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甲申屠官
朱棣一声令下,京营那群老弱病残由李国祯率领着回到了营中。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孙传庭的部队迅速接手了整座城池的城防。
明末北京城很大,光城门就有十六座,外城七座,内城九座,街道坊市林立,恢弘府邸不知凡几。
以孙传庭那一万多人的部队,基本上也就守个城门,要想控制整个北京十分勉强。
然而随着朱棣的命令,满城都战战兢兢,百姓被通知待在家中,街道上店铺关闭,本该热闹的午后却变得十分萧条。
很快每座城门都被派去四旗二百人把守,剩下的万余人则分成几十个小队,在京师街道上四处巡逻。
一时间。
整座北京城都陷入了戒严的状态。
奉天殿外,几辆马车拉着扩音器、音响、麦克风等设备徐徐走到台下。
朱云峰指挥着士兵开始组装。
下方群臣在烈阳高照下,很多人都不明白朱棣要做什么,一个个互相对视,有些摸不着头脑。
趁着这段功夫,朱棣让人搬来几把椅子,把崇祯摁在了椅子上,又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你去把太子叫来。”
崇祯急道:“有什么事冲我来就行,又何必为难太子。”
“呵呵。”
朱棣笑了笑道:“我为难子孙做甚么,只是父亲说了,他以后是大明的皇帝。既然要做皇帝,就得学点东西,这是我这个老祖宗给他上的第一堂课。”
说罢他看向王承恩道:“还不快去。”
王承恩犹豫几秒,最终躬身离开,退到了一旁,让宫中几个小黄门立即去东宫把太子朱慈烺叫到奉天殿来。
过了一会儿,朱慈烺到了,扩音器也准备好。
朱慈烺向朱棣下跪磕头,朱棣示意他做到旁边,然后才拿起麦克风,走到台上,俯瞰着下方群臣。
百官亦是抬起头,很多人都茫然无措,有些也意识到了什么,额头不禁流出汗水。
北风徐徐吹拂,吹起朱棣衮龙服下摆,也吹起了他两侧鬓角的长发。
成群结队的士兵们站在下方,森然的目光扫过全场。
这一刻。
一天皇帝都没有做过的小朱棣,却比做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祯更像是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
大概一分钟后。
这一分钟,下面的人度日如年。
朱棣拿起麦克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你们现在肯定很疑惑。不知道我进城之后,要做什么。”
“当然,肯定也有人猜出来了。”
“你们在南方多有亲朋好友,给你们写信告知了南方的情况,相信你们应该也知道了父亲在南方做的事情。”
“不错,大明到了今日,其实应该已经到了国破家亡之时。”
“李自成于今年3月19日攻破北京,崇祯吊死在煤山上,大明亡国,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自此中原沦陷,山河破碎。”
“如果不是太祖成仙,又耗费极大代价临凡救世。你们这里所有人,都会变成亡国之臣,很多人会死。”
“你们当中,有的被李贼杀死,有的逃亡南方,还有的举家殉国。在这一点上,我很欣慰,至少大明养士三百载没有白养。”
“但有些人,平日里私底下贪赃枉法不计其数,表面上却自诩清廉,自诩忠臣。结果到了国家灭亡的时候,不仅被李贼抄家助饷,搜出无数金银,同时投降变节,李贼来了投李,建奴来了投奴,真是鲜廉寡耻,无耻至极。”
朱棣语气很重,话语当中,已经把自己代入了永乐大帝的威严,目光如雄狮般虎视下方,饱含着怒意。
下方群臣一时骚动,互相看看,很多人都已经汗流浃背,愈发不知所措。
“说句实话。”
朱棣接着缓步走到台阶上,轻声说道:“我这个太宗,在我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
“古来王朝更迭,也算是常有的事情。自夏商周以来,秦汉晋隋唐宋,哪有什么千年帝国,哪有什么不朽功绩。”
“大明强盛过,中兴过,衰败过。纵使王朝灭亡,亦是难逃千载之轮回。”
“国家虽是父亲一番心血,但既然成仙做祖,也没什么事情不能想不开,尘归尘土归土便是。”
“可为什么父亲宁愿耗尽法力,也要下凡来到这大明末世?”
朱棣步步下了台阶,走在人群当中,看着这些有的苍老,有的还在壮年的官员面容,话语当中饱含着克制般的怒火:“就是因为有汉奸走狗,有汉人败类。”
“父亲不恨李自成灭了咱们大明,也不恨那些流寇起义。王朝腐朽了,那就该灭亡。只要以后还是汉人的天下,是汉人的王朝,不让汉人像元朝那样被奴役,那便足矣。”
“可父亲他老人家一辈子反抗暴元,最终驱除胡虏恢复我中华汉人衣冠。临到咱们大明亡国了,却又被关外胡虏给
占了天下,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生恨。”
“胡虏让你们去了衣冠,剔了头发。你们就乖乖地照办。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
“看看你们这些达官贵人,一个个身居高位,享受着士林名望。结果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还不如江阴三名小吏。”
“你们不是喜欢卖国求荣,屈膝投贼吗?”
“那好。”
朱棣沉声说道:“我今日先把你们杀了,待来日就送建奴全族去黄泉与你们相会,与你们好好叙叙这主奴情谊。”
文武群臣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话。
因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点什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你以后是投降建奴的人?
因而一个个虽战战兢兢,却没有人敢有任何质疑与反对。
这就是占据话语权的重要性。
崇祯有刀,可他分辨不出好坏忠奸,也没有能力杀光满朝官员,那样就没有人帮他办事了,所以他的刀不可怕。
换了太祖和太宗有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这两位杀神可不会管这些。
他们比崇祯精明百倍千倍万倍,哪怕满朝文武杀光了,他们也能迅速召集一批办事的官员出来。
不提洪武四大案死了多少当官的,单说朱棣靖难成功后,壬午殉难南京一千多名官员几乎死了七八成以上,也依旧不影响朱棣治国。
因此谁都明白,现在是生死关头。
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自己未来有没有做出抉择了。
“在开始之前,先杀个人祭祭旗吧。”
朱棣一番话语,已经震慑了人心,倏地咧嘴一笑,缓步又走回台上,喝道:“孙传庭。”
“臣在。”
孙传庭又站出来拱手。
“祭旗李成栋!”
朱棣坐回了上方龙椅的位置,满是杀气地说道。
“是!”
孙传庭一挥手。
朱云峰就无奈地站出来,一边拿平板,一边用话筒说道:“李成栋,少时跟随李自成部下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弘光元年,也就是明年,满清豫亲王多铎和兵部尚书张存仁征江南,李成栋率所部剃发投降满清。并跟随清军攻打浙江、福建、广东,参加张存仁制造的嘉定三屠,擒杀南明绍武帝朱聿鐭,杀害抗清大臣陈子壮、张家玉。顺治四年,也就是三年后,授广东提督,加左都督衔。顺治五年正月,李成栋与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不合,聚众反清归明,封惠国公。顺治六年,李成栋出兵江西,兵败坠水而死。”
孙传庭的士兵将五花大绑的李成栋抬了出来。
李成栋犹自喊冤道:“太宗陛下,太宗陛下,这都是没有的事,都是没有的事,怎么能诬陷我,怎么能诬陷我!”
“哼!”
朱棣喝道:“凌迟处死!”
士兵们当即把他摁在地上,有负责执行的刽子手走出来,开始用刀削肉。
“啊!”
李成栋发出凄厉惨叫。
凌迟处死本应该剐三千刀,但朱棣要求百刀即可。
倒不是他仁慈,而是后面还有很多人要杀,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太多。
朱云峰心善,见不得这么残忍的场景,撇撇嘴跑到奉天殿里躲着去了,听着外面的惨叫不绝,直呼老四这家伙凶残。
外面百官们则被迫看完了整个行刑过程,惨叫的声音直破云霄,许多人都吓得两股战战,有热流从股间流出。
虽说只要求百刀,但刽子手还是忙得满头大汗,用了足足差不多一个时辰,总算是完成了朱棣的要求。
李成栋身上的肉全都被剐了下来,其实到第二十多刀的时候他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气息,可仍旧被吊着命,硬生生到不知道多少刀才气绝。
等到行刑结束之后,原地就只剩下骸骨,地上全是鲜红的肉片以及满地的血水,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很多官员呕吐不止。
“开胃菜结束了,也是时候该上正菜。”
朱棣耐心地等到李成栋被活刮,面无表情地说道:“兵部尚书张缙彦!”
张缙彦在人群当中已经被吓得近乎瘫软在地。
听到朱棣的话,下意识喊了句:“太宗陛下,臣,臣在!”
“兵部尚书张缙彦,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逼近京师,张缙彦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师,张缙彦和大学士魏藻德率百官表贺迎接。”
朱云峰听到朱棣要上正菜了,就蹲在奉天殿门口,不敢去看下面已经被活剐的李成栋尸体,拿着平板在上面念道:“清顺治三年,清总兵黄鼎领洪承畴命令入山招降张缙彦,张缙彦降清,清朝顺治九年后,张缙彦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顺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狱”被捕下狱;十一月被没收家产,
流徙宁古塔。”
“不可能,不可能,太宗陛下明鉴,陛下明鉴,臣绝不会投降,臣没有投降!”
张缙彦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大喊。
然而已经有士兵进去将他抓住,如死狗般拖到台阶下,朱棣只是冷淡地说道:“杀!”
“噗嗤!”
行刑的刽子手毫不犹豫,一刀砍了下去,剁了他的脑袋。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以至于张缙彦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脑袋在地上转了几圈,依旧保持着双眼瞪大的模样。
下方群臣亦是个个惊住,互相对视,谁都没有想到,太宗居然对他们后来的事几乎了如指掌。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资料之详细,很难让人相信这些都是胡编乱造。
“刑部尚书张忻!”
朱棣又几乎死神点名一般喝道。
“张忻明末清初山东掖县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在明自知县累擢至刑部尚书,崇祯末降李自成。清顺治二年,以荐起用,授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四年,以病致仕!”
朱云峰说道。
“陛下,陛下,臣无罪,臣是被冤枉的,这都是,啊!”
张忻还未等辩解,又被拉出来一刀砍死。
“户部侍郎党崇雅。”
“党崇雅,明天启五年进士,累观官户部侍郎........”
随着朱棣和朱云峰二人的话,又一个官员被杀。
根据史料记载,大明亡时北京城中官员数量在两千到三千左右。
其中约一千二百人随陈演、魏藻德等人投降。
等到满清来时,又转投满清。
剩下的一千来人有的逃出城去,有的自杀殉国,还有的不知所踪没有了记载。
可以说满北京有一半都是贰臣贼子。
目前在场的官员大概五六百人左右,朱棣念出他们的名字,朱云峰说出他们的生平,没有一个能跑掉。
杀到最后,朱棣其实已经念不出名字了,他记得的高官也就二三十多个,从大学士到尚书到侍郎以及其余高级官员,剩下的就排列出名单即可。
明末有太多史料,如《从逆诸臣》《爝火录》《明季北略》《国榷》《幸存录》《石匮书》等等书籍,忠臣贰臣名单比比皆是。
名单也交由孙传庭念,朱云峰拿着平板负责念要死的人生平。
朱棣扭过头,看到朱慈烺不知道何时已经躲到柱子后面,吓得缩成一团,不敢看下面的惨状。
至于崇祯,反倒依旧脸色平常,他杀的臣子可不在少数,这样的场面吓不倒他。
见此朱棣走到朱慈烺身边,将他提溜起来,摁在了椅子上,抓住他的双手,不准他捂着眼睛,对他轻声说道:“孙儿啊,你是大明的太子,以后也是大明的皇帝。不经历,你怎么长大啊。好好看,看看老祖宗怎么杀光这帮奸臣,逆臣。将来做了皇帝,也要像老祖宗一样,该杀的杀,该护的护。不能心慈手软,也不能像你爹一样不辨是非,明白了吗?”
朱慈烺终究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浑身颤抖着,双目呆滞,已经说不出话来。
惨烈的杀戮还在继续,台阶下。
不知道何时。
已经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