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因考场睡觉,引发的二三事
可是这一幕,却深深地刺激到了同一个号房的其余考生,特别是坐在臭号的那一位。
只见他一边思考着第三道五经题,一边急得焦头烂额。
实在是,这道题太过于匪夷所思。
要知道,这可是他第十次参加院试了。
他也曾是夫子及其他人口中的少年天才,可不知为何,从前那些读书不如他好的师兄师弟们,大多一个接一个地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
可是他呢?
从十四岁中了童生后,陆续参加了十多次院试,这二十多年来,每每都是充满希望的来,满脸沮丧的归。
天知道,他因此受了多少白眼。
就连家中的老娘和妻子也为了供他继续科举,日夜缝补绣品,甚至于老娘的眼睛都熬瞎了还有他唯一的儿子,如今更是十多岁的年纪,也没有多余银钱送他去族学读书。
虽说,大夏国出众官学已经为读书人省去了很多笔墨纸砚上的花销,但是像他们这样族中没有能力出众的长辈申办族学的,都要去到其他姓氏开办族学读书,这样下来,每年还是花费不少束修的银钱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能够供一人读书科举,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想到这里,他眼神复杂地看向趴在考桌上闭目养神的诸葛云疏,看起来年纪比他儿子还要小上一两岁的样子,不知为何,此时的他心中想得确是:不知他儿子上学堂之后,会不会如这小女娘一般,天资出众。
这样想着,心中像是有了一股莫名的冲劲,让原本就有些昏昏沉沉的他瞬间精神一震,也是因着这个原因,脑子突然清明了许多,等再看这道五经题时,心中不禁有了很多的想法。
对面坐着的女考生,也被诸葛云疏这一操作吸引了目光。
她名为金实,一名商家女,其父是妾室所生,祖父去世后,被祖母以一家经营不善的点心铺子打发分了出来。
就连她这个名字,也是祖母所赐。
原本叫金石,还是二叔公觉得‘石’之一字,用于女子名过于不雅,没有办法,祖母这才把石头的石改为了老实的实。
其实就是敲打他们一家,老实本分做人。
她倒是很喜欢这个字,谁说‘实’就一定只有老实本分这一用意,用她夫子的话来说“实也为真实、诚实也,《易经》有云:虚其心,实其腹”
望她做一个不忘初心之人。
而她的初心就是有尊严的活着,带着爹娘远离祖母那一群人,好好过自家的小日子。
所以,她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读书科举。
天资不高,没有关系,那她就比那些读书天赋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窗们三更睡,那她就点灯到四更。
同窗们一日练十篇大字,那她就练个二十篇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地追赶下,她终于和一同入学的那些同窗们一起考上了童生。
虽说,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加院试了,但她有预感,这一次,她定然可以通过。
想到这里,金实再一次打量起诸葛云疏,她就觉得吧,这名小考生旺她。
这时,主考官孙学提领着一众穿着官服的副考官走到了这个所谓的臭号房。
恰巧看到了趴在考桌上闭目养神的诸葛云疏。
孙学提出于好奇,于是在诸葛云疏这一号舍前停留了好一会儿,就这样,诸葛云疏也不带醒来抬头看他一眼的。
“睡得可真‘香’。”孙学提摇摇头,心里想着。
而这一幕,却把诸葛云疏周围的考生吓个不轻,他们就怕这位学提大人一时兴起,来到他们的号舍前看上那么几眼,那真是和‘公开处刑’大差不差了。
什么,你说胆子小?
还真是笑话,任谁在认真答题时忽然被主考官盯上,他还能镇定地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那才是真正的厉害人呢。
诸葛云疏就是这样的人。
众人只见她悠悠醒来,揉了揉眼睛,然后一脸迷茫地对上了一个个好奇的目光。
她先是一愣,等回过神来时,就像没事人一样,朝着那些穿着官服的考官们投以一个大大的微笑。
然后,整理了下考桌上的笔墨纸砚,又拿出一张草稿纸并用镇纸压上等做完这些之后,就双手放在考桌上,一脸兴奋地等着下一道策论题的公布。
这一幕,实在是让同她一个号房的考生们钦佩不已。
瞧瞧人家这心境,这定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孙学提和其他一众副考官,对于诸葛云疏这样的举动,也是惊奇不已。
主办过这么多次的科举考试了,哪一次不是考生们在考场中见到他们巡逻都是紧张不已的,更别说,他们还离这位考生的号舍这样的近距离倒是像诸葛云疏这样胆大之人,还真是少之又少。
诸葛云疏可不清楚这些考官大人们心中是如何之复杂,此时的她正在调整紊乱的心绪。
鬼知道她一觉醒来,抬头看到的就是一张张严肃沧桑的脸,是有多么得震惊。
还好她反应得及时,这才保住了她一向遇事泰然处之这一外在人设。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睡了一小会儿,确实比之上午的精神头好上了不少。
下午,两点左右。
果然不出诸葛云疏所料,衙役举着第四道策论题走了过来。
诸葛云疏连忙抬头望去,题目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一句,出自《荀子王制篇》中的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联系它的上下句,大概意思为:
“百姓安于政治,然后君子才能安居其位。古语云:“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可以使船浮起,也可以让船淹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统治百姓的君主,如若想要安定,就没有比调整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了;如果想要荣耀,就没有比崇尚礼义、尊重士人更好了;如果想建功立业和提高名望,就没有比恭敬品德高尚的人、重用有才华的人更好了”
很明显,学提大人出这样一道策论题,是想让她们这群考生探讨古代士人对于治国理念的理解并给出她们独有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