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中国盾
第118章割发代首
待王垕走后,曹操缓缓抬起头,凝视着营帐的顶部,口中喃喃自语道:“三日,三日……”
小斛分粮的命令一经下达,立刻就开始执行了。然而,当将士们看到分到手中的食物时,却都傻眼了——只有极其稀薄的稀饭和小小的一块饼。
这样的伙食对于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和战斗的士兵们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根本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点饭,怎么吃得饱啊!”一名士兵抱怨道。
“肚子都吃不饱,走路都困难,还怎么打仗啊!”另一名士兵附和着。
“小斛分粮,到底是谁的主意?”又有士兵愤怒地喊道。
“为什么要克扣我们士兵的口粮?”更多的士兵纷纷附和,情绪越来越激动。
士兵们的怨气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们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负责分发粮食的粮官身上。
“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克扣我们的口粮!”
“我们在前线拼命,你们却在后面享福!”
“把我们当什么了?”
士兵们一边骂着,一边纷纷甩掉手中的饭碗,气势汹汹地冲向粮官。
更有甚者,直接将发放粮食的小兵给围了起来,怒目圆睁地逼问:“到底谁的主意,说!”
面对愤怒的士兵们,粮官和厨子们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而此时,王垕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急忙跑去曹操那里,气喘吁吁地报告:“主公,主公,快出去看看吧。小斛分粮,各寨无不嗟怨,皆言主公欺众啊!”
曹操听到王垕的话,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王垕满脸焦急,额头上甚至已经渗出了一层细汗,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对曹操说道:“主公啊,您可得赶紧想个法子啊!”
紧接着,他又提高了声音,带着几分惶恐和急迫喊道:“再不想办法,士兵们恐怕就要哗变啦!”
然而,曹操却仿若未闻一般,只是死死地盯着王垕,一言不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让人感到有些窒息。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曹操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正打算向你借一样东西,以此来平息众人心头的不安。”
说罢,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王垕的反应,然后接着说道:“你可千万不要吝啬啊。”
此时,正在帐内与曹操一同议事的郭嘉,突然惊讶地看向曹操。
尽管他心中对于曹操的意图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但他仍然难以相信自家主公真的会采取这样的手段。
而另一边,王垕对于曹操的话却是一头雾水,他完全不明白曹操到底想要借什么东西。
于是,王垕老老实实地问道:“不知主公您想要借什么东西呢?”
曹操的心中其实也有些不忍,但事已至此,他还是咬了咬牙,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我想要借你的首级,来警示众人!”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王垕的耳边炸响。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完全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而一旁的郭嘉同样震惊无比,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曹操,他怎么也想不到曹操竟然真的会用如此残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主公!”王垕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我实在是没有罪过啊,您怎么能这样对我……”
然而,曹操的语气却依旧平静如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我当然知道你是无罪的,但如果不杀你,军心必定会大乱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看着王垕,缓缓说道:“你放心去吧,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替你照顾的,你不必担忧。”
王垕难以置信地望着曹操,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冷漠无情的人,竟然就是自己一生忠心追随的主公。
“主公……”王垕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哀伤。
曹操见状,毫不留情地升起了军帐,高声喊道:“来人!”
随着曹操的命令,一群士兵迅速围拢过来。
“王垕故意使用小斛,盗窃官粮。”曹操的声音冷酷而决绝。
“按照军法,应当斩首!”
士兵们听到曹操的宣判,纷纷附和道:
“原来就是他偷窃军粮啊。”
“这种人就该杀。”
“杀了他!!!”
一时间,营帐内群情激愤,喊杀声此起彼伏。
王垕一脸无辜地回头,看着曹操,缓缓跪拜下去,“主公,王垕就此别过了!”
曹操回到帐中,在四下无人的大帐之内,他缓缓地走到帐门口,隔着帐帘,远远地凝视着大帐外那具已经身首异处的尸体——王垕。
曹操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突然举起双手,遥遥地冲着王垕的方向拱手行了一礼。
“算你特么地有点人性。”曹操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他知道,王垕是一个无辜的人,他的死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权谋之计。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为了稳定军心,曹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唉,乱世之中,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曹操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帐中。
王垕被斩之后,虽然军中仍然是小斛分粮,士兵们依然吃不饱,但却没有人再敢在军中闹事了。曹操的这一举动,虽然残忍,但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曹操深知,要想让士兵们继续忍耐下去,光靠威严是不够的,还需要给他们一些希望。于是,他走出大帐,站在高台上,对着下方的士兵们高声喊道:
“此番粮官盗窃,致使军中无粮。但大家放心,再坚持几日,程昱的援粮就能送到,大家稍安勿躁。”
曹操的话语在军中回荡,士兵们听了,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他们知道,曹操是一个有能力的统帅,既然他说援粮即将到来,那就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在恩威并施之下,士兵们忍耐了几天,终于盼来了军粮。当那一车车的粮食运进营地时,士兵们欢呼雀跃,对曹操的信任也更加深厚了。
四路大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终于攻克寿春,大败袁术。】
就在此时,张绣与刘表暗中勾结,趁着曹操远离许都的机会,突然发动攻击,直逼中原地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曹操别无他法,只能亲自率领大军,匆忙赶回许都救援。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建安三年,曹操已经与张绣进行了三次激烈的争剿战斗。
有一天,曹操率领军队行军途中,路过一个宁静的农庄。
田间,百姓们正忙碌地收割着成熟的稻穗,然而,当他们看到曹操的大军逼近时,惊恐万分,连稻谷都顾不得收拾,纷纷四散奔逃。
曹操站在远处,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自从将刘备招揽为座上宾后,曹操从刘备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他不禁反思,为何百姓们都对刘备赞不绝口,众多名人志士也纷纷投奔刘备呢?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刘备以仁义著称。
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曹操对他们可谓是求贤若渴。
此刻,曹操深刻地意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他决定借着这次机会,设法收拢民心。
于是,曹操果断下令:“立刻派人去通知附近的村民父老,就说我是奉天子的明诏,出兵讨伐叛逆,实属迫不得已。”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如今正值麦熟时节,我军将士虽身处军旅,但也绝不能践踏百姓的庄稼。”
“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斩首!”
此令一出,如雷贯耳,震慑人心。百姓们听闻后,心中稍安,纷纷议论道:“我军军法如此严明,我等可安心割麦,不必担忧。”
军令既下,三军将士皆谨遵命令,经过百姓麦田之时,皆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经过一大片麦田之时,曹操的座驾突然受惊,如脱缰野马一般,径直冲入麦田,肆意践踏。
一时间,麦浪翻滚,麦秆倒伏,原本整齐的麦田被践踏得一片狼藉。
过了许久,曹操才好不容易止住马匹。他面色凝重,骑马立在麦田间,望着眼前的惨状,一时不知所措。
而此时,手底下的士兵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曹操,似乎在等待他的指示。
曹操定了定神,高声喊道:“行军主簿何在?”
“在!”行军主簿闻声,赶忙上前,向曹操行礼。
曹操面色阴沉,厉声道:“我马踏麦田,应治何罪?”
主簿一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他结结巴巴地说道:“丞……丞相,您……您岂可论罪啊!”
曹操猛地仰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主簿,沉声道:“我知法犯法,若不治罪,将何以服众?”
说罢,曹操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剑,寒光一闪,令人不寒而栗。
随行的士兵和将领们见状,都惊愕地看向曹操,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曹操手持长剑,横在自己的脖颈之上,那寒光闪闪的剑身,仿佛随时都能将他的生命斩断。此时的曹操,早已自封丞相,位高权重,然而此刻他却做出如此决绝之举,实在令人震惊。
随行的将领们见状,脸色大变,急忙飞奔而来,口中高呼:“丞相,丞相!”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恐和焦急,似乎生怕曹操真的会一剑自刎。
然而,曹操却不为所动,他怒目圆睁,对着众将厉声道:“诸位休动!”这一声怒吼,犹如雷霆万钧,让众将们瞬间愣住,不敢再向前一步。
曹操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郭嘉身上,那眼神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期待。郭嘉见状,心中了然,他连忙拱手跪地,高声说道:“丞相,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以尊。”
曹操微微点头,似乎对郭嘉的话表示认可。郭嘉继续说道:“丞相统帅大军,身负国家重任,岂可自戕!”他的言辞恳切,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将士们都为之动容。
众将士们见状,纷纷效仿郭嘉,跪地请求曹操不要自戕。一时间,场面变得异常肃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曹操的决定。
曹操沉默片刻,终于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剑,他长叹一声:“既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我姑且免死。”然而,他的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甘。
虽然曹操说了姑且免死,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到队伍中,而是依旧站在原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他微微垂首,双眼凝视着地面,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众将士们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曹操,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有什么举动。终于,曹操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停留在自己的头发上。
他当着众将士的面,将一缕头发散了下来。这缕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一条黑色的绸带。曹操的动作优雅而从容,没有丝毫的犹豫或迟疑。
紧接着,曹操举起手中的宝剑,将剑尖对准那缕散下的发丝。他的手稳如泰山,没有丝毫的颤抖。在这一瞬间,整个场面都变得异常安静,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响。
曹操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虽然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然军令如山,我死罪虽免,亦当割发代首。”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说罢,曹操毫不犹豫地挥动宝剑,只听“咔嚓”一声,那缕头发应声而断。曹操将断发握在手中,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将断发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这一举动,既是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对众将士的一种警示。曹操以割发代首的方式,向大家表明了他对军令的重视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在场的众将士们见状,无不对曹操的举动深感敬佩,同时也更加明白了军令的严肃性。
小斛分粮的命令一经下达,立刻就开始执行了。然而,当将士们看到分到手中的食物时,却都傻眼了——只有极其稀薄的稀饭和小小的一块饼。
这样的伙食对于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和战斗的士兵们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根本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点饭,怎么吃得饱啊!”一名士兵抱怨道。
“肚子都吃不饱,走路都困难,还怎么打仗啊!”另一名士兵附和着。
“小斛分粮,到底是谁的主意?”又有士兵愤怒地喊道。
“为什么要克扣我们士兵的口粮?”更多的士兵纷纷附和,情绪越来越激动。
士兵们的怨气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们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负责分发粮食的粮官身上。
“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克扣我们的口粮!”
“我们在前线拼命,你们却在后面享福!”
“把我们当什么了?”
士兵们一边骂着,一边纷纷甩掉手中的饭碗,气势汹汹地冲向粮官。
更有甚者,直接将发放粮食的小兵给围了起来,怒目圆睁地逼问:“到底谁的主意,说!”
面对愤怒的士兵们,粮官和厨子们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而此时,王垕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急忙跑去曹操那里,气喘吁吁地报告:“主公,主公,快出去看看吧。小斛分粮,各寨无不嗟怨,皆言主公欺众啊!”
曹操听到王垕的话,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王垕满脸焦急,额头上甚至已经渗出了一层细汗,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对曹操说道:“主公啊,您可得赶紧想个法子啊!”
紧接着,他又提高了声音,带着几分惶恐和急迫喊道:“再不想办法,士兵们恐怕就要哗变啦!”
然而,曹操却仿若未闻一般,只是死死地盯着王垕,一言不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让人感到有些窒息。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曹操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正打算向你借一样东西,以此来平息众人心头的不安。”
说罢,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王垕的反应,然后接着说道:“你可千万不要吝啬啊。”
此时,正在帐内与曹操一同议事的郭嘉,突然惊讶地看向曹操。
尽管他心中对于曹操的意图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但他仍然难以相信自家主公真的会采取这样的手段。
而另一边,王垕对于曹操的话却是一头雾水,他完全不明白曹操到底想要借什么东西。
于是,王垕老老实实地问道:“不知主公您想要借什么东西呢?”
曹操的心中其实也有些不忍,但事已至此,他还是咬了咬牙,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我想要借你的首级,来警示众人!”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王垕的耳边炸响。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完全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而一旁的郭嘉同样震惊无比,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曹操,他怎么也想不到曹操竟然真的会用如此残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主公!”王垕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我实在是没有罪过啊,您怎么能这样对我……”
然而,曹操的语气却依旧平静如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我当然知道你是无罪的,但如果不杀你,军心必定会大乱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看着王垕,缓缓说道:“你放心去吧,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替你照顾的,你不必担忧。”
王垕难以置信地望着曹操,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冷漠无情的人,竟然就是自己一生忠心追随的主公。
“主公……”王垕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哀伤。
曹操见状,毫不留情地升起了军帐,高声喊道:“来人!”
随着曹操的命令,一群士兵迅速围拢过来。
“王垕故意使用小斛,盗窃官粮。”曹操的声音冷酷而决绝。
“按照军法,应当斩首!”
士兵们听到曹操的宣判,纷纷附和道:
“原来就是他偷窃军粮啊。”
“这种人就该杀。”
“杀了他!!!”
一时间,营帐内群情激愤,喊杀声此起彼伏。
王垕一脸无辜地回头,看着曹操,缓缓跪拜下去,“主公,王垕就此别过了!”
曹操回到帐中,在四下无人的大帐之内,他缓缓地走到帐门口,隔着帐帘,远远地凝视着大帐外那具已经身首异处的尸体——王垕。
曹操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突然举起双手,遥遥地冲着王垕的方向拱手行了一礼。
“算你特么地有点人性。”曹操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他知道,王垕是一个无辜的人,他的死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权谋之计。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为了稳定军心,曹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唉,乱世之中,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曹操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帐中。
王垕被斩之后,虽然军中仍然是小斛分粮,士兵们依然吃不饱,但却没有人再敢在军中闹事了。曹操的这一举动,虽然残忍,但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曹操深知,要想让士兵们继续忍耐下去,光靠威严是不够的,还需要给他们一些希望。于是,他走出大帐,站在高台上,对着下方的士兵们高声喊道:
“此番粮官盗窃,致使军中无粮。但大家放心,再坚持几日,程昱的援粮就能送到,大家稍安勿躁。”
曹操的话语在军中回荡,士兵们听了,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他们知道,曹操是一个有能力的统帅,既然他说援粮即将到来,那就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在恩威并施之下,士兵们忍耐了几天,终于盼来了军粮。当那一车车的粮食运进营地时,士兵们欢呼雀跃,对曹操的信任也更加深厚了。
四路大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终于攻克寿春,大败袁术。】
就在此时,张绣与刘表暗中勾结,趁着曹操远离许都的机会,突然发动攻击,直逼中原地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曹操别无他法,只能亲自率领大军,匆忙赶回许都救援。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建安三年,曹操已经与张绣进行了三次激烈的争剿战斗。
有一天,曹操率领军队行军途中,路过一个宁静的农庄。
田间,百姓们正忙碌地收割着成熟的稻穗,然而,当他们看到曹操的大军逼近时,惊恐万分,连稻谷都顾不得收拾,纷纷四散奔逃。
曹操站在远处,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自从将刘备招揽为座上宾后,曹操从刘备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他不禁反思,为何百姓们都对刘备赞不绝口,众多名人志士也纷纷投奔刘备呢?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刘备以仁义著称。
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曹操对他们可谓是求贤若渴。
此刻,曹操深刻地意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他决定借着这次机会,设法收拢民心。
于是,曹操果断下令:“立刻派人去通知附近的村民父老,就说我是奉天子的明诏,出兵讨伐叛逆,实属迫不得已。”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如今正值麦熟时节,我军将士虽身处军旅,但也绝不能践踏百姓的庄稼。”
“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斩首!”
此令一出,如雷贯耳,震慑人心。百姓们听闻后,心中稍安,纷纷议论道:“我军军法如此严明,我等可安心割麦,不必担忧。”
军令既下,三军将士皆谨遵命令,经过百姓麦田之时,皆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经过一大片麦田之时,曹操的座驾突然受惊,如脱缰野马一般,径直冲入麦田,肆意践踏。
一时间,麦浪翻滚,麦秆倒伏,原本整齐的麦田被践踏得一片狼藉。
过了许久,曹操才好不容易止住马匹。他面色凝重,骑马立在麦田间,望着眼前的惨状,一时不知所措。
而此时,手底下的士兵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曹操,似乎在等待他的指示。
曹操定了定神,高声喊道:“行军主簿何在?”
“在!”行军主簿闻声,赶忙上前,向曹操行礼。
曹操面色阴沉,厉声道:“我马踏麦田,应治何罪?”
主簿一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他结结巴巴地说道:“丞……丞相,您……您岂可论罪啊!”
曹操猛地仰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主簿,沉声道:“我知法犯法,若不治罪,将何以服众?”
说罢,曹操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剑,寒光一闪,令人不寒而栗。
随行的士兵和将领们见状,都惊愕地看向曹操,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曹操手持长剑,横在自己的脖颈之上,那寒光闪闪的剑身,仿佛随时都能将他的生命斩断。此时的曹操,早已自封丞相,位高权重,然而此刻他却做出如此决绝之举,实在令人震惊。
随行的将领们见状,脸色大变,急忙飞奔而来,口中高呼:“丞相,丞相!”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恐和焦急,似乎生怕曹操真的会一剑自刎。
然而,曹操却不为所动,他怒目圆睁,对着众将厉声道:“诸位休动!”这一声怒吼,犹如雷霆万钧,让众将们瞬间愣住,不敢再向前一步。
曹操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郭嘉身上,那眼神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期待。郭嘉见状,心中了然,他连忙拱手跪地,高声说道:“丞相,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以尊。”
曹操微微点头,似乎对郭嘉的话表示认可。郭嘉继续说道:“丞相统帅大军,身负国家重任,岂可自戕!”他的言辞恳切,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将士们都为之动容。
众将士们见状,纷纷效仿郭嘉,跪地请求曹操不要自戕。一时间,场面变得异常肃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曹操的决定。
曹操沉默片刻,终于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剑,他长叹一声:“既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我姑且免死。”然而,他的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甘。
虽然曹操说了姑且免死,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到队伍中,而是依旧站在原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他微微垂首,双眼凝视着地面,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众将士们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曹操,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有什么举动。终于,曹操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停留在自己的头发上。
他当着众将士的面,将一缕头发散了下来。这缕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一条黑色的绸带。曹操的动作优雅而从容,没有丝毫的犹豫或迟疑。
紧接着,曹操举起手中的宝剑,将剑尖对准那缕散下的发丝。他的手稳如泰山,没有丝毫的颤抖。在这一瞬间,整个场面都变得异常安静,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响。
曹操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虽然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然军令如山,我死罪虽免,亦当割发代首。”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说罢,曹操毫不犹豫地挥动宝剑,只听“咔嚓”一声,那缕头发应声而断。曹操将断发握在手中,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将断发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这一举动,既是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对众将士的一种警示。曹操以割发代首的方式,向大家表明了他对军令的重视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在场的众将士们见状,无不对曹操的举动深感敬佩,同时也更加明白了军令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