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汉朝惊现女性英雄
到了文帝的第十一年,梁王刘揖从梁国出发前往京城朝见文帝。在路上,他骑马的速度太快了,不小心踩空了一脚,结果整个人从马上摔了下来。刘揖摔倒在地,受了重伤,血流得像水一样多。尽管医官们竭尽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梁王的老师贾谊,深受梁王的敬重,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厚。当贾谊听到梁王突然去世的消息后,伤心得不得了。于是,他向文帝上奏,请求为梁王选定继承人。同时,他还提出淮阳的地方太小了,不足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不如将它并入淮南。只有淮阳水边有几座城池,可以划分一部分给梁国,这样或许能让梁国和淮南国都能各自稳固。文帝看过贾谊的奏章后,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将淮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刘武和刘揖是异母兄弟,由于刘揖没有留下后代,所以文帝将刘武调迁到梁国,让刘武的儿子来继承刘揖的香火。此外,文帝还将太原王刘参改封为代王,并将太原地区也并入代国。刘武原先被封为淮阳王,刘参原先被封为太原王,这些事情在前面的内容中都有提及。关于这些事件的后续发展,我们暂时先放一放,以后再详细叙述。
贾谊因为仕途不顺,加上对梁王刘揖去世的悲痛,以及自责作为梁王的老师却没有尽到责任,他变得更加消沉,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他也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后人对于贾谊的早逝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惋惜他未能长寿,无法继续施展才华、建立功绩;也有人认为他幸好早死,避免了可能因参与朝政而引发的混乱。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都不足以成为定论。真正有洞察力的人自然会有公正的评价,就不需要我们在这里啰嗦了。总之,对于贾谊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是非对错来断定。
让我们再来聊聊匈奴的国主稽粥单于。自从他得到了中行说后,就对中行说非常信任,对他的话总是言听计从。中行说便诱导稽粥单于侵犯中原,多次给边境地区制造麻烦。在文帝十一年十一月的时候,匈奴又侵入了狄道,抢夺走了大量的百姓和牲畜。文帝得知后,写信给匈奴,责备他们违背了之前的约定和誓言,但稽粥单于却完全不理会文帝的谴责。边境的守军每天都严阵以待,但因为边境地区非常广阔,绵延约有一千多里,所以东边顾得上西边就顾不上,西边顾得上东边就顾不上,导致士兵和百姓都感到非常疲惫和困苦,生活也不得安宁,连村庄里的鸡和狗都不得安静。当时,宫里有一位太子家令,名叫晁错,他一开始是学习法律刑名这些学问的,后来也精通了文学。他先是做了太常掌故这个官,后来升为了太子舍人,再后来又被任命为家令。太子刘启很喜欢他的才能和口才,对他特别照顾,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智囊”。晁错看到朝廷为了对抗匈奴,不断地调动军队、征集军饷,就趁机给朝廷上书,详细地谈了自己对军事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其实这也是他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晁错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了解地形、训练士兵、使用锋利的武器。首先,地形有高低之分。匈奴擅长山地作战,而中原军队擅长平原野战,所以我们应该避开自己的短处,发挥我们的长处。其次,士兵有强弱之别。我们需要挑选和训练出精良的士兵,确保他们的操练非常纯熟,不能轻率行动而导致失败。再次,武器有锋利和迟钝之分。强弓长戟适合远距离作战,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刀剑则适合近距离战斗。我们需要根据战斗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武器。
最后,晁错还提出了一个“用夷攻夷”的策略。最好是让那些投降的胡人,比如义渠等人,作为我们的前锋,用恩信来笼络他们,赐予他们武器盔甲,让他们和我们的军队相互配合,形成内外夹击之势,这样才能有效地制服匈奴。整篇文章长达数千字,文帝阅读后大为赞赏,还特意写了回信给予表扬。接着,晁错又向文帝进言,说频繁调动士兵守卫边疆太过劳累,不如招募百姓迁徙到边疆居住,教会他们如何互相帮助、共同守卫家园,这样无论是平时还是紧急时刻都能有所依靠,才能长久地保持边疆稳定,避免人心涣散。此外,晁错还提出了一个“入粟输边”的策略,就是让百姓向官府缴纳粮食,用来支持边疆的军需。百姓如果犯了罪,可以用缴纳粮食的方式来赎罪;如果没有犯罪,则可以用此来换取爵位。缴纳粮食的多少,会决定爵位的高低。这个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疆的粮食问题,但也被后人认为是卖官鬻爵的先河,对国家有潜在的危害。不过,文帝还是采纳了晁错的大部分建议,这些措施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因此晁错也赢得了文帝的宠信。
晁错经常引用经典来解释道理,并对当时的政治发表评论。提到他的学问来源,那也是有专门的老师传授的。当晁错还是太常掌故的时候,他被派到济南去向老儒伏生学习《尚书》。伏生,名字叫做胜,他精通《尚书》之学,还曾在秦朝担任过博士。秦始皇时期禁止人们私藏书籍,伏生不得不把书拿出来烧掉,但《尚书》这一部书,因为他研究已久,非常珍视,所以不肯烧掉,而是偷偷藏在了墙壁里。后来秦末天下大乱,伏生早就辞去了官职,四处躲避战乱。直到汉朝建立,书籍禁令解除后,他才敢回到家中,从墙壁里找出《尚书》。藏在墙壁里的书由于受潮,大部分都被腐蚀损毁了,只剩下一些残破的竹简和纸片。拿出来仔细查看,发现仅仅剩下了二十九篇,而且连这些也都是破碎不完整的。文帝即位后,下诏寻找遗留下来的经典书籍,其他的经典书籍还有人在私藏,陆续被献了出来,唯独缺少了《尚书》这一部。后来经过打听,得知济南有位名叫伏生的老先生,正在教授《尚书》给齐鲁一带的学子们,于是文帝就派遣晁错前去求学。但伏生因为年岁已高,牙齿也掉光了,连说话都变得模糊不清。而且晁错是颍川人,与济南相隔甚远,方言也相差很大,沟通起来非常困难。幸运的是,伏生有一个女儿,名叫羲娥,她从小就继承了父亲的学问,对《尚书》的大义非常精通。在伏生授课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站在旁边,根据父亲所说的话,一句一句地翻译和解释,这样晁错才能大致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还是有两三处地方晁错没能完全明白,他只好凭借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推测和发挥。其实,伏生所传授的《尚书》二十九篇,原本的书籍已经破损得很严重了,其中有一半的内容都是伏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讲述出来的。所以,这些内容究竟有没有错误,也无法完全考证清楚了。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在拆毁孔子的旧宅时,从墙壁中发现了孔子当年藏书的经卷。这些经卷上的字迹也已经有很多被腐蚀了,不过与伏生所传授的《尚书》相比,这些经卷又多了二十九篇,加起来一共是五十八篇。这些经卷后来被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进行了考订和注释,并流传给了后世。这部分内容我们暂时先放一放,后面再详细讲述。
晁错虽然是从伏生那里学习经典,但实际上很多内容都是靠伏生的女儿转述才得以领悟,所以后来有人甚至说他是从伏女那里学到的经典。伏女因为她的父亲伏生成名,而她的贡献也让她在千古流传中增添了一抹光彩,这在女性历史上也是值得一书的事情,我们不能埋没了伏女的功劳。在当时的齐国,还有一位闺阁中的才女,她的名声流传至今,永不磨灭。说起来,她是西汉时代的孝女,比起伏女羲娥,她的故事更加为人们所熟知,代代相传,流芳百世。各位如果想知道她的名字,她就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从伏女的话题转到缇萦,这样的过渡不仅自然,而且富有深意。淳于意住在临淄,一直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到同郡的元里,向一位名叫阳庆的公乘学习医术。公乘这个称呼,在汉代是表示有资格乘坐公车的官员,和“征君”(被朝廷征召的贤士)有些类似,都代表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阳庆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精通医学理论,但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传授他的医术。自从淳于意拜他为师,开始学医之后,阳庆就把珍藏的黄帝、扁鹊的医书,以及通过观察面部五色来诊断疾病的各种方法,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淳于意,并且随时为他讲解。淳于意非常用心地学习,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学有所成。于是,他告别了老师,回到家乡开始给人治病。他能够预先判断病人的生死,一经投药,几乎没有不立刻痊愈的。因此,他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远近,前来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他的家门口每天都像市场一样热闹。尽管淳于意的医术非常高明,但他毕竟只有一个人的精力,无法同时满足成百上千个病人的需求。有时候,他觉得被病人烦扰得难以忍受,就会选择出门游历一番,放松一下心情。而且,淳于意一直以来都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对赚钱养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曾经担任过太仓令这个官职,但没过多久就辞职了。即便是给人看病,他也是随心所欲地收取一点费用,从不计较多少。然而,有些病人为了能够得到淳于意的治疗,会络绎不绝地来到他家门口。可如果正好赶上淳于意不在家,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有些病情严重的病人甚至因此病情加重,不幸去世。生死本来就有定数,但病人的家属往往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反而会责怪淳于意不肯医治,才导致病人的死亡。这种怨气积累起来,就酿成了灾祸。到了文帝十三年的时候,竟然有有权势的人告发淳于意有罪,说他借行医之名欺压百姓,轻视生命。于是,地方官府就把他逮捕起来进行审讯,最后判定了肉刑的处罚。只是因为淳于意曾经担任过县令,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地方官府不敢擅自对他施加刑罚,只能把案件上报给朝廷。朝廷下诏让他被押送到长安去接受审判。由此可见,行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大祸。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他即将被押解去长安的时候,五个女儿都去送行,她们与父亲相对而泣,场面十分悲伤。淳于意长叹一声说:
“生女儿不生儿子,到了关键时候真是一点用都没有啊。”
这两句话深深触动了小女儿缇萦的心,她毅然决定跟随父亲一同前往长安,于是匆匆收拾了一些行李就上路了。好不容易到了长安,淳于意被关进了监狱。缇萦不顾一切地前往皇宫,决心要上书为父亲求情。文帝听说有一个少女上书求情,也感到非常惊讶,连忙让身边的人把书取来。他打开一看,只见书中有这样几句关键的话: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官吏,在齐地,人们常常称赞他廉洁公正。然而现在,他却因为触犯了法律而面临刑罚。我深感悲痛的是,死去的人无法再复活,受过刑罚的人也无法再恢复原来的身份和地位。即使他内心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途径可以实现,终究是无法挽回的了。因此,我愿意自己投身官府做奴婢,以此来赎回父亲的刑罚,让他有机会改过自新。”
文帝看完缇萦的上书后,内心深受触动,感到十分悲伤和同情,于是他下令赦免了淳于意的罪行,并允许他带着女儿回家团聚。
文帝在赦免了淳于意,让他和女儿回家之后,又因为被缇萦上书中所提到的“受过刑罚的人再也无法恢复如初”这句话深深打动。他深感同情,于是颁布了一道诏书,决定废除肉刑。诏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诗经》中说:‘和蔼可亲的君子,就像是百姓的父母。’现在百姓犯了过错,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就先给他们加上了刑罚。有些人想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但却找不到途径去实现,我对此感到非常同情!肉刑残忍至极,要砍断人的肢体,伤害人的肌肤,这种痛苦会伴随他们终身,这是多么不人道且不道德的行为啊!这哪里符合我们作为百姓父母官应有的心意呢?因此,我决定废除肉刑,并用其他更合适的刑罚来替代它!”
丞相张苍等人在接到文帝的命令后,开始着手修改刑律,并将修改后的条款逐一讨论后上报给文帝。在汉朝的法律中,肉刑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黥刑,也就是在犯人的脸上刻字作为标记;第二种是劓刑,也就是割去犯人的鼻子;第三种是断趾刑,也就是截去犯人的足趾。张苍等人经过商议后,提出了以下改革方案:将黥刑改为苦役,即罚犯人去做城旦舂(城旦是指早晚守城,舂是指舂米等苦役);将劓刑改为笞刑三百下,也就是用竹板或荆条责打三百下;将断趾刑改为笞刑五百下。文帝完全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从此以后,罪犯在接受刑罚时就不必再遭受身体残毁的痛苦了。这虽然是文帝推行的一项仁政,但如果不是因为孝女缇萦勇敢地上书为父求情,文帝可能也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作出这样的决策。可以看出,缇萦不仅完全体现了孝道,还展现了极大的仁爱之心。作为一个年轻女子,她能够做出这样高尚的举动,难怪能够名垂千古,被人们广为传颂!后来,文帝听说淳于意的医术非常高明,又将他召到都城,询问他师从哪位名师,以及他都治好过哪些人的病。淳于意都一一详细地回答了文帝的问题,据统计,除了常见的病症外,他还治愈过十多个患有奇特病症的人,这些病例都发生在齐地。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阅读《史记》中的《仓公列传》,那里会有详细的记载。仓公就是淳于意,因为他曾担任过太仓令这个官职,所以汉人都称他为仓公。
之前,匈奴曾经侵犯狄道,掠夺了大量的人和牲畜,然后满载而归,这件事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已经讲过了。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采取了移民实边和输送粮食到边疆的策略,加强了边防的防御,这才使得边疆地区得以安宁了两三年。然而,到了文帝十四年的冬天,匈奴再次大规模地入侵中原。他们出动了十四万骑兵,攻入了朝那县,穿越了萧关,杀死了北地的都尉孙卬。之后,他们又分兵烧毁了回中宫,这座宫殿是秦朝时期建造的。匈奴的前锋部队甚至已经到达了雍县和甘泉等地。这些紧急的军情警报一个接一个地传到了都城长安。文帝迅速下令,任命中尉周舍和郎中令张武两人同时担任将军,调动了一千辆战车和十万骑兵,让他们驻扎在渭河以北,以保护长安城的安全。同时,文帝还任命昌侯卢卿为上郡的将军,宁侯魏遬为北地的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的将军,他们分别率领军队,从三条不同的路线出发,分别守卫边疆。与此同时,文帝还大规模地检阅军队,重申军纪和命令,并给予士兵们丰厚的奖赏,以此激励士气,为亲自出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大臣们一再劝阻,文帝都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直到薄太后得知了文帝打算亲征的消息,她极力反对,文帝这才听从了母亲的意见,放弃了亲征的打算。之后,文帝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让他率领建成侯董赤和内史栾布等人,带领大军去攻打匈奴。匈奴之前侵入了边塞,骚扰了一个多月。但当他们听说汉朝的援军即将到来时,就拔营撤出了边塞。张相如等人率领大军迅速赶到边境,追击匈奴军队,但追了好几里路都没有看到匈奴的踪影,他们料想敌人已经走远,无法再进行有效的追击,于是就率领军队返回了。至此,都城和边疆的警报都解除了。
文帝感觉最近政务不算繁忙,于是偶尔乘着辇车四处巡视。当他路过郎署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在前面恭候他的车架,于是文帝立刻换上恭敬的表情,并问道:
“老人家在这里,想必您现在是在担任郎官吧?不知道您家住在哪里呢?”
老人回答道:
“我叫冯唐,我的祖籍原本是赵国,到我父亲那一代才迁居到了代地。”
文帝听到这里,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些往事,于是接着说:
“我以前在代国的时候,有一个尚食监叫高祛,他多次向我提及赵国的将领李齐,说他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得勇猛无比。可惜现在他已经去世了,我没法再委任他为官,但是我至今仍然时常想起他,几乎每顿饭时都会提到他。老人家,您是否也熟悉这个人呢?”
冯唐说:
“我一直都知道李齐是个有才能和勇气的人,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比不上廉颇和李牧。”
文帝也知道廉颇和李牧是赵国的杰出将领,他不禁拍着大腿,感慨地叹息道:
“我出生得太晚了,多么希望能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为我效力啊!如果我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哪里还会害怕匈奴呢?”
文帝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冯唐大声说道:
“陛下,就算您真的得到了廉颇、李牧,也未必能够重用他们。”
这两句话一下子惹恼了文帝,他立刻转过头去,命令驾车回宫。回到宫中后,文帝坐了一会儿,又仔细想了想冯唐的话,觉得他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地冒犯自己,必定有特别的理由。于是,文帝又命令内侍去把冯唐召来,想要问问清楚。不一会儿,冯唐就到了。他行了礼之后,文帝就开口责问他:
“你从哪里判断出我不能重用像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呢?”
冯唐回答说:
“我听说上古时代的贤明君主,在任命将领出征时,态度非常郑重。他们会在将领临行前,亲自推着战车的轮子,向将领表示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并屈膝与将领交谈,说:‘国门以内的事情,我听从你的命令;国门以外的事情,则由将军全权负责。军功和爵位赏赐,都由将军来裁决,你可以先行动再奏报。’这可不是空谈能比的。我听说李牧在赵国担任将领时,边疆市场的租税都由他自行支配,用来犒赏士兵,不必向上级报销。君主对他不进行遥控指挥,所以他能够竭尽全力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卫边疆,击退敌人。陛下您能做到这样信任将领吗?最近,魏尚担任云中郡的郡守,他收取的边疆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兵,并且还用自己的钱买了牛和酒,广泛地宴请军中的官吏和随从。因此,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命,齐心协力地守卫边疆。有一次,匈奴入侵边境,魏尚率领军队截击,斩杀了无数的敌人,打得他们落荒而逃,不敢再来侵犯。然而,陛下您却因为魏尚上报的杀敌数量不实,仅仅相差六个敌人的首级,就撤销了他的官职,将他打入监狱,罚作苦工。这不是法律太过严明、奖赏太过轻微、惩罚太过严重了吗?照这样看来,陛下您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也未必能够重用他们。我知道自己愚昧直率,可能触犯了您的忌讳,真是罪该万死!”
这老头子性格还真是倔强。说完话后,他立刻摘下帽子,跪在地上叩头请罪。然而,文帝的情绪却由怒转喜,他连忙让身边的人把冯唐扶起来,并命令他手持符节前往监狱,赦免魏尚,并恢复他云中郡守的职位。同时,文帝还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魏尚再次镇守边疆后,匈奴果然因为忌惮他的威名,不敢再轻易靠近边塞。此外,文帝还根据具体情况,精心挑选和任命了其他边防守将,使得北方地区再次获得了安宁。自从文帝登上皇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匈奴偶尔入侵之外,只有济北地区发生过一次叛乱,但仅仅在一个月左右就被平息了。即便是匈奴的侵扰,也只是在边境地区骚扰一下,并没有深入到内地。而且,每当朝廷的军队一出动,匈奴就会立刻撤退。国家外部没有大的动荡,内部也没有大的战争。文帝还减轻了百姓的租税负担,勤勉政务,爱护百姓,始终秉持着恭敬节俭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不敢无缘无故地挑起事端。因此,官吏们都能遵守常规法律,百姓们也都能够安心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整个国家内部和平安宁,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这真是一个太平盛世,天地之间充满了和谐与安宁,可以说是汉朝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