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36章 卫铉牛死了

卫铉在战争成长、尔朱英娥则因卫铉而成长,这对卫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好事。尔朱英娥虽然伤感于长辈兄弟的“唯利至上”,但是有卫铉悉心开导,也慢慢地适应成年人的世界,只是到她手上的牲畜和武器装备,一头、一件都没有送走。

养不了的驽马和耕牛,尔朱英娥以卫家名义低价卖给了缺少畜力的梗阳百姓。百姓有钱给钱,要是没有钱,粮食和布匹也行。如果什么都没有,来年再给也行。她还学了寺院放高利货的手段,来了一个分期付款;如果老百姓一时周转不过来,则是分两年支付清楚;那些特别贫困的百姓在官府见证下,可以申请三年付清。

尔朱英娥把多得令她头疼的驽马、耕牛视作沉重负担,又想借此机会帮助卫铉、卫家养望;她既没有对分配付款的百姓加收利息,也没有把物价增长、钱币贬值等等问题算进去,只要百姓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把现在定下的价钱如数付清即可。

如此一来,的确给卫家带来非常的声名和口碑,一时周围不过来的梗阳县百姓在县令费庆远、县尉王承祖等人见证下,纷纷和卫家代表签署了购买牲口的分期付款的协议。但是尔朱英娥这番举动,却惹来了境内各个寺院的不满和憎恨。

本土的放贷产业其实就是从寺院开始的。早在百多年以前,各个寺院就有了典当行业,百姓为了得到救命的钱财、粮食,他们只好把房子、田地抵押给寺院,之后再用高出无数的价钱赎买回来,甚至还能通过亲友担保的方式从寺院里借到钱粮,如果借钱的人还不起,担保人负责承担契约关系。

但是慢慢地,各个寺院胃口越来越大,不再满足典当行那点薄利,它们开始做起了放贷行当,只要百姓有需要,无论是金银、铜钱、布帛,还是粮食、油盐他们都能借贷出去,而且连驽马和耕牛也以高价租赁出去。

与世俗中的放贷者相比,寺院的利息不但高一些,而且它们催账之时,还用佛陀的威力为武器、恫吓借贷人,如果不按期偿还,将会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而对于实在无法还钱的人,寺院则利用律法、官府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逼迫借贷人以房子田地、以劳力、以子女来还清债务。

在寺院五花八门的借贷手段当中,租赁畜力这一项不但普及范围广、周期短、来钱快,而且收钱容易,但是租金也相当高,一些丧心病狂的寺院为了获得高得离奇的赔偿,还以见不得光的手段将租赁出去的牛、马弄死。

百姓以前没得选,只能从各个寺院里租赁,一年租用两个农忙季的话,其租金实际都快得起一头小牛了,要是佛陀发威、索性各种损失,一头大牛也搭进去了,若是租来的驽马和耕牛“不幸”死了、或者折腿,百姓有可能要倾家荡产来赔偿。而今尔朱英娥低价贩卖,还搞了一个无息分期,这对做梦都想有一头属于自己的牛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几经权衡,百姓发现一头牛、或者一匹驽马的卖价,也就是一年半的租金而已;买下之后,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了。于是百姓纷纷出手,有的人买牛,但更更人买那既可拉车又能耕田、而且还比牛老实的驽马和受轻伤的战马。

先是梗阳县百姓买,祁县和受阳县在县官广而告之之下,也跟着县官跑来买。

仅仅只是七天时间,曾经让尔朱英娥十分头疼的耕牛和驽马、不宜再战的受伤战马卖了七成;剩下三成,卫铉则要拿去上党,若非如此,她轻松卖光。

大量耕牛和驽马、伤马进入百姓家,肯定对境内寺院牲口租赁行当造成巨大冲击,各大寺院不甘和愤怒也正常,并且气势汹汹的找卫家的麻烦,可是他们一打听到卫家由尔朱英娥当家,就灰溜溜的走了;只是他们是否就此放弃,目前还不得而知。

卫铉从战场上收集来的崩了口的武器装备,尔朱英娥只能堆在仓库里,但好在这些东西不会坏、不会死,请工匠来慢慢处理也无妨。

卫铉也在抓紧时间补充兵力;这一次尔朱荣直接向他放了话,不但要他把新军的战兵招满一万人,还要选出五千名精悍之士担任所谓的“辅兵”。

尔朱荣之所以有此决定:一是他十分看好卫铉,本来就打算把卫铉和尔朱天光培养尔朱家的两大领军人物,尤其是尔朱彦伯等人在汾州战役的窝囊表现,更加凸显出卫铉的有勇有谋,导致他这份心思比以前还要强烈。

二是朝廷明升暗降的册封,让尔朱荣在大势上、在大义上失去继续“都督四州军政”的大权,无论他再怎么愤怒、再怎么不甘心,都要把一部分权力移交出去。但是今天移交容易,以后想要使用或者收回,那就不好说了。而卫铉自己的女婿,所以他要把全力协助卫铉壮大,使其成为自己威慑内外、名符其实的得力干将。

他和尔朱天光、卫铉各率以后一支精锐大军,又有元天穆和尔朱家其他子弟的军队当臂助,定教朝廷谋划成空,最后还平白亏了个汾州。

此外还有一事,那就是新军是尔朱荣私自打造的军队,并不是朝廷授予的正式番号,也不知朝廷究竟是认同新军在汾州取得的战绩、还是出于分化离间之心,居然授予新军番号,赐名骁果军,即取“骁勇善战、忠诚果毅”之意,常驻上党。

乍一听骁果军这个名字,卫铉都麻了。他可知道史上的“骁果军”是干掉杨广的存在;难道朝廷预料尔朱荣要干掉太后和皇帝、所以赐名“骁果军”?不过虽是如此乱想,可是这个名字寓意不错、也很好听,况且又不能拒绝,也便从了。

他用之前的选兵之法,从汾州俘虏和降卒选出一部精锐,将骁果军扩到八千人;又从太原郡民间募集一千勇悍之士,使骁果军兵力达到九千人。

最后剩下的一千个战兵名额,卫铉准备到上党郡以后再行招募,以此法来消除当地人的部分排外之心,从而实现加速融合。

五千“辅兵”也在尔朱荣纵容之下,他能从俘虏降卒、民间青壮择优录用,只要按照战兵的标准加强训练,此军必然也是一支强悍的军队。

唯一的不足让卫铉格外上心的斥候军士兵,实在太难招了,这年代的识字率实在太低了,而识字、识图、善画三大难题,就把很多人关在斥候军的大门之外。如果再把身强体壮、武艺高强、应变力强、胆大心细等素质算进来的话,那么合格的人就更少了。

特别是识字、识图、善画这三大要点,要有几年、十几年的文化功底来支撑,并不说训练就训练出来的。卫铉几经思索,最终还是找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找道家。

道家走精英路线,成年男女多数都有一点文化功底,有的人还会武艺、能书善画、懂药理、风水学。虽然并州境内的多数道观都被摧毁了,可是道士们却都沦为苦工、劳役了。

卫铉以前自身难保,现如今因为“认贼作父”有了能力,且又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该为道家出上一份力了。固然不能立刻把所有道士都解救出来,但是只要有人愿意从军、愿意当斥候或者辅兵,卫铉就能将他们的亲人、师长定为军人家属、军户,使其过上比较安稳的日子。

但是无论如何,战兵的战斗力才是当前首要任务。卫铉甚至已经想好了,从原新军抽调表现出众的将士去另外三镇当军官,此法既能安排有功将士,又能达到以老带新、迅速形成战斗力的目的。然后再把前五镇划为第一军,名字就叫“骁勇军”;后五镇为第二军,名叫“果毅军”。

不过强化训练和划分一、二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目前而言,还是先把九千战兵、五千辅兵、一千斥候军凑齐。

梗阳军营的中军大帐中,卫铉核查好名单,便去后营。他居住的后营分为前后两间,后间是睡觉的地方;前间既是接待访客的地方,也是他在军营里的书房,里面存放不少尔朱荣批注的兵书、地图,还有卫铉打仗时忙里偷闲写下的行军笔记。每次重温都有全新感悟,认为自己当时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正当卫铉对着“六合死阵”的图画思索,脸色难看的姜衍把哭得双眼红肿小酒窝领了进来。小酒窝此番穿了一套宽松的皮甲、腰佩一柄弯刀,若不细看,与男兵无异,倒也不算明目张胆的挑衅军法、挑衅卫铉定下的规则。

小丫头这些天两头跑、来过军营很多次,她知道此处是私下场合,一见卫铉,忽然放声大哭:“郎主,呜呜……”

卫铉与这丫头比较熟悉,她以后肯定随着尔朱英娥一起来到卫家,只是没想到素来稳重的小酒窝竟然崩溃了,一时间也有些心慌,他连忙起身道:“阿英出事了?”

小酒窝嚎啕大哭,语无伦次的说道:“郎主,呜呜……娘子没事,娘子在牧场里哭牛。”

卫铉愣了一下,啼笑皆非的问道:“哭牛?她哭牛做什么?”

姜衍在外面就从小酒窝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儿,见这丫头此时哭得天昏地暗,忍不住出声道:“家主,娘子养在白璧岭牧场的四千三百多头牛、一万三千多匹驽马伤马、四万七千多只羊昨晚全部被毒死了;娘子的一百多个奴仆和庄丁也在一夜之间尽数被杀死。刚才据小酒窝娘子说,娘子自觉无颜面对家主,正抱着死牛哭得撕心裂肺。”【注】

听了此话,卫铉脸色都变了,那些牛马是他打算拿去上党郡的畜力,不曾想被毒杀干净,此外竟然还搭上了一百多条人命,他不用猜也知道是可恶的光头佬干的好事,只是不知道是哪个寺院的光头。

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向姜衍说道:“姜师兄,你随后与我走白璧岭一趟,你着人把叱列平、念贤、王佑、柳师道都给我叫来。”

说着,他心下一动,又吩咐道:“对了,把庞陵也给我叫来,让他也跟我们走这一趟。”

“喏。”姜衍应声而去。

————————

【注】:有人对古代du\/药药性不屑一顾,咱们也无法求证。这里的du是以长孙晟的壮举为例来写的;他和杨广远征突厥之时,du死一大片战马,最后好像还演变成了一场wen yi,然后他俩就带兵跑路了。也许行军总管是杨广的缘故,史书单独提到杨广时,将此战定为无一斩获、无功而返;单独提到身为行军副总管长孙晟时,则是大加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