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荣侯俺不是孬种

第165章 父子斗法,有人要倒大霉了(求追订!)

“行了,忙活你的营生吧!”

“再就马上秋试了,你书读的怎么样了?”

“再不中这举,我和你爹便就不供你了,你找个营生做去吧!”

邹氏朝李正平说着,李正平满脸痛苦之色,他好歹也是个三品大员的儿子,科举考不上,就要让他出去找营生,脸还要否?

谁家的官二代,当成他这样。

李正平满脸的痛苦之色。

“娘啊.......”

李正平想开口,却被邹氏的巴掌打在脸上。

“还不快帮老娘将柴抱来!”

邹氏对李正平吩咐着,李正平只能哭丧着脸去抱堆在大门口的柴火,没一会柴火被搬进厨房灶台边。

李纨李织,以及李纨大嫂小邹氏,手里的活计不断,皆都在帮忙。

“这次进去端菜,大姐你去!”

李织朝李纨说着,李纨的脸羞红着,“那儿都是男人们在吃饭。”

“这我怎么能去?”

李纨的脑袋垂着,李织却恨铁不成钢。

“姐姐怎么就不能去?”

“家里拢共就几口人,爹爹大哥皆都要陪着。”

“娘和大嫂要下厨,我则要留在后厨帮他们打下手。”

“更重要我端的稳不?”

“别人还没进去,先连汤带水的爬里面了。”

李织朝李纨说着,对此的李纨就只能闷闷的嗯一声。

同时的皇宫内,皇帝也知道了贾琏要前往李家的事。

而至于贾琏同李守中的恩怨,身为皇帝的皇帝自全都知道。

当下贾琏要去李家,皇帝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好奇。

“是那李守中写的帖子?”

皇帝朝张明德问,知道皇帝到底要问什么的张明德笑眯眯的回着皇帝。

“是李大人写的!”

听完张明德的话,皇帝忍不住付了一下手。

“这还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李守中竟然会给贾琏写帖子,不是李夫人压着他写的?”

皇帝接着又问,张明德无奈的摇头。

“当然不是,陛下。”

“那李大人是什么性格,陛下您难道不清楚?”

张明德朝皇帝问,皇帝脸上的笑变重。

“是极,是极。”

“最近朕这脑袋委实不好了。”

“竟然将那李守中的德性给忘了。”

“也正是因为他这德性,朕才敢那般用他。”

“将国子监培养朝堂命官的地给他,也正是因为他这刚正不阿的性子,才让朕于朝堂新生中有那么一二分的地位,令朕翻盘。”

皇帝说的是什么不用多说,自是国子监内的风气。

李守中尚未上任国子监祭酒之时,监内风气皆都不看好皇帝。

而从里面出来的学子,也多半乃早早拜入太上皇门下的学生。

然自李守中上位之后,监内这般风气一扫而空。

朝堂之人更不再敢于监内放纵,大肆招揽监内监生,朝廷于其中取士,也终于可以做到公平公正。

他这皇帝也终于可以真的上台。

“李卿于朝廷有大功该赏!”

“这届监生之后,便就将李卿上调吧。”

张明德目色一动。

“陛下可想好要给李大人安排什么职位?”

张明德朝皇帝问,皇帝的表情变的严肃起来。

“太子少师如何?”

皇帝朝张明德的问,张明德的脸也紧跟着变严肃。

太子少师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当下太子尚还未有老师,朕一直在想给他安排谁比较好。”

“可思来想去的人,不是野心大,便就不合适!”

“以此朕能想到的便就是他!”

“李卿虽迂腐,却非是有坏心之人,加之其刚正不阿,更是能给太子创造一个好环境。”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性子太刚了。”

“朕怕他影响太子的性格。”

皇帝的担忧不无道理,主要就是眼下这小太子是根独苗。

身为独苗的他,有一点闪失,当下的这皇帝便就绝嗣了。

然朝堂向来复杂,皇帝担心小太子跟李守中学的太直,导致过刚易折反倒不好。

“陛下思量的是对的,李大人虽好,性格却是他的弊端。”

“这般陛下要用他,就要再另安排一个人陪着太子。”

“你可有人选?”

皇帝的目光落在张明德身上,张明德赶忙摆起了手。

“这哪是奴能说的!”

“奴不过一阉人,这等子的事,陛下最好不要同奴商量。”

“以防朝堂上的某些人,再对奴有意见!”

张明德口中的某些人,乃当今的首辅。

当今的首辅乃太上皇之人,一向同张明德不对付。

张明德身为司礼监大太监,有着内相的称呼,便就同他这个外相对上了。

也正是因此,眼前这首辅便就对张明德多有弹劾针对。

偶在朝堂,甚至都会对张明德指着鼻子骂。

张明德虽奸佞之人,却也是个太监。

身为太监的他,心自是大不了。

以此张明德逮到机会,就会给这首辅上那么一二的眼药。

皇帝也对此人,早便就多有不满。

现在张明德提起,皇帝便就气愤的将巴掌打在了桌子上。

“老贼!”

皇帝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张明德默默的瞧着,却不劝阻,任由皇帝骂着。

后便就透过皇宫这不透风的墙,顺着杆子,便就到了当下首辅的府衙。

气的这首辅,鼻子都快歪了,做出如皇帝一般的动作,巴掌落在桌子上,满眼的愤恨。

“定又是那阉狗从中挑拨!”

“老夫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如此水火不容,多半是这阉狗所为。”

“老夫与这阉狗势不两立。”

然他这首辅却忘了自己到底缘何同皇帝的关系那般水火不容,墙头草从来都不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好选择。

皇帝之所以对他那般不喜,除了他乃太上皇的人外,还有就是他这投机倒把的性子。

那边强便就跟那边,天下的美事全让他做了。

不过细想来也是,他若真聪明之人,便就不会在此之时,坐现在的位子。

要知道伴君如伴虎。

伺候一个便就够人头疼,他偏就要伺候俩。

明眼人一看,便就知道这位子非是一个好位子。

人上去便就别想下来。

而这他真有能力也罢,偏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东西。

侥幸爬上了这个位子,还不知收敛。

于朝堂之上大肆培养自己亲信,真以为这般,就能坐稳他的位子?

不过只是变相的索命。

而来投靠他的,也都是些不长眼的东西。

孰不知风光之下,全是那烈火烹油的繁花似锦之态,也就朝堂之上,需要这么一个人坐当下的位置。

若非这般,他早便就被撸下来,脱去那乌纱帽。

“大人,咱们可还要还政?”

跟着眼前首辅的人,担忧的朝这首辅问。

然这首辅,不过就是一个推上来的把子草包。

这问他有什么用?

还不如问门前看家护院的狗,狗最起码知道忠诚,眼前这首辅却不知道这道理,当下的他这般大肆的同门客商量,话早便就通过这府里的太上皇线人传递到宫中,听着线人的话,太上皇知道,暂拴在这位置看家的狗,该换人了。

本还想保他一条狗命,现在却是不用了。

太上皇的面色阴沉着,于一边的甄太妃却起了心思。

当下这首辅位置,看着扎手,却也有不少的利益可从中讨取。

尤其是她儿子。

她儿子当下缺的就是朝堂的势力,这不禁让甄太妃惦记起荣国府。

若非这贾赦贾琏两父子不懂事,她儿便就不会变的这么被动。

“圣上可有合适人选?”

太上皇换人是铁定的,甄太妃巧笑倩嫣的朝太上皇问着。

太上皇老态龙钟的眼睛落在一边,这么多年过去,脸却没有一丝一毫变化。

越发妖艳的甄太妃身上,他知道他的这个女人又要不老实了。

但就现在.......

太上皇想起了于朝堂越发不好控制的皇帝,或许现在的他,该推个人上去,同皇帝打打擂台了。

死性不改的太上皇又想整平衡战术。

将自己的儿子当蛊来养,只为达到手里权力的平衡。

义忠太子的教训,还是没能让他悔改。

当下甄太妃的话,却是给他递了台阶。

事成,他便就还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事败,便就将一切推到他这女人身上。

红颜祸水哪朝都不缺,更何况.......

太上皇的眼睛落在甄太妃身上,同时的脸上笑意加重。

甄太妃瞧不出什么不对劲,只觉得眼前太上皇还是在乎她的,甄太妃朝着太上皇撒起了娇。

“圣上便就同我说嘛!”

甄太妃摇晃着太上皇的胳膊说着,太上皇脸上笑意盈盈的,一双老手也落在了甄太妃拉着他的胳膊上。

“你说朕该选谁?”

太上皇朝甄太妃问,甄太妃的眼神中满是惊喜,却下意识变的小心翼翼起来。

因为她了解眼前的太上皇,太上皇非是一个真正好相与的人,同时又非是一个允许后宫干政的皇帝。

当下他这般问她,甄太妃下意识的觉得眼前有诈。

可换脑一想。

她若不抓住这次机会,又怎让她儿子往上爬?

有利便就有弊,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总还是要有舍得。

甄太妃明白这个道理,更是清楚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当太上皇的刀子。

如若不然,皇帝亲政之时,便就是她母子,以及她一家人的死期。

这般还不如搏一搏,死而无憾了。

甄太妃虚与委蛇着。

“圣上真要我说?”

甄太妃小心的朝太上皇问,太上皇则点了点头。

“朕让你说就说就行。”

“你大哥虽于南方多有不是,但却还算一个不错的人!”

太上皇昧着良心说着。

呸!

甄应嘉若是个好东西,便就不会有后面江南盐贵如油的话了。

当下扬州盐之所以那般的贵,便就是因为他。

心虚的甄太妃,尴尬的朝太上皇笑笑。

“哥哥确实这般。”

“我会对他敲打,让他收敛习性,莫要再做恶事。”

太上皇看着甄太妃点头。

“说说吧,你可有举荐的人,暂担这首辅?”

太上皇朝甄太妃打直球的问,听着太上皇的问,甄太妃心中一喜。

而至于那合适的人,甄太妃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这人必须得是甄家这边的人,同时还得位高权重才行。

然当下甄家一系,哪有真位高权重的人,不过都是些小喽喽。

于扬州金陵为祸可以,来了这神京却什么都不是。

以此他们甄家才总被人嘲讽是靠女人裙带上位的家族。

而这也正是因此,她的皇儿才被瞧不起。

甄太妃忍不住深呼一口气。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担过咱们皇儿老师的大学士胡老先生?”

甄太妃口中的大学士胡老先生,正是眼前这太上皇从前安排给忠孝亲王的长史。

长史有担负皇子教导之能的责任,但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调离了。

当下的他,正担着翰林大学士的职责,不上不下。

众所周知,翰林院看似清贵,却是个清闲岗位。

负责看顾朝廷收藏的惦记,以及修书修宪,受皇帝重视者,尚还能往上升。

不受皇帝重视者,老死在这岗位的人都不在不少。

而至于这人当年之所以被调离,全是因为他对忠孝亲王的期望野心。

那时的朝臣,人人都站队。

这般他想再挤便就不好挤,只能将目光放在不受重视的皇子身上。

忠孝便就是个好选择,然当年义忠太子,最见不得的便就是这忠孝亲王。

一是先皇后同眼前这甄太妃之间的关系,二便就是义忠太子对这甄太妃的瞧不上。

除了此,还有于这甄太妃野心的了解。

一旦让她坐大,便就是对整个大楚的危害。

事实这义忠太子的目光很长远,甄太妃以及甄家,皆都非是什么好东西。

当下尚还未掌权,便就做出那么多天怒人怨之事。

而这若真让他们掌了权,只怕整个大楚都得完。

太上皇的眼睛眯着,终于想起了甄太妃口中的大学士胡老先生是谁,同时的他还又想起了义忠太子临去前同他说的话。

让他莫要看着甄太妃做大。

可当下,太上皇给的目光落在了甄太妃的身上。

“胡硕身体,当下可还好?”

太上皇这是在点甄太妃,算算年纪这位被耽搁下的野心家,最少也得七十了。

甄太妃朝太上皇一礼,赶紧回着,“一切都好。”

“上两天,臣妾在京里的堂弟应忠还去拜访过他,言这老先生的身体倍好,耳聪目明。”

“聊起来就好似还是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