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荣侯俺不是孬种

第232章 鸳鸯袭人闹掰,红薯丰收,给三春黛玉也带一些(求追订!)

“你怎么突然不理我,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惹到你了?”

听见袭人的问话,鸳鸯忍不住沉默,偏还不能说什么就只能将眼睛瞟向略远的地方,躲避袭人的眼神对视,直至被问烦,鸳鸯就只能将沉默到底,还叫来了晴雯,不同于袭人性子的沉默。

晴雯的性子,无疑是活泼的,同样心眼也少那么不少。

鸳鸯用起她来,要比用袭人顺手放心,最起码不用担心晴雯蹿她的位。

“你跟我一块去一趟二爷院子,手里的活就先放下吧。”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鸳鸯什么都没说,却是已经将话全说了,袭人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被鸳鸯知道了。

可满府上下的丫鬟有几个不喜欢二爷贾琏他。

为什么她不能喜欢,袭人的内心略有些难受,然面对这样的情况,袭人不得不承受,还得想办法应对,这一切都必须得平稳的度过,她鸳鸯之下的头等丫鬟身份必须在才成。

只是她得怎么渡过去,了解府里人情况的袭人蹲在一边开始哭,说到底,她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丫鬟,要背景没有背景,是家里的哥哥嫂子将她卖进来的,爬到当下的位置不容易,除了家里人那点支持外,就剩她在这府里的简单求生,一路从三等的醋使小丫头,到现在接近鸳鸯的这一等大丫头身份。

当下的鸳鸯却突然不搭理她了,这让她该怎么办,袭人的眼睛闭上,身边还有小丫头的声音若有若无的传来。

“姐姐,那晴雯真好命,才来了这府里不久,便就被鸳鸯姐姐带在了身边,你说她会不会代替袭人的地位?”

小丫头们将刚才鸳鸯叫走晴雯的一幕看在眼里,互相之间更是在讨论,然袭人的心就好似被撕裂。

而等她再睁开时,几个说话小丫头的身影已经消失,袭人却是已经将几个小丫头的话,记在心里,看来她不得不得有行动了,再没有行动,只怕她就要没什么好下场了,只是她该怎么行动?

陷入沉思的袭人先是往贾母的院子瞅了一眼,后便就将眼睛转向贾赦院子,疯了的人才会去投靠贾母。

你不仁,我不义,你鸳鸯别怪我狠心,全是你逼的,没了办法的鸳鸯,就只能蒙头往贾赦的院子去,对此的她没有别的办法,或许投靠贾赦是一个办法,然见贾赦也不容易,毕竟她才是谁,她不过只是一个小丫头,只天无绝人之路,贾赦对袭人的印象还是有的。

那次他见鸳鸯时,便就是袭人陪着的,当下袭人独自来找他,不由得让贾赦觉得是鸳鸯出事了,对此的贾赦身子坐直了些,“让她进来吧。”

听见贾赦命令的守门小厮,便就将袭人迎进来,只刚进来,便就跪到了贾赦的跟前,瞧的贾赦满脸的疑惑,手里的茶都不喝了,就这么瞧着袭人。

袭人被盯的难受,便就只能开口。

“求大老爷收留我,老太太那儿,我可能要待不下去了。”

言到此的袭人开始哭,贾赦脸上疑惑则加重,这怎么就待不下去了,她不是同那鸳鸯的关系很好,加之是他那糊涂孬种老母的得力干将之一,这怎么就待不下去了。

“老太太她欺负你了?”

面对贾赦问话的袭人,咬着牙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是老太太欺负你,你怎么就又待不下去了.......”

袭人开始沉默,后又继续哭,哭够了才开口的脑袋磕在地上,“老爷可知鸳鸯姐姐同二爷的关系?”

袭人双眼衔着泪珠,轻轻的抬头,同贾赦对视,贾赦则也沉默,不就是喜欢与被喜欢的关系?

这又能挨着什么事,一个丫头,未来顶了天就是通房姨娘的关系。

“所以呢.......”

袭人又再次咬牙,脑袋也跟着垂,内心更是想骂贾赦是个榆木脑袋,她也喜欢贾琏呀,不然又怎会混不下去,“所以请大老爷也收留我,我也喜欢二爷,只鸳鸯姐姐.......”

实在不好说下去的袭人,就只能将话言到这,贾赦也终于明白了袭人这到底要说什么,“你直接说鸳鸯她排挤你不就成了。”

贾赦真想翻白眼,绕来绕去就这点事,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但不得不说这丫头长的不错,较之那鸳鸯还要好,只可惜是个心思多的,但也不是不能用,万一是个知情识趣的呢。

对此的贾赦开始摸自己的下巴,“行了,你回去吧!”

贾赦朝袭人命令着,袭人震惊的抬头,她怎么也没想到,贾赦竟然就这么简单的让她回去了。

“大老爷.......”

袭人还想说什么,被贾赦摆了摆自己的手。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记住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鸳鸯虽然也是个不好管的,但就当下,她是信得过的,这般我又怎好对她背刺,你回去吧!”

贾赦这话别有深意,实际则是在说袭人背主这件事,她能背着鸳鸯来他这,就能背着他,在做其他,听出来的袭人,开始往贾赦的脚边爬。

“你就帮帮我吧,大老爷。”

“我是真走投无路了,鸳鸯她对我越来越疏远,底下的小丫头都在说旁人要代替我,我主动去找鸳鸯她,鸳鸯也没有搭理我,就只叫来了她最近重视的小丫头去找二爷,我怕,老爷。”

“都是鸳鸯逼我才如此,不然我又怎会做这样的事。”

袭人哭的梨花带雨,贾赦却不为所动,他得让这丫头知道,轻易就背叛人的人没有好下场,才能用,不然他用的不放心,“回吧!”

贾赦又再次说,同时的贾琏那里,贾琏已经见到了贾母派来的鸳鸯,知道贾母这是又打什么心思的贾琏,没什么好脸色,然从鸳鸯口里知道的却是贾母问他这需要什么,对此的贾琏,下意识的觉得是贾母这是要讨好自己,好将贾宝玉从正国寺接出来,对此的贾琏,就只是冷哼。

“告诉老太太,我这什么都不缺,宝玉在正国寺待的挺好,想将他接出来,门都没有。”

贾琏说话甚是不委婉,同时的也做好了要去京营上值的打算,有几天没去的贾琏,内心里没有京营多了一个人的丝毫紧张,只如往常的往京营去,对此的他甚至都没想过要去拜见一下王子腾这个名义的顶头上司的打算,只想着到了京营后,先去瞧瞧自己的新军当下如何了,是否有懈怠,以此贾琏很快便就到达京营。

望着风气已大改的营地,贾琏先是深吸了一口营地的空气,才往里面进。

“节度使!”

听着是同王子腾真正打擂台了,然等这话传进王子腾的耳中,听的却是快将牙齿咬碎的同时,想怎么才能将局势挽回,然怎么都不好挽,因为他背后的太上皇,大势早便就已经去,他这个节度使更是名义上,实际屁权力没有,全在贾琏哪里,以此的王子腾,就只能先往贾琏那边去一趟,可贾琏却没那么多的闲心见他,便就直接拒了,人则扎在了京营的养殖场内。

“怎么样,之前进的那批鸡子,孵化的如何了?”

“可有死的?”

旁的贾琏不一定养好,鸡却是能行,前世的他,曾在乡下待过几年,那几年里,他跟着姥姥姥爷曾一块孵过小鸡,其主要的困难之地,就是温度的控制,对此的贾琏,直接让人在屋里,砌了一个大炕,大炕被砌好,将要孵化的小鸡做了架子放在炕上,这样捎着炕,就能保证孵化的温度。

“已经有陆续的小鸡被孵出来了,将军。”

听完的贾琏,眼里全是满意,被孵出来就好,一只鸡半年就能长到人能吃的模样,届时鸡生蛋,蛋生鸡,源源不断,越来越多。

“猪和羊呢?”

听着贾琏接着的问话,几人又再次朝贾琏回答,“该怀上都怀上,就是养的粮食是个大问题。”

对此的贾琏,难得的沉默,不怨几人说呀,动物养殖,对当下年代,最大的问题不是是否能养活,而是是否有粮食可以吃,想想人都吃糠咽菜的年代,如何省出多余的粮食去养它们,以此的这年头能顿顿吃肉的都是大户,还不是一般的大户,毕竟小地主才有几个银子。

这些银子不拿来雇人就不错了,难得沉默的贾琏想起,自己在整这一套时,命人种的红薯,算算日子,自这红薯种下,到现在应该到收获的日子了,越想越开心的贾琏,直接叫人,后便就往种着的庄子去,同时派人去宫里知会,告诉皇帝一声,不太好,贾琏开始带人下地,没一会连秧子,带叶子,外加地底的根,便就被刨出来,望着这一个个丰满的果实。

满地的人没有一个认识,直至贾琏从前的副官捧着一个到贾琏的跟前。

“将军这东西能吃吗?”

“咱们为什么要一群人到这里来?”

面对副官的问话,贾琏就只是朝他笑了笑,“你以后会知道的,先挖吧,挖完计算亩数,之后我便就去宫里。”

听完的副官就只能蒙头去干,很快便就将几亩的红薯,全部挖出,望着眼前一筐筐的红薯,贾琏内心里是说不出来的高兴,同时的从里面取了一个出来,直接掰开瞧里面的瓤,不得不说这红薯长的是真好,里面红彤彤的,贾琏将掰开的一个,生啃了一口芯。

甜,是真的甜,忽的贾琏抹了一把泪,看的周围人,略有些疑惑。

“将军你哭什么?”

贾琏朝几人摇头。

“你们将这些挖出来的这些吃的,称称斤两,咱们大楚以后可能就要不缺吃的了。”

“到时候咱们就能多养畜生,届时人人都能将肉吃上!”

贾琏又再次抹泪,手里的红薯,也不敢浪费,擦干净了土,就啃完了,太难得了,之后的贾琏,又多了拿了几个,其中的两个拿去皇宫,剩下的几个则放在马屁的兜子里,准备带回去给三春黛玉他们尝尝,只贾琏刚到了皇宫中,皇帝却是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往宫门外走,待瞧见了贾琏,皇帝焦急的步子先是一顿,贾琏也赶紧从马上下来,一脸疑惑的瞧着皇帝。

“陛下你怎么出来了?”

贾琏朝皇帝问,对此的皇帝还没有忘记贾琏曾和他说过的红薯,“那红薯你全部都挖了吗?”

贾琏的眉皱着,当然都挖了,贾琏一边说,还一边将手头要带给皇帝的红薯捧出。

“陛下请看!”

贾琏说着,皇帝却满眼的激动。

“这怎么吃?”

“需要煮,还是烤?”

面对皇帝的问话,贾琏朝他一笑。

“怎么吃都是可以,无论煮还是烤,亦或者蒸都是不错的吃法,除了此更是还能做点心,不信陛下可以看。”

说着贾琏如刚才他啃的那一个一样,将红薯先是用布子彻底擦干净,后掰开给皇帝。

“陛下可以先试着尝尝看,但不要多吃,吃多了,容易闹肚子。”

贾琏想起了刚才自己挑了一个非常小生吃的那个,估计今天晚上,他肚子会难受一阵,但希望不要太过难受,贾琏满脸的担忧,皇帝更是半信半疑的接,张明德瞧见,赶紧从皇帝的手里抢过,自己啃了起来。

而后笑着瞧皇帝。

“是甜的,陛下!”

“您就让老奴替您先享享这福气吧!”

张明德说着,皇帝知道张明德去抢的原因,逐用手拍了一下他,算是感激,之后的就是他,接过贾琏手里的另一块后,也不再嫌弃,先替百姓尝尝,确认是真的能吃,皇帝直接大手一挥后,便就叫来了御厨,当着他的面子做了起来,他则继续同贾琏聊天,“这红薯,一亩总共挖出来多少?”

面对皇帝的问,贾琏先是一礼,而后回答。

“这小臣不知道,只刚挖出来,太过激动便就过来了,再就是臣也没数,等那群人来吧。”

贾琏说着,御厨已经按贾琏的说法,将红薯加米煮成了粥,外加蒸了半块,以及烤了半块的端上来,望到此的皇帝,瞅着金灿灿的模样,拇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