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获全胜
柯政拱手一礼后说道。
“多谢陛下恕罪。”
“不过陛下,方才林大人和萧相所言之计划,臣就算不听,也能够肯定,想要支持朔方军备战,必然是打上了苏侍读南下查察关税案押送回京的赃款。”
“但陛下,恕老臣直言,虽然这笔钱数额不小,足以支撑一场大战。”
“但眼下内政也是急需银两,无论是黄河治理河堤加固,还是朝廷上下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何况国库也要预备银两,以防止天灾旱涝等情况出现。”
“这都需要用到这笔赃款。”
“若是将全部的银两,都投入到战备之中,一旦有急需用钱的地方,又该如何处置。”
“到时候为难的,不还是陛下和内阁嘛。”
不得不说,柯政能担任首辅多年,目光还是无比锐利的。
同时柯政挑出的反对观点也是十分尖锐客观的。
萧钦言听后淡然说道。
“柯相自然是老成谋国,不过我与林大人,也不是罔顾民生之人。”
“林大人在两淮巡盐许久,改革盐政颇有成效。”
“单单是江南盐税一项,便足以为朝廷增加六七百万两的岁入。”
“另外苏侍读此番南下查察江南关税大案,来年海贸岁入也能增加数百万两。”
“而且国库并非是无比空虚,自陛下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库至今已经有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存银了。”
“比起数年之前,内阁的处境不知好了多少。”
“若是如此,我们这些阁员和六部尚书都不能做到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维持安定,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做官,食君之禄。”
“柯相若是觉得无力辅佐陛下支撑朝廷,国库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的话,那大可乞骸骨颐养天年嘛。”
“何必要如此的劳心劳力呢。”
萧钦言这番话可谓是对着柯政的胸口一阵猛插刀子,让柯政憋屈的喘不过气来。
偏偏柯政还不好反驳。
不过柯政也并非孤立无援,一旁的刘阁老作为盟友,自然是站出来为柯政解围了。
“萧相此言谬也。”
“柯相自担任首辅以来,能力有目共睹。”
“朝事一日好过一日,不正是陛下英明神武,我等臣工勠力同心才有今日之光景嘛。”
“边军战事一开,到底需要耗费多少银子,谁也说不准。”
“萧相,您能保证在烧光了这笔关税案赃款之前,就彻底打的突厥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南侵嘛。”
“如果说战事不利,突厥全面南下,发展成长久的拉锯战,这对于我朝国力的消耗何等之大。”
“这才是柯相不同意轻启战端的原因。”
“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养精蓄锐。”
“正如方才萧相所言,有林大人和苏侍读的努力,朝廷的岁入已经增加了许多。”
“肉眼可见国力会越来越强盛。”
“在此之前,先稳住突厥,等到过个几年,国库丰盈,有着充足的底气再来与突厥开战,岂不是来的更稳妥。”
眼看着刘阁老如此说,殿中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原因,战争就是在赌国运,没有人敢拍板说开战就一定能大获全胜。
在这个时候伸头了,万一日后边军战事不利,这都是要追责的。
到那个时候,下野都是轻的。
眼看着殿中气氛无比的凝重,在殿中作为侍读记录的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臣今日从翰林院存放的档案之中整理出了一段文字,想念给陛下和各位大人听一听,请陛下准允。”
众人听后都不明白苏慕白这个时候跳出来要做什么。
隆化帝也是感觉到了,今日的开战会议阻力很大,他也想看看,苏慕白能带给自己什么惊喜。
“苏卿但念无妨。”
“谢陛下。”
随后苏慕白从袖中取出了一份奏折朗声念道。
“永平三十五年,突厥三万骑兵犯边,自河套入渔阳、上谷,杀边境百姓三万余,劫掠人口两万,粮食财物无算。”
“永平三十六年,突厥七万骑兵犯边,攻破幽州,杀边军一万六千余人,百姓无算,幽州十室九空。”
“永平四十年,突厥始毕可汗亲率十四万骑兵入寇,自北地郡一路攻打彭阳、陇西郡,一路打到淳化,深入我朝腹地。”
“此役边军死伤六万,数郡之地烽火狼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还有隆化元年,隆化二年,太多了,年年都有突厥犯边的档案送到京师。”
“各位大人,这些档案上所记载的不止是冰冷的数字,他们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各位大人自然是能等到国库丰盈,等着养精蓄锐。”
“但下官想请问一下各位大人,这些生活在突厥马蹄之下任由蹂躏的边境百姓能够等嘛。”
“明明已经有了反击突厥的希望,难道还要再苦一苦边境数州的百姓嘛。”
“方才柯相和刘阁老提到了民生,下官想请问一下各位大人,难道说边境数州的千万百姓,他们的生存不是民生嘛。”
“同为我大乾百姓,难道说在各位大人眼中,百姓还有高低贵贱之分,边境的百姓都是后娘养的,他们的死活无足轻重嘛。”
听到这句话,柯政的脸色瞬间难看至极。
“苏侍读,本相和刘阁老从未有过这个意思。”
苏慕白淡然说道。
“既然如此,那今日陛下召各位大人议事,各位大人难道不是应该对于朝廷的平突厥策论先理解一下,然后商讨一下这平突厥策论是否可行,面对的困难在哪里,如何去解决这个困难嘛。”
“为何下官只看到了柯相谈开战而色变,一副能拖就拖的样子呢。”
“陛下亲自召开会议,柯相连起码的策论战略都不愿意听,就跳出来唱反调。”
“柯相如此,置陛下于何地,置殿中各位大人于何地。”
听了苏慕白的一番话,隆化帝简直如同三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般,浑身都舒坦了。
苏卿说话真是让朕爱听啊,简直就是朕的嘴替,说的每一句话都太契合朕的心思了。
萧钦言和林如海也是看向苏慕白,感慨苏慕白这思路颇为另辟蹊径。
主和派扣下了一顶大帽子,谁支持开战,那谁就的承担战败的责任。
这就是一步将军的棋,让主战派们投鼠忌器。
但苏慕白直接跳出了这个陷阱,跳出了主和派的思维圈来反击。
你主和派说谁主张开战,谁就必须承担战败责任。
那我就反将一军,谁反对开战,谁就是视边境数州千万百姓于不顾,罔顾百姓生死。
承担战败责任的锅没人敢背,但把边境千万百姓不当人的锅,可比承担战败责任的锅大的多了。
这一个锅扣下来,主和派顿时鸦雀无声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了。
开玩笑,就算心里真不把边境数州的百姓当人,但这个节骨眼正是上纲上线的时候,谁要是说错了话,今日流传出去,那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眼看着主和派都被打成了蔫了的茄子,隆化帝心中很是开心,而后面带微笑说道。
“苏侍读言之太过了,柯相心系天下百姓,岂是罔顾边境民生之人。”
“方才柯相所言,想来也是单纯从内政角度考虑,对边境之事,稍微疏忽了些许。”
“柯相,是否如此啊。”
柯政也不傻,知道这是隆化帝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赶忙就坡下驴说道。
“陛下明察秋毫,的确如此。”
眼看着柯政低头了,苏慕白自然也是不会蹬鼻子上脸。
毕竟级别在这放着呢,刚才是为了打破僵局,所以苏慕白才直接插话开炮了。
正常情况下,苏慕白这个级别的官员,在这种帝国权力中枢最顶端的会议里,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份儿。
既然柯政都服软了,苏慕白自然也是变现出了一副谦逊模样。
“柯相,方才下官忧心边境百姓安危,言语之间多有冒犯,还望柯相恕罪。”
柯政讪讪的摆了摆手道。
“苏侍读也是一片赤子之心,讨论的都是公事,不必挂怀。”
“多谢柯相海涵,请各位大人继续吧。”
随后苏慕白再度退回了角落之中,老老实实做起了会议记录。
御座上的隆化帝淡然一笑后说道。
“好了,诸位臣工,言归正传吧,继续商议平突厥之事。”
“方才苏侍读所列举之资料,相信各位臣工都很清楚。”
“我大乾与突厥百年世仇,如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地步。”
“在此之前,朕已经构思了许久平突厥之策。”
“夏守忠,将策论给各位大人都发放一份,让各位大人看看,一共匡补缺失。”
“诺。”
夏守忠随即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策论分发了下去,人手一份。
主战派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胸有成竹,因为隆化帝早早就安排和这些人通了气。
唯有主和派的官员们一直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岂是隆化帝和苏慕白早就准备了一套平突厥的战略。
此时柯政等人在看完了平突厥策论之后,一个个脸色难看的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能够做到六部尚书,进入内阁的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也许他们没有制定平突厥策论的能力,但是分辨一份策论到底是行之有效,还是单纯的好大喜功粉饰太平,这个能力他们肯定是具备的。
夏守忠分发下来的平突厥策,柯政等人一看便明白了,这是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的策论,对于大乾和突厥的特点和优劣势也分析的极为到位。
而且根据目前大乾的情况,做出了一份既在大乾承受范围之内,又具备着极大可行性,能够重创突厥的策论。
如果柯政等人能够早点看到这份策论,他们不会这么坚决地去反对开战,顶多也就是象征式的挣扎一下就行了。
毕竟大势之下,是难以阻挡的。
如今有了这份策论,主和派就太过被动了。
至于说要不要睁着眼说瞎话,说这份策论狗屁不是,一无是处。
这种低级的手段,柯政等人做不出来。
柯政还是有点文人风骨的,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而且主战派也不是吃素的,柯政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隆化帝看着主和派一个个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心里顿时就痛快了,看来大局已定啊,不枉费朕和苏卿等人构思了许久,完善出了这份平突厥策。
接下来的形势自然就是一边倒了,柯政等人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后,此次内阁会议,也是圆满通过了对突厥开战的决议。
接下来自然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平突厥策,同时开始为来年的大战做准备了。
在殿前会议结束之后,主战派一个个趾高气昂离开了宫中,只记得无比的扬眉吐气。
反观主和派一个个失魂落魄,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在离开宫门后,萧钦言面带微笑看向林如海和苏慕白说道。
“林大人好福气啊,能得如此东床佳婿。”
“只恨老夫膝下无女啊,否则的都想跟林大人抢一抢女婿了。”
林如海听后轻笑一声道。
“萧相谬赞了,这孩子说话没个分寸,在殿中都敢口出狂言,让萧相见笑了。”
萧钦言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林大人就不要再谦虚了。”
“此次殿前会议,我等大获全胜。”
“看来接下来只需趁热打铁,谋划之事便指日可待了。”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说道。
“萧相放心,下官这边会加紧部署的,需要萧相配合之时,还望萧相多多支持。”
萧钦言很是豪迈说道。
“林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辞别了萧钦言,林如海和苏慕白上了马车。
不久后,马车里,林如海看向苏慕白微微一笑后道。
“今日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殿中滔滔不绝,指点江山,很是威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