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

第六回 罢官职逢义士高僧 应龙图审冤魂怨鬼

包公凭借断明乌盆案声名远扬,可他为人正直无私、断案如神的作风,却招致了上司的嫉妒。再加上赵大在审讯过程中刑讯致死,文书上报后,按照惯例,包公被革除了官职。接到革职文书后,包公将县衙事务一一交代给代理官员,自己暂住在庙里。李保见状,收拾好银两和包袱,偷偷溜走了。

临行那天,定远县的百姓们堵在道路上,哭着为包公送行。包公再三劝慰,这才骑上马,带着包兴离开了定远县。可前路茫茫,他们一时竟不知该往何处去。坐在马背上,包公忍不住长叹,心中暗自思忖:“我包拯命运为何如此坎坷?自幼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承蒙兄嫂关爱,请来恩师教导,才得以科举成名。没想到因刑讯致人死亡,虽说是他罪有应得,终究是我行事粗心浮躁,落得个革职的下场,如今没脸回家。无处可去,不如先去京师,再做打算。”他只顾着在马上唉声叹气,包兴跟在一旁,明知老爷为难,却也不敢多问。

两人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山下。这座山虽不算险峻巍峨,却透着一股阴森凶恶之气。正打量间,突然锣声响起,冲出一群喽啰兵。为首的是个矮胖的黑汉子,半边胳膊裸露在外,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对方不由分说,将主仆二人捆绑起来,押上了山。

原来,这座山名叫土龙岗,是山贼盘踞的地方。山上有四位大王,见到有人被绑来,便吩咐将包公和包兴捆在两边柱子上,等四大王回来再做处置。没过多久,只见四大王慌慌张张、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喊道:“不好了!山下遇到一个高手,本领比我强十倍,刚一交手我就败下阵来。幸亏我跑得快,不然就惨了!哪位哥哥去会会他?”大大王说:“二弟,我去会会他!”二大王也说:“我陪大哥一起去!”于是,两人下山,却见一个人正威风凛凛地站在山坡上。大大王走近一看,突然哈哈大笑:“原来是兄长!快请到山中叙话!”

这才明白,张龙、赵虎之前误投庞太师府,发现庞太师是奸佞之臣后不愿久留。路过土龙岗时,他们赶走了原来的山贼,自己做了寨主。后来,王朝、马汉参加武举考试,被庞太师赶出考场,愤恨之下回家,路过此山时,被张龙、赵虎请到寨中,四人结为兄弟。按照年龄排序,王朝居长,马汉第二,张龙第三,赵虎第四。

马汉带着那人来到山寨大厅,一眼看见柱子上绑着的包公,不禁失声叫道:“哎呀!县尊大人怎么在这里?”包公抬头一看,惊喜地说:“难道是恩公展义士?”王朝等人连忙上前解开绳索,将包公请到上座。展爷询问缘由,包公将自己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后都感慨不已。展爷又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向包公赔罪,随后大家分宾主坐下。山寨中摆开酒席,众人边吃边聊,十分投机。

包公问道:“我看四位都是豪杰,为何落草为寇?”王朝回答:“我们都想考取功名,却未能如愿,只能暂时在此安身,也是不得已啊。”展爷说:“我看各位兄弟都是英雄好汉。如今包公虽然暂时被革职,但将来朝廷一定会重新启用他。到那时,各位兄弟何不弃暗投明,为国家效力?”王朝立刻说:“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如果老爷将来得到朝廷重用,我们都愿意追随左右!”包公连忙谦逊回应:“岂敢,岂敢。”众人饮酒畅谈,直到四更天才散去。

第二天,包公和展爷向众人告辞。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们下山。王朝和展爷交情深厚,又多送了几里路。包公和展爷依依不舍,最终还是挥手作别。

包公主仆继续骑马前往京师。一天,他们来到大相国寺门前,包公突然头晕眼花,从马上栽倒下来。包兴见状,急忙下马查看,只见包公双眼紧闭、牙关紧咬,已经昏迷不醒。包兴怎么叫都叫不醒,急得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寺中方丈了然和尚。了然俗家姓诸葛,名遂,是一位得道高僧,学问渊博,医术、占卜、星象等无一不精。他听到庙外人声嘈杂,便来到山门外,上前为包公诊脉,说道:“无妨,无妨。”又询问了包公落马的经过,包兴如实告知。

了然吩咐僧众将包公抬到方丈室东间,随即开方抓药。包兴小心翼翼地煎好药,喂包公服下。到了二更天,只听包公“哎呀”一声,睁开双眼,看到屋内灯火明亮,包兴站在一旁,椅子上还坐着一位僧人。包公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包兴便将他昏迷后,幸得和尚慈悲用药相救的事说了一遍。包公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和尚连忙按住他:“不可乱动,安心静养。”

过了几天,包公身体逐渐好转,这才郑重地向和尚道谢。饮食起居、用药调理,都是了然和尚精心安排,包公心中感激不尽。了然仔细观察包公的气色,心中明白,便问了他的生辰八字,推算出包公命中有百日之难,只要熬过这段时间,自会有转机,于是便留包公在庙中居住。为了方便,了然将包公打扮成道士模样。此后,包公每日与了然和尚下棋、吟诗,二人惺惺相惜。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天,了然请包公写“冬季唪经祝国裕民”八个字,让僧人贴在山门两边。写完后,包公和了然一起出来查看。这时,一个厨子手提菜筐路过,看到包公后,上下打量,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直到包公进了庙门,才急匆匆地跑开了。包公并未在意,和了然回庙去了。

这个厨子是丞相府王芑的买办。原来,仁宗皇帝曾在梦中见到一个人,醒来后那人的模样还历历在目,于是便亲自画下图像,下旨让王芑暗中寻访此人。王芑领旨回府后,找来画师,依照皇帝的画临摹了几张,吩咐府中虞侯、伴当等下人,四处留心查找。没想到,这个买办厨子这天路过相国寺,正巧看到了包公,便急忙跑回相府,找到当值的虞侯,将此事说了一遍。虞侯听了,半信半疑,不敢贸然禀报,便和厨子一起装作闲逛,来到庙里查看。

他们在庙里四处转悠,最后来到方丈室,果然看到一个道士正和老和尚下棋。仔细一看,此人相貌竟与皇帝所画的一模一样,两人又惊又喜,急忙赶回相府,向王芑禀报。王芑得知后,立刻吩咐备轿,前往大相国寺上香。一来是因为这是皇帝亲自下旨交办的任务,不敢耽搁;二来王芑一心为国求贤,也想亲自确认一番。

不多时,王芑来到相国寺。小沙弥急忙跑到方丈室,向了然和尚通报。此时,了然正与包公下棋,听到通报,毫不在意。倒是包公说:“师傅还是去迎接一下吧。”了然说:“老僧向来不结交权贵,何必去迎他?”包公道:“话虽如此,但他是个忠臣,迎接他也不会有损师傅清誉。”了然这才起身:“他来与我无关,但恐怕与你有些渊源。”说完,便出去迎接了。

了然将王芑迎到禅堂,宾主落座,献茶完毕。王芑问道:“贵庙有多少僧众?多少道人?老夫有个心愿,想布施僧鞋僧袜,每人一双,须当面领取。”了然心里明白,这是王芑在找人,便吩咐僧道们前来领取。王芑一一查看,却没发现要找的人,便问:“都领完了吗?庙里还有其他人吗?”了然叹道:“还有一人,只是他未必肯要大人的鞋袜。若想见此人,大人恐怕得以礼相待。”

王芑连忙说:“那就烦请长老引见!”了然答应,领着王芑来到方丈室。包公在窗内看到,知道无法回避,只好上前作揖:“废员参见大人。”王芑仔细端详包公的容貌,与皇帝所画的图像分毫不差,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让座,问道:“足下是何人?”包公便将自己的姓名、曾任定远县知县,以及因断乌盆案被革职的经过,如实说了一遍。王芑见包公说话耿直、为人正直,心中大喜,立刻备好马匹,请包公随他回相府。

回到相府,众人看到王芑轿后跟着一个道士,都感到十分奇怪。王芑将包公安排在书房休息。第二天早朝,王芑让包公换上县令官服,在朝房等候。随着三声净鞭响,仁宗皇帝升殿。王芑出班启奏,向皇帝禀明找到此人的经过。仁宗大喜,立刻宣召包公觐见。

包公走上金殿,行三拜九叩大礼。仁宗定睛一看,果然是梦中所见之人,心中欢喜,便问他为何被罢职。包公将断乌盆案中,因刑讯导致人犯死亡的经过,毫无隐瞒地如实奏明。王芑在一旁暗暗着急,生怕皇帝怪罪。没想到,仁宗不但没有责怪,反而高兴地说:“卿家既然能为乌盆中的冤魂断案,必定也能镇压皇宫中的邪祟。如今玉宸宫内每晚都有怨鬼啼哭,很不太平,不知是何妖邪作祟,特派卿家前往镇压!”仁宗还吩咐王芑在阁内等候,钦派太监总管杨忠带领包公前往玉宸宫。

太监总管杨忠向来喜好武艺,胆子极大,因此大家都称他为“杨大胆”。皇帝曾赐他一口宝剑,命他每晚在宫内巡逻。这次奉旨带领包公进入内廷,杨忠根本没把小小的七品官包公放在眼里。一路上,他先是打听包公的姓名,随后一口一个“老黑”“老包”地叫着。

走到昭德门,杨忠开口道:“进了这道门就是内廷了。真没想到你这小小的七品官有这般造化!今日对上了圣心,被派入宫,日后回乡下都能当奇闻轶事讲了,是不是?老黑,我跟你说话呢,怎么不吱声?”包公无奈,只能应道:“公公说得是。”杨忠又道:“别跟我摆这严肃的脸色。我这人就爱玩笑取乐。换作别人,想有这机会还求不来呢!”

说话间,两人进了凤右门,只见许多内侍垂手站立在旁。其中一位头领上前拱手问道:“杨老爷今日有何公干?”杨忠回应:“辛苦辛苦!咱家奉旨带这位包先生去玉宸宫镇邪,这是奉旨的差事。我们办完事,不定三更还是五更回来,就不劳烦你们照门了,回吧回吧!”说罢,便带着包公直奔玉宸宫。

只见玉宸宫金碧辉煌、光华璀璨,两人一到此处,不自觉地肃然起敬。平日里爱说爱笑的杨忠,此刻也安静下来。到了殿门口,杨忠停下脚步,小声对包公道:“你是钦奉谕旨,理应进殿除邪,我就在这门槛边守着。”包公轻轻迈步,侧身进殿。只见殿内正中间摆放着宝座,他连忙上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又看见旁边设有座位,便恭敬地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一阵呼呼风声传来,杨忠顿感毛骨悚然,急忙起身,拔出宝剑挥舞起来。可没舞几招,就累得气喘吁吁,只得回到殿内,气势全无,顺势坐在门槛上。包公坐在座位上,见此情景,不禁暗暗发笑。

杨忠正发愣时,只见丹墀下卷起一阵旋风,在竹丛中滴溜溜乱转,风中还隐隐传来悲泣之声。包公定睛一看,殿内灯光突然黯淡下来,再看杨忠,竟在殿外扑倒在地。片刻后,他缓缓起身,步伐轻盈地走进殿来,行万福礼后跪下。此时,灯光又明亮起来。

包公以为杨忠在戏耍,便将计就计,开口问道:“你此番前来,有何冤屈,如实道来。”没想到,竟从杨忠口中传出娇滴滴的声音,哭诉道:“奴婢寇珠本是金华宫的承御,只因当年救主含冤,已在地府受苦二十年,今日特等星主前来,了结此案。”接着,她将当年宫中设下阴谋陷害的原委细细道来,“李娘娘蒙冤的日子即将结束,所以奴婢特来泄露机密。恳请星主仔细查访,为我们报冤,但千万不可泄露此事。”

包公听罢点头道:“既有如此深重的冤情,我包拯必定彻查。但你务必隐藏行迹,以免惊动圣驾,招来大祸。”冤魂应道:“谨遵星主吩咐。”她叩首起身,转身出去,又坐在了门槛上。

过了一会儿,杨忠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像是刚睡醒一般。他见包公还端坐在原处,便小声问道:“老黑,你没见什么动静吧?咱家回去怎么回复圣旨?”包公道:“鬼已经审完了,只是你贪睡不醒,让我在这儿干等着。”杨忠惊讶道:“什么鬼?”包公答:“女鬼。”杨忠追问:“女鬼是谁?”包公道:“名叫寇珠。”

杨忠一听,惊恐万分,暗自思忖:“寇珠的事算起来快二十年了,他怎么会知道?”连忙赔笑道:“寇珠为什么在此作祟?”包公冷冷道:“你奉旨和我进宫除邪,却贪睡误事。我已审明冤情,明日见了圣上,我奏我的,你说你的便是。”

杨忠急得不行,连声道:“哎呀!包……包先生,包老爷,我的亲大哥!你这不是要害我吗?圣上派我和你一起进宫,结果我啥都不知道,一直在睡觉,这算怎么回事?您就可怜可怜我吧!日后您就没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了?您要是这会儿给我使绊子,我可受不了啊!好包先生,您快告诉我该怎么办,明日我送您一只可爱的小巴狗,短嘴儿的那种!”

包公见他苦苦哀求,心生怜悯,便说道:“明日见了圣上,就说:‘审明了女鬼,是金华宫承御寇珠含冤,前来求超度冤魂。臣等已经答应,她以后不会再作祟。’”杨忠赶忙把这话记在心里,千恩万谢,对包公恭敬得如同敬神一般,再也不敢出言不逊。

两人出了玉宸宫,来到内阁,向丞相王芑详细汇报了审明的情况。不久,皇帝上朝,包公和杨忠将事情一一奏明,只说冤魂求超度,并未提及其他细节。皇帝大喜,对包公能断乌盆案一事愈发信服,当即下旨升任他为开封府府尹、阴阳学士。包公谢恩后,因加封了“阴阳”二字,从此民间流传起包公善于审鬼的说法,都说他白日审阳间案,夜间断阴间事,一时间声名远扬。

之后,包公先是登门拜访丞相王芑,表达心中的敬佩;又前往大相国寺感谢了然和尚的救命之恩。而后,他前往开封府上任,每日专心查办各类案件。他派包兴回家送信,并写了书信向宁老夫子请安;又派人前往隐逸村投递书信,一是报喜,二是商议之前与李家小姐的婚事。包兴领命后,当天便启程,先往包村而去。

至于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