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狗一家!辽东的生活!
第一批移民抵达辽东。
路边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远处林立的瞭望塔与飘扬的明黄龙旗,昭示着这片土地已被纳入大明的版图。
按照朝廷的规划,来自山西、陕西、河南的移民被打乱重新编排。大狗一家虽与老乡分离,却幸运地分到了铁岭卫所下属的新村落。
在几名官吏的带领下,他们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村庄走去。
大明朝廷并未将辽东升格为省,而是将其作为军事重镇进行经营,设立了二三十个卫所,即便辽东都司以军事功能为主,其境内依然有众多居民聚居,再加上女真在武云的招抚之下接连归顺大明,此刻辽东境内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超先前。
眼前的景象让大狗一家又惊又喜。
新建的村庄坐落于开阔的平原之上,后方是茂密幽深的原始丛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干上堆积着厚厚的积雪,宛如童话世界;前方则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白雪覆盖下,隐约可见茂密的草甸,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开发的潜力。
村庄规模宏大,能容纳几百户人家。崭新的木屋整齐排列,原木的清香还未完全散去。
屋后那片被砍伐的山林,树墩整齐排列,仿佛在诉说着建设者们的辛劳。
村中的水泥路虽然仅局限于村内,却将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整洁有序。
“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一名官吏哈着白气,搓着手说道,“这几间房都是你家的。辽东天冷,这些木材你们先拿去烧炕,不够了就去林子里砍。”
他指着墙角码放的木材,又指向屋内,“每家都备了两百斤米、两百斤面,撑到开春没问题。想吃肉就去打猎,河里鱼也多。”
此次,朝廷对辽东的开发投入颇巨,移民的衣食住行皆安排得细致周全。
自然,这得益于朝廷税务改制的成功,税务局征收了巨额税银,国库充实,财力雄厚,使得朝廷有能力组织如此规模的移民迁徙。若是昔日,朝廷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移民计划。
辽东气候严寒,若不妥善解决住宿、保暖及食物供应,移民之举便成了送人于死地。
这一点,朝堂之上的各位官员亦心知肚明。
辽东地位至关重要,即使勉力为之,也必须大规模投入。
庆幸的是,辽东的交通往来颇为便利,自天津出发,船只可直接穿越渤海、辽河,大量物资得以输送;陆路方面,天津至山海关的水泥马路已修通,虽然尚未延伸至辽东,但该路段地势平坦,通行无阻。
在开春之际完成首批移民的迁移,实为煞费苦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之前将移民安置完毕,一旦春回大地,这些移民便能在此开荒种地,种植土豆、小麦,到了秋冬季节,他们便能在辽东自给自足。
若待至盛夏,天气炎热时再行移民,虽然更为便利,免受寒冷之苦,但却会错过今年的农时。
大狗的妻子李氏掀开布帘,屋内的热气扑面而来。她摸着土炕,眼眶微微泛红:“当家的,这炕烧得暖和,比咱老家强太多了。”
女儿小花蹦蹦跳跳地在屋内转着圈,兴奋地说:“爹,娘,这房子好漂亮!我喜欢!”
看着家人脸上的笑容,大狗心中的忐忑消散了不少。
他走到屋外,望着四周广袤的土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扎根,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当晚,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商议着未来的打算。
大狗率先开口:“朝廷给咱分了地,开春就能种。我琢磨着,先种些土豆,这玩意儿耐旱高产,好养活。再种点小麦,磨成面,咱也能吃上白面馒头。”
李氏点头赞同:“行,我明天就去问问邻居,看看这边种地有啥讲究。对了,咱还能养些家禽,等下蛋了,既能自已吃,也能拿去换钱。”
“我和小花也能帮忙!”儿子小虎拍着胸脯说,“我去捡柴火、挖野菜,小花可以喂鸡。”
小花也不甘示弱:“我还能帮娘做饭、缝补衣服!”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窗外,寒风呼啸,但屋内却暖意融融,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一早,大狗就扛起锄头,在自家的田地里转悠。
他仔细观察着土壤的质地,又向路过的邻居请教耕种的经验。很快,他发现这里的土地虽然肥沃,但因为气候寒冷,耕种时间比老家要晚一些。于是,他决定先平整土地,挖好水渠,为开春播种做好准备。
李氏则开始收拾屋子,将带来的家什摆放整齐。她还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的鸡窝,准备等开春就去集市上买些鸡苗。闲暇之余,她会和邻居们交流,学习腌制酸菜、储存粮食的方法,以应对漫长的冬季。
小虎和小花也没闲着,小虎背着竹筐去捡柴火,顺便在林子里捡些松果、榛子,小花则跟着母亲学做针线活,还会帮着喂养家里的几只小鸡。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开始解冻。大狗一家在田里忙碌起来。
他们起早贪黑地翻地、播种,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与此同时,大狗还和村里的其他青壮年一起,在官府的组织下,参与修建灌溉水渠和道路。
虽然辛苦,但他们知道,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今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一家人的辛勤努力下,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土豆和小麦茁壮成长,小鸡也开始下蛋。
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笼罩着整个村庄。大狗家的粮仓堆满了粮食,多余的还拿到集市上换了钱。
他们用这些钱添置了新的农具和衣物,生活越过越红火。
看着一家人幸福的模样,大狗感慨万分:“没想到,咱在辽东也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只要肯下功夫,哪里都能安身立命!”
而此时的辽东,在众多像大狗一家这样勤劳的移民努力下,也正逐渐从荒蛮之地,变成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