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身子骨弱,但会疼人,老公公瞧媳妇,越瞧也喜欢(求追订!)
“朕不客气了!”
皇帝说着,已经用筷子夹起一块处理好的放进嘴里,贾琏就这么瞅着,直至红薯进入他口中,贾琏在心里默默的吞咽了一下口水,自从他来了红楼,除刚才他生啃的一个外,还真未尝到过红薯的味道,这不由得让贾琏想起自己的前世。
前世,他大学的时候,每星期五,要和室友出去happy之时,就喜欢在学校大门外,买个烤红薯吃,当下的他,可算又看到这口了,略有些高兴的张德,心不由得飘向了马鞍里他私留的几个。
“怎么样,陛下?”
尝了一口的皇帝,朝贾琏点头,“甚美,比朕日常吃的糕点还要美!”
皇帝说着,这并非他在吹嘘,而是这时代好吃的点心不多,不然贾琏也不会老惦记着这口,刚挖出来,就往嘴里生啃了一个,而这也真不怨这么讲,也不知这时代的厨子是怎么了。
做出来的点心,除了甜,就是咸的,喝茶的时候,配那么一口可以,单吃,是真吃不出好来,也有可能是贾琏山猪吃不了细糠,但若大多数人都这样,就是这点心的问题。
“臣便就不说那么多了,臣家里还有事,便就先退下了。”
贾琏说着,实际已经迫不及待要同三春以及黛玉分享,望着这样的贾琏,皇帝不由得略有些好奇。
“你这么着急走做什么?”
听着皇帝的问话,贾琏人略有些讪讪的,身子也是佝偻的,直至实在不知该怎么扯理由,便就只能实话实说,“小臣也想尝尝这熟了的红薯味道,就想迫不及待回家。”
“只这样?”
贾琏朝皇帝点头,“真只这样,不信陛下可以去小臣的马那里,小臣在马鞍里放了几个红薯,打算带回家,陛下您不会不让吧?”
贾琏小心翼翼,鬼机灵的瞧着皇帝,望到此的皇帝,忍不住开始笑,“朕不让又能怎样?”
“能挡的住你这张嘴?”
贾琏不好意思起来,确实挡不住,“那小臣便就先走了?”
皇帝朝贾琏点头。
“走吧,别忘了将种植的每亩产量告诉朕,好让朕再高兴一下!”
“是!”
再次行过礼,贾琏便就带着拿了的红薯回家,回了家,贾琏让人将三春黛玉,外加邢夫人贾赦,全都叫来了,面对突然回来,并叫他们来的贾琏,三春黛玉邢夫人贾赦五人的脸上全是疑惑的,同时好奇贾琏桌子上的几个土坷垃。
“琏儿你突然将我们这人叫的这样全做什么?”
贾赦朝贾琏问,面对贾赦的问,贾琏就只是一笑,“爹你瞧我这桌子上的东西是什么?”
贾琏指着几个红薯对贾赦问。
贾赦也是见多识广,看过洋玩意的人,不然也不会有老花镜,只当下的他,戴上随身带着的镜子,朝贾琏说的红薯看去时,却是直接将眉皱了起来的,“这是啥?”
“你没事带外面野菜的根子做什么?”
托着眼睛的贾赦,朝贾琏问,贾琏瞧着贾赦的糗样却是直接笑了起来。
“这是野菜根?”
贾琏朝贾赦反问。
贾赦沉默,这不是野菜根子是什么?
确实也没错,地瓜的藤是可以吃的,就是吃多了,容易拉不下来粑粑,但到了大荒之年,谁还有在乎这个,能有的吃就不错了。
“是野菜根。”贾琏紧接又承认,“但也不是野菜的根。”
“这是能吃,且让全天下的人填饱肚子的粮食,只等这玩意推广,天底下被饿死的人就要不多了。”
贾琏介绍,贾赦以及三春黛玉邢夫人却怎么都不信起来,这怎可能厉害成这样,如果真这么厉害,以前怎么没有人发现。
“你别唬我,琏儿,虽然你爹我十指不染阳春水,对庶务管的少之又少,却也知道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这玩意真这么厉害?”
面对贾赦的问话,贾琏沉默的点头,“真这么厉害,爹。”
“等会就有人来报这玩意的产量了,到时候老爹你就走着瞧吧。”
“快来人!”
贾琏对外面喊,没一会便就走进来几个人,这几人正就是赵氏外加几个得力的婆子。
“我刚才让你们架好的家伙什,可都已经架好?”
赵氏以及几个婆子纷纷笑着面对贾琏,“都架好了,只等二爷您移步!”
听着这话的贾琏,便就带着贾赦三春邢夫人往外走,直至瞧见院子内的情况,贾琏满意的点头,随之大手一挥,赵氏以及几个婆子,便就得了赏,纷纷笑着离开。
贾琏则按照前世看的红薯做法,开始做起,黛玉干眼色的开始帮忙,三春也开始跟着忙活,没一会淘米的淘米,帮着洗地瓜的洗地瓜,在家曾下过厨的邢夫人,拿起了刀,贾琏则在一边用点火,直至三春喜好的地瓜捧来,邢夫人开始展示自己的刀工,三下五除二的便就剁好,连带着米,丢进了锅里开始煮,贾琏的眼睛则落在了一边贾赦的身上,此刻的贾赦就好似一个大爷,让人瞧不顺眼。
“爹你不帮帮忙?”
赖在躺椅上,享受别人伺候的贾赦,瞟了一眼。
“帮什么忙?”
“你爹我天生便就是享福的命,这般还想让我干活,爱干不干!”
贾赦骂着,人更是和地主婆似的,而这他比地主婆还要享受,地主婆有的时候,还要下地,他贾赦自出生到现在,就不知道地是什么。
从小的路就都是被铺好的,小的时候靠自己爷奶,长大了靠自己的老爹外加媳妇,人到了中年,就又靠上了他这儿子,总结就是打小没吃过苦的人,真该让他好好的将苦吃吃,不然不知道天高地厚,更是让人嫉妒。
“起来!”
贾琏对贾赦命令着,望着眼前让他有时略怕的儿子,贾赦就只翻了一个身,根本不搭理,对此的贾琏将眼睛瞪了起来,凭什么大家都劳动,就你特殊。
“快起来!”
“迎春探春她们帮着将红薯洗了,黛玉则淘了米。”
“太太她更是帮着把红薯切了,我则升了火,就爹你啥都不干,在这里等吃,起来去将火看着,把位置让出,给我歇歇!”
贾琏一副大爷模样的说着,贾赦的眼睛却也跟着瞪。
“这地都是老子的,老子光吃不干怎么了?”
贾赦朝贾琏质问,贾琏还是无法忍,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那您就再多劳劳神,将火再盯一盯!”
“凭什么?”
“琏儿你就不能自己盯,非麻烦你老爹我!”
“让不让?”
贾琏的脸开始虎,他这院子就这一把躺椅,可算让他占了。
“不让!”
贾赦倔强着,贾琏却是直接将他拉起,后便就自己躺了下去,挖了一上午红薯了,说不累是不可能的,对此的贾琏,直接呼呼睡了起来,贾赦这当爹的也再无话说,而至于黛玉,黛玉拿来了一条毯子,给贾琏盖上,其他人想出声,被黛玉制止。
“二哥今天忙了一上午了,估计这红薯,都是他带头挖的,咱们就让他睡吧!”
黛玉说着,自己则跑到了灶口笨拙的帮着盯起了火,贾赦越看越觉得满意,不愧是他相中的儿媳妇,虽然身子骨弱了点但疼人。
有这么一个儿媳,真夫复何求,对此的贾赦,眼睛又再次往贾琏的身上落,不得不说,他这个儿子的桃花运实在是好,不光李家那丫头对他掏心掏肺,就是他这小外甥女也这样,除了此的还有那王家的。
虽然他看王家的那个不顺眼,但不得不说,这丫头对他这个儿子,也是一心一意的,这就更别提这府里的丫鬟们了,贾赦开始嫉妒贾琏,但还是没让黛玉看炉子,主要是怕黛玉一个不小心,将自己的衣服点了。
逐他这个老公公来。
“你到一边去吧,黛玉!”
说着的贾赦,已经再往灶里加了一把柴火,黛玉瞧着略有些放心,贾赦用木头拨楞着,却弄的甚好,只贾母哪里也听说了,想过来讨这么一口吃的,却又不敢,就只能朝鸳鸯,问起贾琏院子里的情况。
对此的鸳鸯,也照实的回答,告诉她什么都不缺,只让她老实,贾母的眼中闪过失落之色,这个孙子还是没将她原谅。
一想到自己未来可能会靠这个孙子养老,贾母便就一阵焦虑,这阵焦虑的由来,主要是她同贾琏的关系,她倒有心想修复,然自己这个孙子却不一定愿意接受,他们的关系,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难受的贾母,不知道该怎么去说,直至鸳鸯开口,“要不,老太太您过去吧,反正人多,多您一个也不多,比起在这纠结出毛病,不如过去看看,说不准相处的不错呢。”
鸳鸯提议着,话虽说到了贾母的心坎,然贾母却仍过不去这道坎,从前都是旁人请她,她到了也是众星捧月的,当下却不一样了。
不光不会被人欢迎,还有可能会被嫌弃,贾母朝鸳鸯摆手,“以后了吧,当下的我才尝试同琏儿修复关系不久。”
“冒然过去只会被人嫌弃,剩下的,我就不说了。”
言毕的贾母将眼睛闭上,瞧的鸳鸯略有些心塞,终究是旧主,当下这旧主变成这样,还是说不出来的难受。
却也不好多劝,万一真被嫌弃了呢?
只贾母不知道的就是,贾赦已经完全将她这个母亲抛在了脑后,只不缺吃不缺穿的供着就行,而至于贾琏,贾琏更是如此,贾赦这个当儿子的都不关心,他这个孙子就更别提了。
“老太太睡吧!”
鸳鸯轻拍着贾母的背,哄贾母睡觉,只她刚一闭眼,便就开始哭,这就是封建社会,靠男人以及孩子活的女人,只要一失去对子女以及丈夫的掌控,整个人便就开始陷入不安,总觉得自己会怎样,却不想自己只要不作,子女还是很乐意让她过的高兴。
贾母看不透这点,或者说她不愿意这么去瞧,她只想通过打压,当这家里说一不二的人,然事与愿违,谁又总会让她这样,除非她能力是真的强,这就好似那佘老太君一般。
贾母要是有这将全家扛起来的能力,别说让她骑在贾赦的脖子上拉屎,就是真将爵位给了贾政又能如何?
荣府的荣耀以及门第延续下去就成,然贾母没有这能耐,却还要逞强,同时的薛家中,薛姨妈已经知道贾琏那儿的情况,和宝钗说,宝钗就只不言不语的点了点头。
王夫人的事,实在是让宝钗受了很大的创伤。
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姨妈竟然会这样说自己,传出去,外面的人会怎样讲?
而就当下的荣国府,又会怎么说?
“我的儿呀,你别再乱想这件事了,你再想也是没用的,只能说是娘识人不清,但凡娘知道你姨妈是这样的人,早在二十年前,便就已经同她将关系断了,谁知会出这样的事,别再想了!”
薛姨妈向宝钗求饶着,宝钗却就只是沉默。
“我知道这不是娘的错,我就是在想我的未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那姨妈又这样说了我,你说我以后还会有个好人家要吗?”
“当然会有!”
薛姨妈朝宝钗保证着,“我的儿这么聪慧漂亮,又怎会没有好人家要?”
“大不了,咱们这一辈子就不出嫁了,我听人说,有许多都和宝钗你一样有哥哥,却只你一个女儿的人,舍不得,实在疼留在身边的。”
宝钗却只是苦笑,这真的能成?
只怕还会被人说三道四,念到此的宝钗,不由得想起黛玉,以往她总觉得自己比之同样借住在这家的黛玉,也差不了多少,当下瞧,她不如的紧,但凡她有黛玉的心胸,就不会抑郁到此,但转念一想,但凡宝钗有黛玉现在的家室,当下或许也不会这般。
毕竟后面的黛玉也是抑郁而亡的,然想毁掉一个女孩也很简单,就只一人一口吐沫的事,她即便没出事,心里也会留下不小的阴影。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大家还是什么都不说比较好,不然真死了人,谁都无法负责,反自己内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