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叶秋的信
他回到书房,顾不上更衣,立刻铺开宣纸,拿起炭笔(他习惯用这个,比毛笔更利于画图),快速勾勒起来。
既然精密螺杆短期内无法实现,那就用最纯粹的机械杠杆原理来放大微小的位移!
他回想起来现代杠杆百分表的结构:一个灵敏的测头,连接着一系列精心计算的杠杆和齿轮,将测头微米级的移动,放大为表盘上指针大幅度的、清晰的摆动。
图纸渐渐清晰:一个坚固的底座,一个垂直安装的、可上下微调的主轴,主轴下端安装测头。
测头的微小移动,通过一个精密的“刀口”支点,这是关键,需要极高的硬度和光洁度,推动第一级杠杆……杠杆另一端连接着一组微型扇形齿轮……齿轮带动一个小指针……指针在一个刻有数百个精细等分刻度的圆盘上转动……
每一个部件都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特别是那个刀口支点和微型齿轮,其难度不亚于再造一台惊雷弩的核心机括。
但好处是,这些部件可以集中最顶尖的匠师,用手工精雕细琢的方式,慢慢“磨”出来,不需要像螺杆那样要求极长的连续精度。做出一套,就可以作为“标准母仪”,用来校准其他相对粗糙的量具。
“就叫它‘杠杆式比较仪’吧。”叶明落下最后一笔,长长舒了口气。虽然只是原理图,距离实物诞生还有漫漫长路,但方向已经明确。
接下来的几天,叶明将杠杆式比较仪的设计图和加工任务交给了以手艺精湛着称的机巧坊首席匠师,这是评级制度下产生的第一位高阶三级匠师。
叶明要求他不计成本、不惜工时,务必做出两台精度最高的样机。
老匠师看到图纸后,如获至宝,立刻带着几个得意弟子闭关攻坚去了。
处理完这件心头大事,叶明才稍稍放松,这才想起父亲前日提及的边关大哥来信。他起身前往父亲的书房。
叶凌云正在看一份公文,见叶明进来,便将手边一封信递给他:“秋儿的信,前日到的,你一直忙着,就没给你。看看吧,边关的情况…似乎不太妙。”
叶明心中一凛,接过信笺。信是大哥叶秋的亲笔,字迹遒劲,却带着一丝风沙扑面的仓促感。
信的前半部分依旧是报平安和日常问候,但后半部分,语气逐渐凝重。原来,近期北方的狄人部落似乎得到了某种支援,活动日益频繁,小规模的摩擦冲突几乎每日都在发生。
更让叶秋忧心的是,狄人的装备似乎有所改善,箭矢更加锋锐,甚至出现了少量制作精良的铁甲,这与以往狄人多以皮甲为主的印象大相径庭。“……虏寇箭矢甚利,破甲能力尤胜以往,儿郎皮甲难挡。且其小队游骑,进退越发有度,疑似有熟知汉军战法者为其谋划。”
“边关粮草辎重,时遭小股精骑袭扰,虽未成大患,然疲于应付,士气渐疲。恳请父亲大人奏明朝廷,速增援兵粮饷,并察狄虏背后之蹊跷……”
叶明放下信,眉头紧锁。狄人装备改善、战术提升?这背后若无人支持,绝无可能。
联想到朝中世家的物料封锁和技术窥探,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猜测浮上心头——难道有人胆大包天,暗中资敌?!
“父亲,您看…”叶明看向叶凌云。
叶凌云面色沉郁,缓缓点头:“为父也做此想。狄人贫瘠,不善冶炼,何来精良铁甲?其战术骤变,更非寻常。只怕是朝中有人,为了私利,行此资敌叛国之举!”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起来。内有权臣掣肘,外有强敌环伺,甚至内外可能勾结!大梁的江山,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舅舅可知此事?”叶明问道。
“为前日已密奏陛下。”叶凌云道,“陛下震怒,已密令监察司暗中调查。但此事牵连必广,查证需时,且极易打草惊蛇。当前首要,还是稳住边关局势。”
叶明沉思片刻,眼神渐渐坚定:“父亲,大哥信中提及虏寇箭矢破甲能力强,我军皮甲难挡。我们的‘铁鹞甲’正可应对!虽然产量还不高,但可以先紧急调拨一批,快马送去边关,装备大哥的亲卫和哨探部队,必能大大减少伤亡!”
“哦?”叶凌云眼睛一亮,“那新甲已能量产了?”
“初具规模,日产可达十套左右。优先供应边关,完全可行!”叶明肯定道,“此外,惊雷弩虽不便大规模支援主要是怕技术泄露。
但可调拨一批破阵钟和掌心雷过去。
这些声扰之器,用于夜间守营、惊骇敌马、甚至发起奇袭,应有奇效!”
“好!”叶凌云一拍桌案,“我即刻进宫面圣,请旨调拨!明儿,你立刻回去”
几天以后,李云轩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下达兵械院:即刻调拨现存所有合格铁鹞甲、破阵钟及掌心雷,由皇家禁军精锐押送,八百里加急,火速运往北疆叶秋将军处。小主,
整个兵械院立刻高速运转起来。库房大门洞开,一套套还带着油墨和皮革气息的灰黑色铁鹞甲被小心取出,擦拭干净,用油布包裹;
沉重的破阵钟被拆解成几个部分,妥善装箱;一箱箱掌心雷更是轻拿轻放,贴上醒目的“易爆”标签。
叶明亲自在库房监督清点装车。
看着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装备即将奔赴沙场,他心情复杂,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是实战检验,容不得半点花哨。
“甲胄一百二十套,破阵钟五具,掌心雷三百枚…清点完毕!”库吏高声报数。
“装车!”叶明挥手。早已等候的禁军士兵们立刻上前,动作麻利却异常小心地将这些珍贵的装备搬上特制的加固马车。
“张校尉。”叶明看向身旁一身轻甲的张什长——如今已是惊雷营的代理校尉。
“末将在!”
“你亲自带一队惊雷营的好手,随禁军一同押运。抵达后,不必返回,就地留在叶将军麾下!”
叶明命令道,目光锐利,“你们的任务有三:一,护卫物资安全;二,指导边军弟兄熟悉这些新装备的使用和保养,特别是破阵钟的组装和时机;”
“三…也是最重要的,实战检验惊雷弩和这些新装备的成效!记录下每一次使用的细节、效果、不足,所有数据,都要详细记下来,定期派人送回!”
“得令!”张校尉捶胸应诺,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然。能上前线,是真刀真枪检验他们心血的机会,更是无上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