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戈昔

第126章 酒太烈!

送別了寧採薇,朱寅就带著寧清尘去国子监有王家这个定时炸弹,加上红缨等人护送採薇离开了,家中武力空虚,他怎么敢把寧清尘放在家里

当然要带著小傢伙一起上学了。

这样一来,就能一起受到兰察的保护。寧清尘跟著自己,他才能放心。

不然万一清尘出了事,他怎么和採薇交代

马车到了北城的国子监,兰察自在停在外面的马车中睡觉休息,朱寅就抱著寧採薇进入南雍。

看到朱寅带著一岁婴儿来上课,整个课堂都轰动了。

今日是会讲,坐堂助教换了黄助教。黄助教虽然和上学才几天的朱寅不熟,

却也知道这个新鲜出炉的神童。

“稚虎-—”黄助教瞪大眼睛,鬍子都抖起来了,“你怎么带了个女婴来岂有此理啊。”

就是和朱寅已经很要好的几个同窗,如莫韶、韩尚等人,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无法替朱寅说话了。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那是国朝太学啊。稚虎你来上课,居然带著婴儿来,我等也很难为你说话啊。

“哈哈!”王瑞芳、董释等一伙反对派,忍不住鬨笑起来。

从来未有事,竟出国子监。

王瑞芳乾脆笑道:“稚虎师弟,这女婴是你何人难道,也是我南雍的学生这么小的学生,那真就是神童了。”

董释立刻附和著笑道:“稚虎,你带著她,莫不是要餵奶么果然神童,行事不拘形跡啊。”

还有一个跟屁虫更是厉声道:

“朱寅!这是什么地方!你带个婴儿来课堂,怕是失心疯了!还將太学重地放在眼里吗真是岂有此理!”

寧清尘早就被朱寅叮嘱过,她闻言也不哎声,只是低著小脑袋,一副呆萌的样子。

她也不生气。这些虫,算个毛线啊。

自有小老虎会对付他们,她只负责看戏。

莫韶怒道:“你们说话未免太有辱斯文了吧!焉知稚虎师弟没有苦衷”

韩尚也怒道:“岂不闻,伤人之语,有剑戟之痛。不问青红皂白就恶言相向,这是君子涵养么圣人的仁怒之道,尔等都拋之脑后了吧”

朱寅將寧清尘放在桌案上,理都不理王瑞芳等人,只是对黄助教行礼作揖,

肃然说道:

“黄师,学生一岁失恃,两岁失恬,孤哀淒绝,莹莹子立。幸蒙岳父不弃指腹姻盟,待如亲子,教育多年,乃有今日。”

“古人言,有生无养断指可报,有生有养断头可报,无生有养无以为报。岳父之恩,学生无以为报。”

“只是天不假年,岳父今春亦撒手西去。风木之哀,诚可痛也。”

朱寅说到这里,指著寧清尘,“她虽非吾妹,却是岳父幼女,学生未婚之妻妹也。她无父无母,仅有一长姐,如今也不在此处。

“学生虽不敢荒废学业,藐视课堂,可终究放心不下,不敢轻托他人。然如今学生和她可谓相依为命,情难两全,只能带著她上课。

一“学生听说,古人为了忠义孝悌,不会拘泥成见,但问心无愧而已也。学生心慕古之君子,不敢囿於舆论,而废本心。”

黄助教本来心中不满,本待训斥一番,勒令將婴儿送出课堂,此时听到朱寅一番话,不禁动容道:

“稚虎虽幼,可谓至诚君子也!仅孝义二字,就当得起南雍神童。老夫却是错怪你了,惭愧。“

“古有江革背老母飘泊江湖,今有朱寅携妻妹就学南雍。以十岁之稚子,养育一岁之婴儿,委实不易。”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你教养岳父幼女,老夫若再责难於你,肺腑焉在”

“此事老夫就不追究了,只要她不吵不闹,且由她罢,允她留在课堂就是。”

王瑞芳到底才十三岁,自尊心极强,听到“南雍神童”四字,不禁暗自咬牙,心中气闷无比。

之前,他才是南雍神童!

可是朱寅比自己更小,才来几天就抢了自己神童的风头。

黄助教还说朱稚虎是什么至诚君子,当真迁腐可笑、老迈昏啊。

朱稚虎分明是刻意为之,以此不经之举,譁眾取宠,邀买孝义之誉,活名钓誉而已!

这小小女婴,只不过是朱稚虎標榜忠义仁孝的棋子而已。

朱稚虎年仅十岁,就如此机关算尽、厚顏无耻,真是不当人子。

短棺材的狗戳!

董释等人见朱寅不但能逃避责备,还得到黄助教的夸讚,十分鬱闷。

课堂乃传道授业之道场,肃穆庄严,朱寅居然带著一个女婴来上课,犹如儿戏,却还得到彩头!

焉有是理啊。

朱寅神色感念的对黄助教说道:

“谢黄师!学生听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学生正是知道南雍多是黄师这等雅量高致的君子,才敢带著妻妹就学啊。”

言下之意是,王瑞芳等人是小人,绵里藏针的骂人。

黄助教微笑点头:“你这是欺之以方,皮里阳秋。你这南雍神童,又要多一段佳话了。”

虽如此说,可他却越发喜爱朱寅了。

李助教说的没错,此子真如荆山之玉啊,

王瑞芳再也忍不住的叉手说道:“黄师,毕竟是南雍道场,课堂重地,朱寅携女婴上课,实在是—-实在是—“

黄助教眉毛一皱,“实在什么”

王瑞芳伴装恭敬的说道:“实在是譁眾取宠,有辱斯文,暗藏奸偽,故作惊人之举,其心不可问也。”

说完这句话,王瑞芳就有点后悔。

不是心生惭愧,而是觉得这话应该让董释来说,自己不宜亲自出头,有失身份。

可是既然亲自下场打擂台,他也不能退缩,只能端著架子,摆出高姿態,首先扣一顶帽子再说。

黄助教摇头:“十岁小儿,何得以此定真偽莫要动輒三字狱。同窗学友,

自当和而不同,尊贤容眾,君子不失口於人,以言人不善为戒,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啊。你可懂了”

他不太喜欢王瑞芳,仗著家世出身,小小年纪就清高自许,目无余子,甚至不把师长放在眼里。

王生也是早慧之才,之前在南雍確有神童之名。但只有一半是真,另一半是趋炎附势者吹捧出来的。

如今来了一个真正的神童朱寅,王生被夺了风头,自然怀恨在心。

心胸如此狭隘嫉妒,那就是落了下乘了。

作为老师,他当然要敲打一番,耳提面命的给王生提个醒,但愿王生能反躬自省,提升心性。

如此,也是打磨之意。

谁知王瑞芳听了黄助教的话,不但不以为意,反而更是心生性逆,不禁亢声说道:

“黄师,学生愚钝,不知黄师教诲。学生想不明白,这课堂上还能带著女婴来上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难道咱们南雍是茶坊酒肆,任谁出入么”

“学生不敢三字狱,可朱寅此举,说轻了是蔑视学堂,说重了就是丧心病狂!学生斗胆,敢问吾师,此事若是传出去,世人该如何看我南雍”

黄助教没有想到,王生居然不顾自己一片苦心,將自己的教导当成驴肝肺,

公然犯上质疑,蔑视师道尊严!

他正要发怒,朱寅就抢先说话了。

“王师兄。”朱寅冷笑道,“国朝二百余年,有哪一条规定,学生禁带子女就学”

王瑞冷哼一声,“的確没有。可你以为如此狡辩,就能敷衍过关吗国法还没有禁止在课堂上出恭呢,难道就可以么荒谬。”

“你这是-曲道以媚时,诡行以名!”

朱寅板著小脸,“古人云,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荀子也说,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我走得正行得端,何惧小人之言呢。”

“我带妻妹来上课,实在是她无人照顾,我放心不下,不得已而为之。你信与不信,我心不縈丝毫。所谓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吾心若何,自有公论。”

“所谓君子达於上。你若是不服气,可以去告状,替我扬扬名。”

“若南雍不许我带岳父幼女上课,我只能忍痛离开国子监,回家照顾她了。”

“我做人处事,向来山岳定,从不丝毫爭。王师兄这么爱爭,这神童之名就还给你。”

“送你一句话,辱人者,自辱也。”

“你-—”王瑞芳气结,一张俊脸涨得通红,“好一张伶牙俐齿!”

“好了!”黄助教怒道,“都不要说了!上课!”

王瑞芳脸色阴沉,却不敢公然和助教翻脸,只能忿忿不已的坐下,还不忘狠狠瞪了朱寅一眼。

明年就是秋闈了。本公子肯定能得到乡试资格。朱寅,等本公子中举,再和你这个短棺材的狗戳理论。

到时看看,谁才是神童。

朱寅微微一笑,气定神閒的坐下,一副胜利者的样子。

可是心中,也有点鬱闷。

他实在不想和王瑞芳这种爭强好胜的小公鸡纠缠,没意思。

小儿科。

可是,他不想斗,奈何王瑞芳很来劲。

寧清尘看著这一幕,忍不住咯咯笑了。

这狗头姐夫,还真是厉害鸭。打起嘴仗来也不含糊,挤兑的对方脸红脖子粗。

还是为了我。

“別笑。”朱寅低声说道,“上课呢,严肃点。”

寧清尘就在旁边,看著狗头姐夫写字,这才发现,原来狗头姐夫的字写的这么好看。

半天课上下来,寧清尘也听的饶有兴趣,了解了很多国学知识。

她还发现,狗头姐夫不但受到老师喜欢,也受到很多同学的欢迎。

这才几天啊,他就有一群好友了。

下午放学后,朱寅请几个要好的同窗去酒楼吃饭。

莫韶等人欣然同意。

几人到了酒楼,点了一桌子酒菜。莫韶见到朱寅大方,笑道:

“稚虎,你这是故意让我等今日打牙祭啊,小小年纪,慈悲心肠。“

年仅十八的何必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稚虎师弟,你是富贵人家,我们都是穷书生,今天我们要吃大户了,惭愧啊。”

年过三旬的韩尚道:“哈哈,唐伯虎说: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

“君子同道为朋,小人同利为友。何师兄,稚虎捨得,你有什么不好意思

了朱寅小大人似的拱拱手:“都说朋友有通財之义,何况酒肉不分家。”

“读书是苦差事,国子监的饭菜,又实在喜人。要是不经常来酒楼聚聚,我还真受不了。”

“不过,小弟才十岁,不胜酒力,你们隨意喝。这秋露白,正合適这个季节喝。”

朱寅一边说,一边餵寧清尘吃蒸鸡蛋。

她已经快满一岁了,虽然还是吃奶为主,但已经能吃点容易消化的东西了。

莫韶等四人都是潦倒之士,家境都不好,很久没有吃到这么丰盛的酒菜了,

当下也不客气,纷纷开怀痛饮。

朱寅当然不是滥好人,他结交这四人,当然是仔细观察后筛选出来的人才。

能力和人品都比较靠谱。值得他结交。

几杯酒之后,有了一点酒意,四人中最年轻的何必忽然看著莫韶关心的说道“莫师兄,你喜欢算学,却终究不是正业啊。”

“见兔顾犬未晚,亡羊补牢未迟。莫师兄,你年才三十,若是能浪子回头,

奋发图强,专心科举,也还来得及。好不容易进入南雍,怎能不务正业,自拋自弃呢”

莫韶停下酒杯,正色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何师弟,君子忧道不忧穷。寧知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为兄为数道而孜孜以求,科举之心早就淡了。”

“唯所憾者,愧对妻子而已。让他们母子吃糠咽菜,粗茶淡饭,吾之过也。”

说到这里,神色有点黯然。

年近五旬的商阳忽然大笑。

“哈哈!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我五岁读书,弱冠弃笔投戎,隨徐文长入襄懋公帐下,参赞抗倭,戎马侄,不负男儿之身。”

“可是造化弄人,胡襄懋公罢官夺职,含冤自尽。我终究报国无门。而立之年重拾书卷,再习八股,江湖夜雨十年灯,忽半百之年,可悲可嘆,可悲可嘆!”

他说到这里,忍不住潜然泪下,滴落酒杯。

朱寅见他如此伤感,不禁为之动容。

韩尚也嘆息一声,“少年时,我也曾轻裘肥马,长剑高冠,扬眉吐诺。也曾走马章台,粪土功名,脾睨权门。自以为『镜死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可笑如今年过三旬,四面碰壁,蹉跎半生终至一事无成。到头来,还是违心投身科场。”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考科举又能如何自古华山一条道啊,別无他途,別无他途!”

“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又何其艰难怕是皓首穷经,也无中举之日了。”

酒入愁肠,他已有三分醉意,苦笑道:“这酒太烈了。,这酒太烈了啊。”

莫韶嘆息道:“你怕是醉了,酒不解愁,莫要贪杯才是。”

朱寅环顾几人,鏗然说道:“诸位师兄莫愁前途无知己,总有天下识君时。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苏子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也。守得云开见月明,几位师兄志虑忠纯,何患不会时来运转”

“大丈夫岂能鬱郁乎久居人下若教他年一逞青云之志,才不负平生所学。”

“稚虎说的好!”韩尚拍案,“你年纪虽小,这番心性,这番志向,却可为我等楷模也。”

莫韶也大笑,“哈哈哈!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我等这是周而不比呢,还是比而不周”

何必抚掌,“自然是周而不比。”

朱寅问商阳道:“商师兄,你方才所言,三十年前曾隨徐文长入胡宗宪帐下,那肯定和徐文长很熟了”

商阳笑道:“徐文长实乃一代清绝不羈、聪明绝顶之奇男子!如此经天纬地之才,却潦倒至此,不为朝廷所用,不为当权所容,至今未能中举,可悲!可嘆!可笑!”

寧清尘坐在朱寅身边,呆呆萌萌的看著小老虎四个落拓的同窗,不禁心生同情。

这些科场失意的读书人,真是苦大仇深鸭。

也好。这样就更容易被狗头姐夫拉拢了。

將来他们跟著狗头姐夫,多半就能时来运转了,可能比中举还强。

商阳看到寧清尘可爱的模样,不禁笑道:

“清尘,你也听不懂我们说话,却像是听懂了似的。难道你才一岁,就是解颐么”

朱寅呵呵笑道:“昼明兄,我这妻妹很是聪明,说不定真能听懂,也未可知啊。若是听懂,或许在心中点评你们呢。”

“哈哈!”商阳心中的积鬱一散而空,“稚虎真会说笑,清尘才一岁,即便绝顶聪明,又岂能听懂我们的话”

几人闻言,一起笑了。

几人酒酣耳热,正谈论间,忽然听到隔壁有人谈论道:

“圣旨不久前到的都察院,说是海青天要高升了!”

“真的么”

“废话,这么大的事情,我能开玩笑么说是要调进京师,做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最迟后天,海青天就要离开南京了!”

ps:今天就到这了,太忙。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