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归途抉择
柳芸站在桂院残破的院墙前,看着坍塌的砖瓦,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这只是开始。太子那边不会轻易罢休。
“娘子真是太厉害了!”韩宇凑上前来,满脸崇拜地看着柳芸,“那些玄骑平日里不可一世,今天可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柳芸冷冷地扫了他一眼,韩宇立刻噤声,讪讪地退到一旁。
她走到宁仙官面前,看着少年紧皱的眉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院墙的事我会安排人重建,先用木板挡着过冬。”
宁仙官望着坍塌的院墙,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他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堵墙的问题。如果太子追究下来,以他现在的能力,根本保护不了任何人。
“对不起。”他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责。
柳芸看着这个聪慧的少年,心中一软。她何尝不明白宁仙官的心思?但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
“这不是你的错。走吧,去我家吃饭。今天小萱新学了道红烧肉,味道不错。”
回到家中,孩子们都担心地迎了出来。看到大人平安归来,他们识趣地回了自己房间,只有大郎还赖着不走。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宁仙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趁着大人们煮茶的空档,大郎在堂屋外发出了他们之间的暗号。
“噗呲、噗呲。”
宁仙官听到声音,眼睛一亮,偷偷溜了出去。两个少年躲在角落里,不知在说些什么。
屋内,柳芸给少阳润倒了杯热茶。茶香袅袅升起,却驱散不了屋内凝重的气氛。她能感觉到先生的不安,但此刻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
蓝鸿的伤需要半个月才能痊愈,这就是他们仅有的喘息时间。如何在这短短半个月内找到解决之策,成了最大的难题。
“先生,”柳芸轻声开口,“您觉得太子那边会如何?”
少阳润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眉头紧锁:“太子性情多疑,这次的事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柳芸点点头,起身准备去村里安抚民心。临走前,她又看了眼少阳润。老者正望着屋内的一切,目光中满是不舍。这个家,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温暖。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驱散了些许白天的阴霾。少阳润给左右的宁仙官和韩宇各夹了一块红烧肉,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多吃点,长身体。”
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动起筷子,餐桌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碗筷声。宁仙官悄悄和大郎说着什么,逗得大郎咯咯直笑。
“大郎,你们在说什么呢?”小萱好奇地问道。
“秘密!”大郎神秘兮兮地眨眨眼,惹得小萱撅起了嘴。
饭后,柳芸带着大家玩起了丢手绢。即便坐在滑轮车上的少阳润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时不时出声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
欢声笑语中,宁仙官的心情似乎也好了许多。他和大郎一起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少年人特有的活力。
这一晚,欢笑声回荡在青岭坡上,仿佛要驱散所有的阴霾。
她站在院子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思绪万千。蓝鸿的伤势、太子的威胁、桂院的重建,每一件事都像是压在心头的大石。
“娘子”韩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想什么?”
柳芸回过头,看到韩宇担忧的眼神,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没什么,就是觉得雪下得真大。”
韩宇点点头,又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今天的事。柳芸静静地听着。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下了。柳芸坐在堂屋里,借着烛光翻看账本。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平,必须未雨绸缪。
少阳润推着滑轮车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别太累了,早点休息。”
柳芸接过茶杯,感受着温暖从掌心蔓延。
曲明澜站在桂院外,望着那面坍塌的院墙,心中五味杂陈。白日里的血腥场面又浮现在眼前,曲明澜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定了定神,他终于下定决心叩响了院门。扣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敲在人心上一般。
出乎意料的是,门嗖一声就开了。
阿山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出现在门后,眼神警惕地打量着他。曲明澜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并无恶意。阿山这才侧身让开,带着他穿过院中小径。
一路走来,曲明澜不禁暗自感叹这座小院的精心布置。石板路面平整光滑,两旁种着矮灌木,既不会挡路,又能在夜间反射月光。廊下设有扶手,门槛都被磨平,处处都为残疾人的起居考虑周到。比起太子府那些金碧辉煌的装饰,这里更多了几分人情味。
穿过回廊,一盏孤灯在室内摇曳。少阳润坐在滑轮车上,面容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憔悴。
“先生。”曲明澜向他深深一揖,目光落在少阳润略显苍白的面容上。
少阳润面色冷峻,他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滑轮车扶手,发出轻微的响声。
“先生恕罪,蓝鸿大人确实做得过火了些。”曲明澜语气诚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也是为了朝廷大计,一时情急。”
少阳润冷哼一声,转头望向窗外。
“当年太子殿下救了蓝鸿大人一命,他才会如此忠心耿耿,为社稷操劳。”曲明澜继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恳切。
提到往事,少阳润的神色稍稍缓和。他停下了敲击扶手的动作,目光闪烁不定。
曲明澜见状,继续道:“先生若不回京,恐怕...”他欲言又止,目光扫过窗外的村庄。
“这村里二百多口人,宁家的护卫,还有韩宇一家...”曲明澜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几分无奈。
话未说完,意思却已明了。
见少阳润仍是不为所动,曲明澜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信封上“师父亲启”四个字笔力遒劲,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若先生还有顾虑,不妨看看这封信。夜深了,小人告退。”说完,他深深一拜,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夜色中。
少阳润盯着那封信,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他本想将信扔开,手却迟迟未动。案上的烛火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寂。
良久,他终是一把抓过信件。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时,一股淡淡的墨香飘散开来。
阿山站在一旁,看着自家先生的表情从冷漠到动容,最后化作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