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对俘虏的妙用
在这样的局势下,一百名裴徽一方的步兵去追赶那一千名落荒而逃的叛军,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无名大峡谷那片干燥的旷野之上,弥漫的黄尘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遮天蔽日。
无数正在狂奔的步卒们,就像是在这片火海中疾驰的蝼蚁一样,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
战场上,每个人都像是失去了方向的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完全失去了秩序。
那些原本应该指挥军队的将官们,此刻身边也只剩下寥寥几个亲兵,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这支已经乱成一团的军队。
地上到处都是叛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些甚至还在微微抽搐着。
而那些骑兵们则毫不留情地从这些尸首和伤兵身上践踏而过。
由于战场的接触面就像是一个狭窄的瓶颈一样,极大地限制了战斗的规模,所以尽管仗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裴徽一方的步兵第二梯队,大部分的将士竟然还没有机会真正地杀上一场。
他们只能无奈地跟随着前面的队伍一起奔跑,眼睁睁地看着这场混乱的战斗在自己眼前上演。
于是,第二梯队的近万名将士们,双眼赤红,如同饿狼一般,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去。
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杀敌立功的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多立一些军功,以获得更多的赏赐和荣誉。
这些步兵和骑兵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巨大的人海。
远远望去,这股庞大的军队就像是汹涌澎湃的海浪,势不可挡地向前滚滚涌动。
而战场上扬起了漫天的沙尘,遮天蔽日,让人根本无法看清前方的情况。
此时,一群叛军步兵们眼见难以逃脱,继续逃跑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索性不再逃跑,而是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哗啦跪倒了一大片。
周围的许多叛军见到这一幕,也仿佛被传染了一般,纷纷效仿,跪倒在地。
这一幕,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引发了一圈圈波浪般的涟漪。
这些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向周围扩散开来,所到之处,很多的叛军不再逃跑,也不再反抗,纷纷跪地投降。
“我是武令珣,我带麾下人马投降!”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武令珣深知自己即使逃回洛阳,安禄山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此时,他看到熊虎中聚集了一波骑兵正朝自己追杀而来,于是他当机立断,带着数百名亲兵直接投降了。
“投降了……”
“饶命啊……”这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呐喊,仿佛是一锅煮沸的开水,在大面积的敌兵中掀起了一阵混乱的喧嚣。
峡谷中,无数的叛军步兵纷纷跪倒在地,他们的身影如同被狂风吹倒的稻穗一般,毫无抵抗之力。
紧接着,那些原本还骑在马上的叛军骑兵们,也像是被惊扰的惊弓之鸟一样,惊恐地跳下马来,跪地求饶,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投降。
尤其是当武令珣宣布投降之后,他麾下那些还幸存的骑兵们,更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然而,并非所有的叛军都如此顺从。
有一些逃得快的,自认为能够逃脱生天,于是像狡猾的兔子一样,迅速钻进了两边的山道,拼命地奔逃而去。
一脸灰败和不甘的史思明则在数百名骑兵的护卫下,顺着一条山道拼命狂奔。
他的心跳如同战鼓一般,急促而有力,仿佛要冲破胸腔。
他的双眼瞪得浑圆,死死地盯着前方,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然而,仅仅跑了两里地,史思明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突然停了下来。
他的马匹也因为惯性而猛地刹住,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
因为他们的前路,被一群特战大队的士兵拦住了,这群士兵仿佛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一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如同一道铜墙铁壁,硬生生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而在他们的身后,郭襄阳则率领着近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不紧不慢地追赶而来。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们的心上,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压力。
……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近半个时辰之后,无名大峡谷中的尘土终于缓缓落定。
那如末日般的惨叫声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峡谷之中,遍地都是叛军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仿佛被秋风扫过的落叶一般凄惨。残阳如血,将整个战场染成了一片赤红,仿佛是在诉说着这里刚刚发生过的惨烈战斗。
郭子仪在数百名亲兵的簇拥下,缓缓从山坡指挥台上走了下来,他的铁甲上沾满了灰尘,却没有半点血迹。
然而,他的目光却异常坚定,直直地望着远处杜黄裳正在指挥士兵清理战场的背影,不禁微微颔首,表示对他的赞赏。
小主,
杜黄裳此刻正全神贯注地俯身检查每一具尸体,他的动作迅速而准确,时而命人将那些重伤未死的敌军补上一刀,以绝后患;时而又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展现出他对士兵们的关怀和爱护。
在南边的山坡之下,犹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俘虏们,正像一群丧家之犬一样,蹲伏在那里,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四周,一群裴徽一方的步兵手持连发快弩,如鹰隼般警惕地看守着。
他们的存在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这片区域严密地封锁起来。
而在两边的山沟和山林中,偶尔传出的厮杀声和。
郭子仪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他的步伐稳健而庄重,仿佛每一步都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他的身后,数百名亲兵紧紧跟随。
他们行走在大峡谷之中,马蹄声清脆而响亮。
郭子仪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一万多匹被己方人马聚集在一起的战马上。
这些战马疲惫不堪,不再乱跑。
然而,郭子仪知道,只要经过一番精心的休养,这些战马便会恢复往日的神勇,成为无坚不摧的上好战马。
因为有大量的义军可用,裴徽一方如今最匮乏的并非兵力,而是骑兵。
而骑兵的匮乏,主要是由于战马的数量不足。
郭子仪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对这些战马格外关注。
接着,郭子仪的目光转向了那一万多的俘虏。
这些俘虏一个个都像被寒霜打过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目光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他们的兵器和盔甲早已被全部收缴,此刻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样,乖乖地跪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几乎都是麻木或者神色惨淡。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俘虏们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绝望之色。
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常,又或许是他们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认为自己还有可能逃过一劫。
最后,郭子仪的目光缓缓地扫过这些俘虏,最终停留在了单独蹲在一旁的武令珣身上。
郭子仪看了一眼走过来的杜黄裳,轻声说道:“杜先生,你去和武令珣谈谈吧!”
杜黄裳一听,顿时如醍醐灌顶,眼睛猛地一亮,他立刻明白了郭子仪的意图。
他赶忙冲着郭子仪抱拳施礼道:“多谢郭帅给在下立下绝世大功的机会!”
说罢,他转身在二十名不良人的簇拥下,如飞鸟般迅速地来到了一边。
杜黄裳让人将武令珣带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然后两人便开始低声交谈起来。
这一谈,就是十几分钟。
一开始,武令珣的脸上露出了惊愕的神色,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
他显然没有想到杜黄裳会来找他谈话,而且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
然而,经过一番犹豫之后,武令珣的神色变得如同变色龙一般复杂起来。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点头应允,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点了点头,表示答应了杜黄裳的要求。
随后,武令珣在杜黄裳的陪同下,缓缓地踱步在俘虏群中。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人。
这些俘虏们或惊恐、或麻木、或茫然地看着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武令珣在人群中穿梭,时而停下脚步,凝视某个人的眼睛,时而与身边的杜黄裳低声交谈几句。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他终于从这众多的俘虏中选出了七百多人。这些人或许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又或许只是武令珣凭直觉认为他们可用。
这七百多人被武令珣像沙里淘金一样挑了出来,然后被带到了一个远离其他俘虏的地方。
杜黄裳则带着人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对武令珣的选择并没有太多干涉,只是静静地看着,任由武令珣去处理这些人。
一刻钟过去了,武令珣站在这七百多人面前,开始训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场地上。
他告诉这些人,他们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这七百多人中,有二十几名神色略有迟疑的人,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了杜黄裳和武令珣的怀疑。
他们的存在就像是平静湖面上的涟漪,虽然微小,但却不容忽视。
就在武令珣训话的时候,那些不良人如同饿狼一般,突然扑向了这二十几名可疑的俘虏。
瞬间,场地上响起了惨呼声和求饶声。
这些不良人毫不留情,手中的武器如闪电般挥舞,将这二十几名俘虏当场射杀。
血腥的场面让其他俘虏们惊恐万分,他们的脸色变得苍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而武令珣却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这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杜黄裳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小主,
他对武令珣的果断和决绝表示赞赏,同时也对这些俘虏们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处理完这二十几名俘虏后,武令珣继续他的训话。
他告诉剩下的人,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生死。
如果他们真心愿意跟随他,那么他将会给予他们信任和机会;但如果有人心存二心,那么刚才那二十几个人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榜样。
训话结束后,杜黄裳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他要将这里的情况详细地汇报给郭子仪。
郭子仪在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决定亲自接见武令珣。
当武令珣来到郭子仪面前时,他的心中有些忐忑。
然而,郭子仪的态度却让他感到意外。
郭子仪不仅对他表示了赞赏,还下令将兵器、盔甲等物资如慨然相赠般交还给武令珣和他挑选的六百多人。
不仅如此,郭子仪还特意为他们每人配备了一匹战马,拿出如甘霖般的干粮、清水和草料供他们享用。
武令珣感激涕零,带着人如释重负般地原地坐下,开始享用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和水。
郭子仪作为主帅,他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常重要。
为了激励这些士兵们,他亲自站出来向他们许下承诺。
他告诉他们,如果这次任务能够成功完成,不但可以活下来,而且还得到一百两银子的赏赐。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长安城外的蓝田县获得五亩肥沃的良田。
为了让这些士兵们相信他的诺言,郭子仪当场命令手下的人将这个承诺写在坚硬如盾的牛皮上。
然后,他亲自盖上了自己的大印,以显示这个承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接着,他郑重其事地把这张写有承诺的牛皮交给了武令珣,让他拿着去给这六百多人逐一传看。
在这个过程中,杜黄裳带领着二十多名孙良人,他们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盯着这六百多人的脸色变化。
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反应,只要有任何一个人露出一丝不对劲的神色,他们就会迅速地将其记录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