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你当皇帝,我当大将军
朱棣进城之后,闭北京城五天五夜。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那一天。
奉天殿外尸体人头堆积如山。
宫中的太监、宫女用水清洗,洗到第二天都没洗干净。
那一夜。
无数官员的家被查抄,搜出金银不计其数。
那一日后,杀戮扩展到全城。
在这五天里,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只有军队在日夜巡视。
朝廷贴出告示,由更夫走街串巷,敲锣打鼓,言家中有断粮者,可报名领粮。
短短五天时间,排名领粮食的人就多达数十万人。
粮从何来?
问问京中被杀得灭门的粮商就行。
五天之后,北京城各城门打开,被雇佣向城外搬尸体者达一千人之多。
在这五日间,城内上万人被杀,数万人被下狱。
除了甲申之变投降变节一千多名官员及其家属以外,城中勋贵、锦衣卫、东厂、商人都遭到了大规模清洗。
奉天殿至午门的大广场上,到第五日还有一股子血腥的味道扑面萦绕,挥之不去。
人杀完了,血也就流干了,浸透进了地缝里,渐渐变黑。
太子朱慈烺在那一天后回到东宫,生了一场大病,晚上发烧,浑身颤抖着说胡话,最后被一颗布洛芬给救了回来。
活下来的很多官员也被吓得不轻。
哪怕朱棣后来写圣旨,把他们的生平写出来,看着那充满荣誉的一生,最后还是有至少小半告假,甚至还有一些托病请辞。
直到第六日北京城才松开了戒严,朱棣下令重新开市,原本被拦在崇文门外的漕运船只陆续进城,把货物运往货仓,商业经济才再次运转。
街头巷尾,慢慢地也有了点人气。许多茶馆、饭店开张,但城中仅少了不到十万人,可街面上的人却仿佛少了十倍。
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也没有了以前那样的人来人往,零星的行人在预示着一件事——北京城愈发萧条。
不过朱棣却并不担心。
人总是要吃饭的嘛。
现在百姓因为刚经历了这场大变而心惊胆战,不敢上街也正常。
等肚子饿的时候,该出来做工还是得出来做工,该开门做生意还是得开门做生意,很快城内就会恢复如初。
事实上也不出他所料,顺天府那边张贴安民告示,把事情经过原委都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百姓们得知太宗是来杀卖国求荣的官吏将领,又得知后来建奴入关后,要求百姓剃发易服,还大肆搞屠戮,一时间群情激愤,都说朱棣杀得好。
结果就是几日后,街道上原本的萧条也慢慢有所改善。
虽依旧不及以前顶峰时候,却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七八成的繁华盛景,摊贩也日益增多。
另外就是随着满清建奴屠杀汉人的消息传出去,民间反满清的浪潮汹涌澎湃,叫嚣着出兵关外,杀光建奴的声音不绝于耳。
甚至因为这件事情,想报名从军的人也多了很多。
以前崇祯拿不出银子养军队。
但朱棣连崇祯他老丈人都砍了,加上各类贪官污吏、勋贵商贾,搜刮出上千万两白银,组建军队绰绰有余。
只是他其实不太需要那么多军队,不过还是拨了三百万两给孙传庭,让他稍微扩扩军。
以后就算不能去打仗,跟在他后面打扫打扫战场也挺好。
同时朱棣又做了许多人事调整。
死了那么多官员,岗位严重空缺,因此还需要提一些殉国官员进行岗位上的弥补。
如升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为刑部尚书,顶替张忻的位置。升目前还在山海关的王家彦为兵部尚书,顶替张缙彦的位置。
很快闭城五日屠官的时候,事态也渐渐平息。
锦衣卫和东厂并没有完全被废掉,只是剔除掉如骆养性王德化这类贰臣。升殉国的锦衣卫同知李若琏为指挥使,另外一名锦衣卫同知王国兴也被褒奖赏赐。
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回来继续担任掌印太监,司礼监随堂太监高宇顺升为东厂提督。
如此朱棣就完成了一套初期班底。
城内该杀和该下狱的人已经差不多,剩下的就是抄家,交由锦衣卫与东厂来办。
至于崇祯,还没有被废,但跟被废没什么两样,跟皇后住去了坤宁宫,乾清宫则变成了小朱棣的寝宫和办公场地。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炎炎夏日。
今天是朱棣进紫禁城的第九天,他代行皇帝职责,每天坐在乾清宫里处理政务。
不过说是他处理,其实大部分都是朱云峰在帮忙。
眼下的朱棣毕竟是小朱棣,军事能力确实逆天的强悍,然而论起当皇帝就完全没这方面的经验。
相比之下朱云峰多次跟随朱元璋和朱标理政,甚至他在南京一直给朱元
璋当牛马,处理政务,怎么个处理法,都有迹可循,能够给出大量参考意见。
“爹现在才到山东,估摸着得下个月才能到北京。他那边带的人和物资实在是太多了,不过也没办法,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朱棣从旁边电讯处出来,他刚刚和老朱用电台沟通过,汇报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成果。
听到朱棣已经处决了大量官员,老朱那边自然很高兴,夸奖了他一番。
只是老朱的确没办法那么快过来。
朱棣属于轻装简行,就带了少量辎重,一些速射炮、迫击炮、手榴弹、枪械、子弹、粮食之类,基本上也就够2000人部队打个一两天仗。
虽然这已经天下无敌,可一波流结束没有得到补充的话,ak和大炮就变成废品,所以老朱那边就必须带齐辎重。
不提各类速射炮、迫击炮达上千门之多,光炮弹、子弹就有数十吨,也是为了保证军队战力。
朱云峰正埋头处理政务,听到朱棣的话,抬起头没好气道:“老祖宗那边就让他慢慢过来就是了,你好歹给我帮帮忙啊,当什么甩手掌柜就知道在那玩手机。”
朱棣嘿嘿一笑道:“我这不是为了考验考验你的理政能力嘛。”
“这有什么好考验的,谁家抄出多少金银,多少粮食,送国库里。谁家案犯家属奴仆,该杀的杀,该充军的充军,该放的放。难道这种小事还用你教?”
朱云峰撇撇嘴道:“而且现在你要考验也考验完了,该帮帮忙了。”
朱棣顾左右而言他道:“咱们老朱家的子孙就是当皇帝的料,不说我牛逼,你这个现代人也牛逼嘛。这个皇帝你来当,随便玩。”
“妈的懒鬼。”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反正这里不是洪武朝,也不是他永乐朝,不管怎么样他都做不了皇帝,于是拿崇祯朝的慷,来慨自己的人情是吧?
正说话间,内阁学士蒋德璟、方岳贡、范景文、邱瑜、倪元璐五人匆匆进来。
甲申之变中直接投降李自成的有三个,陈演、魏藻德和李建泰,剩下这四个要么逃走去了南明,要么被俘后自杀。
所以被朱棣保留了下来。
其余六部尚书则只有两个投降,其中户部尚书倪元璐最为悲壮,被朱棣升为文渊阁学士兼户部尚书,也入了阁。
在这一点上朱棣还是比较欣慰。
虽然七个内阁学士加六个尚书叛变了五个,但剩下八个还是忠心耿耿,加上崇祯自缢殉国,总归是没把大明的脸面丢尽。
此刻众人进入殿内,朱棣纳闷说道:“出什么事了吗?不是让你们在各衙署处理分内之事?”
首辅蒋德璟马上肃然拱手说道:“陛下,殿下,是出事了。”
“什么事?”
“前去逮捕高起潜的人回禀,说被他跑了。”
“高起潜那厮跑了?”
朱棣皱起眉头。
王永吉、高起潜、吴三桂都是引清军入关的罪魁祸首之一。
当初杀王永吉的时候朱棣其实就有点后悔。
早知道把王永吉带去北京,跟李成栋一样活剐,现在又跑了高起潜,说不准吴三桂也要跑。
要真让他们跑了,可得少几个凌迟处死的对象了。
蒋德璟道:“臣等以为,高起潜跑,必然会去投奔吴三桂,他是吴三桂的义父,也必然会说动吴三桂投降建奴,臣等以为建奴很快就会寇边。”
倪元璐也说道:“不错,臣听闻建奴在北京多有细作。太宗当日曾亲口说吴三桂开关放建奴入关,消息必定会传出去,臣等以为吴三桂投降建奴的事情是必然之事,圣上.......额,崇祯帝打算诱杀吴三桂的计划很有可能落空,甚至可能会被吴三桂反制。”
“王家彦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臣以为应该马上通知他,要他小心吴三桂。”
“就怕现在赶过去也晚了,建奴说不好已经寇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不得不说,崇祯朝不是没有有远见的忠臣,比如蒋德璟、倪元璐、李邦华、李明睿等人都有才能,曾多次劝崇祯南迁。
但崇祯当时特别信任陈演和魏藻德这两个奸臣,不听正确的建议,最终造成了甲申之变的悲剧。
此刻没有抓住高起潜的消息传来,他们立即分析出高起潜肯定会投奔吴三桂,从而策反吴三桂让他去投奔建奴。
“来得好啊。”
朱棣听到建奴可能已经寇边,不惊反喜,笑逐颜开道:“快,去把孙传庭叫来。”
“干嘛。”
朱云峰喊住他道:“你不会想立刻开拔山海关吧。”
“那当然了。”
朱棣毫不犹豫道:“建奴敢来,我就能让他们马上死。”
朱云峰无语道:“你考虑一下实际好不好,现在北京还没完全平定,街面上能够安稳,一是靠你太宗威武,二是靠孙传庭带来的兵。我们现在一走,没有足够的武力威
慑,你信不信京城马上就又乱起来了?”
朱棣不解道:“不是有锦衣卫和东厂吗?”
“我们杀的只是投降的锦衣卫和东厂的高级人员,下面良莠不齐,那些人都没记载在史书里,谁知道他们是什么玩意儿。我们一走,他们马上就能祸害百姓。”
朱云峰有些恨铁不成钢道:“老四,你还永乐大帝呢。现在满脑子都是打仗了,都没有太多政治头脑了,这么搞下去怎么办哦。”
“.......”
朱棣也无语了。
我现在都当不了皇帝了,老去思考政治问题干嘛,那还不是满脑子去想打仗的事?
“而且崇祯还被关在后宫呢,我们一走你就不怕他闹什么幺蛾子?又搞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骚操作?”
朱云峰又道。
朱棣想了想道:“那孙传庭继续留守北京,你也留下,我带人去就行。”
说罢他还凑到朱云峰的桌子前,挤眉弄眼道:“怎么样,你当皇帝,我当大将军出去打仗,爽不爽?”
“爽你个头啊。”
朱云峰说道:“我没威望的,镇不住人,到时候有动乱孙传庭的人手不够,可能会手忙脚乱。”
“那咋办?”
“请示老祖宗呗。”
朱云峰从椅子上站起来,径直往电讯室去。
朱棣也赶忙跟在身后,又扭过头对蒋德璟等人说道:“我们要请示太祖,你们等一会儿。”
说完一溜烟跟了进去。
电讯室内,朱云峰拿起耳机,播报员迅速给还在山东以每日二十公里速度龟速前进的老朱那边打去电讯号。
老朱那边速度确实慢,凤阳离北京直线距离才800公里,但走运河全长1200公里,每天走20公里,需要走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
甚至老朱的队伍由于过于庞大,还堵塞了运河河道,以至于南来北往的客商相当难受,严重阻碍了南北经济发展。
可没办法。
谁让他是皇帝呢?
没过多久,那边接通。
朱云峰把事情说了一遍,朱棣就看到他戴着耳机嗯嗯了几句,然后挂断了电话。
“怎么说?”
“老祖宗说先派傅友德轻骑快马过来,等傅友德到了之后,你就即刻出发,不过你也可以先派一百户立即去山海关。”
朱云峰说道:“现在山海关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情况,需要马上去看看。”
“傅友德要多久才到?”
“山东离我们这儿也就五百多公里了,两三天吧。”
“那好。”
朱棣点点头道:“我现在就让周安去一趟。”
说着他看向朱云峰,乐道:“至少在父亲没来之前,你就真是皇帝了,好好干,我看好你。”
“嘿嘿嘿嘿。”
没想到朱云峰也嘿嘿笑了起来。
作为现代人。
虽然帮老朱处理过政务,但顶多就是个常务副皇帝。
现在还真有机会过过皇帝瘾,等朱棣一走,自己就可以无法无天了,真有点意思哈。
可惜赤桑不在,回长沙了。
要是他在的话,高低得赐个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活计给他的发小好兄弟让他也过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