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8章

 
所有人都在乎第一名,谁会记得第二名呢?更何况当时顾盼儿脑子近似一片空白,哪里知晓顾小玉后来念的是哪一首。

她只知道,顾小玉第二次也记住了。

熟悉的开头一出来,顾小玉果然顺着往下背,“时年总角,青梅素衣。风霜苦困,厚朴黄莲……” 童稚的声音在雅间里回荡,每个字都咬得格外清楚。

可背到 “福兮,祸兮” 之后,顾小玉忽然顿住了,小嘴巴张了张,却没再出声。

刚才热闹了半天,记忆已经渐渐淡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刚才还轻松的气氛瞬间紧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王玉耶双手紧紧绞着帕子,紧张得比当年自己出嫁却扇时还要厉害。

顾盼儿强作镇定,小心翼翼地提示,“安 ——”

顾小玉眼睛一亮,顺着残存的记忆接上,“安非他命!”

最后四个字落下,雅间里的人都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总算稳稳落回了原位。

在场的人都清楚,以顾小玉两岁半的年纪,能做到这一步已属难得。

同龄的孩子,好些还在为说清一句完整的话挣扎,他却能字正腔圆背完一首诗,即便需要提示,也足够让人惊叹。

不过,大佬们虽认可顾小玉的记性,对诗的选材却颇有微词。

孩子年纪小,正是培养文学审美的时候,怎么能受这些粗制滥造的诗文“荼毒”呢!

这群老学究在三楼的文会上表现宽容,以鼓励为主,可真到了 “正本清源” 的时候,批评起弟子或 “异端” 来,把人骂哭都是轻的。

顾盼儿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此诗名为《复方偶得》,乃是济生堂林娘子所作。除了三味草药,还嵌入了几样外邦奇药,并非寻常诗文。”

王玉耶连忙在一旁点头附和,“是这样的!林娘子心思巧,特意把药名嵌进去的。”

她都想问问林婉婉手里有没有长春西汀,说不定能治治冯睿达那长歪了的脑子。

林婉婉作诗的本事一般,这首《复方偶得》若不特意解释,旁人只会当是初学者的 “凑字” 之作,压根看不出其中潜藏的巧思。

这会儿老学究们就着诗句琢磨半天,也没分辨出哪些是 “奇药”,只能暂时按下不提。

但这些都不是眼下的重点。

不少人都知道顾盼儿和林婉婉交好,为了排除两人私下“串通”的可能性,保证验证结果的公平性。

王不曜随意从众人带着的书卷中抽出一册。“考题”随机,所有人都没法串通了。

这庞大的“题库”,别说孩子,连成人也无法提前押题。

王不曜特意放柔了语气,柳月娥和顾盼儿在一旁帮着哄,顾小玉虽有些懵,却也乖乖配合。

一番测试下来,结果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不管是浅显的童谣,还是晦涩的古文,顾小玉只要听一遍,都能断断续续背出来。他不懂诗文的意思,却能精准记住字句。

真正的限制只有篇幅,太长的记不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记住的内容会慢慢减少,典型的 “短时记忆” 天赋。

王不曜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语气格外和蔼,“小玉,还会背什么?再给爷爷们背一段好不好?”这考的是平时积累。

折腾了这么久,顾小玉也有些累了,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慢腾腾地开口,“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多糖,一个微辣。”来自舅舅多次巩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