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部长千金
县政府食堂的油烟味钻进龙安心的鼻孔,让他想起合作社厨房里烧焦的米粥。+秒.章-节?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刘部长把一盘红烧肉推到他面前,肥腻的肉块在酱汁里颤巍巍地晃动。
"尝尝,机关食堂的招牌菜。"刘部长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比你们苗寨的酸汤鱼有滋味吧?"
龙安心盯着肉块上泛着的油光,喉结动了动。他余光瞥见坐在对面的刘莹——宣传部长的千金正小口啜饮着玉米汁,涂着透明指甲油的手指在杯沿画圈。她穿着淡蓝色连衣裙,领口别着一枚精致的蝴蝶胸针——龙安心认出那是简化版的苗族纹样。
"小龙啊,"刘部长又往他碗里夹了块肉,"非遗的事你放心,虽然原则上每个县只批一个,但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嘛。"
刘莹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像打了玻尿酸:"爸爸,我们学校民俗学教授说,阿耶玳的苗绣保存了最原始的楚文化基因呢!"
"是吗?"刘部长故作惊讶,转向龙安心,"你看,专业人士都这么说。要是能评上省级非遗,省里至少拨二十万保护经费。"
食堂吊扇在头顶嗡嗡旋转,将刘莹身上的香水味一阵阵吹过来。龙安心想起吴晓梅身上总是带着的枫香叶气息,那种清冽的、带着山林味道的香气。
"刘部长,"龙安心放下筷子,"合作社现在最缺的是销售渠道,不是经费。"
刘莹突然从包里掏出一部最新款iphone,点开一个页面:"龙大哥,我在小红书有3万粉丝,可以帮你们带货!"屏幕上显示着她的账号"苗疆小仙女",最新一条是她在岩溪寨"非遗工坊"的摆拍。
龙安心注意到她手机壳背面贴着星辰纹贴纸——纹路比正版少了三个转折。他胃里的红烧肉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对了,"刘部长用餐巾纸擦了擦嘴,"明天省文化厅王副厅长来调研,点名要看你们的'会唱歌的包装盒'。莹莹正好学播音主持,可以当解说。"
龙安心盯着刘部长手腕上的表——劳力士绿水鬼,他在广州工地时见包工头戴过同款。窗外,县政府大院的银杏树在风中摇晃,叶子已经泛黄。
"合作社明天要赶法国订单的样品。"龙安心说。,3+8?看?书¨网~ \已¢发?布¢最_新~章.节*
刘部长的笑容僵在脸上。刘莹赶紧打圆场:"那我去合作社帮忙吧!我刺绣课得过A呢!"
回村的班车上,龙安心收到吴晓梅的短信:【省电视台来电话,说要补拍几个镜头】。他正要回复,又一条蹦出来:【我说你没空】。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冷硬,像她刺绣时绷紧的丝线。
车子转过山梁时,龙安心看见岩溪寨新竖起的广告牌——"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落款是县文化旅游局。广告牌下停着几辆旅游大巴,穿苗装的主播们正对着手机镜头扭动腰肢。
合作社院子里静得出奇。龙安心推开工作间的门,看见吴晓梅一个人坐在角落,面前摊着那幅法国奢侈品的样品。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银项圈上的铃铛纹丝不动。
"刘部长女儿要来看样。"龙安心说。
吴晓梅的针尖在布料上戳出一个小洞:"样品间在二楼。"
"她是学设计的,可能想..."
"知道,大学生嘛。"吴晓梅剪断线头,声音像淬了冰,"我去准备午饭。"
龙安心看着她挺直的背影,苗帕边缘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那里平时总会别着他送的那枚鱼形银簪,今天却空空如也。工作台上摊着那本《营造法式》,书页间夹着几张素描纸,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
午后的阳光斜射进来,照在翻开的一页上。龙安心凑近看,发现是"侧脚与升起"的章节,吴晓梅在空白处画了个对比图——左边是书上的汉族建筑图解,右边则是苗族鼓楼的"鱼骨式"结构,两种风格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纸角有块水渍晕开的痕迹,像是滴落的泪水。
院子里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龙安心走到窗前,看见一辆白色宝马停在门口,刘莹正从驾驶座出来,穿着改良版的"苗风"连衣裙,裙摆短得露出大半截大腿。
"龙大哥!"她挥舞着手机,"我带了专业相机来拍素材!"
龙安心回头看了眼工作间,吴晓梅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那本《营造法式》还摊开在桌上,纸页被风吹得微微颤动。
刘莹的高跟鞋在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j^i`n*j′i*a¢n-g/w?x-c¨.,c`o~m\她转了一圈,举起相机对着墙上的苗绣一阵猛拍:"太棒了!这些原生态元素放到网上绝对爆!"
"这些不是装饰品,"龙安心取下她正要触摸的一幅祖传绣片,"是务婆的姑奶奶留下的《迁徙图》,背面绣着亡人的名字。"
刘莹吐了吐舌头:"好酷哦!我们可以做个'探秘苗疆禁忌'的系列!"她凑近龙安心,香水味熏得他后退半步,"龙大哥,我爸说你们申请非遗需要学术支持,我导师正好是省非遗评审委员
会的..."
楼梯口传来脚步声。吴晓梅端着茶盘站在那里,身上换了一套朴素的深蓝色苗装——这是她们寨子守孝时才穿的款式。她没戴任何银饰,头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
"喝茶。"她把杯子放在桌上,茶水溅出几滴。
刘莹好奇地打量着吴晓梅:"你就是那个会唱古歌的绣娘吧?我在抖音上见过你!"她掏出手机,"能合个影吗?我想发小红书。"
吴晓梅像没听见似的,转身走向绣架。刘莹尴尬地举着手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龙安心清了清嗓子:"晓梅最近嗓子不舒服,古歌唱不了。"
"那太可惜了。"刘莹凑近绣架,"哇,这就是法国那个订单吗?我在巴黎留学时经常去这家店!"她伸手要去摸金线,吴晓梅的剪刀突然横在布料上方。
"会勾丝。"吴晓梅冷冷地说。
气氛顿时凝固。龙安心赶紧引开话题:"刘小姐说要帮我们做网络推广。"
"对呀!"刘莹又活跃起来,"我们可以搞个'非遗传承人'人设,龙大哥当男主,走暖男匠人路线..."
吴晓梅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线头。龙安心看见她左手拇指上有个新鲜的血珠——那是绣娘分心时才会犯的错误。
下午的拍摄变成了一场灾难。刘莹坚持要让吴晓梅穿上"更上镜"的苗装——那是她从县城影楼租来的,领口开得极低,还缀满塑料亮片。吴晓梅一言不发地走进里屋,出来时穿着全套祭祀盛装,银饰足足有十斤重。
"这才叫苗装。"她对摄影师说,声音像块冰。
刘莹的嘴角抽了抽,但还是指挥摄影师拍了起来。当她要吴晓梅对着镜头"笑甜一点"时,龙安心看见吴晓梅的手指攥紧了裙摆,骨节发白。
拍摄中途,龙安心去仓库取样品,回来时听见刘莹正在通电话:"...土是土了点,但长得还行...哎呀爸,不就是个绣花女嘛..."他故意加重脚步,通话立刻中断了。
日落时分,刘莹终于拍够了素材。她临走时塞给龙安心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送给你的,瑞士军刀,设计师联名款。"她压低声音,"我爸说非遗的事包在他身上,只要你..."
宝马车的尾气消散后,龙安心打开盒子——里面除了军刀,还有一张温泉度假村的房卡。他转身看见吴晓梅站在合作社二楼窗口,逆光中看不清表情。
晚饭时,务婆破天荒地来了合作社。老人用枯枝般的手指拨拉着刘莹留下的名片:"汉人的女子,骨头太轻。"她咳嗽了几声,"晓梅,唱段《择偶歌》给安心听。"
吴晓梅的筷子停在半空。月光从窗户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片刻沉默后,她轻声唱起来:"...藤缠树来树缠藤,金鸡要找凤凰配..."声音又细又颤,像风中蛛丝。
龙安心从未听过她唱得这么勉强。务婆摇摇头,用苗语说了句什么,颤巍巍地起身走了。饭桌上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响。
"刘部长说,"龙安心打破沉默,"可以帮我们争取省级非遗。"
吴晓梅的碗重重放在桌上:"岩溪寨已经挂牌了。"
"那是县级的,省级名额单独..."
"有什么区别?"吴晓梅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吓人,"挂了牌就能让星辰纹不被抄袭?能让务婆多活十年?"她站起身,苗帕滑落在地,"我去看看务婆的药。"
龙安心捡起苗帕,上面绣着的蝴蝶纹已经被磨得发白——这是吴晓梅十五岁时的作品。帕子散发着淡淡的枫香叶气息,让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那时她正在村小教孩子们唱苗语童谣,阳光透过破窗照在她身上,像幅褪色的老照片。
夜深了,龙安心还在工作间整理样品。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画出一个惨白的方块。他听见轻微的脚步声,抬头看见吴晓梅站在门口,怀里抱着那本《营造法式》。
"给你。"她把书放在桌上,"我看完了。"
龙安心翻开书,发现里面夹着几张素描纸。第一张画着鼓楼的立体结构图,苗族传统的"鱼骨式"与汉族《营造法式》的"侧脚升起"被完美融合在一起。图纸边缘写满了小字,有些地方反复修改过多次。
"这是..."
"你爸当年修鼓楼时用的方法。"吴晓梅的声音轻柔了些,"我对照古歌里的描述改进了些。"
龙安心突然明白这些天她熬夜在做什么了。他翻到下一页,发现是张设计图——将苗族古歌场景转化为奢侈品纹样的方案,每个图案旁边都标注着对应的歌谣段落和文化禁忌。
"刘小姐说得对,"吴晓梅盯着自己的脚尖,"合作社需要改变。"
月光照在她的侧脸上,睫毛投下的阴影像蝴蝶颤抖的翅膀。龙安心想说些什么,但手机突然响了——是刘部长的微信:【莹莹很喜欢你们那,明天我带王厅长过去,你准备一下发言稿】。
吴晓梅转身要走,龙安心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他感觉到她的脉搏在皮肤下快速跳动,像只受惊的小鸟。
"我不需要非遗牌子,"他声音沙哑,"
也不需要瑞士军刀。"
吴晓梅抽回手,银镯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但合作社需要。"她顿了顿,"我去准备明天的接待。"
龙安心独自坐在工作间,翻看着吴晓梅的笔记。在最后一页,他发现一行小字:"汉人的尺,量不了苗山的雾。"字迹有些模糊,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的。
窗外,月亮躲进了云层。远处传来夜鸟的啼叫,像是某种古老的预言。龙安心摸出那把瑞士军刀,刀身在月光下闪着冷冽的光。他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好刀该用在正地方。"
第二天清晨,省文化厅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寨子。龙安心穿着唯一一套西装站在合作社门口,身旁是盛装的吴晓梅——她今天戴了全套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刘部长带着王副厅长走来,身后跟着举相机的刘莹。龙安心正要上前迎接,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法国设计师的邮件:【样品通过,追加200件订单,要求每件绣片内衬加入枫香叶】。
他抬头看向吴晓梅,发现她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几天来第一次看到她笑。阳光下,她项圈上的银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山间流淌的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