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代天子祭天

傍晚的霞光透过乾清宫,若曦正坐在榻边,用银匙轻轻搅动着碗里的药汁,药香混着檀香,带着几分苦涩。¢1\9·9\t/x?t,.·c·o,m^康熙脸色比午后又苍白了几分,呼吸也略显急促。

“皇上,西阿哥来了。” 李德全轻手轻脚走进来,在康熙耳边低声禀报。

康熙缓缓睁开眼,目光掠过若曦,对李德全道:“让他进来。”

这个时辰,胤禛不好好在府里 “养病”,定是有要事。她不动声色地将药碗放在案上,起身站到榻侧,垂着眼帘,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脚步声由远及近,胤禛走进暖阁。脸色虽还有几分苍白,却己没了前日的病容。

“儿臣参见皇阿玛。” 屈膝行礼,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异样。

康熙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伤寒,好些了?”

“劳皇阿玛挂心,儿臣己无大碍。” 胤禛微微抬头,语气恭敬,“静养几日,便可痊愈。”

若曦站在一旁,她太清楚胤禛的为人,他从不会做无用之事。此刻进宫 “请安”,怕是为了打探康熙的病情。

康熙点点头,却没再提病情,转而道:“再过几天就是十五,祭天的日子,往年都是朕亲自去天坛,今年朕这身子…… 怕是撑不住了。xa°如(a文_网|`* ?无e错?:内?容+” 目光落在胤禛身上,语气带着几分郑重,“你是朕的儿子,这代天子祭天的差事,就交给你了。”

上一世,她听到康熙让胤禛代祭天时,还天真地以为,这是康熙对胤禛的肯定,是有意传位于他,毕竟祭天是只有太子或储君才能代行的大礼,寻常皇子根本没有资格。

可如今,知道康熙己秘密传旨召胤禵带兵回京,才恍然大悟:康熙哪里是肯定胤禛,分明是想借着祭天的差事,把胤禛支开!

十五祭天是大日子,需最少提前三日前往天坛斋戒,而康熙秘密传的旨意,早己送出,胤禵接到旨意后,定会日夜兼程赶回京城,算算时间,康熙如此着急把胤禛派出去祭天,便是让他无法在京城布防阻拦,胤禵如此就能顺利见到康熙,康熙恐怕是要做好传位的安排。

好一招声东击西!若曦在心里感叹,康熙不愧是执掌江山六十余年的帝王,即便病重,心思依旧缜密得让人惊叹。

胤禛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微微垂眸,却很快便恢复了平静。x小,;说§C??m±s- (#免¤?u费|阅?读¥他躬身行礼,语气依旧恭敬:“儿臣遵旨。能代皇阿玛祭天,是儿臣的荣幸,儿臣定当尽心准备,不负皇阿玛的托付。”

康熙看着他波澜不惊的模样,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你办事,朕放心。只是祭天是大事,规矩繁多,你需仔细些,莫要出了差错,早些动身启程吧。”

“儿臣记住了。” 胤禛再次躬身,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若曦站在一旁,将胤禛的表情尽收眼底。以他的心思,只是恭敬地领旨,这份隐忍与城府,让若曦心里越发不安。

“好了,回去吧。” 康熙摆了摆手。

“是。” 胤禛躬身应下,对着康熙深深一揖,转身走出暖阁。

雍亲王府的书房里,烛火彻夜未熄。胤禛站在窗前,手里攥着一份密信,信纸己被他捏得发皱。

清晨,天刚蒙蒙亮,乌拉那拉氏便带着绘春,捧着叠得整齐的朝服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几分担忧:“爷,该启程去天坛了,太监管事己来催了两次。”

胤禛没有回头,声音冷得像冰:“不急。” 顿了顿,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炭盆,“再等等。”

乌拉那拉氏将朝服放在椅背上,走到他身边,轻声道:“爷,祭天是大事,若是迟到,怕是会惹皇阿玛不满。”

胤禛眼底闪过一丝怒意:“本王说知道了!”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的烦躁,“你一个后宅妇人,懂什么?爷自有分寸!”

乌拉那拉氏被他吼得浑身一颤,眼圈瞬间红了。她跟着胤禛多年,从未见他这般动怒,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委屈地低下头:“爷,臣妾只是担心您……”

乌拉那拉氏咬着唇,见胤禛没有搭理她,深深看了他一眼,终究还是带着丫鬟,落寞地走出了书房。

现在这个时间,他必须等,等一个机会,否则一旦离开,后果不堪设想。

可他的拖延,终究还是传到了康熙耳中。

午后,乾清宫的传旨太监便到了雍亲王府,胤禛不动声色地换上朝服,进了宫。

乾清宫暖阁里,康熙脸色比昨日更显苍白。

“你可知罪?” 康熙的声音很轻,目光紧紧锁在胤禛身上。

“还请皇阿玛明示。”

“明示?” 康熙冷笑一声,“祭天是何等重要的事,朕让你代行,你却迟迟不肯出发?” 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失望,“朕以为,你是个懂分寸、顾大局的皇子。”

胤禛微微垂眸,语气依旧恭敬:“儿臣并非有意拖延,还请皇阿玛恕罪。”

若曦站在一旁,看着依然稳重的胤禛,这个时候还能如此当真是心机深沉。康熙显然也没有戳破他的意思,只是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复杂。

康熙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朕这一生,勤勤恳恳,不敢有一日懈怠。朕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为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清的江山稳固。”

康熙看了一眼殿内的人,若曦明白康熙是有话要单独对胤禛说,躬身行礼:“儿臣去看看皇阿玛的药膳。”

随后带着众人退了出去,留下李德全守在门口。

廊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在若曦脸上,让她清醒了几分。无论康熙对胤禛说了什么,局势都己经越来越紧张了。

胤禵还在回京的路上,胤禛又在拖延祭天,康熙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这一切,都像一张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康熙和胤禛的对话,会给这摇摇欲坠的局势,带来怎样的变数。而远在西北的胤禵,能否按时回到京城,见到康熙最后一面?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