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七十二
孩子们把一部分向日葵种子装在赵爷爷做的竹篮里,另一部分小心地收进苏晓准备的铁盒中。这些种子,有的要寄给城里的小伙伴,有的则要留着,等明年春天,种在“友谊花田”的新角落。毛豆蹲在花田边,把一颗格外饱满的种子放在手心,对着它小声说:“小种子,明年你要长得比今年还高,这样小宇来的时候,就能看到更高的向日葵啦!”
赵爷爷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新削好的竹片,正在给孩子们做小竹牌。竹牌上要刻上每个孩子的名字,还有“友谊花田”四个字,等明年播种的时候,插在各自的向日葵旁边。“毛豆,你的竹牌刻好啦!”赵爷爷把竹牌递给毛豆,上面的字迹虽然不算规整,却透着满满的心意。毛豆接过竹牌,赶紧跑到自己常待的花田角落,把竹牌轻轻插在土里,像是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仪式。
丫丫则抱着羽毛笔本子,坐在书屋门口,给朵朵写回信。她在信里画了一幅画:斑鸠妈妈带着小斑鸠,站在向日葵上,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竹牌,写着“丫丫和朵朵”。写完信,她还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向日葵种子,小心翼翼地夹在信里。“这样朵朵就能把种子种在城里,我们的向日葵就能在两个地方一起生长啦!”丫丫一边说,一边把信装进信封,贴上邮票,交给林溪,让她帮忙寄出去。
戴眼镜的男生,大家都叫他小默,此刻正坐在花田边的长椅上,整理着自己的笔记本。笔记本里,不仅有向日葵的生长记录,还有城里的见闻,以及他新写的故事《种子的旅行》。故事里,一颗向日葵种子从山里出发,飘到了城里,在朵朵家的院子里生根发芽,最后和山里的向日葵一起,朝着太阳微笑。小默把笔记本抱在怀里,心里想着:下次见到城里的小伙伴,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念给他们听。
这天下午,村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晓雨的同事,李摄影师。他听说了“友谊花田”和“山里故事角”的故事,特意来这里拍照,想把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李摄影师刚到村口,就被“友谊花田”吸引住了。虽然向日葵已经过了花期,花盘低垂着,但成片的花秆依然透着蓬勃的生机。他举起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捕捉这份独特的景致。
孩子们看到李摄影师,都围了过来。毛豆拉着李摄影师的手,兴奋地说:“叔叔,你快给‘友谊花田’拍照,还要给我的竹牌拍,这样小宇就能看到啦!”李摄影师笑着点头,跟着毛豆来到花田边,拍下了插着竹牌的角落。丫丫则跑回屋里,把自己缝的小布包和给朵朵的信拿出来,摆在花田边,让李摄影师拍照。“叔叔,你要把斑鸠图案拍清楚,朵朵看到会很高兴的!”丫丫认真地说。
小默也把自己的笔记本递给李摄影师,翻开《种子的旅行》那一页:“叔叔,这是我写的故事,你能把它拍下来,让更多人看到吗?”李摄影师接过笔记本,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和插画,忍不住称赞道:“写得真好,画得也棒!我不仅要拍下来,还要把这个故事分享给编辑部的同事,说不定能刊登在儿童杂志上呢!”小默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嘴角扬起大大的笑容。
李摄影师在村里待了整整一天,拍了“友谊花田”,拍了孩子们在花田边的嬉戏,拍了赵爷爷做竹篮的场景,还拍了苏晓在厨房里烤饼干的样子。临走时,他把一张刚洗出来的照片递给林溪:“这张是‘友谊花田’的全景,送给你们,下次我会把更多照片带来,还要把孩子们的故事整理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美好。”林溪接过照片,心里满是感激。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悄悄来临。山里的冬天很冷,“友谊花田”里的向日葵秆上积了薄薄的雪,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套。孩子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在花田边玩耍,就常常聚在书屋里,一起看书、写故事。毛豆把小宇寄来的摩天轮照片贴在笔记本上,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向日葵;丫丫则把朵朵寄来的刺绣挂在书屋的墙上,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小默则继续写着《种子的旅行》,给故事增加了冬天的情节——城里的向日葵种子在温暖的房间里,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苏晓会在书屋里烤向日葵饼干,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孩子们围在烤箱旁,等着饼干出炉。“苏晓老师,这次的饼干能多烤一些吗?我想寄给小宇和朵朵。”毛豆仰着小脸问。苏晓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烤好冷却了,我们就装在铁盒里寄出去。”丫丫也赶紧说:“我也要给朵朵寄,还要在铁盒上画冬天的斑鸠!”
赵爷爷则会在书屋门口的老槐树下,给孩子们做竹艺小摆件。他用竹条做了小小的向日葵、斑鸠,还有摩天轮。“这些小摆件,你们可以寄给城里的小伙伴,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山里的冬天。”赵爷爷把做好的竹艺向日葵递给毛豆,毛豆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像是捧着宝贝一样。
春节快到的时候,晓雨打来电话,说要带着城里的小朋友来山里过年。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毛豆赶紧跑去“友谊花田”,对着积雪的花田喊:“小宇要来看你啦!你一定要好好等着!”丫丫则开始准备礼物,她用彩纸折了好多小斑鸠,还在每个斑鸠肚子里塞了一颗向日葵种子;小默则把《种子的旅行》写完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念给大家听。
村里的人也开始为城里的客人做准备。王奶奶织了更多的袜子,还做了山里的特色点心;铁匠师傅又做了几个新的铁盒,上面刻着“新年快乐”四个字;李爷爷则去后山采了更多的野栗子,装在小布包里。大家都盼着城里的小朋友能早点来,一起在山里过一个热闹的春节。
春节前一天,晓雨带着小宇、朵朵和其他几个城里的小朋友,坐着大巴车来到了村里。大巴车刚停在村口,孩子们就跑了过去。“小宇!朵朵!”毛豆张开双臂,抱住了小宇。小宇也抱着毛豆,兴奋地说:“毛豆,我好想你!我还带了新的汽车模型!”朵朵则拉住丫丫的手,把一个刺绣递给她:“丫丫,这是我给你绣的冬天的向日葵,好看吗?”丫丫点点头,把自己折的小斑鸠递给朵朵:“朵朵,这是我给你的礼物,里面有向日葵种子哦!”
晓雨和林溪忙着把城里小朋友带来的礼物搬下车,有城里的零食、书籍,还有孩子们画的画。李摄影师也跟着来了,他要记录下山里的春节,记录下孩子们的友谊。
春节当天,村里特别热闹。早上,孩子们一起贴春联、挂灯笼。毛豆和小宇一起把春联贴在书屋的门上,小宇踮着脚尖,毛豆在旁边帮忙扶着;丫丫和朵朵则一起挂灯笼,把书屋装点得格外漂亮。赵爷爷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个竹艺小摆件,孩子们都开心地拿在手里。
中午,大家聚在村里的食堂一起吃年夜饭。桌子上摆满了山里的特色菜,有炖鸡、炒野蘑菇,还有苏晓做的向日葵饼干。城里的小朋友第一次吃山里的菜,都觉得特别香。“这个炖鸡太好吃了!”小宇一边吃,一边说。朵朵也点头:“苏晓老师做的饼干也好好吃,比城里的饼干还香!”
下午,孩子们聚在书屋里,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故事分享会。小默第一个上台,念了《种子的旅行》的完整版。当念到“城里的向日葵种子和山里的向日葵种子,都在等待春天,等待着一起生长”时,台下的孩子们都鼓起掌来。接着,毛豆念了自己新写的故事《春节的向日葵》,故事里,山里和城里的小朋友一起在“友谊花田”边过年,向日葵虽然睡着了,但它知道,春天很快就会来;丫丫和朵朵则一起念了她们合作的《斑鸠的春节》,里面写了斑鸠一家在山里过年的趣事。
李摄影师拿着相机,不停地拍下这些温馨的瞬间。他还让孩子们一起在“友谊花田”边合影,照片里,孩子们手里拿着竹艺小摆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身后是积着雪的向日葵花田,虽然冷清,却充满了希望。
晚上,大家一起在村口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孩子们仰着头,看着烟花,兴奋地欢呼着。毛豆拉着小宇的手,小声说:“小宇,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在‘友谊花田’种向日葵好不好?”小宇用力点头:“好!我们还要一起写故事,把我们的友谊写下来!”丫丫和朵朵也拉着手,约定明年春天一起种向日葵,一起给斑鸠宝宝讲故事。
春节过后,城里的小朋友要回去了。离别时,大家都特别不舍。毛豆把自己准备的向日葵种子和竹艺小摆件递给小宇:“小宇,你要记得想我,明年春天一定要来!”小宇也把新的汽车模型递给毛豆:“毛豆,我会想你的,我还会给你写信,告诉你城里的趣事!”丫丫把羽毛笔本子送给朵朵:“朵朵,这是我写的故事,你要接着写下去哦!”朵朵则把自己绣的向日葵手帕送给丫丫:“丫丫,我会接着写故事的,我们还要一起完成《斑鸠和向日葵的远方》!”
大巴车缓缓开动,孩子们挥着手,直到大巴车消失在山路的尽头。林溪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心里想着:这些孩子的友谊,就像向日葵一样,不管在山里还是城里,都能顽强地生长,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春天很快就来了。“友谊花田”里的雪融化了,泥土变得松软起来。孩子们开始忙着播种向日葵种子。毛豆、丫丫、小默,还有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把种子撒在土里,然后小心地盖上土,浇上水。赵爷爷帮他们把刻有名字的竹牌插在各自的播种区,小默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播种的日期:“3月15日,我们在‘友谊花田’种下了向日葵种子,也种下了我们的约定。”
他们每天都会来花田边浇水、观察。几天后,小小的嫩芽从土里钻了出来,嫩绿嫩绿的,特别可爱。毛豆兴奋地跑回村里,告诉大家:“向日葵发芽啦!小芽好小好可爱!”丫丫则蹲在芽苗旁,给它们讲故事:“小芽小芽,你要快快长大,等朵朵来的时候,让她看看你哦!”小默则把芽苗的样子画在笔记本上,旁边写着:“小芽,加油!我们等着你开花!”
城里的小伙伴也经常寄信来,告诉他们城里的向日葵种子也发芽了。朵朵在信里画了城里的芽苗,还说要和丫丫比赛,看谁的向日葵长得高;小宇则在信里说,他每天都会给芽苗浇水,还会给它们念毛豆写的故事。孩子们的信,像一条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山里和城里,连接着一颗颗纯真的童心。
夏天来临的时候,“友谊花田”里的向日葵长得很高了,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像无数张灿烂的笑脸。城里的小伙伴也如约来到了山里。小宇一看到“友谊花田”,就兴奋地跑了过去:“毛豆,你的向日葵长得好高啊!比我城里的还高!”毛豆笑着说:“我们一起给它们浇水吧,让它们长得更高!”
朵朵则拉着丫丫的手,来到自己的向日葵旁边:“丫丫,你看,我的向日葵也开花了,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好看?”丫丫点点头:“好看!我们的向日葵都朝着太阳,就像我们的友谊一样,永远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