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刘彻的金屋藏娇

王息姁好不容易赶到了东宫,她的姐姐已经早早地在那里等候了,简单交代了几句后,就介绍她给太子认识。太子一看她身材苗条,和姐姐相比毫不逊色,自然是满心欢喜,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当天晚上,太子设宴款待她们,让这对姐妹花陪伴在左右。大约喝了十几杯酒之后,酒兴正浓,情绪高涨,有些难以自控,王美人见状很识趣,马上就告辞离开了。神女初次在高唐与楚襄王相会,楚襄王也有幸在巫峡与神女共聚,他们如同行云布雨般亲密无间,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与她的姐姐相比又怎样呢?说来也奇怪,仿佛有一种心灵相通的力量,悄悄地渗透进了王妃的身体里,竟然就这样孕育并发育出了一个孩子,她怀上了龙种。经过十个月的孕期,王妃生下了一个男孩,给他取名为“越”,这个孩子就是将来会成为广川王的人。

她的姐姐也经常得到皇帝的宠幸,并接连怀孕,但奇怪的是,她总是生下女儿,没有生下儿子。到了景帝即位的那一年,景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红色的猪从天上降落下来,周围云雾缭绕,直接飞进了崇芳阁。梦醒后,景帝起床去游览崇芳阁,还感觉周围有红云环绕,形状仿佛龙一般。于是,他立刻召来了术士姚翁询问此事,姚翁说这是个吉祥的征兆,崇芳阁内一定会生下一位非凡的男孩,将来会成为汉朝的强盛之主。景帝听后非常高兴。过了几天,景帝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女捧着太阳,将它交给了王美人,王美人则将太阳吞入口中。醒来后,景帝立刻把这个梦境告诉了王美人,巧的是,王美人也做了一个梦,梦见太阳飞入了自己的怀中,这与景帝所做的梦完全吻合。景帝认为这是非常吉祥的预兆,于是安排王美人搬到了崇芳阁居住,并且把崇芳阁的名字改为了绮兰殿。在那之后,景帝精神焕发,与王美人共度了许多欢乐的夜晚,最终,这个吉祥的征兆真的应验了。到了七夕这个美好的日子,天上牛郎织女相聚,而在人间,王美人也迎来了一个吉祥的时刻,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初次啼哭就声音洪亮,显得非常不凡。景帝曾经梦见过高祖,高祖告诉他如果生了儿子就叫“彘”。再加上之前景帝梦见红色的猪从天上降下,于是他就决定把王美人生的这个孩子取名为“彘”。但是后来觉得“彘”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就给他改名为“彻”。王美人生下刘彻之后,就再也没有怀孕过。而她的妹妹却接连生下了四个男孩,除了长子刘越之外,还有刘寄、刘乘、刘舜三个儿子,他们后来都被封为了王。这些事情我们暂时先放一放,不说它们了。

当王美人生下刘彻的时候,景帝已经有好几个儿子了。在这些儿子中,栗姬生的最多,而且她长得也挺漂亮,因此成为了王美人在宫中的竞争对手。景帝原本很喜欢栗姬,还和她私下约定,等栗姬再生个儿子,就立他为太子。后来,栗姬果然接连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叫刘荣,次子叫刘德,三子叫刘阏。刘德已经被封为河间王,刘阏也被封为临江王。只有刘荣还没有被封王,这很明显是为了将来有可能立他为太子而预留的位置。偏偏王家的姐妹俩也相继进入宫中,和栗姬争宠斗艳,这让栗姬非常恼火。当王美人生下刘彻时,伴随着许多吉祥的征兆。栗姬担心如果刘彻被立为太子,自己的儿子就会失去皇位继承权,所以她更加卖力地讨好景帝,希望景帝能履行之前的约定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景帝心里既想立刘荣为太子,又想立刘彻为太子,这样犹豫了两三年,还是难以做出决定。但是栗姬一直不停地催促景帝,让他兑现承诺,而且按照传统,废长立幼也不太合适,所以景帝最终决定立刘荣为太子,只封刘彻为胶东王。

当时,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景帝的亲姐姐,嫁给了堂邑侯陈午为妻,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阿娇。长公主想把阿娇许配给太子,就派人向栗姬表示了这个意思,她本以为两家门当户对,一说就能成。但没想到栗姬却不愿意这门亲事,甚至还断绝了与长公主的来往。原来,长公主经常出入宫廷,和景帝是同胞姐弟,关系非常亲密。后宫里的很多嫔妃都巴结长公主,希望她能帮忙引荐给景帝,长公主不忍心拒绝她们的情分,所以经常为她们牵线搭桥,这也让她很乐意去做这样的“人情”。唯独栗姬这个人,向来爱嫉妒,她听说长公主经常给景帝引荐美人,心里非常不满。所以当长公主提出要把女儿嫁给太子时,栗姬不顾及往日的情谊,直接就拒绝了。这让长公主既恼怒又羞愧,从此和栗姬结下了冤仇。这都是妇人间的小心眼儿。而王美人却趁机与长公主拉近关系,对她百般巴结。两人每次见面,都能聊上一整天,无话不说。当长公主提起提亲被拒的事情时,还愤愤不平,王美人则趁机附和,说自己没福气,不能娶到这么好的儿媳妇。长公主接着随口说道,她愿意把心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刘彻。王美人心里正是求之不得,但嘴上还假意谦虚,说刘彻现在不是太子,配不上这么高贵的亲家。她这一番话,句句都在暗中挑拨,显示出了她比栗姬更高的才智。这让长公主听了,不禁挑眉瞪眼,一边笑一边带着恨意地说道:

“废立太子是常有的事,祸福谁也说不准。栗姬以为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将来就一定能当上皇太后,简直是异想天开。她以为一切都稳稳当当了,却不知道还有我在呢,我自有办法让她的儿子当不成太子!”

王美人连忙接过话头,说道:

“立储是国家的大事,应该稳定不变,请长公主不要多想!”

这句话又暗暗地刺激了长公主一下,让她更加生气。长公主愤怒地说:

“既然她这么不识抬举,那我也没必要再顾念什么了!”

王美人听了心里暗自高兴,于是又与长公主再次确认了婚约,之后长公主才离开。王美人见到景帝后,就提起了长公主的好意,希望两家能结成儿女亲家。但景帝觉得刘彻年纪还小,和阿娇相差了好几岁,似乎不太合适,所以并没有立刻答应这门亲事。王美人听后,刚刚升起的喜悦之情又转为了忧虑,于是她再次和长公主说明了情况。长公主干脆带着女儿一起入宫,正好碰到胶东王刘彻站在母亲身边。汉朝时分封的诸侯王,如果年纪还小,通常都不会立即前往封地,所以刘彻还留在宫中。长公主顺手把刘彻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抚摸着他的头顶,笑着问道:

“你愿意娶媳妇吗?”

刘彻生性聪明,只是对着长公主嬉笑,没有回答。长公主故意指着身边的宫女们问刘彻,看他对哪个宫女满意,但刘彻都摇了摇头表示不满意。当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刘彻:

“阿娇怎么样呢?”

刘彻却笑着回答道:

“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媳妇,我一定要把她藏在金屋里,那真是太好了!”

这个小孩子真是天生就有一张会说话的嘴,让人听了既觉得可爱又觉得有趣。长公主听了刘彻的话后不禁大笑起来,就连王美人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长公主于是抱着刘彻去见景帝,笑着转述了刘彻的话。景帝当面询问刘彻,刘彻也坦然承认了。景帝心想,这孩子年纪虽小,却偏偏喜欢阿娇,这一定是前世注定的姻缘。不如就顺水推舟,成全了这对小儿女的终身大事。于是,两家正式定下了婚约,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样一来,长公主和王美人就成了亲家,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了。一个想要报复栗姬之前的拒绝之仇,一个则想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这两个目的让她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都想要把栗姬和她的儿子从太子之位的竞争中排除出去。栗姬也有所耳闻,心里只盼着自己能当上皇后,那样就不用怕别人在背后搞鬼了。她费尽心机好几年,终于成功地把薄皇后从皇后的位置上挤了下来,正打算自己坐上那个宝座,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两个新的“冤家”——长公主和王美人,她们在一旁插手干预,使得栗姬的愿望落空。这可真是因果报应啊,栗姬本想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却反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正当景帝打算册立栗姬为皇后的时候,长公主焦急万分,连忙进宫说栗姬的坏话。她诬陷栗姬信奉邪术,诅咒其他妃子,每次与其他夫人见面时,总是在背后说她们的坏话。心胸如此狭窄,万一真的当上了皇后,恐怕又要重现当年吕后把人做成“人彘”那样的惨祸了!景帝听到“人彘”这两个字,心里不由得有些动摇。于是,他走到栗姬的宫里,用话试探道:

“我百年之后,后宫那些已经生了孩子的妃子,你应该好好对待她们,千万不要忘记啊。”

景帝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栗姬的脸色,突然发现她的脸色骤变,变得又紫又青,而且好长时间都没有说一句话。她满心都是嫉妒,完全没有一点应对这种场面的智慧和才能,怎么能不被人排挤呢?景帝等了很长时间,栗姬还是一句话都不说,甚至把脸都转了过去。这让景帝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就离开了。刚走出宫门,他就听到里面有哭骂的声音,隐约还听到了“老狗”这两个字。景帝本想转身回去责问她,但又怕只是徒劳地争吵一番,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尊严,于是只好忍着气离开了。从此以后,景帝心里开始怨恨栗姬,再也不愿意立她为皇后了。长公主每天都来暗中观察情况,或者找机会与景帝交谈,总是称赞胶东王如何聪明伶俐、孝顺懂事,景帝听后也觉得确实如此。他还回忆起以前做过的那些预示着吉祥的梦,觉得如果立胶东王为太子,他一定能够很好地继承皇位。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太子刘荣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再加上王美人性格格外谦和,在后宫中赢得了极好的声誉,这使得栗姬和她的儿子相比之下就显得更加逊色了。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这时,负责礼仪的大行官忽然前来上奏,说按照礼制,儿子因为母亲尊贵而尊贵,母亲也因为儿子尊贵而尊贵,现在太子的母亲还没有正式的位号,应该册封她为皇后。景帝看了这份奏章后,不禁勃然大怒,说道:

“这种事情哪里是你们应该插嘴议论的?”

说完,就下令将大行官治罪,将他关进了监狱。并且,景帝还下令废除了太子刘荣,改封他为临江王。条侯周亚夫和魏其侯窦婴得知此事后,先后上书劝谏,但都没有被景帝采纳。窦婴本来非常气愤,于是就称病归隐了。只有周亚夫还留在朝廷,不久后,因为丞相陶青因病免职,景帝就让周亚夫接替了他的职位。但是,景帝对他的礼遇反而不如以前了,只是按照惯例提拔了他而已。各位知道吗?景帝之所以毅然决然地废黜太子,其实是因为大行官的奏章让他怀疑是栗姬在暗中操纵,所以他非常生气。但实际上,真正的幕后主使并不是栗姬,而是想要争宠夺嫡的王美人。王美人早已察觉到景帝对栗姬心生怨恨,于是特意让大行官上奏请求册立皇后,这是她的一个反激之计。果然,景帝一听就大怒,立刻废除了太子。而那个大行官也因此无辜入狱,白白受了几个月的折磨。后来还是王美人出面替他求情,他才得以被释放,总算是侥幸地躲过了一劫。从那以后,栗姬就彻底失去了景帝的宠爱,再也见不到景帝一面了。她独自在深宫里,面对着寂静和漫长的夜晚,心中怎能不充满怨恨和病痛呢?没过多久,又传来了一道像是催命的消息,直接将栗姬的性命给夺走了!不用细猜,大家也知道,这道“催命符”就是册立刘彻为太子、王美人为皇后的事情。

从太子刘荣被废,到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这中间隔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差点破坏了两位母亲的暗中计划。还好王氏母子天生福大命大,尽管有人觊觎太子之位,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抢走,他们还是在暗中进行了成功的运作。各位想知道这个觊觎太子之位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之前梁王刘武来朝廷时,景帝曾经开玩笑说过将来要把皇位传给他,但被窦婴从旁边劝阻了,于是梁王刘武就失望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等到七国之乱被平息后,梁王刘武因为坚守阵地有功,被赐予了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旌旗,出行时还有清道警戒的规格。他还被允许扩建自己的国都睢阳城,扩建后的城池大约有七十里那么大。他又建造了一个方圆三百多里的东苑,邀请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比如齐国的羊胜、公孙诡、邹阳,吴国的枚乘、严忌,蜀国的司马相如等人,他们都陆续前来,在东苑里参加宴会,当时的盛况真是无与伦比。公孙诡这个人特别狡猾,真是名不虚传。他经常为梁王出谋划策,想要帮助梁王夺取皇位,因此梁王对他特别宠爱和器重,还任命他为中尉。当栗太子被废黜、新太子被确立的消息传开时,梁王刘武似乎提前得到了风声,于是提前来到朝廷,暗中观察朝廷中的变故。果然,没过多久,太子之位就换了人。梁王刘武去拜见窦太后,用委婉的话语向太后请求,希望她能为自己说话,订立一个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新约定。窦太后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自然很乐意答应。于是,她召来景帝,再次举办家宴。酒过几巡后,窦太后看着景帝说:

“我已经老了,不知道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少年。将来梁王的事情,就只能拜托给你了。”

景帝听到太后的话后,立刻离开座位,慌忙跪下回答道:

“我一定会遵从您的旨意!”

太后听后非常高兴,随即让景帝起身,三人继续欢快地宴饮。直到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宴席才结束散去。后来,景帝酒醒之后,回想起太后所说的话,觉得其中另有深意,莫非是因为自己废掉了太子,太后想要让梁王来接替太子的位置?于是,景帝特意召集各位大臣入宫,与他们秘密商议这件事。太常袁盎首先回答道:

“我猜测太后的意思,实际上是想要立梁王为储君,但我坚决认为这样做是不可行的!”

景帝再次询问为什么这样做不可行,袁盎回答道:

“陛下难道没有听说过宋宣公的事情吗?宋宣公生活在春秋时代,他没有立自己的儿子殇公为继承人,而是立了弟弟穆公为继承人。结果后来五代人为了争夺国位,祸乱不断。所以说,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必然会败坏大事情。因此,《春秋》的要义在于维护正道,皇位应该传给儿子而不是弟弟,以免乱了血统。”

说到这里,群臣都纷纷表示赞同。景帝点头表示同意,并把袁盎的话转告给了太后。太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好作罢,不再提起立梁王为储君的议题。梁王刘武的计划没有成功,他感到非常懊恼。于是,他又上书请求赐予一块地方,用来修建一条可以直接从梁国通往长乐宫的通道,这条通道要宽敞得足以让乘车通过。他打算让梁国的百姓修建一条甬道,与长乐宫相连,这样就可以随时通车,方便他进宫探望太后。这可真是一个奇特的提议,自古以来都很少听说。景帝把梁王的奏书拿给群臣看,又是袁盎首先站出来反对,他坚决地驳斥了这个提议。景帝听从了袁盎的建议,拒绝了梁王的请求,并且让他回到封国去。梁王得知自己的两个计划都被袁盎破坏了,心里非常生气,恨不得亲手杀掉袁盎。但是因为有诏书让他回国,他不好再留下来,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国。

景帝于是将王美人册封为皇后,将胶东王刘彻立为皇太子。一个再婚的平民女子,竟然能够入住皇宫的中宫,成为皇后,如果不是命中注定有福,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呢!由此可见,当初姚翁所说的话,确实不是假话。另外,还有小王美人息姁,也被晋升为夫人,她所生的长子刘越和次子刘寄,当时已经七岁了,都深受景帝的喜爱,景帝打算将他们都封为王。在景帝更改年号后的第二年(景帝在位时一共更改过年号三次,第一次用了七年,第二次用了六年,第三次用了三年,历史上通常把第二次更改年号的那一年叫做中元年,最后一次叫做后元年),景帝就册封长子刘越为广川王,次子刘寄为胶东王。王息姁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刘乘和刘舜,后来也被分别封为清河王和常山王。只是可惜,王息姁的寿命不长,没有像她的姐姐(王皇后)那样长寿享福,但即便如此,她也算是过上了尊贵的生活。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再来说说太子刘荣吧,他先是失去了储君的位置,接着又失去了亲生母亲,无奈之下只能告别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去了江陵。江陵是临江国的都城,原本是栗姬的小儿子刘阏的封地。但刘阏已经去世了,而刘荣又刚好被废黜,所以临江国就封给了刘荣。刘荣到封地才一年多,就觉得王宫不够宽敞,打算扩建一下。但王宫外面已经没有空地了,只有太宗文皇帝的庙宇与王宫比较近,庙宇周围还有一些空地,可以用来建房。刘荣没有考虑太多,就趁机在那里开始建造房屋了。不幸的是,刘荣的行为被他人告发了,说他侵占了宗庙的空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景帝得知后,下令让刘荣回京。刘荣不得不遵从命令,他在江陵城的北门外搭起帐篷进行祖祭(古代出行前的一种祭祀仪式,祈求旅途平安),然后当天就启程上路。据说,黄帝的儿子累祖,在壮年时喜欢游历四方,最后死在了路上,后人就把他奉为行神。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行神是共工氏的儿子修。因此,每当有人要出行时,都会先进行祭祀,这个仪式就被称为祖祭。刘荣完成祭祀后,准备上车出发,突然听到“咔嚓”一声,车轴无缘无故地断了,这让他大吃一惊,只好换乘另一辆车。江陵的父老乡亲们,因为刘荣在这里治理了一年多,待人仁厚且爱护百姓,所以都来为他送行。当他们看到刘荣的车轴突然断裂时,都预感此行可能不祥,纷纷流着泪说:

“我们的王爷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刘荣告别了江陵的百姓后,迅速赶回京城。这时,有诏书传来,让刘荣到中尉府接受质询。真是冤家路窄,他遇到的中尉是郅都,这是一个以严酷著称的官吏,人称“苍鹰”,很多朝臣都对他心存畏惧,但唯独景帝说他敢于不畏权贵,对他特别信任和重用。这大概是两人性格相投,有某种特别的默契吧!(这句话暗含讽刺,意指景帝和郅都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性格或处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