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539章 大明的历史任务

慈宁宫。

朱雄英和陈景恪抽空来给二老请安,一进门就看到老朱拿着锄头,在花园里翻弄着土地。

他们也没多说什么,从侍者那里拿过一把锄头,也跟着忙活起来。

这块地不大,种的庄稼是马铃薯(土豆)。

说起来红薯、玉米、殷瓜(南瓜)等作物,早就已经普及开来。

唯独土豆因为产量不行,并不受待见。

后来还是陈景恪说,这东西不吃地,耐寒耐旱。

朱橚就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试种。

丘陵、山区、戈壁,辽东乃至北部苦寒之地,都试了一遍。

结果产量竟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可把大家给喜坏了。

这些土地都利用起来,能多养活无数人。

尤其是漠北和北海等地,气候是真的寒冷,普通庄稼根本就无法存活。

不能长庄稼,就无法真正实现统治。

土豆却能在那里生长的很好,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

而且土豆这玩意儿和殷薯不同,是能作为主粮食用的。

于是,这个原本不受待见的庄稼,就成了香饽饽。

已经对温寒变深信不疑的老朱等人,更是将其视为瑰宝。

“有了土豆,气候变冷照样能产出粮食,咱们又多了几分渡过危险的希望。”

然后陈景恪提醒他们,土豆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

悉心培育,定然能获得更高产量的良种,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

老朱立即就下令,研究,必须研究。

“别说是几十年,就是一百年两百年,也得去研究。”

“百年内完成改良,正好赶上寒冷期到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于是,朝廷在辽东、漠北、云贵三个地方,建立了研究室。

专门研究土豆的育种改良工作。

朱橚作为大明最专业的医学家和植物学家,自然也是跑不了的。

他的周王府,也多了一块土豆试验田。

老朱自己也在宫里开了一块田,专门用来种土豆。

这块田被老朱照顾的很好,陈景恪和朱雄英顺着垄走了两趟,硬是一根草芽都没看到。

老朱一脸嫌弃的道:“行了行了,草没除一棵,还给咱把地踩实了。”

朱雄英无辜的道:“这您可怪不得我们,谁让您把地收拾那么干净的。”

陈景恪附和道:“是啊,我们要是发现很多草,岂不显得您地种的不好吗。”

老朱瞪了他们一眼:“你俩干活的技术,有嘴皮子一半利索,也不至于一点忙都帮不上。”

“行了,咱们去那边歇会儿吧。”

说着提起锄头走出田地,陈景恪和朱雄英连忙跟了上去。

三人来到一处凉亭坐下,朱雄英左顾右盼的道:

“皇祖母和圆圆呢?怎么没见到。”

老朱说道:“看你爹去了,刚走没一会儿。”

朱雄英很是失望,早知道先去未央宫了。

未央宫是仿造汉朝未央宫修建。

当然了,规模肯定比不上汉朝未央宫,只是形制相似。

朱标逊位后就生活在那里,也算是和他的建章年号照应了。

三人闲聊了一会儿,老朱忽然说道:

“解缙是怎么回事儿?”

陈景恪并不意外他知道此事,老朱虽然不插手政务,却依然时刻关注着外面的情况。

锦衣卫百户沈剑星,就是直接对他负责的。

对于解缙的事情,陈景恪也不想多说什么,毕竟朋友一场。

所以他就简而化之的回了一句:“谢缙绅志在立言。”

老朱冷哼一声,道:“不知好歹的东西,换成咱早就赐他三尺白绫了。”

朱雄英劝道:“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大好局面,咱们应该悉心维护才是。”

“为他杀他一个人而坏了人心,太划不来了。”

“况且人各有志,只要他不违法乱纪,就随他去吧。”

老朱自然也知道,杀人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现在革新大势已成,应该稳步巩固变革成果。

继续用杀伐手段,反而会造成混乱,导致革新进展不下去。

所以他也只是说说气话,并不是真的要杀人。

“解缙的事情也算是一次教训,不要轻易的对某些人寄予厚望。”

“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想培养人,就多培养几个,一个出问题了还有另一个顶替。”

“景恪这几年发掘的那几个人才就不错,咱觉得都有宰辅之能。”

换成别人,听到这话估计都要吓尿了。

作为臣子,你举荐的十来个人都有宰辅之才。

还都弄进了内阁当行走,你想干啥?

但陈景恪却丝毫不担心,反而笑道:

“您说的杨荣、韩克忠他们吧?确实都是大才。

“这两年就会陆续外放去地方锻炼,希望他们能对得起朝廷的期望,干出成绩。”

老朱提醒道:“记住解缙的教训,就算再器重他们,也要多留几个心眼。”

朱雄英和陈景恪点一起点头道:

“是,我们记下了。”

接着老朱又问起了人权部的事情:

“听说很多人都对人权部有意见,需不需要咱帮你们一把?”

朱雄英连忙说道:“别,这点小事儿要是都摆不平,我这皇帝不是白当了吗。”

“而且景恪早就有了全盘计划……”

然后他将两人借助大分封,劳动力不足的机会,组建人权部的计划说了一遍。

老朱思索片刻,说道:“办法是好办法,但不会那么顺利的,必然会有人做手脚。”

朱雄英眼神里闪过一抹冷意,道:

“我已经将贾思义召回京,由他亲自负责监察此事。”

“为了大局着想,我自登基以来从未轻易杀过人,以至于有些人忘了我是您的孙子。”

“正好借此机会杀伤一批,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

陈景恪说道:“其实现在是推行新政的最佳时期,这也是历史交给大明的任务。”

“之前我常说,大明处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点,也是源于此。”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是怎么判断出这个结论的?”

“还是说你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开启这个大变局?”

最开始他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大明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就是大变局啊。

后来察觉到貌似不对,这个变局来的有那么一点点点点大啊。

然后一个疑惑就产生了,陈景恪是怎么得知大变局到来的?

当时他认为,陈景恪是特别自信想要亲自开启一个大时代,所以才会这么说的。

可是后来随着唯物论的出现,尤其是大同思想的定稿,他发现不对。

按照陈景恪自己的理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这个大时代就不应该由他个人来开启。

而是天下人共同开启的。

可是不由他开启,他又是如何判断出大时代到来的?

难道真的仅仅因为大明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他并没有直接询问陈景恪,而是试图自己分析。

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料。

今天陈景恪重提大变局,他就顺势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您太看得起我了,我可没这个能力开启一个大时代。”

“历史是由万民创造的,我们最多就是在关键节点推一把。”

“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通过梳理历史脉络推导出来的。”

老朱坐直身子,说道:“和咱说说,你是怎么推导的。”

朱雄英也同样非常好奇,这个问题之前确实忽视了。

他倒是想听听,陈景恪是怎么推导的。

换成以前,陈景恪需要思考、斟酌语言,才能进行回答。

这次他只是略微沉吟,就直接给出了答案:

“夏商周是华夏文明的探索期和奠基期,他们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夏政忠,忠之弊野;商政敬,敬之弊鬼;周政文,文之弊薄。”

这里的忠,指的是朴素、简单。

夏朝政治朴素无华,缺点是制度不健全有些不讲规矩。

商朝重视祭祀以威服人,缺点是过于重视鬼神而轻视了人,以鬼神事迷惑欺诈百姓的事情也多。

周朝注重礼法,但繁文缛节带来太多不便,且缺少人情味儿。

“但不管怎么说,夏商周开启了华夏文明,并且在思想上完成了高度统一。”

“这为秦朝地理上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汉是对夏商周的总结与再发展,他们奠定了华夏接下来两千年的制度模式。”

“但有些遗留问题,秦汉依然未能解决,其中一个就是贵族政治。”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蛛丝马迹可以推断,始皇帝也有过退功臣的举动。”

朱雄英恍然大悟,插话道:“读史的时候我就在疑惑,秦灭六国时的那些军功贵族都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他们没有站出来守护秦朝?”

“好像除了章邯、王离,就在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了。”

“你这么一说,好像都说的通了。”

“始皇帝怕军功贵族掣肘皇权,于是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这些军功贵族自然心怀怨愤,再加上秦二世胡作非为,他们就坐视秦朝覆灭。”

朱元璋补充道:“早就离开权力中心的他们,就算想站出来保护秦朝,也没用了。”

“哎,秦始皇太急于求成了,谁对朝廷最忠心?肯定是军功勋贵啊。”

“国家才刚刚建立,民心尚未归附,正需要勋贵们帮忙稳固统治。”

“他早早的就把勋贵罢黜,别人一造反,可不就没人站出来帮忙了吗。”

陈景恪心里别提多怪异了,你老朱比始皇帝也好不到哪去。

最后让朱老四捡了个便宜。

不过还好,肉最后还是烂在朱家锅里了,没有改朝换代。

“秦朝灭亡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夏商周两千历史形成的惯性。”

“六国贵族虽然失去了权势,但人心犹在。”

“等秦朝露出破绽,六国贵族迅速崛起分而食之。”

“汉朝在这一点做的就很好,承认了贵族群体的存在,给了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

“有效的安抚了旧贵族群体。”

“而且还重用军功集团,西汉军功集团掌权七十余年,直到景帝武帝时期才结束。”

“也正是因为核心框架的牢固,汉朝经历了几次大动荡,都坚持了下来。”

“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大汉民心归附,才有了后续汉武帝故事,才有了两汉四百年国祚。”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旧贵族也会把旧的风气带入新朝,造成一些遗留问题无法解决。”

“勋贵集团在前期确实能帮助国家稳固国祚,可到了中后期就会掣肘皇权。”

“非但如此,他们还会截断上升渠道,最终形成士族门阀。”

“士族门阀生而富贵,他们认为自己在血统、人格上都是高贵的,和普通百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如果在那个时候,想要推行人权思想,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毁灭性打击。”

“就算当时的朝廷采用分封制也没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承认百姓和他们人格平等。”

“这是根本认知问题。”

“隋唐两朝都在致力于解决士族门阀问题。”

“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士族门阀的时代被终结。”

“宋朝算是平民时代的开端。”

“虽然我经常贬低宋朝,但也要承认,在文化制度上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制度上,他们很好的收拾了五代十国留下的烂摊子。”

“文化上,完成了对佛教的吸收。”

“全面普及了教育制度,使平民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完善了科举制度,使更多普通人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社会、经济、生产力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为了解决五代十国武人乱政的问题,对军方过于打压。”

“最终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因为无法消灭外敌,他也没有发展人权的土壤。”

“否则那些士绅地主、富商阶层,马上就能背叛大宋,向北方的辽金称臣。”

“元朝对华夏最大的贡献,是他将宋朝时期形成的文教集团,清扫一空。”

“等大明驱逐鞑虏恢复华夏,所接管的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平民世界。”

“大明的开国集团,几乎都是普通人出身。”

“他们很清楚自己从何而来,不会认为自己在人格上就比普通百姓高贵。”

“大明解决了所有外敌,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内外环境。”

“再加上几千年发展,生产力也达到了一定高度。”

“这总总条件结合在一起,一个全新的大时代呼之欲出。”

“历史已经搭建好了舞台,而大明就站在这个舞台的正中央。”

“唱好这出戏,就是大明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