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张骞的凿空之旅
武帝听了这些话后,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张汤见状也连忙退了下去。御史中丞减宣,已经把谒居的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于是找了个机会向武帝报告。这样两边一起向张汤施压,他就是想不死也难。武帝听了之后更加生气,接连派使者去责备张汤,但张汤还是一口咬定,什么都不肯承认。武帝于是又命令廷尉赵禹去质问张汤,但张汤依然不肯低头认罪。赵禹微笑着说:
“你也太不识大体了!你想想,自从你开始审理案件以来,你判了多少人死刑?又让多少家族灭门?现在你被人举报,所有的事情都有确凿的证据,天子不忍心直接杀你,想让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你又何必在这里不停地争辩呢?不如就此自己了断,还能保全你的家族不受牵连呢!”
到了这个地步,张汤自己也知道难以逃脱罪责了,于是他向赵禹要来一张纸,拿起笔写道:
“我张汤没有立下过什么大功,原本只是个负责文书的小官吏,有幸得到陛下的厚爱,才得以身居三公的高位,但我却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然而,真正设计陷害我的人,其实是那三位长史。我张汤在临死前特此向陛下禀报!”
写完后,张汤把纸递给了赵禹,随后拿起剑,狠狠地朝自己脖子上一挥,喉管立刻被割断,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禹看到张汤已经自杀身亡,便拿着张汤的遗书回去向武帝报告。张汤的家里还有老母亲以及兄弟子侄等人,他们围在一起痛哭流涕,打算为张汤举行隆重的葬礼。但实际上,张汤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他的家产总共只有五百金,这些都是他做官所得的俸禄和赏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虽然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但再回顾之前的情节,恐怕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完全可靠。张汤的母亲于是对家人说:
“汤身为大臣,因为被人诬陷而自杀,我们哪里还有心思和财力去为他举行厚葬呢?”
张汤的家人只能草草地为他准备了棺材,只用了一辆牛车来装载棺材进行安葬,连外棺都没有,就直接埋进了土里。在此之前,张汤的门客田甲,为人很有清高的操守,曾多次告诫张汤在处理案件时不宜过于严苛,但张汤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虽然张汤的家族得以保全,没有受到更大的牵连,这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当武帝收到赵禹的回复,并看到张汤的遗书后,心中又不禁生出了悔意。后来听说张汤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而且他的母亲还禁止为他举行厚葬,武帝更是感慨万千,叹息道:
“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儿子啊!”
说完这番话后,武帝立即下令逮捕了三位长史,让他们一同接受法律的制裁。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人被一同在市井中被处死。如果买臣的妻子在死后有知觉的话,也许就不会再有什么遗憾和后悔了。就连丞相庄青翟也因为受到这起案件的牵连而被关进监狱,最终选择了服毒自杀。武帝随后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新的丞相,石庆为御史大夫,并且下令释放了田信,还任命张汤的儿子张安世为郎官。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位酷吏义纵已经因为犯罪被判处了死刑,在市井中被处死。还有王温舒,后来因为受贿也被查处,最终不仅自己被杀,家族也被灭门。此外,王温舒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妻子的家族,也因为各自犯了其他的罪行而被一并判处灭族之刑。光禄勋徐自为感慨地说:
“在古代,罪及三族就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了,被认为是极刑。而王温舒却牵连五族一同被诛灭,这难道不是一种特别惨痛的报应吗?”
关于义纵和王温舒的事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已经有所了解。至于御史中丞减宣,他的结局也并不美好,没有能够善终。只有赵禹相对来说比较平和,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安享晚年,度过了长寿的一生。那个时候,汉武帝已经五次更改过年号,因为在汾水上发现了一只鼎,所以把年号定为“元鼎”。在元鼎二年的时候,汉朝终于与西域建立了联系。
在匈奴的西边,有一个乌孙国,一直以来都是匈奴的附属国。那时候,乌孙国的国王被称为昆莫。昆莫的父亲难兜靡被月氏人杀害了,而昆莫当时还很小。于是,忠诚的大臣布就翖侯就偷偷地把昆莫背着逃走了。在逃亡的路上,为了找食物,布就翖侯把昆莫藏在草丛里。没想到,竟然有狼来给他喂奶,乌鸦也来喂养他。布就翖侯觉得这个孩子肯定不是普通人,于是就抱着他投奔了匈奴。等昆莫长大成人后,匈奴已经打败了月氏,杀了月氏王。月氏的残余部队向西逃跑,占据了塞种人的地方,并把那里当作他们临时的栖息地。昆莫抓住时机复仇,他向匈奴借兵,再次把月氏的残余部队赶走。月氏人只好迁往大夏,并在那里重新建立了大月氏国,这部分内容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昆莫占领了原来塞种人的土地,仍然沿用乌孙国的名称,在那里放牧养马,招募士兵,国家逐渐强盛起来,也就不再愿意臣服于匈奴了。那时候,匈奴正和汉朝打得火热,连年交战,根本没有精力顾及西边的事情。再加上被卫青和霍去病两位汉朝将领打败后,匈奴的势力更是一落千丈。不仅乌孙有了二心,就连西域一带的国家,以前都奉匈奴为老大,现在也开始懈怠,各怀鬼胎了。
汉武帝听说了这些事情后,又想要重新打通与西域的联系,于是再次任命张骞为中郎将,派他向西出使。张骞进朝向汉武帝提议说:
“陛下如果想要派我向西出使,最好是先和乌孙国结盟。如果能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王,让他迁居到原来浑邪王的地盘上,这样就可以切断匈奴的右臂了。同时,我们还要和乌孙和亲,保持友好的关系,不要让联系断绝。这样的话,乌孙以西的国家,比如大夏等,也一定会听到风声,归顺于我们,都成为我们的藩属国。”
汉武帝很喜欢追求虚名,只要能让那些夷人臣服于他,他不在乎花费多少金银财宝,甚至是自己的子女和珍贵的玉器丝绸。于是,汉武帝派张骞率领三百人,携带六百匹马、一万头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亿两的金帛财物前往乌孙国。乌孙王昆莫亲自出来接见张骞,张骞传达了汉武帝的旨意,并把带来的财物赠送给昆莫。然而,昆莫却仍然坐着,没有起身行礼接受。张骞感到非常尴尬和惭愧,于是对昆莫说:
“天子赐给大王如此丰厚的礼物,如果大王不愿意起身接受的话,那就请您把这些礼物都退回去吧。”
昆莫这才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张骞拜了两拜。张骞接着又说:
“如果大王您愿意归附汉朝,汉朝会派遣公主嫁给大王做妻子,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抵抗匈奴的侵扰,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昆莫听了张骞的这番话后,心中犹豫不定,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于是,他留下张骞暂时住在自己的帐篷里,自己则去召集部众们商议此事是否可行。由于部众们一直以来都不了解汉朝的实力如何,而且担心与汉朝结盟后会激怒匈奴,从而引来更多的灾祸和战争,所以他们在商议了好几天后,仍然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隐情,使得昆莫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难以有所作为。昆莫有十多个儿子,但他的太子早年就去世了。太子在临终前,曾哭着请求昆莫立自己的儿子岑陬为继承人。昆莫出于对太子的怜爱,当面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昆莫的中子,也就是排行在中间的儿子,他担任着大禄的官职,身体强健,善于领兵打仗,一直负责边防事务。当他得知太子去世后,自己原本以为有机会继承王位,却没想到昆莫竟然立了太子的儿子岑陬为继承人,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他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和亲属,密谋攻打岑陬,想要夺取王位。昆莫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分出一万多骑兵给岑陬,让他带兵去抵御中子(即昆莫的中子,大禄)的进攻。同时,昆莫自己也集结了一万多骑兵作为守卫,以防备不测。这样一来,乌孙国就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而且,由于昆莫年事已高,他变得越来越颓废不振,只想着苟且偷安。夷狄(指少数民族)之间没有亲情可言,这一点从昆莫对待自己儿子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汉朝认为与夷狄和亲是一种长远的策略,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张骞在乌孙等待了好几天,但一直没有得到昆莫的明确回复。于是,他决定分别派遣副使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家,传达汉朝的威名和恩德。这些副使出发后很久没有回来报告情况。就在这时,乌孙方面却派遣使者送张骞回国,还特地赠送了几十匹优良的马匹作为礼物。张骞和这位乌孙使者一同回到汉朝,乌孙使者进见汉武帝时表现得非常恭敬有礼,而且他们所献的良马也特别健壮。汉武帝看到这些后非常高兴和欣慰,于是对乌孙使者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并特别任命张骞为大行(汉朝时负责接待宾客和外交事务的高级官员)。张骞担任大行这个职位一年多后,竟然因病去世了。又过了一年,张骞之前派遣出去的副使们才陆续回到都城。与此同时,西域各国也都派遣了使者一同前来,从此西域和汉朝之间开始有了正式的交往。汉朝为了巩固和西域的关系,又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进行安抚和联络。西域各国的人们只知道博望侯张骞,对其他使者并不熟悉。而这些使者也都不愿提及张骞已经去世的事实,只是说他们是张骞派遣的。因此,后来人们广泛传颂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这里的“凿空”指的是开辟通道、建立联系的意思。由于张骞曾经去探索过黄河的源头,所以有传说称张骞是乘着木筏进入了天上的银河。但实际上,黄河的真正源头并不在西域的那个地方,这些传说只是人们口耳相传,慢慢夸大其词,其实并不可信。西域这一带地域辽阔,东西方向长达六千多里,南北方向也有一千多里,东边与玉门关和阳关相连,西边则以葱岭为边界。葱岭以西,还有好几个国家。根据历史记载,西域原本有三十六个国家,后来甚至发展到了五十多个国家,它们与汉朝之间有使节往来。与汉朝交往的西域国家,主要通过南北两道与汉朝相联系,而这两条道路的终点都位于葱岭。下面我列举并记录一下这些国家的名字:首先是南道的各个国家,包括婼羌国、楼兰国(后来改名为鄯善)、且末国、小宛国、精绝国、戎卢国、扞弥国、渠勒国、于阗国、皮山国、乌秺国、西夜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和难兜国。然后是北道的各个国家,包括乌孙国、康居国、大宛国、桃槐国、休循国、捐毒国、莎车国、疏勒国、尉头国、姑墨国、温宿国、龟兹国、尉犁国、危须国、焉耆国和车师国(也叫做姑师)。此外,还有蒲类国、狐胡国、郁立师国和单桓国。最后是葱岭以外的各个国家,包括大月氏国、大夏国、罽宾国、乌弋山离国、犁靬国、条支国、安息国和奄蔡国。之前提到的那几十个西域国家,它们之前大多都臣服于匈奴。但当它们开始和汉朝往来后,这件事就被匈奴知道了。匈奴为了阻止西域国家和汉朝的交往,多次派兵进行拦截。于是,汉朝除了已有的酒泉和武威两个郡外,又增加了张掖和敦煌两个郡,派遣官吏和军队去守卫这些地方,以严密防备匈奴的侵扰。然而,就在汉朝还在努力解决西北边境的问题时,东南地区又突然发生了叛乱,这使得汉朝朝廷不得不再次调动军队,筹集粮草,前往东南地区平定叛乱。
之前,南越王赵胡曾经派遣他的太子婴齐到汉朝的都城去做宿卫,婴齐在都城住了好几年。(这件事之前已经说过了)婴齐在家乡原本是有妻子和儿女的,但他没有把他们带到都城来,所以在都城他又娶了一个妻子。正好这时,有一个来自邯郸的樛姓女子,她留在都城,以美貌著称,经常和来自灞陵的安国少季私下来往。婴齐却对这位樛姓女子一见钟情,根本不在乎她的品行是否端庄,就请人去说媒。经过一番努力,婴齐终于娶到了这位樛姓女子,他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不久之后,他们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兴。但没想到,这个男孩后来却成了祸根。后来,南越王赵胡生了重病,他赶紧派人到京城去向汉武帝请求,希望让他的儿子婴齐回来。汉武帝答应了赵胡的请求,允许婴齐回家探望。于是,婴齐就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回到了南越。可是没过多久,赵胡就去世了,婴齐立刻继承了王位。他上书给汉武帝,报告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并且请求汉武帝同意让他的妻子樛女做王后,他们的儿子兴做太子。汉武帝也按照婴齐的请求做了,但是他还是经常派使者去召婴齐来京城。婴齐担心自己如果去了京城,就又像之前那样被留下来,所以他不肯遵从命令去京城。他只是派了他的小儿子次公去京城侍奉汉武帝,而自己则和樛女整天享乐,最后因为过度放纵,身体变得非常虚弱,中年时期就去世了。他们的儿子兴继承了王位,尊奉他的母亲樛氏为王太后。当汉武帝收到南越方面的消息后,他决定再次召见南越王兴和他的母亲樛氏王太后一同入朝。于是,在朝廷上挑选使者时,谏大夫终军主动请缨,表示愿意承担这项任务。他当面奏报说:
“我愿意接受一根长绳,将南越王捆绑到朝廷上来!”
(当然,这只是表达他的决心和勇气,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汉武帝看到终军虽然年轻,但气概豪迈,非常赞赏他,于是命令他与勇士魏臣等人一同出使南越。另外,汉武帝还了解到安国少季曾与樛太后有过交往,因此也命令他一同前往。
终军,字子云,是济南人。他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就被选拔为博士弟子,然后步行进入函谷关。在过关时,关吏给了他一个帛制的通行证,终军问这个通行证有什么用。关吏解释说:
“这是出入关门的凭证,将来如果你要出关,还需要用它来证明身份。”
原来,这种帛制通行证是用帛撕裂而成的,用来代替符节的作用。终军听后,慷慨激昂地说:
“大丈夫我向西游历,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出关呢!”
说完,他就把通行证扔在地上,自顾自地离去了。果然,不到两年的时间,终军就被朝廷任命为谒者,负责出使各个郡国。他手持旄节,威风凛凛地出关。关吏看到他后,惊讶地说:
“这不就是当年扔掉通行证的那个年轻人吗?真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做到了自己说的话!”
终军没有和关吏多说什么,只是完成了出使任务后就返回了都城。他在朝廷上奏报事情,非常符合汉武帝的心意,因此得到了超迁的机会,被提拔为谏大夫。这次,他又被朝廷派出使南越。见到南越王兴后,终军凭借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能言善辩,成功劝说兴归附汉朝。兴对此也感到敬畏和服从。然而,南越的丞相吕嘉,已经连续担任了三朝丞相,权势极大,威望也很高,但他偏偏与汉朝的使者意见不合,阻止南越王兴归附汉朝。兴因此心中产生了疑虑,便入宫向太后禀报,请她来做决定。太后樛氏听到后,立刻走出宫殿来召见汉朝的使者。她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很快就看到了那个她年轻时的情人(即安国少季),于是把他叫到座位前,仔细地询问了一番。安国少季把朝廷的意图大致告诉了樛太后,樛太后听后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是欣然接受了朝廷的要求。她嘱咐南越王兴向汉朝朝廷呈上奏表,表示愿意像内地的诸侯一样,每三年朝见皇帝一次。终军拿到南越王兴的奏表后,立刻派遣随从官吏快马加鞭地送往长安。汉武帝收到奏表后,再次下诏对南越进行嘉奖和鼓励,并且赐予南越丞相吕嘉银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等官职的印鉴,其他的官职则允许南越自行设置。同时,汉武帝还命令终军等人继续留在南越,负责安抚和镇守当地。
吕嘉一直对汉朝的意图心存不满,当他听说安国少季可以自由进出王宫后,更是疑虑重重,于是他便以生病为由不再上朝,暗中却在策划着阴谋。与此同时,安国少季正与樛太后重温旧情,两人关系十分亲密。但安国少季担心吕嘉会从中捣乱,便劝说樛太后带着儿子一起去朝见汉武帝,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北上,一路上有个照应。樛太后虽然表面上开始准备行装,但她心里其实想先除掉吕嘉,然后再出发。于是,她在宫中设宴款待汉朝的使者,并邀请丞相以下的各级官员一同参加宴会。吕嘉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来参加这个宴会。而他的弟弟吕正,作为将军,正在宫外统领着军队,为宴会提供安全保护。当樛太后看到吕嘉已经坐在宴席上,并向他敬酒后,便转头对吕嘉说道:
“南越归附汉朝,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好处的,唯独你相君认为这样做不方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吕嘉听了这话,心里明白太后是在联合汉朝的使者来对付自己,因此他不敢轻易开口。而汉朝的使者也担心吕嘉的弟弟在宫外有军队接应,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面面相觑,在一旁看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樛太后见状心中焦急万分,突然看见吕嘉站起身来想要离开,她立刻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顺手拿起长矛就向吕嘉刺去。幸好南越王兴及时察觉到了可能的变故,慌忙起身阻拦太后,这才让吕嘉得以逃脱。都说淫荡的妇人必定凶狠,但樛太后这样做实在是自己在找死。吕嘉逃回府中后,开始考虑发动叛乱,但转念一想,南越王兴对自己并没有恶意,他又有些不忍心起兵作乱。就这样,时光荏苒,又过了好几个月。突然有一天,他们得知汉朝朝廷特地派遣了前济北相韩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乐,率领着两千人马前来南越。他们(吕嘉等人)迅速赶往边疆地区,吕嘉紧急召集了他的弟弟进行商议,说道:
“汉朝的军队远道而来,肯定是那个淫荡的太后和汉朝的使者勾结在一起,召引军队进入我们的国境,想要消灭我们的家族。我们兄弟怎么能毫无抵抗地等死呢?”
吕嘉的弟弟是个性格直爽的武夫,一听这话,当然非常愤怒,便劝说吕嘉尽快采取行动。吕嘉到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多想其他,便和他的弟弟一起率领军队冲进了王宫。王宫完全没有防备,吕嘉兄弟突然闯入。此时,樛太后和安国少季正坐在一起亲密交谈,根本没有时间躲避。吕嘉兄弟手持利刃冲了进来,毫不留情地一刀一个,将他们俩都残忍地杀害了。之后,吕嘉兄弟又去寻找南越王兴,兴又怎么可能逃脱得了呢?最终也惨遭他们的毒手。吕嘉索性率领军队去攻打汉朝使者的住所,残忍地杀害了汉朝的使者。可怜的终军和魏臣等人,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双拳难敌众手,最终还是同时遇难了。终军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却遭遇了这样的灾祸,因此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终童”,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