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幽云的故人

在是否是公主这件事上,索菲娅·古萨尔不想与布鲁亲王争论太多。

两位贵人停止争论后,尤利·阿西夫才找到开口的机会。

他犹豫不决的问道:“亲王殿下,索薇娅公主身份高贵且特殊,跟着我去东方国度,是否太危险了?”

布鲁亲王反问道:“有何危险?索薇娅将假扮你的女儿,你则是假扮为西域商人。西域与东方国度重新相连,商旅往来频繁,不会有危险。”

尤利·阿西夫还想说什么,便被索菲娅·古萨尔打断了。

“尤利,我十五岁时便外出游历。我去过的地方虽比不上你,却也不代表我很柔弱。古萨尔家族的女子,随时可以上战场成为战士。”

布鲁亲王说道:“陛下安排了一队亲卫,他们会负责索菲娅的安全,你不用太担心。”

尤利·阿西夫苦笑道:“我明白了。”

布鲁亲王转而道:“假如真的遇到了危险,表明身份,伟大的塞尔柱帝国会成为你们最强大的盾牌。”

尤利·阿西夫脸色一正。

他没有去过东方国度,但是对东方国度有所了解。

礼仪之邦,天朝上国。

塞尔柱帝国的庞大队伍进入哈密城后,尤利·阿西夫便起身告辞。

只是没走多远,就被一个轻柔媚丽的声音叫住。

“尤利。”

“公主殿下,有何吩咐?”尤利右手放在胸前,躬身施礼。

索菲娅·古萨尔轻拢着身上的红袍披风,道:“听说你的手上有很多关于东方国度的书籍,可否借给我阅读一番?”

尤利·阿西夫回道:“稍后便让侍女送去你的住所。”

索菲娅·古萨尔微微颔首,便在两名侍女和一队亲卫的护卫下离开。

尤利收回目光,不由得连连叹气。

他真的不想带这位索菲娅公主前往东方国度。

关于索菲娅公主的传闻,乃至塞尔柱帝国的奴隶都听说过。

尤利不知道,为何索菲娅公主会想要去东方国度,而伟大陛下和布鲁亲王还很支持索菲娅公主。

这太怪异了。

……

秦州,咸阳。

大军凯旋的那天,天空飘着小雪。

军队在城中绕行,接受百姓的欢呼。

热烈的气氛,将寒冷驱散,让偌大的咸阳城躁动不已。

直到军队离开,咸阳城的热闹未减半分。

茶楼酒肆,勾栏小馆,皆是百姓热闹的讨论声。

每次从外面回来,秦牧最先见的人不是韩紫苓,而是狄轻舟。

都督府衙,暖阁。

秦牧喝着热茶,听着狄轻舟汇报政务。

秦州的摊子越铺越大,政务极其的繁琐。

秦牧如今基本只处理大事,只听取大事。

比如,秦蜀大道和咸阳城扩建两项工程,秋收最终的数据汇总,秦蜀两地水利工程修缮建设进程,等等。

又比如,今年九月下旬举办的招贤考试。

此次招贤考试,共计录取三百五十人。

两轮考试已经全部结束,后日便会发榜。

秦牧拿起前十名考生的答卷,简单翻阅一番后,便放下。

“并无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才。”

狄轻舟不由得一笑,道:“主公贪心了,天下贤才不可能尽来秦州。据微臣所知,今年各个势力接连效仿秦州举办招贤考试。”

秦牧微微一叹。

倘若不是迫不得已,或者实在得不到重用,没有人愿意告别家人,远走他乡。

前几次招贤令能够招揽许多颇具潜力的年轻士子,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天下大势驳杂,士子难以寻到出路。

如今大炎遍地生乱,可割据势力基本已经稳定。

只要当地势力之主愿意招贤纳士,士子很难拒绝。

秦牧说道:“去年年末招贤令录取的那一批人,明年在任满一年后,要进行岗位调整。有能力、品性优良的年轻官吏,要重点培养。”

狄轻舟回道:“吏司近期便会整理相应文书档案,具体的岗位调动,将由魏府监负责督导。”

秦牧说道:“灵州收复,空缺官吏众多,灵州更是历练的好去所。”

“臣明白。”

狄轻舟微微一顿,问道:“主公,益州豪族起事一案和井盐倒卖一案,对益州政坛及盐业影响很大。”

秦牧说道:“不论井盐倒卖现象是否猖獗,盐引法是眼下最合适的盐业售卖之法。

两案关联性很大,豪族皆是主犯,只要死死压制住益州豪族,益州便能安稳些许。”

狄轻舟担忧道:“倘若豪族承受不住,怕会孤注一掷。

虽说以如今对益州的掌控,豪族翻不起浪花,可终究会产生些许麻烦。”

秦牧眉梢一挑:“敬熹的意思是在打压的同时,还要尽量安抚益州豪族?”

狄轻舟说道:“主公,豪族危害虽大,却也有其作用。

况且,益州豪族不缺少有自知之明的豪族。官府借助豪族在地方的影响力,有时能事半功倍。”

秦牧手指轻点着桌案,思索片刻,道:“姚世方述职时会带着豪族代表,安抚之事,届时再说。”

随后,秦牧问道:“敬熹,姚世方在益州任职一年半载,都督府对其工作可曾满意?”

狄轻舟沉吟道:“姚世方的能力上佳,在其治理下,益州各项改革皆顺利完成,民生和商业发展喜人。

豪族起事和井盐倒卖一案,更多的是秦蜀融合的遗留问题。”

狄轻舟继而道:“明年开春,微臣准备去益州巡视督导春耕,并对益州各项改革进行梳理。”

秦牧颔首道:“不止是姚世方,庞冲和宁修的表现,都督府也要关注。另外,秦州和灵州,也要派遣官员前去巡视。”

以后在州设立州府,将成为惯例。

州令乃是一州的行政主官,其职责非常重要。

一个州能否按照都督府下达的政令行事,州令是关键。

对于狄轻舟明年去益州视察,秦牧非常支持。

并且,不仅是狄轻舟,魏廷云、张邰和杨伯祥以及六司主事,也要制定行程前往地方视察。

中枢官署的官员一味地坐镇中央,仅靠地方上报的文书了解地方情况,很容易受地方蒙蔽,也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敬熹,三日后举行集议,通知咸阳府、秦州府及益州府、灵州府办事处官员参加。”

“诺。”

……

荆州,襄阳。

从肃王府对外宣布肃王十一月大婚的消息后,整座城池便开始张灯结彩,仿若提前过新年。

肃王统治荆州期间,肃王颁发各项利民政策,并且受秦州的影响,肃王很注重民生发展。

百姓生活变好了,自然愿意拥戴肃王。

肃王府,暖房。

肃王正与麾下心腹讨论天下大势,并为明年荆州的对外布局做铺垫。

讨论正酣时,姚邈率先规划了一片蓝图。

简单概括则是明年开春后,与郑氏展开决战,彻底瓜分邓州,并将势力范围延伸向宣州。而后选择与秦州合作,为荆州寻求北上中原的契机。

鲁生说道:“姚先生,据我所知,秦州在九月底十月初攻占灵州全境后,秦军除却必要的驻守部队之外,全部回撤秦州。

秦州意图很明显,今岁接连与联军大战,明年将休养生息。此外,李氏在大炎西北蠢蠢欲动,且听闻李氏意欲秦州结盟。

在下并不认为秦州会舍近求远与荆州结盟。”

姚邈轻笑道:“明年秦州或许不会选择与荆州合作,可后年呢?又或者等到李氏攻占代州乃至凉州之后呢?

届时,秦州必定会再度东出,既然如此,荆州与秦州便拥有结盟的天然条件。”

鲁生好奇的问道:“那明年秋收之后,我军的布局朝向是何处?”

宁恩铭不假思索的说道:“梁州。”

姚邈微微一笑,表示赞同。

众人面面相觑。

荆州刺史何东江不由得问道:“姚先生,宁先生,梁州值得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吗?”

宁恩铭说道:“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从竹山郡往西南方向延伸,攻占向阳郡便可。”

杨绍春、夏世兵和左宗峰等诸多将领立即明白过来,纷纷点头。

何东江若有所思道:“倘若是以备不需之时,的确有必要占据向阳郡。”

鲁生转而问道:“姚先生,宁先生,攻占一个向阳郡并不会消耗我军太多精力。况且,目标太单一,反而容易引人注意。”

坐在上首的肃王轻笑道:“前些时日收到岳丈大人的来信,明年将是荆州南渡黄沱的最佳时机。”

此话一出,众人精神一振。

夏世兵连忙问道:“殿下,可是那三个豪族已经答应了?”

肃王颔首道:“南溪郡严家和卢家,以及朝江郡袁家,已经决定为本王效力。明年开春之后,便会将族中才俊送来荆州。”

众人纷纷道喜:“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荆州大臣确实值得高兴,乃至激动兴奋。

岳州共有六郡,如今安乡郡、南溪郡、朝江郡的豪族与荆州结好,代表荆州在黄沱以南的布局将彻底打开局面。

就在此时,姚邈开口泼冷水。

“殿下,诸位同僚,如今远远未到高兴的时候。据夜狮子探明,岳州其余三郡的豪族已经彻底倒向顾氏。

明年荆州与洪州之争,将更加激烈,并且豪族的加入会让局面变得更加混杂。”

姚邈看向肃王,正色道:“殿下,既然岳州布局已经拨开云雾,邓州之争可暂且放缓,明年开春之际先夺岳州乃是重中之重。”

宁恩铭接着道:“邓州的混乱局面也需尽快解决。微臣认为可与豫州郑氏协商,合力解决邓州混乱的局面。”

肃王看向孔元中,说道:“长宇,又要劳烦你出使了。”

孔元中躬身道:“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殿下折煞微臣了。”

肃王说道:“长宇,邓州之争,可适当让步,抱住底线不失即可。”

“臣领命。”

半个时辰后,众臣散去,肃王留下姚邈和宁恩铭两人。

肃王问道:“培康,子昂,你们还是不愿意放弃益州?”

宁恩铭说道:“殿下,益州乃是天府之国,岂能轻易放弃?”

肃王摇了摇头,问道:“梁州向阳郡确与益州接壤,可中间隔着崇山险峻,蜀道之难,难于登天啊。”

姚邈解释道:“殿下,李氏和郑氏往后一定会再度弱秦,倘若幽云能够挡住南下突厥,幽云亦会加入弱秦行列之中。

即便联军不再弱秦,李氏和庆阳侯之间必定会有一场大战。届时,我军可与联军或李氏合作。”

肃王皱眉沉思片刻,道:“向阳郡可以攻占,不过荆州当前的重心还是要以邓州和南渡黄沱为主。

至于徐州,随虞青竹折腾吧,徐州如今的局势真的太过于混乱了。”

“臣等明白。”

……

秦州,咸阳。

雪花飘落,街头却人头攒动。

今日是招贤令放榜之日。

报喜的衙役和书吏将榜文张贴之后,早就迫不及待的士子一拥而上,围观群众也是快步靠近。

紧接着,百态横生。

有人放声大笑,有人垂头不语。

人群中的一些奴役疯了一样,朝着上榜的士子围过去。

“黄士子,我家老爷是花鹤商行的东家,想招你为婿。”

“张士子,还望留步一聊。”

“李士子,别走啊……”

张一峰挣脱拉住他的下人、奴役,他已经约了人。

建宁街的一处酒楼,雅间中。

李修和刘元义听到开门声,停止交谈,起身相迎。

“元珪兄,广清兄,我高中了,高中了。”

“恭喜方鸣兄得偿所愿。”

张一峰面色潮红,激动溢于言表。

去年黯然回到秦州,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张一峰端起酒杯,大声道:“元珪兄,广清兄,你我同饮,这一年多来,多谢你们的支助。”

“同饮。”

酒过三巡,刘元义的一句话让张一峰瞬间酒醒。

“方鸣兄,你近期与幽州的故友还有联系吗?”

张一峰干笑道:“我在幽州并未结交好友,回到秦州后,一心寒窗苦读。”

李修端起酒杯碰了下张一峰的酒杯,道:“方鸣兄,难道幽州的人没有向你介绍过黑冰台的厉害之处吗?”

张一峰脸色瞬间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