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召见胤禩
“传…… 传胤禩来。” 康熙的声音很轻,带着久沙哑,每说一个字都像是耗了极大的力气。摩挲着玉簪上的纹路,目光飘向远处,像是透过暖阁的墙壁,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温婉笑着的女子。
李德全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廊下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许久未见的胤禩显得格外清瘦,眼底没了往日的锐利,只剩下谦卑与谨慎。
“儿臣参见皇阿玛。” 胤禩跪在暖阁的青砖地上,声音平稳,却微微低着头,不敢首视康熙的眼睛。
康熙此刻召见他,或许是最后一次给机会,也或许是最后一次清算,每一步都不能错。
康熙没有让他起来,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手里的玉簪转得越来越慢。暖阁里静得可怕,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禁足在府里这些日子,你想明白了什么?”
胤禩的身子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深深叩首:“回皇阿玛,儿臣想明白了。儿臣错了 ,错在不该被权欲迷了心,错在不该肖想那些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错在不该拉着兄弟们一起陷入漩涡,让皇阿玛忧心。*x-i,n_x¨s¨c+m,s^.¢c\o′m\” 他的声音渐渐带上了几分哽咽,“这些日子,儿臣在府里闭门思过,夜夜难眠,才明白皇阿玛的苦心。这天下是皇阿玛的天下,储君之位该由皇阿玛定夺,儿臣不该有半分僭越之心。”
“你真的…… 再无夺嫡之心了?” 康熙追问,目光紧紧锁在胤禩身上,像是要看穿他的心思。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胤禩素来隐忍,八面玲珑,当年能让满朝文武联名举荐,可见其手段与野心,如今这番话,是真心悔过,还是另有所图?
胤禩抬起头,眼底含着泪水:“儿臣对逝去的额娘起誓,若再有半分夺嫡之心,必遭天打雷劈!” 顿了顿,又叩首道,“儿臣如今只盼着能在府里安安稳稳过日子,侍奉皇阿玛,再无他求。请皇阿玛明鉴!”
康熙看着他眼底的泪光,心里忽一软。想起良妃刚入宫侍奉的模样,也是这般眼里含着泪,却透着一股子倔强。良妃一生温婉,却因胤禩的野心受了不少牵连,如今看着眼前这个褪去锋芒的儿子,他忽然觉得,或许是自己对这些孩子太过严苛了。
“朕老了。” 康熙轻轻叹了口气,举起手里的玉簪,声音里满是怀念,“昨个夜里,朕梦见你额娘了。她还是那样,穿着一身素色浅蓝的旗装,站在海棠树下笑,说等朕处理完朝政,要朕陪她去御花园散步。′白¢马^书.院, ¨免,费?阅\读`”
康熙声音渐渐哽咽,“你额娘这辈子,从来没求过朕什么…… 朕也希望你能如你额娘一般,安守本分。”
胤禩听到 “额娘” 二字,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青砖地上。胤禩想起小时候,额娘也是这样,轻轻给他梳头发,说:“胤禩要乖,要做让皇阿玛骄傲的孩子,不要争,不要抢。”
可他后来还是忘了额娘的话,一步步陷入了夺嫡的泥潭,首到被禁足,才明白额娘的苦心。
“儿臣…… 儿臣记住了。” 胤禩哽咽着说,“儿臣以后定如额娘所愿,安守本分,再不争不抢。”
康熙点点头,脸色缓和了些:“你是个有能力的孩子,各项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没出过半点差错。” 顿了顿,目光变得郑重,“朕知道,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也怨过朕。但朕是先是天下之主,才是你们的阿玛,朕要为这天下负责。”
康熙缓缓地舒了一口气,继续道:“未来新君继位,朕希望你能放下过往,辅佐新君。你懂人心,若能真心辅佐,必能保你自己一世安稳,也帮朕护着这大清的江山。”
胤禩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他没想到康熙会对他说这些,不仅不提过往的过错,还让他辅佐新君。
这意味着,康熙不仅原谅了他,还给他留了一条后路。胤禩连忙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激动:“儿臣遵旨!儿臣定不负皇阿玛所托,无论未来新君是谁,儿臣都将尽心辅佐,绝无二心!”
康熙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对李德全道:“传朕的旨意,撤掉胤禩府里的侍卫。”
“是。” 李德全躬身应下。
胤禩知道,康熙这是既给了自己机会,又留了制衡,不恢复爵位,便是提醒胤禩,过往的过错并未完全抹去,若敢再有异动,依旧会受到惩罚。
胤禩却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再次叩首:“谢皇阿玛恩典!儿臣定当谨言慎行,不负皇阿玛的信任。”
康熙摆了摆手,声音里带着疲惫:“起来吧,回吧。”
“是。” 胤禩缓缓起身,又对着康熙深深一揖,才转身走出暖阁。
走到廊下,阳光洒在他身上,带着久违的暖意。心里却百感交集 ,禁足的这些日子,他以为自己会被康熙彻底厌弃,如老大和废太子一般做好了被圈禁一辈子的准备,却没想到会有这样局面,只是…… 未来的新君,会是胤禛,还是胤禵?
暖阁里,康熙看着胤禩离去的背影,轻轻咳嗽起来。李德全连忙递上药碗,康熙喝了一口,才缓过气。重新拿起那支玉簪:“良妃,朕能做的,都做了。”
若曦带着弘春走进暖阁时,看到的便是康熙靠在软榻上,手里攥着玉簪,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弘春连忙跑过去,拉着康熙的手:“皇玛法,您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康熙回过神,看到弘春,眼神才渐渐有了光彩,摸了摸弘春的头,笑着说:“皇玛法没事。”
若曦站在一旁,她刚才在廊下看到了胤禩,也听到了李德全传旨,知道康熙撤了胤禩的禁足。康熙这是在为自己身后事做准备, 撤掉胤禩的禁足,让他辅佐新君,是想平衡朝堂势力,避免新君继位后出现大规模的清算。
弘春稚嫩的声音引得康熙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眼底的疲惫也消散了些。若曦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祖孙俩,心里默默祈祷:您再撑些日子,等胤禵回来,等他回来见您一面。
一片花瓣从花瓶中落下,落在康熙的手背上。康熙拿起花瓣,轻轻放在弘春的手心里:“这花瓣,就像朕的孩子们,不管飞得多远,最终都要守着这大清的江山。”
弘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花瓣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弘春会好好守着,不让花瓣掉了。”
康熙笑了,若曦看着这一幕,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多希望,时间能停在这一刻,康熙还是那个威严的万岁爷,胤禵还在京城,兄弟们和睦,没有夺嫡的纷争,没有生死的离别。
可她知道,这只是奢望。该来的,终究会来。她能做的,只有陪着康熙,珍惜这最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