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外戚只是磨刀石?大乾皇帝与楚王杨楚的密谈
第410章 外戚只是磨刀石?大乾皇帝与楚王杨楚的密谈
听闻此言。_?*小?%±说/?宅?3 ¥°首¥ˉ发?!
已经是太上皇的大乾皇帝只是淡然一笑,他的眼神中明显生出了一抹肉眼可见的释然。
“既然皇帝觉得可以,那朕这把老骨头,是否能早日前往东北养老了?”
太上皇双手一拱,语气十分平淡的说道。
见此一幕,杨宁同样是没有任何迟疑道:“不急,父皇圣体乃是重中之重,况且……正式的登基仪式,也应有父皇你来主持。
若是父皇着急要去东北的话,不妨等到三日之后,朕将这些后续之事处理完毕。
再派大军与父皇共回东北如何?”
听闻此言。
大乾皇帝嘴角一挑。
旋即双手拱起,恭恭敬敬的回应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皇帝了!”
很快。
随着太上皇的离开。
整个养心殿内的烂摊子,便全都留给了杨宁一人。
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
杨宁倒吸一口气,眸中闪出几分不忍之色。
“都起来吧。”
彼时跪在养心殿中的,不光有他燕王杨宁的亲信,尚且还有相当之多曾经的外戚集团。
这些人之所以会在杨宁的便宜父皇离开之后。
齐刷刷的跪拜彼时的大乾新皇杨宁。
并非是这些人心中有多少所谓的敬畏。
更多的,都是这些人心中暗藏的恐惧!
他们曾经最为打压的燕王杨宁,如今却摇身一变,直接成了龙椅之上的大乾新皇。
这事儿无论是谁见了都会感到由衷的恐惧的。
毕竟。
谁也不知道这位曾经的大乾燕王,现在的大乾新皇,究竟会拿出怎木样的态度来对这些外戚集团进行清算。
“朕无意和你们死磕到底。”
杨宁说着,缓缓挽起了龙袖,眼神中不禁生出了一抹坚毅之色。
“现在既然朕已经成了这大乾新皇,便会为天下苍生考虑,先前你们与朕之间发生的那些不愉快……虽说,确实是给当时的朕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此话一出。
刚刚要站起身的一众三皇子一派的官员,则是又重新屈膝跪了下去。
“但……朕只是将过去的那些斗争,视为上天给朕的磨炼罢了。”
杨宁说着,语气逐渐生出了几分慷锵之色:“现在,朕已经能够平心而视了,汝等起身吧,朕刚刚接手这广阔的王朝。
尚且还需要人来辅佐,若是没有汝等的帮扶,朕安能坐稳天下啊?”
“还望大乾皇帝陛下,赐罪!”
三皇子一派为首的柳大人,操着苍老的哭腔喊道。
“赐罪就免了。”杨宁就坡下驴的摆了摆手:“就由你柳大人牵头,适当给诸公罚俸一年,充归国库就是了。
毕竟,新朝当立,政策先行,处处都是要花银子的。”
“老臣叩谢新皇之浩荡天恩!”
柳大人闻言,猛地拱起双手,再度看向杨宁的眼神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动容。°看′书?君~ ??已?发[t¨布3最e新2a章?节?
“行了。”杨宁扶着龙椅的两侧扶手,缓缓站起身,而后龙袖一挥道:“既然才刚太上皇已经将萧皇后、三皇子杨建、楚王杨楚,以及外戚集团相关人员的惩治措施全都制定好了。
那朕也不再过问了,一切都按照先前太上皇的指示去办吧。
杜大人,退朝之后,你留一下,朕……有几句话想要问你。”
“臣等领旨!”
说罢。
养心殿内百官齐齐拱手而去。
杜润也第一时间缓步来到了登龙阶前,冲着高高在上的杨宁双手一拱:“陛下唤老臣何事?”
而见养心殿内百官退去。
杨宁也放下了架子,一脸狐疑道:“杜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在那急诏之中给本王,啊不对,给朕所写的深意,不就是让朕借此机会将外戚集团拔除吗?
可现在……朕怎么稀里糊涂的就成皇帝了?
况且,朕在东北尚且有许多事务尚未安排妥当,朕更不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当好一个皇帝啊?”
说着,杨宁轻揉眉心,眸中不禁闪过一抹愁思。
“陛下所想之事,老臣其实早就料到了。”杜润淡然一笑,双手再拱:“毕竟,此事乃是
太上皇突然做出的决定,即便是老臣,在最开始得知此事之时,也是颇为震撼啊。”
“可是朕……当真够格当这个皇帝吗?”
杨宁声线颤抖,神色忐忑道。
“为何不够格?”
杜润说着,大手一挥,眼中露出了一抹坚毅的金光:“纵观彼时的大乾王朝,上到大乾皇帝,下到皇子藩王。
无论是从经济、军事、民心上来看,这大乾境内可有任何一方,能比得上陛下所治理的东北?
其实陛下心里也清楚,在春闱之前,老臣曾和太上皇共同去了一趟东北。
在东北,老臣和太上皇可是实实在在的开了眼啊。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精良的火器弹药,便足以碾压大乾京城火药司几个来回了。
更别提东北当地百姓的生活,虽说富足程度或许赶不上京城的内城,但几乎每一个东北子民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肉眼可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啊。
老臣和太上皇,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为何?
不就是想要让天下寒士尽欢颜吗?
可奈何老臣能力有限,太上皇被架空的难受。
纵然前方有着万险,老臣和太上皇也无法逾越了。
但临了临了,老臣和太上皇却在东北,看到了真正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的一幕。
当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官民鱼水情的那一刻。
其实老臣心中就已经有了定数,太上皇一定会在今年之内将这大统之位传给陛下您!
纵观大乾,也只有您一个,能配得上这份荣耀了!”
说着。
杜润的眼神中不禁红润了。
在这位辅佐过三代皇帝的老臣看来。-x~i*a-o¨s?h_u·o?h¨u′n*.\c*o!m?
杨宁的出现,更像是天赐良人,更像是上天垂怜大乾王朝,而给大乾王朝送来的一个定海神针。
滋要是能让杨宁登顶九五至尊之位。
那这已颇显疲惫之相的大乾王朝,定然会变成一位中兴之主,甚至是一位盛世明君!
“既然是父皇所托,朕理应将此事干好才是。”
杨宁深吸一口气,面色沉静了几分说道:“不过,眼下朕应当先从何处入手呢?”
杨宁是真的谨慎。
只因。
这大乾皇帝不比边疆燕王。
在东北当燕王之时,那是天高皇帝远,想要怎么做全都是自己说了算。
丝毫不必在乎所谓大乾礼制,大乾祖制。
毕竟,在东北那连年征战的半蛮荒之地。
压根就没人看你的礼制、祖制。
但这里是京城。
如今,他杨宁脚下所踩的,乃是传承了大乾正统两百多年的皇宫!
在此处,他杨宁所要做的,所应该做的。
可就不能再像那边疆藩王一般随性狂妄了。
在此处,你若是不将这所谓的大乾礼制、大乾祖制规规矩矩的使唤出来。
那可是真的会有无数朝中文武,可是真的会有无数重臣、老臣,以一种近乎癫狂的姿态讨伐你这个坐在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的。
即便杨宁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规矩,即便杨宁心中很清楚,这些所谓的狗屁礼制除了误国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了。
但话说回来。
他是大乾皇帝,而不是光杆司令。
他所下发的每一个命令,都需要有人去执行才是。
而执行这些命令的,便是那些嘴里满是仁义礼智信,心中尽是所谓大乾祖制的老臣。
虽说日后,杨宁是一定会找机会,把那些所谓的老臣全都裁撤,换上一批更有能耐的年轻官员。
但那毕竟是日后。
少说也要两三年的沉淀之后,方才能如此行事。
毕竟,这些能站在养心殿两侧,天天嘴里念叨着:“之乎者也”的文武官员,几乎每一个都是有背景、有资历的。
纵然是身为大乾皇帝的杨宁,想要将这些文武官员,以及这些文武百官背后的势力清洗、铲除,也绝非是一件易事。
况且,大乾京城之中的情况错综复杂。
有些世家大族,在明面上看着或许是什么所谓的敌对世家。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敌对世家,很可能在背地里都已经把酒言欢,甚至是秘密联姻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
京城中不存在眼见为实。
只存在利益交换。
“大乾祖制和皇宫规矩,这些都可以慢慢的去学。”
杜润看出了杨宁心中所想,便一脸认真的宽慰道:“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陛下最应该做的,最先要做的事,应当是处理好东北方面的官员调动,以及……东北方面的财务转移。
毕竟,陛下入了皇宫之后,所要用钱的地方可是多如牛毛。
若是全都靠大内的那点银子支出,定然是不够的。
所以,老臣还是由衷的建议,陛下能尽可能的多存一些所谓的私房钱。
东北互市本就在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之中。
陛下只需要顺水推舟的再针对大乾的商贾,给出几条所谓的政策,便足以让那东北互市区,成为一项稳定且长远的收入来源了。
另外,陛下与漠北之间的关系本就不错,先前,或许是因为朝中多有老臣反对的声音,又或者是因为太上皇在位,陛下想要办事总会有些畏首畏尾的。
但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陛下已经可以大展身手了。
所以,针对漠北王庭方面的政策,老臣以为,陛下同样可以提上日程了。”
说着,杨宁轻抚龙椅,略显沉思道:“其实……漠北王庭几乎已经归大乾所拥有了。
彼时的漠北可汗,也算是朕见解扶持上去的。
另外,朕现在虽为大乾皇帝,但是脑袋上仍旧顶着一个一等漠北将军侯的身份。
关键是,朕与漠北王庭之中的漠北四丞相、漠北第一丞相都交好,甚至漠北四丞相已经举家从漠北地王都齐木斯,迁徙到了新鹤城中定居。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乾只需要继续对漠北王庭教化几年,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漠北王庭顺理成章的成为大乾王朝的一部分。”
“这是陛下所想,自然是要由陛下所做了。”杜润双手拱起,眼神中满是欣赏之色道:“此事,老臣便不必过多插手了,此乃陛下之成绩。”
说罢。
杜润淡然一笑,而后继续开口说道:“另外……陛下可再制定七条政策,大乾历代新皇登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七条新皇国策的。
至于登基典礼,就定在五日之后吧,中间留出几日的时间,老臣派人将养心殿内外再修缮一番。
至于陛下的衣食住行、起居安排,都会由司礼监全权负责的,这些陛下不必在意。
老臣一会儿去通知石恒将军,就说陛下已经继承了大统,让石恒将军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处置这二十万大军。
若是没有别的事儿。
那老臣就先行告退了?”
“去……去吧。”杨宁摆了摆手,旋即一头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
一股冰凉感,更是瞬间钻进了他的后脖颈。
但杨宁并未抬起脖子,而是逐渐用体温捂热了龙椅的靠背。
他透过养心殿内满是花纹的窗户看向天空,颇为感慨的说道:“先前一直在为这皇位努力,如今得到了……倒还真有些唏嘘啊。”
……
与此同时。
京城。
太子府。
随着太子在一年前战死辽东。
太子府内的所有下人都被遣散了。
太子府也被大乾皇帝在伤心欲绝的状态之下,直接封禁了。
只不过。
彼时贴在太子府大门前的两张封条,则是被肉眼可见的人为撕开了。
透过门缝中可见,太子府的大院中,俨然是一派落寞景象。
青苔石砖、杂草荒院、东风灌入破败的门窗中,吹出如鬼叫一般的哀鸣。
路过的行人见状,都不禁加快了脚步。
生怕被这太子府内残存的怨鬼锁魂。
“父皇,此事儿臣算是办妥了吧?”
太子府后院,一道浑厚的声音传出。
“自然是办妥了,你能出这么多人力物力,也是辛苦了。”
太上皇淡然一笑,眼神中不禁生出了一抹欣慰之色。
“为父皇办事,自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楚王杨楚双手拱起,眼中生出了一抹笑意。
见此一幕,太上皇则是深吸一口气,背着手沉声说道:“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皇位老六算是彻底坐稳了,至于老六能将这大乾天下治的如何,就不是你我父子二人该操心的了,”
“六弟的本事滔天,但还是父皇慧眼识珠。”
楚王杨楚同样是淡然一笑,颇为附和的说道:
“若不是父皇在那次皇子军演之中发现了六弟的才干,想必,彼时的六弟,也不过是在京城中见人乱锤的憨皇子罢了。”
“这老六在藏拙,朕早就看出来了。”太上皇摆了摆手道:“况且……那外戚集团本就是下一任君主的磨刀石。
这是历代大乾先帝都心照不宣所做的一件事。
那些从温室中长大的花朵,一旦碰到了外来的暴风雨,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的。
想要让这花长得漂亮,且活的长久,就必须要让这花经过狂风暴雨的璀璨。
这也是为什么,父皇并未将外戚集团赶尽杀绝,因为打从一开始,这张扬舞爪的外戚集团的宿命,就只是下一任大乾新皇的磨刀石罢了。
不过,倒是苦了你了老四,为了将这戏码做足,朕也将你封锁在了西南,世代子孙都再难逾越啊。”
“父皇不必如此。”楚王杨楚闻言,只是会心一笑:“儿臣心里明白,等到下一任新皇出世之时,儿臣将成为下一任新皇的磨刀石。
但……父皇先前也说了,儿臣办事不易,所以准许儿臣在五代之内,可以向西南外任意扩张,所到之处,皆为大乾领土,所取之财皆为儿臣之财。”
“这是父皇能给你唯一的保障了。”
太上皇说着,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释然之色。
他拍了拍楚王杨楚的肩膀,仿佛是一个父亲在宽慰自己的孩子。
“行了,你快快回西南吧,朕也得回去了,这或许是你我父子见得最后一面了。”
太上皇说着,眼眶中不禁犯起了一圈涟漪。
“父皇,保重!”
楚王杨楚闻言,也是双手一拱慷锵有力的回应道。
而随着楚王杨楚离开之后。
这破败的太子府内就只剩下了大乾太上皇一人。
他环顾这破败且熟悉的太子府,步伐逐渐慢了下来。
一股复杂且真实的情感,更是瞬间迸发而出,萦绕于心间。
“大乾……皇帝……”
大乾太上皇嘴里嘟囔着,眸中却闪出了几分失落:“罢了,天下这烂摊子,还是交给老六去折腾吧,朕……真的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