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嫌人穷恨人富

不过烂泥扶不上墙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康海丰的仕途之所以毁于一旦,跟康老太师的去世有着极大的关系了。

当然了,这并非是说因为康老太师人走茶凉,而是另有原因。

按照礼制,父母去世,孩子是需要丁忧守孝的,对于官员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嘛。

如果想不丁忧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皇帝夺情。

明摄宗张居正,在其父去世之时,因为变法改革到了关键时候,所以他就走了夺情这条路,让万历皇帝下了圣旨夺情,没有回家为父亲守孝。

后来在张居正去世之后,这件事也被翻了出来,成为了张家被抄家的一个祸根。

当然了,康海丰跟张居正没有可比性。

彼时的张居正乃是大明首辅,总揽朝政,自然有资格让皇帝下旨夺情。

康海丰不过是个平常小官,当然是要老老实实的为父亲守孝。

按照礼制,儿子为父母守孝期间是非常苛刻的,忌讳颇多,比如不得参加婚礼、乔迁、寿宴等吉庆场合,禁止歌舞娱乐,如听戏、奏乐、舞蹈等。

另外守孝期间还有一条规定,便是不能同房行男女之事。

而康海丰在丁忧期间居然把小妾的肚子给丁大了,这属于是孝期犯忌的大不孝行为。

这个消息被御史知道后,一封奏折弹劾了上去,然后康海丰就直接被罢官夺职在家赋闲了。

康海丰被罢官之后,越发的不思进取,整天就是想着纳妾玩女人。

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中,可想而知康姨母和康海丰的夫妻生活有多么的鸡飞狗跳了。

反观之前的盛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盛弘调入中枢,官声颇佳。

盛长柏也是一次登科,高中进士。

盛家越发的红火,自然就显得当初康姨母选择嫁入康家的行为越发的愚蠢。

故而最近康姨母心情很是不好,一直憋着该如何算计盛家一下,以此让自己的心里平衡一下。

康姨母的这个心态其实也很常见,典型的嫌人穷恨人富。

但还没等康姨母有所行动,盛长枫的事情就案发了。

盛家可谓是一落千丈,盛弘被罢官,盛长柏被赶出翰林院外放为官。

这一系列的变化,总算是让康姨母心情畅快了不少。

原本康姨母早就打算亲眼来看看盛家落魄的样子,好让心里更加舒服。

但康姨母又担心被盛家的事情所牵连,所以一直拖了两个月,看到没什么后续影响之后,才来到了盛家查看情况。

当然了,对于康姨母的心思,王若弗是全然不知的。

她还天真的以为自己姐姐这是关心自己,特意来看望自己的。

其实但凡王若弗动点脑子也该明白,真正姐妹情深的,早在盛家一出事就肯定来了,何至于要等到如今尘埃落定了才露面。

这件事王若弗身边的刘嬷嬷心里倒是清楚,但她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归根结底,刘嬷嬷只是个下人,而王若弗与康姨母那是实打实的一母同胞。

疏不间亲这个道理刘嬷嬷还是懂的。

此时王若弗听着自己姐姐关切的话语,心里感动至极。

“姐姐,没事,都过去了。”

康姨母看向王若弗假情假意道。

“若弗,在我面前不用硬撑的,我知道,你心里肯定不舒服,妹夫他本来大好的前途,如今却被罢官夺职。”

“长柏进入了翰林院,却被逼的外放为官。”

“我本来早就该来看你的,但奈何你姐夫的德行你也知道,家里一直不肃静,一直到了最近我才得了空闲,赶忙就过来看你。”

王若弗微微点头后道。

“有劳姐姐挂念了,官人和长柏这次都是受了林栖阁的牵连。”

“官人的仕途是就此止步了,不过长柏虽然被外放了,但今后还是很有希望的。”

康姨母听后心中十分的不屑,觉得王若弗都到这种地步还在强撑呢。

但康姨母面上却是一脸的感慨道。

“唉,若弗,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但也不必这么骗自己。”

“本朝惯例,非二甲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都已经是约定俗成了。”

“如今长柏的同年之中,佼佼者都在翰林院。”

“这些人在中枢待个几年,找点关系一外放基本就是知州起步。”

“长柏这么早外放,多半只能做个知县。”

“起步就比别人差了一大截,想熬到知州,少说也得十几年了。”

“若弗,在我面前就不用这样伪装了,想哭哭出来就行了。”

王若弗听到这里,还真以为自己姐姐这话满是关怀呢,其实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这其中嘲讽意味有多浓烈。

王若弗这个脑回路显然是领悟不到康姨母的真实意思,她看向康姨母面色郑重说道。

“姐姐,这不过是旁人看到如此而已。”

“其实长柏外放,都是被安排好的。”

“是长柏的同年一手安排,将来必然会有一番机缘的。”

康姨母一听心情瞬间不美丽了,什么,你们家居然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这太离谱了。

我们家如今都被按的死死的了,凭什么你们家还有希望。

虽然心中不悦,康姨母还是一脸诧异道。

“是嘛,若弗,到底怎么回事儿啊,长柏的同年不都是新科进士嘛,哪来的这么大本事啊。”

王若弗微微一笑后道。

“姐姐,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长柏跟本次科举的新科状元苏慕白关系很要好,引为知己。”

“苏大人的岳父便是新任的吏部尚书林大人。”

“这次长柏的事情,也多亏了苏大人帮着斡旋,特意为长柏挑选了一个外放之地。”

“有这层关系,日后长柏还是大有机会的。”

听到这里,康姨母嫉妒的都要质壁分离了。

这盛家走的什么狗屎运啊,这么多年一帆风顺的,好不容易出了事,还马上就就有贵人相助。

反观自己家那个没用的丈夫,自从被罢官夺爵之后就天天在家里游手好闲,就知道给自己添堵。

这可是吏部天官的关系啊,居然让盛家给用上了,这才是苍天无眼呢。

不过眼下康姨母倒也顾不上心理活动了,她看向王若弗有些期盼说道。

“若弗,真没想到啊,盛家这是柳暗花明啊。”

“有件事,你看能不能帮帮忙。”

王若弗好奇问道。

“姐姐,什么事儿啊。”

康姨母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道。

“是这样,还不是你姐夫嘛,你知道,他在家赋闲很久了,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既然盛家有这层关系,你看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让苏大人帮着说说,给你姐夫也起复一下。”

一听这话,王若弗一脸的为难之色。

虽然说王若弗心眼没康姨母多,但为人处事她还是懂的。

“姐姐,真不是我不愿意帮忙。”

“这次盛家的事情,就欠了苏大人很大一个人情了。”

“这个人情盛家还不知道如何还上呢。”

“这个时候,盛家怎么好再去麻烦苏大人呢。”

“此事我是真的帮不上忙,还望姐姐体谅。”

一听这话,康姨母心里瞬间就起了恨意。

好啊,让你帮这点忙都不肯,不就是引荐一下的事情嘛,搞得跟要你命似的。

行,你等着,康家好不了,你盛家也别想好,我非给你把这层关系给彻底搅乱了不可。

我用不上,你也别想用。

康姨母这个人,就是这种脾气性格,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未出阁时,她在娘家就没少作妖。

当时康姨母的大哥王世平和夫人李氏已经成婚几年,一直无所出。

李氏的母亲对此十分担心,为了能够让女儿早日怀有身孕,李母一步一叩,为李氏求来了一尊白玉送子观音。

康姨母在出嫁之时,点名非要这尊白玉送子观音做陪嫁,把李氏气的半死。

这都不是东西贵重与否的问题,而是李母对李氏满满的慈爱之心。

康姨母连这种东西都能开口索要,她什么人品德行,可见一斑。

然而尽管李氏心中极为不愿,但康姨母就是死咬着不放,还说不拿这个给自己做陪嫁,自己就绝不出嫁。

最后搞得王老太太和王世平两个人一起半劝半逼,李氏迫不得已最终才答应了下来。

也正是这种予取予求的行为,才养成了康姨母这种恶劣性格。

如今被王若弗一开口拒绝,康姨母对妹妹的恨意瞬间就上来了。

不过康姨母也清楚,自己这个妹妹性子直,不能按照对付大嫂的办法对付妹妹。

所以康姨母忍下了心中这口气,故作宽和摆了摆手道。

“若弗你言重了,是我太过唐突了,只考虑了你姐夫赋闲在家,却没考虑到盛家的情况,你别往心里去。”

“好了,不说这个了。”

“看着盛家转危为安,我这心里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姐妹二人天南海北聊了一通,而后又一起吃了个饭,王若弗这才恋恋不舍送走了康姨母。

另一边,盛老太太在得知了康姨母前来后,心里也是不由得担心起来。

相比起王若弗的迟钝,盛老太太对于洞察人心这一点可谓是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

对于康姨母的人品德行,盛老太太是十分清楚的。

因此盛老太太对于康姨母的到来,充满着警惕,她知道这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看着盛老太太表情略显凝重,一旁的盛明兰见状关切询问道。

“祖母,您是在担心大娘子那边嘛。”

盛老太太叹了口气后道。

“咱们家这个大娘子啊,旁的都好,就是这个脑子啊,有时候不太灵光。”

“如今家里刚刚才从之前的风波中平息下来,偏偏她那不安分的姐姐就来了。”

“那康王氏不是什么善茬,这个时候来找大娘子,多半没憋什么好事。”

“我是担心大娘子嘴上没个把门的,该说不该说的都跟她这大姐姐说。”

“要是万一再惹出什么祸事,盛家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看着自家祖母这般模样,盛明兰心中也是明白自家祖母的为难之处。

说一千道一万,盛老太太并不是盛弘的生母,而是嫡母。

很多事情,盛老太太说起来都是心有顾忌。

其次当初林噙霜是被盛老太太收养的,后来林噙霜寡廉鲜耻,为了留在盛家爬上了盛弘的床,与盛弘珠胎暗结。

盛老太太心里觉得对不住王若弗,所以对王若弗也是多有宽容。

如今尽管盛老太太心里清楚康姨母是个惹祸的根苗,但她也不好直接干预王若弗姐妹之间的来往。

这种明知道有大概率出事,却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让盛老太太心里有些煎熬。

盛明兰在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祖母,孙女倒是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得通。”

盛老太太听后看向盛明兰询问道。

“是嘛,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盛明兰指了指葳蕤轩的方向温婉一笑道。

“祖母,大娘子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也看不透。”

“但是大娘子身边,可还有一个明白人呢。”

盛老太太若有所思说道。

“刘妈妈,你说的是她对吧。”

盛明兰微微点头笑着说道。

“没错,正是刘妈妈。”

“刘妈妈精明能干,是大娘子的得力臂助。”

“而且她不是不分是非之人,倘若康姨母真的诱导大娘子做一些个不利于盛家的事情,刘妈妈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眼睁睁看着大娘子被人欺骗的。”

盛老太太有些顾虑说道。

“可是话虽如此,但刘妈妈是大娘子的陪嫁丫鬟,就算出了什么事,她也未必会跟我们及时通气啊。”

盛明兰胸有成竹道。

“祖母,事在人为嘛。”

“再说了,咱们又不是要对大娘子不利,只是不希望大娘子被人蒙蔽而已。”

“这样吧,祖母,要不我先私下里和刘妈妈接触一下,探一探她的口风。”

盛老太太权衡了一番后摆了摆手道。

“罢了,此事搞不好是会得罪大娘子的。”

“要是让她知道了,难免会开罪你。”

“还是我亲自和刘妈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