余孽逃窜了,而建虏余孽中逃窜的,唯一让朱由校还放在心上的,莫过于多尔衮、多铎哥俩了。
也恰恰是这样吧,针对于漠南、科尔沁的一些事宜,是紧密围绕着追剿建虏蒙鞑余孽展开的。
这要灭掉的不止是两股余孽势力,同样是借此机会在削减归顺大明的草原大小领主的底蕴。
大明是得到了草原大片地域,但是从名义上得到过渡到实际上掌控,这是需要时间来过渡沉淀的。
不是说推行了盟旗制度,将承德等地划归到北直隶所辖,就能真正控制住这些地域,不在上述地域上,迁移一定规模的人口,以对冲草原各族的话,那这片地域是绝不可能安稳下来的。
这是大明中枢必须解决好的事情。
倘若不能解决好的话,那么就算是打下了大片疆域,能不能守住,能不能治好,就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了。
“陛下英明。”
熊廷弼低首作揖道。
见熊廷弼如此,朱由校笑而不语。
其实朱由校能感受到熊廷弼在避嫌,毕竟漠南这一战的胜利,对于大明是具有特殊含义的。
而熊廷弼呢,凭借此胜,得敕国公爵,袭三世!!
关键是熊廷弼还是军务院枢辅,他要是不顾虑些什么的话,那有些事就说不准了。
但朱由校不是小肚鸡肠的皇帝,他是有容人之量的。
“说正事吧。”
朱由校撩撩袍袖,看向熊廷弼道:“眼下,浙江那边,朕已命卢象升他们试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了。”
只此一言,熊廷弼垂着的手微颤。
果真和他猜想的一样!!
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件事,在前期筹备下,朱由校是找一些人商榷过的,朱由校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的反应怎样。
即便是被他视为帝党又如何?
谁又能确保帝党成员,就一直忠诚不变呢?
朱由校需要的帝党,是坚定不移站到他这边的,如果说有任何的迟疑或顾虑,那就不是纯粹的帝党的。
“陛下是担心此策在浙试行期间,东南会出什么大乱子?”也是在此等态势下,熊廷弼抬起头来,表情严肃道。
“不是担心,是必然。”
朱由校眼神坚毅道:“此策会带来什么,朕在最初就想到了,卢象升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朕需要有人去帮他分担一些。”
“而这个职责,靠东南各地督抚不行,因为他们各自的担子也不清。”
“东南的情况之复杂,已经远超朕先前的预期了,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朕总不能就草草了事吧?”
“陛下说的是。”
熊廷弼低首道。
“所以朕想叫卿家密赴湖广去。”
见熊廷弼不言,朱由校伸手道:“以勇卫营、虎贲军负责震慑,在湖广所辖繁杂军类,给朕整饬出四个军出来!!”
“在此之前,出于种种考虑下,大明陆军没有在湖广进行整饬,可现在看来,此事必须要抓紧来办了。”
熊廷弼的心里生出惊意。
四个军,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那兴都留守司所辖……”
也是这样,熊廷弼有些紧张道。
“悉数裁撤掉!!”
朱由校语气铿锵道:“兴都是要保留,但所辖诸卫全都裁撤掉,一帮废物兵,老爷兵,大明不需要!!”
“朕知卿家此去将背负极重的职责与担子,甚至还会被不明真相的人指摘,但围绕湖广这片地域,卿家必须要给朕,给社稷整饬出来才行。”
“四军整编出来之际,朕希望湖广那边地域不再有一个卫所,此外改土归流一事,也必须在湖广那边见到成效才行。”
“想把这些事情做好不容易,甚至朕都预料到了,说不准啊,在卿家整饬之际,东南那边就会出现乱子,必要的时候啊,卿家可能要领兵确保湖广、江西等地的安稳。”
这是给了多重的权柄啊。
熊廷弼心里暗暗叫苦,自漠南那一战打完以后,在得知自己被敕国公爵时,熊廷弼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有些怕了。
他怕他处在这个位置上,天子会对他有别的想法,可现在看来,天子非但没有任何别的想法,相反还赋予他更重的权责。
可偏偏是这样,熊廷弼就越是感到如履薄冰。
他怕辜负了天子的信任与期
许啊。
‘想叫将湖广一分为二,就必须先将军队厘清才行。’看着熊廷弼的神态变化,朱由校双眼微眯,心里暗暗思量,‘可偏偏湖广这一块的情况太复杂了,除了熊廷弼以外,别人真不一定能够玩转。’
‘在一个,熊廷弼是湖广江夏人士,对于湖广的情况他是最为了解的,与其派不懂湖广生态的人去,倒不如派熊廷弼过去。’
大明的改革,必须要有一帮脾性执拗的人在前领着才行,不这样的话,根本就无法破开这层层枷锁。
在东南的卢象升,在西北的孙传庭,在湖广的熊廷弼,在漠南的洪承畴,在两广的陈奇瑜……
这些人就是朱由校所选中的。
只要他们能够坚定不移的前行,那么即便在改革期间真出现什么动乱,朱由校也绝不会担心局面失控。
更别提除了他们以外,在各地的督抚,截止到今下啊,该换的全都给换了,而能处在这个位置上的,全都是通过了朱由校的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已经跟皇权捆绑在一起了,他们除了坚定不移的前行,根本就没有别的路可选。
这就是朱由校从张居正改革失败下所汲取的经验教训。
改革,不是单打独斗的事,必须要将一批人聚拢到一起,叫他们冲在最前面,去跟守旧派对抗与斗争,不然的话,即便改革的类目再好,再详细,那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围绕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盘大棋,有熊廷弼坐镇在湖广,还有曹变蛟、马祥麟这帮悍将在,朱由校不觉得在湖广这一片区域,将会出现什么动荡,即便是真出现了,朱由校也坚信他们会很好的解决了。
而只要湖广不乱,哪怕浙江等地再乱起来,甚至乱的比先前还要严重,那他还是掌握一定优势的,有些时候这乱啊,未必就是什么坏事,一些积弊与毒瘤恰是能在乱之下,可以做到快刀斩乱麻,将它们给一窝断掉,这将会给大明社稷带来种种的好处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