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一本古籍

正是因为桑弘羊的这三问,让汉武帝刘彻决心让盐铁从私营变为公营。

也是以为如此,才让偌大的大大汉帝国有了对抗更加强大的匈奴的基础。

即便到汉武帝后期,大汉人口减半,民不聊生,可对中华民族来说,没了亡国之危。

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基础。

在古代,这是后世践行了几千年的铁律。

除非工业革命到来,以及更大产量的农作物出现,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否则,要想国家强大,盐铁,必须国营。

“敢问诸位大人,这三个问题,可有答案?”说完桑弘羊的三个问题之后,秦宁目光看向甘祖茂张禄等人。

哗~

秦宁的三个问题,就好像定海珠一样,让整个推演厅鸦雀无声。

且不说大秦,乃至于齐荆秦三国,都出现的,地方性氏族独大、不服朝廷管教、随时有造反的权力的情况,单单秦宁所说的财政不足,有战争国家没钱的情况,就好像是一把刀一样,扎在皇帝,甘祖茂、张禄和蒙骜等人的心上。

王若微,蒙荡兄弟三人也是一样。作为大秦武将,他们最清楚粮草、财政问题对大秦锐士的影响了。

不然,以大秦锐士悍不畏死、上战场就跑着去立功的情况,列国谁敢与之争锋?

“可是…让氏族将盐铁铜银的炼制交给国家谈何容易?”甘祖茂无奈的叹了口气。

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更别说是摇钱树的矿了!!

“先不说这个了。”

皇帝摆摆手,示意秦宁继续道:“老九,继续说说你说的发展科技,还有商业……究竟是何意?不急,一条条说。。特别这科技,究竟是何物?”

说着,皇帝看向蒙武:“去,要点儿点心,今天,我们慢慢聊。”

“诺。”

秦宁说的滔滔不绝,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而皇帝,甘祖茂和张禄他们都是聪明人。

他们只是因为时代的限制才没有往这方面想。

现在经过秦宁提醒,仿佛一个个的被打开了任督二脉,纷纷参与了讨论。

连一向不善言辞的王若微也加入到讨论之中。

看着秦宁好像一个言无不尽的智者,在教授着整个大秦最有权势的几个男人,王若微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得意的。可同时她也因为和秦宁的婚事被隔开而有些淡淡的失落。

“老九,你再说说,这简化文字,提高百姓整体认知水平乃是何意?若让普通百姓知道的太多,他们岂不是要造反?”皇帝问道。

秦宁笑道:“父皇此言,只说对了一半。”

“哦?”皇帝挑眉道:“那你且说说,父皇说对了哪一半?”

秦宁道:“所谓上行下效,若为上者谨言慎行,规范自己的行为,爱护自己的百姓,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为何要造反?相反,为上者不顾百姓生死,那即便是匹夫也知一怒,更何况其他人。”

“说到底,百姓如何选择,取决的不是百姓自己,而是为上者。”

“试问,哪个老百姓吃饱了没事干去造反呢?”

“……”众人语塞。

“可王爷您说的简化文字,此乃何意?”张禄问道。

秦宁道:“当今天下,文字众多,以三大皇朝的文字使用的人最多,可即便是最简单的东齐文字,书写起来也极其复杂,比如这‘壹’,若是普通人,学习起来就得许久,可是若将他修改为‘一’,普通人学习起来岂不是更快速?”

“若让普通百姓都有识文断字的机会,他们便会明事理。”

“这样,世家大族把控的读书权力,也会被普通百姓所有。”

“之后,父皇若是想选拔人才,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不想现在,只有大族或者没落的寒门子弟才会有学习的机会。”

“其他人……。”

众人若有所思。

“儿臣还知晓一套识字的办法,若能和简化后的文字配合使用,可让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最基本的文字。”秦宁继续道。

皇帝眉梢一挑。

脑海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想现在就提出来,可想了想,还是算了。

而是继续探讨其他的问题。

……

转眼间,已经几个时辰过去了。

“对了老九,你说的这些…都是谁教你的?朕很想认识认识教你这些东西的能人。”皇帝突然问道。

甘祖茂等人也是齐刷刷看向秦宁。

秦宁的智慧,已经不能用聪明来形容了。

这种思想…只能用惊为天人来说。

所幸他们这些人都是一些真正为国家的人,都是明君麾下的能臣,否则传讲出去,肯定会被人嫉妒的——如果不是绝对信得过的人,皇帝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去问。

“……”秦宁暗暗咧嘴。

装逼过头了。

“不要告诉朕你是做梦梦到的,朕听闻,你不久前有一本古籍失而复得,可否让朕瞧一瞧?”眼见秦宁不说,皇帝继续道。

“古籍?什么古籍?”

秦宁连忙摇头:“父皇您肯定听错了,儿臣哪里有什么古籍?”

“难道你想抗旨不成?”皇帝面色一沉。

“儿臣不敢。”秦宁连忙跪下去。

皇帝伸出手,沉声道:“将古籍交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朕答应你,就看看,看完就还给你。”

甘祖茂,张禄,王若微,蒙家众人也好奇的看向秦宁。

那么神奇的古籍,没有人不想看。

我信你个鬼!

秦宁心里骂了一个你个老六想骗我。

“怎么?朕身为大秦国君,男的不配看一本古籍不成?”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的愠怒。

“不,不是。”秦宁略显为难的摇摇头。

“那就是你不想让朕看?”皇帝的声音再一冷。

“也不是。”秦宁摇摇头。

“那是为何?”皇帝有些怒了。

秦宁无奈的撇撇嘴,从怀里取出一本发黄的书册,捧在手心,胡说八道道:“不是儿臣不想将这本书给父皇您,而是儿臣的这本书实在是奇怪,不敢给父皇您看。”

“有这回事?”皇帝看了眼书,并没有直接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