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匈奴工业的发展和路线

军臣学成归来之后,稽粥把从康居抓捕的上万奴隶和一半的钱财交给军臣,让他像冒顿单于一样,在匈奴国建设钢铁城。

军臣和他带来的师兄弟也不负稽粥的期望,先是探查本地的铁矿,煤矿资源,在两种资源的结合部,定下了钢铁厂的位置,而后建立砖窑厂,烧制耐火砖,用奴隶挖铁矿,煤矿,开始建设城池,打造各种钢铁厂需要的器械,因为没有蒸汽机,他们只有再用回原始的水利器械。

三个月后,钢铁城虽然还处于打地基的程度,但钢铁厂已经建设完成,并且开始炼制第一炉钢铁,开炉之前,军臣把自己的父亲和匈奴国其他高层全部找来,让他们见证匈奴国第一炉钢铁出路的样子。

大汉历十七年九月十五日,钢铁厂。

稽粥这些匈奴人高层盯着烧的发烫的高炉,在他们看来,当年匈奴人在大漠没有打过汉人,不是他们不够勇敢,而是他们武器装备不如人,他们匈奴国连人手一把钢刀都做不到,而汉人却是从头到脚,武装到牙齿,他们甚至奢侈到战马都包裹上钢铁,不少匈奴人高层认为他们就是败给了汉人无穷无尽的钢铁武器。

所以他们对汉人的高炉,既恐惧又羡慕,而现在他们匈奴人终于有属于自己的高炉,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所以稽粥这些匈奴人高层甚至带着一丝紧张。

军臣大喊道:“开炉!”

大匠宁至打开高炉口,铁水开始流出来,流向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磨具当中,磨具当中的铁水冷却,工匠再把这些成型的胸甲,放在水利锤下。

“咚咚咚!”在水利的带动下,上百斤的铁锤发财惊天巨响,胸甲被锻造成型,进行冷却,最后打磨抛光,最后简单的胸甲就制造出来了。

军臣把高炉制造出来的第一件胸甲递给自己的父亲。

稽粥有的激动的拿起这胸甲道:“当年汉人就是穿着这样的胸甲骑兵,把我等赶出大漠了。”

匈奴国丞相臧衍问道:“像这样的胸甲,钢铁厂能每日能炼制多少具?”

军臣道:“钢铁厂每日可以出铁一万五千斤,一具铁甲48斤,要求铁锭全部用来炼制胸甲,每日可以生产两百具胸甲,上千柄刀剑武器。”

稽粥有点激动道:“这比预计的产能更高。”

稽粥身为一个军事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钢铁的力量,钢刀就比铁刀强,一個有甲兵能打10个无甲兵,而铁甲兵又能打5个皮甲兵,钢铁就是军事力量。

军臣道:“我匈奴的铁矿含铁量更高,大汉矿石的含铁量一般都是在三成左右,需要进行粉碎筛选,流程繁复,而我们匈奴国的铁矿更好,普遍含铁量都在5成以上,所以效率更快,产能更大。”

稽粥笑道:“钢铁厂一日可以武装千人,最多三年,我匈奴就能弄出10万钢铁之师。”

匈奴国自然是有铁匠的,甚至稽粥来到西域之后,最重视的就是铁匠,每个被他征服的国家都会把铁匠收集起来利用,铁匠在匈奴国的地位也非常高,但铁匠的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炼铁,虽然因为他们的矿石优质,练出来的优质钢铁可以比得上大汉,但效率和大汉差了不止百倍,这些铁匠也只是勉强打打刀剑维护匈奴国日常的武器消耗和农具消耗。

稽粥也想让匈奴国的铁匠打造铁甲,结果一具铁甲的成本高达10万钱,即便匈奴国纵横万里,但也装备不起如此高价格的铁甲。稽粥手中只有一支千人的铁甲军,这是他父亲冒顿单于留给他唯一的军事财产。而现在这个高炉终于让稽粥有扩大铁甲军的希望了。

稽粥以前虽然也知道汉人炼铁效率高,但听说和现在的眼见为实,差距终究还是太大,现在练出一炉钢铁,他终于知道高炉的威力,这一炉的效率就抵得上几百铁匠。

军臣却摇头道:“父亲不是这样算的,在钢铁厂用的是水力锤,能在春夏季时使用,到了冬天河道被冰封,很多和水力有关的机械就不能用。今天的产能会下降很大的比例。

而且钢铁厂不能全部只生产胸甲和武器,我匈奴国有广袤的土地,但大部分却只能作为牧场,这太浪费了,应该多生产农家,用于开垦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我匈奴国的百姓,还要用铁生产各种工具,提升生产效率,钢铁厂一日最多只能生产50具铁甲,两百柄刀剑,余下的钢铁产能要用在制造犁,铁锹,锄头这些工具。”

夏杰有的不满道:“军臣王子,我匈奴国更加需要刀剑,铁甲,而不是农具,觉得开垦的土地少,那么就抓更多的奴隶来种地,我们的勇士更加需要刀剑,铁甲。”

军臣看向夏杰这个蛮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自己在墨子月报上看到的一个冷笑话,当年墨家明明有滑轮技术,始皇帝修长城,修皇陵,修阿房宫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研发出龙门吊来节省人力。

答曰:“因为始皇帝有百万奴隶。”

在钢铁厂打了两年铁的军臣,因为学的认真也是一个技术人员,最讨厌这种不尊重技术,只知道压榨人力的蛮子,他带着一丝怒气道:“知不知道大汉的八牛犁,马犁一日可以开垦上百亩土地,这抵得上三四百个奴隶,大汉的财富可以让几十万大军远征万里,你认为我匈奴国可以做到?

现在匈奴国不缺土地和人口,缺少的是让这片土地变得富裕的农具和工具,大汉的关中有上百座城邑,而我匈奴国比关中大好几倍,我们有几座城池?我匈奴能在马上开国,难道还能在马上建国。”

军臣越说到后面,口气越是激烈。他在长安城待了两年时间,而这两年也是大汉发展的最快的时间之一,蒸汽机全面普及,各种发明层出不穷,新式作坊不断建设,工业化规模快速提升,整个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军臣就有的像后世的李鸿章来到希望国一样,像看到了未来世界。而军臣和李鸿章不同之后,李鸿章是走马观花,而军臣却是在长安待了两年时间,他更加了解长安城的强大,几乎每年都可以感受到大汉变得强大,军臣悲伤的发现一个事实,匈奴国逃到西域之后,他们和大汉的实力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拉大。

匈奴到现在都没解决饥荒问题,而大汉却是在争论工匠的福利,普通百姓教育问题,普通农户富裕问题,甚至还有他往前不动的养老金,失业金等等。

而要知道匈奴国可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即便是贵族,年老之后也基本上是被自己儿子赶走,饿死在荒野当中,也就是军臣父亲稽粥在西域重新建立匈奴国,可能是因为匈奴人口不足,也有可能是想要学会汉人的文化制度,匈奴国终于开始养老年的贵族了,好歹可以让他们活到自然老死。而大汉却已经开始由朝廷来供养这些老人了,岂雄厚的财力可见一般,匈奴的贵族也不过就和大汉的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个层次。

而他回到匈奴国之后,他却发现匈奴国的汉化的效率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快,匈奴的改革大部分集中在军事领域,在匈奴国内部,连个主体民族都没有建立好,在这个国度,有大夏人,有大宛人,有康居人,有于阗人,而他们匈奴人只认可大漠的同胞,而不认可其他人种,各个种族之间隔阂非常深。

大汉的强大和其快速发展的势头,而他在匈奴国的三个月时间,却发现匈奴国在他离开的三年多来,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甚至单于城也没有多大变化,匈奴国和大汉简直是两个世界,这样强烈的反差,让军臣内心有一种急迫感。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大汉,即便是相隔万里的匈奴国也变得不安全,不想办法提升国力的话,大汉的军队真有可能跨过西域进攻匈奴。

稽粥对自己的爱将呵斥道:“军国大事就不要胡言乱语,还不给军臣道歉。”

夏杰虽然桀骜,但却异常听稽粥的话,他马上歉意道:“对不起,军臣王子,但某也是为了匈奴国好,在我匈奴西方还有一强国叫安息,他对我们匈奴是大敌,我们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难以对付这样的强敌。”

军臣却淡然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止有军事一块,我匈奴国军事已经足够强大了,但现在要补其他的短板。”

巡视完钢铁厂之后稽粥带领军臣和丞相臧衍回到匈奴人的宫殿。

稽粥问军臣道:“你认为我匈奴国该如何发展产业,追上大汉?”

军臣道:“学习大汉建立少府,建立工业区,现在大汉把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像采矿业,钢铁业,机械业都是重工业,这些行业投资高技术强见效缓,但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我匈奴想要强壮身体就必须发展这些行业,而像纺织业则是轻工业,这些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发现轻工业可以富国。匈奴国重工业轻工业两条腿走路齐头并进。

父亲既然已经和汉帝低头了,就要应该灵活运用这个优势,从匈奴贵族当中派遣子弟却大汉学习工业技术,这既能让汉帝对我们放心,又能学到大汉的技术。同时不断高薪聘请大汉的工匠,汉帝一直宣扬汉匈一家亲,为自己人做事自然不用受什么道德的谴责。”

臧衍道:“这些人愿意过来?”

说起来汉匈一家亲也是臧衍他们的道德根基。没有这条根基,他们就是汉奸,是大汉文明的败类,但匈奴是五帝之一大禹的后代,人家也是诸夏之一,那么汉匈之战就属于文明内部之间的矛盾,那他们这些人辅助匈奴人就算不得什么道德瑕疵,不过是正常的人才流动而已。

军臣笑道:“和我匈奴不同,匈奴国找个打铁的都非常艰难,但大汉普及教育,他们光中学生每年都有十几万人毕业,学府学子都有几万人毕业,他们在大汉的收入和待遇比不上我匈奴国,只要舍得砸钱,自然会有人愿意来,这些都是有技术能改变匈奴国运的人才,招揽他们能加快匈奴国的工业发展。”

军臣的这些师兄弟之所有愿意跟着军臣来到万里之外的匈奴,就是因为他们愿意给五倍的俸禄,还有股份分红,让他们觉得在匈奴更有发展的前景。

国相臧衍也跟着说道:“某还是决定发展产业不急,打牢匈奴国的根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我匈奴国当中,光语言就有十几种,文字也有四五种,连疏通文都做不到统一传递一个命令,不是同族人,甚至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如何发挥出我们匈奴国的力量,此时我匈奴国应当以积累力量,教化好本国的百姓。”

稽粥来到西域之后,行政权利即便是给到跟着他的汉人士子,尤其是稽粥决定全面学习大汉的文化和制度,而要翻译大汉的文字,甚至匈奴人贵族学习大汉的经典都要找汉人老师。

在匈奴国汉人的地位甚至高于普通的匈奴人,只比匈奴的军功贵族差一等,但像臧衍这样的高级士人,他的地位却也只在稽粥之下,可以说是要政治地位,就给政治地位,要女人有女人,要钱财就给钱财,用远远超出大汉水准的待遇,吸引一大批读书人追随匈奴。

后面稽粥臣服于大汉,墨家也派遣了上千儒生来到匈奴国,教化当地的百姓,只可惜时间太短,成果了了,只有上层的匈奴人可以用汉语相互交流。但匈奴国底层上千年是什么样子,现在依旧是这个样子。现在的匈奴就是一个武力加强版的奥匈帝国。

当然在臧衍自然不知道奥匈帝国,但却也不是没有相近的例子,就是当年的暴秦,匈奴国甚至比不上暴秦,暴秦虽然统一六国,六国好歹是文化认可,而现在的匈奴国,是匈奴人自己灭国十六建立的,内部的矛盾比暴秦更加激烈,只不过稽粥以他强大的威望和匈奴人强大的武力镇压了整个西域各部。

而且匈奴内部有汉化派,自然也有抵制汉化派的人了,最开始匈奴人的高层都是匈奴和汉人组成,双方对汉化的意见是一致的,大汉的军事政治制度可以明显提升匈奴国的军事力量,让匈奴人在西域站稳脚跟。

但军功受爵让大量底层的百姓崛起为军事贵族,于是西域其他国的军事贵族开始崛起,而汉化明显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这些年对汉化非常敌视。

稽粥内心也犹豫,汉化的好处十分明显,但却不是没有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当所有匈奴人都把自己当成汉人的时候,遇到汉人的军队,那匈奴国就危险了。

长安城虽然距离匈奴国有上万里之遥,但季布等大汉诸侯却近在咫尺,汉帝要是武装季布这些诸侯进攻匈奴,他们就危险了。

所有为了平衡内部,稽粥也支持西域本土人组建派系制衡汉化派。

稽粥道:“教化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等还是慢慢来。”

臧衍道:“单于此事慢不得,匈奴想要真正打好根基行大一统之事,教化之事就要快,而且是越快越好。”

稽粥“大统一之事?”

臧衍道:“大一统者,书同文,车同轨,上下一心,皆为匈奴人,匈奴才能建立百年的根基,不然以单于的威望上能压制着千万部众,但要是单于病故,某只担心匈奴国会二世而亡。”

“二世而亡的暴秦!”稽粥这十几年来学习大汉的文化制度,诸子百家的经典他都有涉猎,商君书更是让他爱不释手,他自然对秦末那段历史非常了解。

被臧衍提醒之后,他忽然发现,匈奴人的现状甚至不如大秦,大秦虽然也是以小凌大,但秦人好歹一直都是中原的强国,关中有500万之众,而他匈奴人,把新生的男孩子加上去,因功成为匈奴人加起来也没超过30万人,这点数量远远少于匈奴国的人口。

要是他死之后,匈奴没有一个强主,又如何镇压得住这上千万的部众。

军臣却说道:“财富才是一切的基础,某在长安城,看到四方野人国家的部落首领朝贡天子,这些人来到长安城之后就不愿意离开,死皮赖脸也要留在长安城生活。”

“为什么?”

“不是他们真把汉帝当神灵,而是长安城太富裕了,富裕到这些部落首领都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去,他们情愿来的长安城,做一个普通的小民。”

用在我匈奴也是,我等就招募那些愿意汉化的工匠,给他们高额的俸禄,让他们生活的比普通人好,匈奴国的百姓只要想过好日子,他们自然会主动学习大汉的文字和语言,自然而然就融入到我匈奴国。”

稽粥迟疑道:“要是季布他们打过来了怎么办。”

军臣坚定道:“就是因为季布他们可能打过来,我匈奴的发展才不能慢,要是我匈奴国的贵族都羡慕大汉的生活,那他们还有战斗意志吗。只怕季布的大军一打过来,他们献出我父子的人头,纷纷自称自己是汉人。”

军臣这话让稽粥下定决心。

翌日,稽粥军臣建立钢铁厂的功劳,封军臣为左贤王,确认了他太子的地位,同时命令他制定推行汉化的权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