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一门门火炮和炮弹
再往里走,保卫措施也变得更加严密。
各个通道上都设有哨兵把守。
在这里进出的人,都必须身着统一的服饰。
就连那些才出去,要重新进来的人,也要进行严格检查。
朱桂微微一笑,站在一名守卫的身前。
那位士兵同样并未因身份,就给予任何特殊待遇。
而是如同对待普通工人一般,对朱桂进行全身检查。
朱桂没有丝毫的不悦,他甚至转身向朱允熥等人解释道:
“这里存放的是火器,一旦有任何疏忽,极有可能引发致命事故。有一回因工人未严格遵循规定,导致近20人丧生,之后便加强了管理。”
朱允熥微微一笑。
在易爆区,未遵循规定办事,十几人的死亡,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等朱桂检查完了,朱允熥也学着他的样子,走到了安检将士面前,张开了双手。
没过多久,所有人都通过了检查,进入了工厂。
一踏进这片区域,一股浓烈的火药味便扑面而来。
空气中夹杂着粉尘,即使短暂逗留也能让皮肤染黑。
“根据管事的话,这里研制的火器堪称大明顶尖水平。”
“尤其是火炮,颇有意思。”
说话间,朱桂带领大队人推开了一个仓库的门。
房内给人一种压抑感。
由外向内望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直到大门彻底敞开,一阵似乎长期积累,未得释放的独特油脂味扑鼻而来。
“打开四周窗户。”
朱桂命令道。
几位匠人们手持挂钩长棍,迅速移动至两边墙上。
钩子精准无误地搭上了上方孔洞。
随着一道道高处窗户被推开,储藏室内终于明亮起来,里面散发出的气味也随之减弱了不少。
伴随着更多窗户被打开。
即使站在外部,也能清晰地看出储藏室内的情景了。
“此处存储间宽达10丈,长33丈,仅存放火炮与弹药。”
朱桂已侧身步入库房内。
朱允熥等人随后跟入。
震撼瞬间涌上心头。
这是一条宽阔而又笔直的主干道。
一排排崭新的火炮被架在木架上,黑黝黝的,炮口向上翘起。
从门口到尽头,整齐划一地分四排摆放着。
大炮周围是一层层巨大木质框子,每只框子里堆放着数不清的炮弹。
很显然,蓝玉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但每一次来到这里,他都会被这壮观情形所震撼。
“这里共储存了200门新型火炮及1万发炮弹。全是由工部最新工艺制成,应在战场上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蓝玉虽然勇猛,但也很难想象,当这些高科技武器投入到战场上时,会发生什么。
这一刻,蓝玉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朱桂在他身边小声说道:“还有两个类似的仓库。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还在太原建立了三个仓库。”
“一共是1200门新式火炮?”
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从张苑博口中说出来。
他眼睛瞪得极大,试图通过脑补,1200门火炮火力全开时的画面。
“共有6万枚备用弹药,定能让塞外那些狗东西尝尝苦头。”
蓝玉言语之间尽是杀气,开战之心显露无遗。
朱允熥转头望向石伟毅。
虽然对工部近两年来的动向有所了解,但他仍未料到,会有如此多数量的火炮在此囤积。
石伟毅脸上掠过一丝踌躇。
接着,他靠近朱允熥低声道:“考虑到边界绵长,若在各处分设造械所必然耗散人力物力,故选择集中在太原城建造,而为何能迅速聚集如此庞大的钱财……”
石伟毅忽然有些尴尬。
朱允熥淡笑:“除了改进生产流程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特别措施吧?”
石伟毅轻轻点头:“不过是增加一些人手,一起铸造火炮而已……”
尽管言辞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背后少不了叛贼和倭国奴隶的劳力。
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支持,加上先进技术,以及不受约束使用劳动力条件,便几乎没有什么目标无法实现。
消灭敌国后,根除其族群的做法,终究不宜公诸于世。
朱允熥看着身旁火炮,面带笑容。
“这些都是400斤左右的大炮,朝廷现在有钱有人,做起事情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在场的人心照不宣。
对于这千余门火炮的具体来源,避而不谈,而是纷纷赞叹大明如今一派繁荣景象。
离开库房后,朱允熥望向周围官员。
“出兵关外,讨伐鞑靼。朝廷的军事行动大致分为两路,一是通过大同,另一路则经由宣府,根据此次大明目标,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这些火炮中的一半,将被调往宣府,由燕王接收。”
听到命令,几位负责军需转运的官员,恭敬抱拳应声。
太孙所在之地,一切皆听他决断。
这条规则,早就定下了。
自从朱允熥踏进大同城,整座城就他最大。
朱允熥看着身边的蓝玉。
两人目光交汇后,他轻声唤道:“舅姥爷。”
“臣在。”
蓝玉立即回应。
朱允熥微笑道:“今天我在永源山打猎有所收获,不知道舅姥爷有没有空闲与侄外甥共饮一番?”
还不知情况的蓝玉爽快同意:“臣感激涕零。”
不多久。
代王府偏殿便布置好了酒席。
歌舞表演也开始了。
这里是大明亲王宅邸,自然要有相应的招待规格才行。
宴席上,大家分列就坐。
桌上摆满了普通家常菜,以及当地特制美酒。
蓝玉心中暗自纳闷,朱允熥猎到了什么?
朱允熥朝外瞥了一眼,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让舅姥爷久等啦,东西来啦。”
话音刚落。
门外走进两名手捧大盘的人。
托盘中的佳肴,散发着滚滚蒸汽跟香气。
蓝玉目光一扫,脸色骤变。
当他重新看向朱允熥,脸上已多出几分尴尬神情。
“将军,这是太孙特地从永源山上打回来的,赠送给您的美味。”
两个蓝玉亲兵,把盘子放在桌子上,并向蓝玉解释。
朱允熥笑着接话:“舅姥爷,这野味实际上是你两位手下抓的,我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蓝玉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仿佛被人戳破了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