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匠师评级
精度测量的困境在“标定”的智慧下找到了出路。
虽然那第一台“标定式千分比较仪”看起来笨重又复杂,需要对照着一本厚厚的误差表才能读数,但它终究是实现了微米级别的测量!
这意味着,水力车床加工出的零件,终于有了相对可靠的检验标准。合格率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爬升,标准化生产真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叶明深知,技术的前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现有的工匠等级模糊,晋升往往论资排辈,严重挫伤了年轻有为者的积极性。
绩效赏格虽能激励一时,却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这一日,兵械院议事堂再次聚满了各坊主事。叶明身后,那张组织架构图上又添了新内容。
“今日起,推行《匠师职级评聘新规》。”叶明声音清朗,不容置疑,“所有工匠、格物员,按其技艺水平、贡献大小,经考核后,将评定等级,不再唯资历是论!”
他指向图表:“共设九等匠师:初阶、中阶、高阶,每阶分三级。每等对应不同俸禄、权限乃至配给。高阶一级匠师,见署正可不跪,每月可领精米五斗、肉十斤、绢两匹!其直系子弟,可优先入读本院新设之‘蒙学堂’!”
底下又是一片吸气声。这待遇,几乎堪比一些小吏了!更重要的是那份尊重和子弟的教育机会!
“如何评定?”叶明自问自答,“考核分为三部分:一曰‘应知’,考校《公差典》、《量具规》、基础算学;二曰‘应会’,现场加工指定难度零件,精度、速度皆要达标;三曰‘贡献’,参考既往绩效与专利记录。考核每半年一次,能者上,庸者下!”
一条清晰的、凭本事吃饭的晋升通道被打开了!年轻匠人们眼中燃起火焰,而一些倚老卖老的老师傅则感到了压力。
“此外,”叶明继续道,“设立‘首席匠师’位。凡能达到高阶三级,并有重大贡献者,经陛下特许,可聘为‘首席’,秩比正七品!总管一坊技术,参与本院技议!”
正七品!官身!虽然只是技术官,但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一步!彻底打破了工匠的身份天花板!
赵德柱站在一旁,心潮澎湃,他知道,这套制度一旦推行,兵械院将不再是普通的工匠聚集地,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高地,吸引天下英才!
制度的变革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沃土。而技术的触角,也开始向新的领域延伸。
一日,叶明巡视伤兵营,他定期会去,既是关怀,也是了解现有装备的不足,看到许多士兵并非死于刀剑劈砍,而是被箭矢穿透皮甲、被钝器震伤内腑,甚至因为铠甲过于沉重笨拙而行动迟缓,最终战死。
他心中沉重。
回到兵械院,他立刻召集了金相坊和格物组的骨干。
“我们的惊雷弩能破甲,敌人的箭矢同样能破我们的甲。”叶明开门见山,“现有的明光铠、札甲,太重,太贵,防护亦有不足。我们要造一种新甲。”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画了起来:“此甲不求全覆盖,重在防护胸腹、后背等要害。思路要变:一不再依赖单纯叠厚铁片,二要考虑缓冲卸力。”
他先画了一个略带弧度的胸甲形状:“这是主甲片,依旧用我们的惊雷铁,但不必太厚,关键在于‘形’,弧形能更容易滑开箭矢和刀剑。但是,单层铁片防不住重击和钝伤。”
接着,他在胸甲背面画了几层结构:“所以,内衬要改。最里面是舒适吸汗的软布;中间,用多层浸过桐油或生漆的厚麻布,层层叠压粘合,硬化后如同木板,能有效阻滞箭矢穿透并缓冲钝击;最外层,才是我们的弧形铁甲片。用铆钉或皮革条,将铁甲片紧固在这硬化的麻布衬底上。”
他顿了顿,又画了一个肩甲和臂甲的设计:“其他部位同理,关键部位用弧形铁甲片加强,非关键部位甚至可以用更硬的皮革代替,务必减轻整体重量,让兵士能跑能跳,能灵活挥刀!”
“大人,这…这像是把札甲和布甲合二为一了?”一个老匠人迟疑道,“只是这铁甲片的形状和固定方式…”
“不错!”叶明点头,“我们叫它‘复合甲’!关键在于铁甲的造型要合理,内衬要足够坚韧。格物组,你们要测试不同弧度铁甲对箭矢的偏转效果;测试不同层数、不同胶漆浸泡的麻布衬底的硬度和韧性!金相坊,尝试将铁甲片进行‘淬火’处理,增加表面硬度!”
他又想起一事:“还有头盔!现有兜鍪太重,视野不佳。设计新头盔,同样用弧形,保护头顶和后颈,但面部开口要大,视野要开阔!内部同样要有缓冲衬里!”
任务布置下去,一个新的研发项目“铁鹞甲”正式启动。
工匠们立刻投入热情。有了惊雷弩和破阵钟的经验,他们对叶大人的“奇思妙想”早已信服。
很快,各种不同弧度的铁甲片被冲压(利用改进的水力锤)出来,各种配比的胶漆被熬制,格物组里摆满了用来测试箭矢撞击和钝器打击的装置,叮当作响。
数日后,第一套粗糙的“铁鹞甲”原型被做了出来。看起来有些怪异,远不如明光铠华丽,但重量轻了足足三分之一!
张什长被叫来试穿。他穿上后,活动了一下手脚,满脸惊奇:“嘿!真轻快!胳膊腿都能甩开!”
测试场上,一名士兵用制式弓在三十步外射击。 “嘭!”箭矢击中胸甲弧形面,划过一道火星,斜飞了出去,只在甲片上留下一道浅痕! 又换破甲锥箭!
“铛!”一声脆响,箭尖穿透了最外的铁甲片,但却被内部坚硬的多层麻布衬牢牢夹住,未能深入!
最后,一名壮汉用包铁木棍猛击穿戴甲胄的草人胸口。
草人剧烈震动,但内部的“脏器”(灌了羊血的皮囊)并未像测试明光铠时那样爆裂开来,显示内部的缓冲起到了关键作用!
“好甲!”张什长脱下沉重的旧头盔,换上新的“铁鹞盔”,视野开阔,头部也轻松不少,“这玩意穿身上,跑得快,扛得住,心里踏实!”
叶明看着测试结果,满意地点点头。虽然这只是初版,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关节的防护、衬里的舒适度),但方向是对的。
更轻,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新式铠甲,将成为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