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桑弘羊之问
可是,这也正好中了秦宁的下怀——他也正想借此机会将‘古籍’的消息再放出去呢……这样一来,别人就只会将注意力放在古籍上,而不是秦宁身上。
若秦肃那个王八犊子知道书籍的事情,肯定又会动脑筋。
正好,可以想办法再坑一次。
秦宁突然觉得,有秦肃这样一个蠢货被坑好像也是好事情,算是给无聊的生活添加一点儿添加剂了。
阿嚏~
秦肃府邸,秦肃正在揍李圭,突然打了个喷嚏:“该死,也不知道是谁在找事情。”
“你,起来。”秦肃对着趴在地上的李圭说道。
李圭郁闷的站起身来,摸了摸自己被打肿的脸颊,小心翼翼的看着秦肃。
“你可知道老九在干什么?”秦肃问道。
李圭摇摇头:“昨天参加完欧阳承运的葬礼之后,他去了一趟长乐王的府上,出来之后就一直在家里。”
“你个蠢货,本王不是让你盯着他吗?”秦肃厉声道。
李圭连忙向后退了两步,生怕再被秦肃打,陪笑道:“对了王爷,来之前柳诗诗告诉我,说她没有打探到汉中王那本书的下落,问您有什么指示?”
听到那本神秘的书籍,秦肃果然没有那么暴躁了,沉声道:“按照柳诗诗的说法,老九应该是有那本书的。可本王总觉得老九这个混蛋在故意给本王挖坑。”
“那我们怎么办?”李圭问道。
秦肃瞪了眼李圭:“废物,本王要是知道怎么办?要你何用?”
李圭委屈的低下头。
“你个废物,还不去探寻老九的下落?那个混蛋最近总是神神秘秘的,他肯定是在谋划着什么。要是我们能提前发现,或许能找到出口恶气的机会。”秦肃道。
李圭应了一声之后,快速离开了秦肃的府邸。
……
且说蒙府推演室内。
皇帝却不给秦宁打马虎眼的机会,阴沉道:“古人言,国富则民穷,民富则国穷,你且说,发展农业以富民,乃是何意?”
“难道你想让百姓富起来,而让我大秦任人宰割?”
“那样,富裕的百姓岂不是别人眼里的肥肉?”
甘祖茂和张禄等人也是挑眉看向秦宁。
甘祖茂道:“是啊王爷,百姓富庶,若没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保护,如同锦衣夜行,随时可能会被别人抢劫。”
“左相所言极是。”蒙骜也是点点头,道:“以北匈为例,他们每逢干旱或者寒冬,总会无缘无故的率军南下,劫掠我大秦百姓。”
秦宁想了想,眼珠子一转,问道:“敢问父皇和三位大人,这个古人,是谁?”
“……”皇帝一阵语塞,看向甘祖茂和张禄。
二人也是尴尬的张了张嘴。
将几人的表现看在眼底,秦宁拱手道:“儿臣不敢苟同,在儿臣看来,富民和国富,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两个表现形式。”
“若一个国家只在乎国家的强大,那只会让百姓遭罪。”
“对我大秦这样的大国来说,这只会将国家变为一台只知道战争的机器,让百姓如同牛马。”
“相反,正如诸位大人所言,只会成为别的大国砧板上的鱼肉。”
“在儿臣看来,对大国来说,富国强兵和注重民生,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何意?”皇帝沉声问道。
秦宁想了想,道:“国,就相当于一个人,而百姓,就相当于四肢百骸和颈骨血肉,一个人的强大,代表在身体的每一部分,而身体的每一部分,也需要人给他提供养分。”
“若为政者为了百姓的安乐不顾国家的强大,只会将自己的国家养成一头待宰的羔羊,随时被人宰杀,生活在国土上的百姓,也终究会成为羊羔肉被列强分食。”
“若为政者为了国家,将百姓当做猪狗,百姓也不会拥戴他,逃离本国。”
甘祖茂苦笑一声,道:“富民和强国同时存在,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何其艰难?”
张禄点头附和道:“是啊,此二者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只能选择其一啊。”
秦宁笑了笑,没有解释。
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
毕竟,这是一种状态。
要达到这种状态,还需要一些具体的举措。
再者,大国和小国在天下局势中的地位不同,选择也不同。小国可以以一定的地理位置或者优势资源暂时活的很好,但大国,倾向于安定,忘记图霸,就会逐渐的被其他大国分化,乃至吞并。
皇帝轻轻点头,没有发表言论继续问道:“关于第四条呢?盐铁银铜国营,你可曾想过后果?”
“是啊王爷,盐铁铜银之前本是国营的,可后来因为诸多不便,才改为私营。”甘祖茂道。
“有何不便?”秦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在他看来,在封建古代,不将盐铁铜银国营,就是愚蠢。
甘祖茂道:“粗略看来,有三大弊端。”
“第一,朝廷对盐铁的国营制度造成绝对垄断,价格昂贵、质量低劣,强买强卖,存在重大弊端。”
“第二,强行收购粮食,建立储备,造成官商勾结,物价沸腾,目间经济萧条,只会与民争利。”
“第三,对经济的全面管控,形成了大批以国营为名、攫取私利权贵贪腐势。”
“甘相所言极是。”张禄也道:“正因为如此,如今天下列国,包括齐荆,都采取盐铁铜银私营的办法。”
皇帝没有发言,而是看向秦宁。
对于这个问题,秦宁早有准备。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著名的桑弘羊之问。
桑弘羊之问,全部有三条。
第一问。
“国家运转需要的财政开支,光靠农业税根本不够。如果不执行政府专营制度,帝国如何得以维持?”
第二问。
“一旦遇到战争、天灾等急需的额外开支,国库空空如也,势必激发民变,不与民争利,钱从哪里来?”
第三问。
“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资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压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势力膨胀起兵造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