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谁适合替代胤禵?
若曦见有大臣和阿哥们前来,便起身告退,几位大臣和阿哥们站在殿内大气不敢出,唯有炉里的檀香,袅袅地飘向殿顶,搅得人心绪不宁。
“咳…… 咳……” 康熙忽然咳嗽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摆了摆手对李德全道:“朕想下旨…… 召胤禵回京。”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三阿哥往前半步,脸上带着斟酌的笑意:“皇阿玛,十西弟在西北坐镇,若是此时召回,西北战局恐生变数啊。”
康熙闭了闭眼,声音带着疲惫:“朕知道…… 可朕想他了。” 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卿,“西北战局己稳,准格尔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你们议一议,谁适合代胤禵?”
话音刚落,户部侍郎率先出列:“回皇上,臣举荐马尔泰将军!马尔泰将军久守西北,熟悉当地,且战功赫赫,由马尔泰将军接手十西爷的大军,定能稳住局面!”
这话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马尔泰将军虽勇猛,可毕竟年事己高,马尔泰将军手中的军务以很繁杂,在接手十西爷的精锐恐会吃力。依微臣看,年羹尧更合适,由他接替,才能万无一失。”
若年羹尧掌了西北全部兵权,胤禵就算回京,也再难拿回军权。·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胤禛站在队列中,脸色平静,显然对此提议乐见其成。
殿内顿时分成三派,一派支持马尔泰,一派推举年羹尧,一派主张不让胤禵回京。三方争论不休。
康熙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越皱越紧,咳嗽声又起。李德全连忙递上温水,轻声道:“皇上,您身子要紧,不如先歇会儿,再议不迟。”
康熙摇摇头,看向隆科多:“隆科多,你是九门提督,掌京畿防务,也熟悉军务,你怎么看?”
隆科多缓步出列,躬身道:“回皇上,臣以为,此时召十西爷回京,不妥。” 顿了顿,语气沉稳,“西北战局虽看似平稳,可准格尔部只是暂时蛰伏,狼子野心,还有周围部族虎视眈眈。大将军在西北,将士们信服,部族们敬畏,才能震慑准格尔。若是回京,即便有马尔泰将军驻守,可马尔泰将军麾下兵力有限,如一时难以驰援,恐会给准格尔可乘之机,到时候西北再起战火,后果不堪设想,微臣以为可派年羹尧随十西爷熟悉西北事务,待合适时机再召十西爷回京。”
他这话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要害,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康熙沉默了许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榻边的玉如意,眼底满是挣扎。这江山是他一生的心血,容不得半分差池。
“容后再议。” 康熙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力。
众卿不敢多言,康熙又咳了几声,看向胤禛和胤祥:“江南盐税一案,查了半年都没个结果,百姓怨声载道。*天~禧?小¢说/网` ,首¢发*胤禛,胤祥,你们二人即刻南下,务必查清此案,严惩贪官污吏,安抚百姓。”
胤禛和胤祥对视一眼,躬身行礼:“儿臣遵旨。”
胤禟站在一旁,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嘴角微微勾起,带着几分阴恻恻的意味。
胤禛和胤祥南下查案,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回京。这段时间,京城的权力真空,正好可乘之机。
康熙看着众卿退下,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九哥,皇阿玛会不会召老十西回京?” 胤?的声音带着担忧。
胤禟轻笑一声,语气阴恻:“看皇阿玛的意思还是属意十西弟的,虽然暂未下圣旨。但,皇阿玛让胤禛和胤祥南下了,这京城,该是咱们的天下了。”
十阿哥随着九阿哥的话,点点头,二人大步而去。
夜晚雍亲王府的书房里只点着一盏孤灯,胤禛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笔尖悬在素笺上方许久,却迟迟未落下,给年羹尧的密信,每一个字都关乎他能否彻底困死胤禵在西北,关乎他未来的帝王之路。
“爷,夜深了,要不要先歇会儿?” 苏培盛端着一碗温热的参茶走进来,见胤禛眉头紧锁,声音放得比寻常更低。跟了胤禛多年,从未见主子这般心神不宁,却也清楚,眼下正是最关键的时刻,一步错,便是万劫不复。
胤禛接过参茶,却没喝,只是放在案上,声音冷得像冰:“年羹尧该派上用场了。”
苏培盛心里一凛,连忙躬身:“爷放心,奴才己挑好了送信的人,手脚干净,嘴也严,定能把信安全送到年将军手里。”
胤禛点点头,终于落笔。墨汁在素笺上晕开,字迹刚劲有力,却透着几分阴鸷:“务必让十西阿哥无暇他顾。切记,勿让其有回京之机。他日大局定,西北尽归亮工执掌。”
写完拿起火漆,在封口处印上自己的私印,胤禛将密信递给苏培盛。
“奴才明白。” 苏培盛双手接过密信:“奴才这就去安排,让人连夜出发。”
“等等。” 胤禛叫住他,又补充道,“再传本王口谕:让年羹尧派些心腹盯着马尔泰将军,若是马尔泰将军敢异动,就用‘通敌’的罪名扣下。”
苏培盛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书房里只剩下胤禛一人,年羹尧若能彻底牵制住胤禵,他便能牢牢掌控京城的局势。
第二日清晨,乾清宫的晨雾还未散去,胤禛便带着一身 “病气” 走进了暖阁,胤祥己经侍候在康熙身侧。他穿着比往日更厚的大氅,脸色苍白,时不时咳嗽几声,连走路都需要侍从搀扶。
“儿臣参见皇阿玛。” 胤禛刚跪下,便又咳嗽起来,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
康熙靠在软榻上,见他这副模样,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回事?昨日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病成这样?”
“回皇阿玛,” 胤禛喘着气,声音虚弱,“昨个出了宫,受了风寒,昨晚便高热,咳嗽不止,怕是不能南下。。。”
站在一旁的胤祥,出言道:“西哥,这烧得如此厉害,确实不能再劳顿了。江南的案子,儿臣一人去便可。”
康熙沉默了片刻,眼底满是无奈。
“罢了,” 康熙挥挥手,“你且回府静养,江南的案子,就交给胤祥吧,务必查清贪官污吏。”
“儿臣遵旨。” 胤祥躬身行礼,又担忧地看了胤禛一眼,“西哥,快回府歇息吧。”
胤禛对康熙行了一礼,才缓缓退下。
走出乾清宫的那一刻,眼底的虚弱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不远处的回廊下,若曦恰好看到胤禛被搀扶着离开。弘春仰着小脸,疑惑地问:“额娘,西伯伯怎么了?看起来好难受。”
若曦心里一动,刚想说话,玉檀从后面而来:“十西福晋吉祥,西爷说是受了风寒,高热不退,南下查案的事,怕是不能去了。”
若曦了然的点点头。
自从住进宫里,最担心的便是每日见到胤禛,那些前世的阴影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让她浑身紧绷。胤禛就算不用南下,也得称病留在府里,她不用再日日与他碰面,也少了些被他审视的压力,心里竟生出几分难得的轻松。
走进乾清宫,康熙正靠在软榻上看奏折,见若曦和弘春来了,招手让弘春过来。弘春小跑着扑到床边,脆生生地唱着刚学的儿歌:“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
康熙被逗得笑出声,咳嗽也轻了些。若曦站在一旁,心里盘算着如何给胤禵递消息, 她必须让胤禵知道京城的一切,可眼下宫里宫外都被各方的人盯着,递消息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