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追击东北悍匪(八十四)

从目前情况来看,凶手与遇害警察之间的关系的确扑朔迷离。一时间,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激烈的争论声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个人都试图在这迷雾中找到一丝线索。

会议结束后,警灯闪烁,返程的警车在夜色中疾驰,划破了城市的寂静。董超坐在副驾驶座上,转头看向身旁的张福田,语气急切:“局长,我觉得咱们可以向上级申请悬赏。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不定能引出目击者,获取关键证据。”

张福田闻言,眉头瞬间紧皱,心中“咯噔”一下。这个想法他并非没考虑过,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悬赏?我不是没动过这念头。

可一旦这么做,不就等于向外界承认,咱们刑警队面对凶手束手无策了吗?这面子,咱们丢不起!再说,在咱们省乃至全国,都鲜有这样的先例。”

董超心急如焚,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提高了音量:“但咱们的情况特殊啊!已经有五名兄弟惨遭杀害,要是任由凶手继续逍遥,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说不定下一个受害者,就是我们身边的同事,甚至是我们自己!”

张福田却不为所动,再次否决了他的提议:“就算悬赏,赏金额度怎么定?三万、五万,还是八万、十万?局里为了侦破这起案件,早已负债累累,连办公经费都捉襟见肘,这笔钱从哪儿出?当务之急,还是得把精力放在案件本身,从现有的线索中寻找突破口。”

董超见话不投机,无奈地转过头,望向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闪烁,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牺牲兄弟的面容,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

回到公安局,董超没有下车,直接吩咐司机将他送往许堡乡——他负责包片蹲点的区域。

下午,在许堡乡,宽敞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董超站在台前,神色严肃地向众人传达了县里的会议精神。他的声音洪亮,一字一句都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里。

传达完毕后,他又逐个听取了包村人员的汇报。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直到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一片橙红,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会议才结束。

众人陆续散去,董超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脊椎骨发出“咔嗒”几声轻响。他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身躯,朝着食堂方向走去。此时,食堂飘出的饭菜香气,对饥肠辘辘的他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

就在他即将踏入食堂大门时,许堡乡派出所所长神色慌张,脚步急促地折返回来,额头布满汗珠,连警服扣子都扣错了位置:“董局长,发现一个可疑分子!”

“快说,具体情况!”董超瞬间警觉,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黑暗,捕捉到每一丝异常。

“有人举报,这人年三十半夜从县城回村,满嘴酒气,叫嚷着去杀警察了,身上还带着一把斧子、两把刀。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核实具体情况。”

“人现在在哪里?”董超追问道,声音冷峻。

“在村子的村委会,已经安排几个民兵控制住他了。”

“务必控制好,多派些人手,绝不能让他有任何逃脱的机会。”董超一边说着,一边大步往外走,“立刻召集人手,出发!”

然而,等他走出派出所,才意识到许堡乡派出所的警力都被派出去摸排重点嫌疑人了。此刻,所里只剩下所长、他和司机,三个人要应对可能携带凶器的嫌犯,明显人手不足。

董超目光一转,灵机一动,让司机立即驶向县城方向。在离许堡乡派出所最近的一个派出所门前,警车“嘎吱”一声停下。

董超推开车门,如一阵风般冲进派出所。屋内,两名民警正专注地翻阅户籍档案,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清晰可闻,显然在查找可疑对象。

“你们两个,放下手头工作,跟我去抓捕嫌疑人!”董超言简意赅,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屋内正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和年轻干练的“小年轻”。两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迅速放下手中文件,跟在董超身后上了车。

上车后,看着董超凝重的表情和警车风驰电掣的速度,他们意识到情况非同小可,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危险的气息。

嫌疑犯所在的村子距离许堡乡政府二十多里。冬日的道路积雪未化,在车灯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光。路面坑洼不平,又窄又滑,警车在颠簸的路面上疾驰,车身剧烈摇晃,车内的人被颠得东倒西歪,脑袋不时撞到车顶,发出沉闷的声响。

董超上车后,迅速掏出手机与张福田通了电话,将这一情况详细汇报。电话那头,张福田的声音沉稳有力,叮嘱董超务必小心行事。

车刚驶进村子,就看见路边有两个人等候。许堡乡派出所所长摇下车窗,仔细辨认后,向董超介绍:“这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和小学校长。”

车停下,所长探出头问道:“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嫌疑人呢?”

民兵连长上前几步,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回答道:“人还在村委会,由民兵看着。两个举报人就在这院里。”

所长回头看了董超一眼,董超果断下令:“下车。”

一行人跟着民兵连长和小学校长走进路边的一座院落,这才发现是一所小学校。学校围墙斑驳,几间教室在夜色中显得有些阴森。

走进校长室,办公桌对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八九岁,女孩六七岁,小手小脸脏兮兮的,衣服破旧且打着补丁,一看就是贫困农家的孩子——他们就是民兵连长所说的举报人。

校长室里只有两三把椅子,校长让董超和所长坐下,其他人只能站着。校长招呼两个孩子:“过来,把刚才说的再讲一遍。”

两个孩子怯生生地往前挪了两步,眼睛不时瞟向校长办公桌旁的盘子,盘子里放着几个苹果。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对于很少能吃到水果的他们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