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草原铁骑!塞上长城!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掠过草原,李祺催动胯下战马,朝着那片军旗如林的铁骑大营疾驰而去。
此次北上,他身负皇命,容不得半分懈怠——过完年,大明的战旗即将挥向西域,而这支蛰伏在草原上的骑兵,正是决定这场远征成败的关键力量。
移民只是其一,巡视这草原铁骑也是重中之重。
三年前,在李祺的谏言下,承天帝朱标便开始谋划这场关乎帝国版图的远征。
自草原纳入大明疆域,义务兵役制落地生根,这片广袤的土地便成了骑兵的摇篮。
凭借雄厚的国力、充沛的战马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训练场地,一支五万精锐铁骑在三年时光中悄然成型。
远远望去,大营如同一座钢铁堡垒矗立在雪原之上。战马的嘶鸣声穿透云霄,隐约间似有千军万马奔腾的轰鸣,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整齐排列的帐篷宛如棋盘上的棋子,过道积雪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中央那面明黄色的龙旗猎猎作响,在风雪中彰显着大明的威严。
“站住,这里是草原大营!”随着一声断喝,李祺等人在营门前被拦住。
守卫身披厚实的羊毛军大衣,头戴毡帽,背上斜挎着火铳与弓箭,腰间马刀寒光凛凛,脚下雪地靴裹着兽毛——单是这身行头,便足以窥见朝廷对这支骑兵的重视。
“我是李祺,奉天子之命前来视察!”李祺取出朱标御赐的虎符与五军都督府文书。
守卫查验片刻,神色立即恭敬起来:“请稍等,我立即前去汇报。”
这位可是当朝太师,毒士李文和啊!
他竟然亲自来了草原巡视,难不成……要打仗了?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草原铁骑主将傅忠大步流星而来,人未至声先到:“哈哈,我说今天怎么有喜鹊叽叽喳喳呢,原来是李师你来了!”
“你小子,这大冬天的,哪里来的喜鹊?”李祺望着这个便宜弟子,不禁莞尔。
傅忠乃名将傅友德嫡长子,自幼随父征战沙场。在另一个时空,因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晚年大肆清算功臣,傅家满门蒙冤,傅忠更是生死不明。
而如今,傅友德仍在甘肃镇守边疆,傅忠也在承天帝朱标的栽培下,成长为新生代将领中的翘楚,与徐达之子徐辉祖并肩而立。
此次朱标将五万铁骑托付于他,足见对其信任之深。
“哈哈,李师,你这幽默感跑哪里去了?”傅忠爽朗大笑,亲自打开营门迎接,“你来的正好,我这边正准备杀羊吃羊肉呢。”
“羊肉我都吃腻了。”李祺摇头笑道,“这次来,主要是替陛下看看骑兵训练得如何,能否堪当大任。”
“那走吧!”傅忠神色自信,“带您见识见识我大明的草原铁骑!”
事实上,对于李祺的到来,傅忠早有预料。
近来,朝廷对西域用兵的迹象愈发明显:报纸上连篇累牍地讨论西征利弊,纺织业因棉花、羊毛价格飞涨陷入恐慌,满朝文武纷纷上奏,恳请朱标早日挥师西进,夺取西域丰饶的牧场与棉田。
踏着积雪,两人行至训练场。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划破长空,上万骑兵如潮水般迅速集结。
凛冽寒风中,战马与骑士呼出的白雾交织升腾,整齐的阵列踏碎满地薄雪,竟让这片雪原的温度都隐隐攀升。
李祺缓缓勒住缰绳,战马打着响鼻放慢脚步,扬起的雪沫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银光。他眯起眼睛,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扫过眼前这支严阵以待的骑兵方阵。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却丝毫未影响他审视这支钢铁之师的专注。
前排的骑兵们身披特制的棉质大衣,外层用浸过桐油的帆布加固,既能抵御刺骨寒风,又能在雨天保持干燥;大衣内衬着柔软的羊毛,领口处还缀着一圈厚实的狐狸毛,将脖颈严严实实地护住。
他们戴着双层牛皮手套,内层裹着兔绒,指尖处特意留出精巧的开合设计,既不影响拉弓扣弦,又能保证手部的灵活度;脚下的雪地靴堪称匠心之作——靴筒高及膝盖,外层用整张牦牛皮缝制,靴底钉着防滑的铁齿,靴内填充着蓬松的驼绒,即便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行军,也能保持双脚温暖干燥。
每个骑兵的背上,都交叉背着一式火铳与复合弓。火铳乌黑锃亮,枪管经过特殊淬火处理,表面刻着细密的防滑纹路;木质枪托上烙着“大明工部监制”的火印,握把处还缠着浸过蜡的麻绳,便于在严寒中持握。
复合弓则由牛角、牛筋与桑木精心制成,弓弦泛着温润的琥珀色,据说每一张弓都经过三个月的阴干定型,射程可达三百步。
腰间的马刀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刀身修长流畅,刃口闪着冷冽的寒芒,刀柄缠着红色鲸鱼皮,尾端坠着黄铜打造的云纹刀镡,既彰显大明威仪,又暗含驱邪之意。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骑兵们胯下的战马。这些来自草原深处的良驹,每一匹都经过严格筛选:体型高大健壮,肩高普遍在五尺以上;皮毛油亮顺滑,在阳光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或漆黑如墨,或赤红似火,或银白如雪。马鬃经过精心修剪,整齐地束在颈侧,尾毛编成长长的辫子,末端系着象征各营的彩色丝带。它们戴着精钢打造的马面甲,护住关键部位;马鞍采用双层皮革缝制,填充着柔软的羊毛,两侧还挂着皮质箭囊与火药筒;马腹下的肚带镶嵌着黄铜铆钉,既保证牢固,又在行进间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天然的战鼓节拍。
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战马训练有素。即便寒风呼啸,它们依然昂首挺立,双耳警觉地转动,鼻翼随着呼吸喷出白雾,却不见丝毫躁动。偶尔有几匹马甩动鬃毛,颈间的铜铃便发出清越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原上回荡。
李祺注意到,每匹马的马蹄都包裹着特制的牛皮蹄铁,既能减少在雪地中的打滑,又能降低行军时的声响——这无疑是为即将到来的西域征战所做的精心准备。
看着眼前这支装备精良、气势如虹的骑兵,李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每一件装备、每一匹战马,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与朝廷巨额的投入。
“啧啧,朝廷还真是下了血本啊!”李祺忍不住感叹。
这样的骑兵配置,放在从前简直难以想象。
从战马的培育到装备的打造,从士兵的伙食到日常训练,每一处细节都浸透着真金白银。
朱标每年在这支五万人的骑兵上投入数百万两白银,远超以往大明全年的军费总和。
也正因如此,这支铁骑暂时只维持五万人规模——唯有先验证其战力,方能决定是否扩充。
傅忠策马并行,眼中满是自豪:“李师,您且看这些兄弟。他们不仅骑射娴熟,火铳战术更是反复打磨。雪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的马蹄印。”说着,他抬手示意,骑兵阵列随即变换阵型,如臂使指般流畅。
寒风依旧呼啸,但看着眼前这支如钢铁长城般的骑兵,李祺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有此强军在手,西域之战,或许已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