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7章

 
顾小玉被一群白胡子老爷爷围着,竟半点不怯场。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众人,时不时还冲人咧嘴笑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这种 “众星捧月” 的场面他早就习惯了,只不过往常围着他的是各种姨姨、姐姐,今天换成了胡子花白的爷爷们,倒也新鲜。

王不曜先前夸他 “灵慧毓秀”,可不是场面话。眉眼清俊,眼神透亮,一看就透着股机灵劲儿。

寒暄了几句,终于切入正题,王不曜笑眯眯地问道:“孩子多大了?”

顾小玉立刻骄傲地伸出四根胖乎乎的手指,自信地答道:“小玉四岁了!”

这年头的孩子,因为先天营养和后天养育的差异,体格差别极大。贫家孩子长到四五岁,说不定还没富户家三岁的娃健壮。

像徐六筒那样的,光看体型得比实际年龄大一两岁,但一开口就知道他有多“幼稚”。

刚才听顾小玉说话懂礼数,众人还以为他至少有个四五岁,这会儿一听他自报 “四岁”,再看那小小的身量,心里就有点打鼓了。

可这年头的年龄算法实在复杂,虚岁、实岁、周岁搅在一处,常让人晕头转向。

尤其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儿孙一多,别说同僚朋友家的孩子,就是自家的孙辈,有时候都记不清具体的生辰年纪。

他们或许参加过顾小玉的百日宴,或许听顾嘉良提过一句添丁之喜,但具体是哪年生的,谁也没往心里去。

王不曜直接问顾家几人,“小玉哪年生人?”

顾盼儿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她对外总爱模糊顾小玉的年龄,平日里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可今天这情形,显然瞒不住了。

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建业八年腊月生的,刚过两岁半。”

话音刚落,雅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刚才还故作镇定的大佬们,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 两岁半?!

一个刚过两岁半的娃娃,能把只听过一遍的诗文一字不落背出来?这哪是 “神童”,简直是 “仙童”啊 !

顾小玉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脸上写满了困惑。他虽算不清复杂的数字,却清楚记得自己早过了 “两岁”,那明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顾小玉小短腿一迈,转身抱住顾嘉良的衣摆,仰着小脸强调,“祖父,小玉四岁了。”

顾嘉良弯腰摸了摸孙子的头顶,耐心解释,“傻孩子,你虚岁四岁,实岁刚满两岁半。”

“虚岁、实岁?” 顾小玉歪着脑袋重复,眉头皱成了个小疙瘩,显然没听懂这两个词的差别。

嘉良尽量说得通俗,“虚岁啊,就是你在人间过了几个年;实岁呢,就是从你出生那一天算,实实在在过了多久。”

顾小玉虽小,对 “生日” 和 “过年” 却记得格外清楚,生日有好吃的长寿面,过年有压岁钱和新衣裳,都是让他欢喜的事。可 “虚岁”、“实岁” 还是像绕口令似的,让他糊里糊涂。

王玉耶在一旁看着,心里急得不行。这可是验证 “神童” 的关键时刻,哪能让祖孙俩一直纠结年龄。

深知自己在这群大佬面前没多少插话的余地,只能悄悄扯了扯顾盼儿的衣袖,压低声音提醒,“让小玉背一段试试。”

她声音虽小,可雅间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该听到的人都听清了。

顾盼儿定了定神,压下心头的慌乱,尽量让语气温柔,“小玉,还记得刚才在楼下看的那首诗吗?娘给你念过的,‘问道南山,长春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