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60章 沙俄远东军投降

笑过之后,列宁继续道:“明天上午在农机厂(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演讲、座谈,下午我们去找戈辉,后天……”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2月12日”,继续说道:“14日,我们回俄国。”

“看来我们等不到他们说的,沙皇的远东军投降了。”加米涅夫略显遗憾地说道:“坦白的说,我内心是很复杂的,既想让他们赢,又想让他们输。”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季诺维也夫深有同感地说道:“毕竟沙皇的军队,也是我们国家的军队。”

列宁也轻轻点头,然后说道:“上周,我们观摩了他们的军事训练,就连那个神秘的精锐小队,我们也看了他们的选拔训练……”列宁起身,在房间里轻轻走动,继续说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就是在锤炼钢铁。沙皇的军队呢……”双手插兜的列宁,轻轻摇头:“由贵族和地主领导的由农奴组成的军队,他们会成为钢铁吗?他们战斗,只当自己在服劳役。”列宁问:“面对禁卫军那样的钢铁之师,这样的沙皇军队,能打赢吗?有可能打赢吗?”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对视了一眼,轻耸肩头,加米涅夫说道:“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明天的演讲和座谈吧!”

“我同意!”季诺维也夫连忙附和。

1906年2月13日,上午,加米涅夫在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演讲“工会的力量”,之后,和列宁、季诺维也夫一起,参加了农机厂组织的座谈会,交流讨论工会的职能和作用。

同样在这个上午,宁远和奥斯曼代表在红楼举行了正式会谈,由于双方的目的是相向而行的,所以谈判过程中,除了在价钱方面双方反复拉锯之外,其它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矛盾。双方基本达成了武器购销协议,奥斯曼向禁卫军购买三十个师的禁卫军现役武器装备,禁卫军要派人去奥斯曼,指导训练奥斯曼军队,奥斯曼选拔精锐士兵派到朝阳,参加特种兵训练。关于武器技术交易的价格,双方还需要改日另行磋商。

还是在这个上午,戈辉和钦差大臣徐世昌在外事局,关于武器技术交易,在不伤和气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徐世昌提了很多问题,戈辉强调了很多理由,也提了很多听起来十分过分的条件,戈辉听懂了徐世昌的要求,徐世昌也深刻认识到了戈辉的精明。下午,关于特区建立之初,戈辉答应每年向朝廷支付3亿两国家建设债券的问题,深入的交换了意见。因为特区建设和对俄战争都需要天量的国家建设债券,所以戈辉明确告之,特区没钱。戈辉承认自己是大清的官员,承认北方经济特区是大清的特区,但就是不向朝廷交钱,特区的每一文钱,都有去向,但就是不去朝廷那里。

同日下午,禁卫军与沙俄远东军达成投降协议,禁卫军承诺给予沙俄远东军战俘待遇,保证投降士兵的人身安全,沙俄远东军高层承诺,在放下武器之前,安抚远东军士兵,维护内部稳定。

还是在这个下午,列宁、加米捏夫、季诺维也夫三人向戈辉辞行。戈辉再三挽留,但三人去意已决。当晚,戈辉在政府宾馆宴请三人。吃到一半,徐世昌不请自来,他表示天天都在收音机里听到关于列宁三人的报道,所以他一定要来见一见真人。虽然很唐突,但并未引起列宁三人的反感,特别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徐世昌很快和列宁三人成了酒友,很多话孙婉儿还没来得及翻译,双方似乎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意思,马上心领神会地举杯。

1906年2月14日,丙午马年正月二十一,西方情人节,列宁、加米捏夫、季诺维也夫三人坐进龙旗星途商务车,在戈辉、宁远的注视下,驶离政府宾馆,结束了他们为期20天的朝阳之行。黄石少校和张仪少校作为禁卫军与列宁的联络官,依然同行,同时,还安排了禁卫情报局德国课,在欧洲为黄石和张仪提供必要的协助。

当日上午,沙俄远东军分别在海拉尔、哈尔宾、牡丹江放下武器,正式向禁卫军投降,沙俄远东军营以上含营级军官,以及远东军高层,立即被押上火车,押往八角台军事基地,临时看管。日本满洲军的军官们也被关押在这里。至此,东北境内的战争全部结束,今天是真正的胜利日。

特区广播电台第一时间公布了喜讯,整个朝阳、整个特区、整个长城以南的大清国立即高潮。《特区日报(朝阳日报更名)》《东北商报》《禁卫军报》同时增发晚报,标题统一为——胜利日,详细报道27万多沙俄远东军有条件投降的整个过程。

整个大清国民间,对,就是民间,非官方的,自发的,歌舞升平,庆祝禁卫军胜利,庆祝禁卫军收复东北全境,庆祝和平到来。商人们看到了和平后的巨大市场,战后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商机,戈辉在发布会上不是说了吗,建设的时代来了,这就是巨大的机遇,到经济飞速发展的东北经商,绝对有利可图。普通民众也看到了机会,特别是没有土地,没有工作的人,东北有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去东北,有地种,有活干,换个活法,这是很多普通民众的心声。

一直在努力增产的“胜利日”香烟,再次被爆买,销售额直线上升。同日,一款同样价格亲民的新款烤烟型香烟——总督,正式开始销售,立即热卖。烟盒上阴影形式的戈辉军装半身象,非常受烟民欢迎,很多人说,就是冲着这张戈辉的照片才买的这款香烟。

特区外交圈直接地震,连沙俄远东军都投降了,这可是欧洲的老牌列强,别看在日俄战场上,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但那不是沙俄远东军不行,是沙俄的真正力量无法及时投送到远东,日本满洲军只是在沙俄的力量最边缘占了一点小便宜罢了。但是,沙俄远东军向禁卫军投降,却丢了整个欧洲的脸。

沙俄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听到这个消息,连爆了三句俄式粗口,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打不赢可以撤退啊,铁路走不了,可以直接向北,步行撤退啊,难道俄军没有铁路,就无法行动了吗?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是猪脑子吗?他们的官位是花钱买来的吗?废物,真的是太废物了。

同样不理解的是德国驻朝阳领事乔纳斯,为什么沙俄远东军会投降。英国人和法国人一直说是德国把禁卫军这只野兽,从笼子里放出来的,是德国背叛了老欧洲,是欧洲的罪人。真的是这样吗?不,不对,乔纳斯用力的摇头否定。德国只是帮禁卫军建了钢铁厂,建了电厂,仿制了毛瑟g98式步枪,其它的都是一些民用技术,对军事上的帮助十分有限。打赢战争,武器固然很重要,但是更更重要的是人,如果人不行,给他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是戈辉,对,会魔法的是戈辉,是戈辉改变了这一切,是戈辉唤醒了清国人血管里的杀性,是戈辉找对了方向,花对了钱,不计成本的砸钱,赌上一切,赌赢了。当然,禁卫军赢了,对德国来说有更多的好处,说明禁卫军是合格的德国盟友,说明禁卫军有能力牵制更多的沙俄军事力量。乔纳斯开始期待接下来德国与禁卫军的谈判了,昨天收到电文,载着德国高级别代表团的军舰,已经过了长江口,距离锦州港越来越近了。

幸灾乐祸的是日本人,听到俄国人也投降,日本人表示很踏实,同命相连,很好。同时,日本人也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和俄国人战略和解的机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禁卫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和俄国人一起对付禁卫军,绝对可以做到1+1大于2。神原和也想到这里,杯里的清酒,一杯接一杯地喝进肚里,越想越开心。他和秘书中岛裕之,推杯换盏间,就谋划好了与俄国人合作的计划,择日拜访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

听到新闻的英国领事卡尔也看到了机会,一直在谋划的新八国联军计划,再次被夯实了一层。俄国人一定会成为新八国联军的主力,想象一下毛熊发怒的样子,卡尔的手指不禁在空气中弹起了优美的乐章。香港是帝国亚洲利益的基石,是帝国军力在亚洲的桥头堡,所以必须拿回来。还有南部非洲,那是帝国在非洲的利益之锚,决不能让禁卫军染指。禁卫军是列强世界的不稳定因素,是列强诸国在亚洲利益的绊脚石,是必须要消灭的,所以重组八国联军是重中之重,集多国力量顷力一击,直接扼杀,杀一儆百。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在黄昏前收到的电文,气得直接暴走,一口气砸碎了十几个中国明代早期的花瓶。粗口大骂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是废物,是妓女生的杂种。命人立即抓捕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的家人,必须要让这两个叛徒付出代价。结果,去抓人,没抓到,人去楼空。

“什么?人没了?”当尼古拉二世得知人没抓到,不知去向,立即暴怒:“去找,如果找不到,你们就替他们死。”

事实上,一周前就有人暗示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的家人,立即离境,去德国,去法国,去哪里都行,反正要远离俄国。两家人也很听劝,立即行动,找借口离开了圣彼得堡,去了乡下的农庄生活,虽然一直有军方的人监视,但他们就是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消失得毫无道理可言。

听到调查结果,尼古拉二世再次暴走,直接逮捕了几个军方负责人,因为他们负责监视远东军高层的家人,现在把人看丢了,这是大罪,尼古拉二世扬言要枪毙这几个军方负责人。

与尼古拉二世一样愤怒提光绪皇帝,他在乾清宫里大声咆哮:“他又赢了,为什么他又赢了?”

近身小太监元福,吓得匍匐在地,身体瑟瑟发抖,感觉整个乾清宫都在晃动,颤声说道:“皇上息怒,保重龙体啊!”

其实,光绪生气,禁卫军胜利只占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戈辉要价太高,还拒绝支付每年3个亿的国家建设债券。

光绪是今天上午收到的电文,徐世昌昨天下午谈判结束,回到政府宾馆,没能整理完谈判报告,晚上又参加了列宁等人的送行宴,喝多了。今天上午才整理完谈判报告,马上发给了光绪皇帝。正赶上光绪听完禁卫军胜利的消息,本来心情就不好,看到徐世昌发来的电文,直接就怒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上,袁大人到了。”小元福轻声提醒。

光绪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轻轻扬手:“宣”。

很快,袁世凯走进御书房,跪匐在光绪近前:“臣,袁世凯恭请陛下圣安。”

“起来吧!”光绪犹豫了一下:“圣……躬安。”

“谢陛下!”袁世凯起身。

光绪走到御案前,捡起桌上的电文,转身递给袁世凯:“看看吧!徐世昌的电文。”说完,继续平复心中的怒火。

袁世凯立即躬身,双手接过来,快速浏览了一遍徐世昌电文,的确,戈辉的条件真的把他震惊了,没想到戈辉居然直接摊牌,装都不装了。

“他眼中没有君父,他也不想做朕的臣子。”光绪声音冰冷。

袁世凯迅速整理思路,避开君臣父子的关系问题,直接捡利益核心谈自己的看法:“陛下,臣以为,不用再谈了,就按他的条件来吧!”

“你说什么?”光绪目光就像两把寒冰匕首,狠狠地刺向袁世凯。

“陛下息怒”袁世凯轻声解释:“朝廷的实力不在今天,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之后,藏锋卧锐,厉兵秣马,以图将来。”

“你说的这些,朕又何曾不知,但……”光绪拧着眉毛说道:“朕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戈辉)真是太嚣张了,眼里还有朝廷吗?还有君父吗?”

“陛下,很多事只需要等待,不需要特意去做什么,花自然会开。”袁世凯斟酌着措词说道:“比如……陛下重新执掌朝廷,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光绪的眼睛眯成针芒状,像无数根针刺向袁世凯。

袁世凯立即跪匐在光绪脚下,继续道:“陛下的皇家近卫军,36个师的新编陆军,都需要时间成长起来,陛下需要等待。”

光绪冰冷的目光注视着埋头在自己脚下的袁世凯,想起了当年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自己被囚禁,变法失败,今天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良久,转身回到御案后面坐下,平静地说道:“老太后初三的电文你也看了,说说吧,你的看法,起来说话。”

“谢陛下”袁世凯起身,抬手拭去额头的汗水,有点不明白,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在光绪面前,压力倍增的?站定后,继续说道:“结合今天徐大人电文,再说太后的初三电文,臣还是当时的想法,太后之言甚好,停掉全国的土地税,停止支付美国和德国的庚子赔款,筑路权,采矿权,码头运营权,只要价格合理,只要正常交税,都可以卖掉。等陛下的新编陆军建设完成,届时……”袁世凯没有往下说,留给光绪自己想象的空间。

“你先退下吧!容朕仔细思量一番。”光绪向袁世凯轻轻扬手。

“臣,告退。”袁世凯给光绪磕头,然后起身离去。

光绪扭头看向挂在墙上的大清全图,山川河流,二十三个省,漫长的海岸线,一切尽在眼前。除去戈辉管理的北方经济特区,大清最富饶的长城以南,都在朝廷的治下。长城以北有什么?除了边荒塞外,就是草原沙漠,白山黑水间确有些好东西,但又能有多少呢?有长城以南多吗?有什么能和长城以南相比?根本无法和长城以南比,看着大清全图,光绪眼前突然间豁然开朗。他笑了,笑自己眼界只局限在紫禁城,局限在北京城,笑自己才才看到整个大清,这里是朕的,那里也是朕的,全部都是朕的,他决心要和戈辉一较高下,看看到底谁才能赢到最后。

在光绪心情变明朗的时候,戈辉的心情更加明朗,整个下午都在各种签字中度过,除了很多人挤在大街上的游行活动没有同意之外,其它的庆祝活动都签字同意了,整个朝锦工业区开始了七天让利大酬宾,庆祝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