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震撼!雪原上的钢铁洪流!

寒风裹挟着雪粒在训练场盘旋,李祺将披风下摆掖进腰带,目光穿透纷飞的雪幕,落在整装待发的骑兵阵列上。

看着是挺不错的,但保不准是样子货。

是骡子是马,总得牵出来溜溜!

“傅忠,可以开始训练了!”他话音刚落,傅忠立即抱拳行礼,腰间的鎏金错银佩刀随着动作轻响,“末将得令!”

随着一声号角撕裂长空,最前列的骑兵轻夹马腹,战马踏碎薄冰缓缓启动。马蹄声由疏转密,如同滚过草原的闷雷。

当队伍提速至奔马之势时,指挥官突然挥旗,刹那间万箭齐发——骑手们几乎同时从雕花牛皮箭囊中抽出箭矢,弓弦震颤如蜂鸣,白羽箭划破风雪,精准钉入三百步外的桦木靶心。

箭簇入木的闷响此起彼伏,远远望去,箭靶如同刺猬般密密麻麻插满箭矢。

“这等命中率……”阿札失里倒抽冷气,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弯刀。

作为草原部落的佼佼者,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却从未见过如此齐整划一的骑射阵列。

更令他们震撼的是,这些骑兵在高速奔驰中张弓搭箭的动作行云流水,丝毫不见滞涩,显然是将骑术与箭术融为一体的训练成果。

浪潮般的骑射演练刚过,火铳训练随即展开。

骑兵们迅速更换武器,沉甸甸的三眼铳在手中翻转如飞。

随着点火绳的火星闪烁,枪口喷出的硝烟瞬间弥漫训练场,震耳欲聋的轰鸣惊起远处雪原上的寒鸦。

尽管骑兵无法在马上装填弹药,但这种能连发三弹的火器,配合骑兵的机动性,足以在冲锋时撕开敌人防线。

训练中,骑手们在击发后立即将三眼铳倒握,以沉重的金属铳管作为近战武器,模拟与敌方短兵相接的场景,动作干净利落,虎虎生风。

真正的高潮是最后的实战演练。

凛冽寒风中,赤色令旗骤然扬起,如同一道划破天际的火焰。

数万骑兵闻声而动,仿佛被无形丝线牵动的精密机械,在雪原上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战术展演。

刹那间,第一支骑兵纵队迅速集结,化作一柄锋锐无比的锥形阵。战马的铁蹄重重踏碎地面的薄冰,扬起团团雪雾,宛如战场上腾起的硝烟。

骑兵们手持雪亮的马刀,刀身在冷冽的天光下泛着森然寒芒,随着冲锋的加速,整个阵型恍若一道银色闪电,直插敌方阵营的心脏。

每一名骑手都全神贯注,与胯下的战马浑然一体,整齐划一的动作彰显着平日训练的严苛与默契。

紧接着,随着青色令旗挥动,骑兵们又如水银泻地般散开,化作弯月形包围圈。三排弓箭手依次排开,动作行云流水:第一排迅速搭箭、拉弦、放箭,箭矢破空而出;与此同时,第二排早已准备就绪,在第一排箭矢尚未落地时便将新箭射出;第三排则紧随其后,确保箭雨连绵不绝。

刹那间,无数白羽箭在半空交织成网,遮天蔽日,呼啸着朝着模拟敌阵倾泻而下,远处的草人假人纷纷被射成刺猬,场面蔚为壮观。

而在主战场之外,数支小队骑兵如同灵动的游鱼,悄然穿插于“敌军”阵型之间。他们身形矫健,时而分散,时而聚拢,利用灵活的机动性寻找敌方破绽。一旦发现机会,便立即发起突袭,雪亮的马刀上下翻飞,寒光闪烁处,草人假人的“头颅”纷纷落地,木屑纷飞。

这些小队骑兵不仅个人骑术精湛,彼此之间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的战术精髓。

更令人惊叹的是,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堪称完美。当弓箭手的箭雨压制住“敌方”火力时,火铳手们迅速策马向前,在合适的距离上扣动扳机,轰鸣声响彻雪原,腾起的硝烟遮蔽了视线;与此同时,手持长枪的重骑兵趁机发起第二轮冲锋,他们身披重甲,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将“敌军”阵型彻底冲散。

而在后方,指挥官通过旗语、号角不断调整战术,骑兵们则如同精密的齿轮,在命令下达的瞬间便完成阵型转换,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没有丝毫迟滞。

在这场实战演练中,骑兵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个人技艺,更将团队协作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用整齐的队列、精准的动作、默契的配合,每一次阵型变换、每一轮攻击波次,都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演练,彰显着大明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与高度的纪律性。

这哪里是一场普通的训练,分明是一支即将横扫千军的钢铁洪流在积蓄力量,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势不可挡地奔涌向前,征服一切胆敢阻挡的敌人。

阿札失里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注意到每个骑兵的动作几乎分毫不差——当第一排骑手挥刀劈砍时,后排的火铳手已完成瞄准;当箭雨升空时,预备队的战马已踏着鼓点调整阵型。

这种精密的配合,绝非单凭个人武勇就能达成,而是经过无数次沙盘推演与实地演练的成果。

“李师,看到那批铠甲了吗?”傅忠不知何时策马来到李祺身边,伸手遥指正在重组阵型的骑兵,“遵化铁厂新制的锁子甲,内衬牛皮,外覆精铁,重量比前代减轻三成,却能抵御普通箭矢。”

说着,他又拍了拍自己的坐骑,“就连这些战马,都穿着可拆卸的护胸甲,关键部位还镶嵌着犀牛皮。”

李祺颔首不语,目光却扫过骑兵们腰间的箭囊——里面不仅装着传统的鸣镝,还混杂着刻有倒钩的破甲箭,显然是为应对西域骑兵的重甲所备。

远处,后勤部队正在快速搭建临时马厩,每个马槽都铺着厚厚的干草,旁边整齐码放着掺了黑豆的精饲料——这等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更是草原骑兵闻所未闻的。

“草原上流传一句话,”阿札失里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感慨,“雄鹰的翅膀再利,也敌不过百鸟齐飞。可这支骑兵,分明是将万只雄鹰锻造成了一柄利剑。”

他望着远处仍在演练的骑兵,想起自家部落那些以骑射自诩的勇士,此刻竟生出几分自惭形秽。

另一贵族指着骑兵阵列中穿插的火器营,声音里满是惊叹:“他们居然能让火铳与骑射无缝衔接!以前我们总说,火器会破坏骑兵的灵动,可现在……”

他的话音未落,只见一队骑兵突然变阵,前排以火铳齐射压制“敌阵”,后排立即策马扬鞭,借着硝烟掩护发起冲锋,整个过程如臂使指,一气呵成。

夕阳西下时,训练终于结束。

数万骑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归营,马蹄声渐远,雪原上却仿佛仍回荡着千军万马的嘶吼。

李祺望着天边被晚霞染成血色的云翳,心中已有定论:这支融合了草原骑术精髓与大明军工智慧的铁骑,必将成为横扫西域的无敌之师。

而此刻目瞪口呆的草原贵族们,或许正在重新审视,这个曾被他们视为农耕文弱之邦的大明,究竟蕴藏着何等惊人的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