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七十三

向日葵花田的风里,总裹着蜜似的香气。小宇蹲在毛豆的向日葵旁,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盘边缘的花瓣,金黄的花瓣像被阳光染透的丝绸,摸起来软乎乎的。“毛豆,你看!花盘里有好多小虫子在爬。”他指着花盘中央的褐黄色花芯,眼睛亮晶晶的。

毛豆凑过去一看,是几只背着红色壳的小瓢虫,正慢悠悠地在花籽间穿梭。“这是七星瓢虫,赵爷爷说它们是向日葵的好朋友,会吃叶子上的蚜虫。”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小心翼翼地把一只瓢虫放进去,“我要把它装起来,等回家的时候带给妹妹看。”

不远处,丫丫和朵朵正坐在铺着碎花布的野餐垫上,手里拿着彩色的画笔,对着向日葵写生。朵朵的画纸上,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左边,旁边还画了一只展翅的斑鸠;丫丫则把花田边的竹牌也画了进去,竹牌上“丫丫和朵朵”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满满的欢喜。“丫丫,你看我画的斑鸠,像不像上次我们在书屋里看到的那只?”朵朵举起画纸,兴奋地说。

丫丫点点头,指着自己画里的竹牌:“等我们画完了,把画寄给城里的其他小伙伴,让他们也看看‘友谊花田’的样子好不好?”朵朵笑着答应,又拿起画笔,在画纸的角落添了一朵小小的太阳。

小默则拿着笔记本,在花田边的小路上来回踱步,时不时蹲下来,观察泥土里的小虫子,或者抬头看看向日葵的花盘。他正在为《种子的旅行》写续集,故事里,城里的向日葵和山里的向日葵终于见面了,它们一起听孩子们讲故事,一起看天上的云朵。“小默,你在写什么呀?”晓雨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默抬起头,把笔记本递给晓雨:“晓雨老师,我想写城里和山里的向日葵一起长大的故事,还要把今天大家在花田的事情都写进去。”晓雨翻开笔记本,看着上面稚嫩的文字和简单的插画,忍不住笑了:“这个想法真好,等你写完了,我们把故事打印出来,装订成小书,送给每个小伙伴好不好?”小默用力点头,眼睛里满是期待。

中午的时候,苏晓提着一个大大的竹篮走过来,竹篮里装着刚烤好的向日葵饼干,还有用野草莓做的果酱。“孩子们,该吃午饭啦!”她把竹篮放在野餐垫上,打开盖子,香气一下子弥漫开来。毛豆和小宇跑得最快,拿起饼干就往嘴里塞,酥脆的饼干带着淡淡的向日葵香,好吃得让他们眯起了眼睛。

赵爷爷也来了,手里拿着几个新做的竹编小篮子,每个篮子上都刻着一个孩子的名字。“这些小篮子,你们可以用来装花田里的向日葵种子,等秋天种子成熟了,就能把种子装在里面,寄给城里的小伙伴。”赵爷爷把刻着“小宇”的篮子递给小宇,小宇接过篮子,仔细地摸了摸上面的字迹,开心地说:“谢谢赵爷爷,我要把最饱满的种子装在里面!”

下午,李摄影师带着相机,又来到了花田。他这次不仅要拍照,还要给孩子们拍一段小视频,发到儿童杂志的官方账号上,让更多人知道“友谊花田”的故事。“孩子们,我们一起对着镜头,跟大家打个招呼吧!”李摄影师举起相机,笑着说。

孩子们围在一起,对着镜头大声喊:“欢迎来到‘友谊花田’!”毛豆还特意举起了自己的竹牌,小宇则拿着装着瓢虫的玻璃瓶,丫丫和朵朵展示着她们的写生画,小默则翻开笔记本,露出了《种子的旅行》的故事页面。李摄影师按下录制键,把这些温馨的画面一一记录下来,镜头里,金黄的向日葵迎着阳光,孩子们的笑容比向日葵还要灿烂。

傍晚的时候,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向日葵的花盘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孩子们坐在花田边,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手里拿着赵爷爷做的竹编小篮子,开始捡落在地上的向日葵花瓣。“我们把花瓣收集起来,做成干花,夹在书里好不好?”丫丫提议,其他孩子纷纷点头,弯腰捡起花瓣,小心翼翼地放进篮子里。

小宇捡了一片最大的花瓣,递给毛豆:“毛豆,这片花瓣送给你,你把它夹在给我写的故事书里,这样我每次看书的时候,都能闻到向日葵的香味。”毛豆接过花瓣,放进自己的小口袋里,认真地说:“我也给你留了最饱满的种子,等秋天的时候,你一定要来收种子哦!”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都在花田边玩耍、学习。小默写完了《种子的旅行》续集,晓雨帮他打印出来,还找村里的铁匠师傅做了简单的书脊,装订成了一本本小书。当小默把书递给每个小伙伴的时候,大家都开心地欢呼起来,朵朵还在书的扉页上画了一朵向日葵,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丫丫和朵朵则一起给城里的小伙伴寄了信,信里夹着她们的写生画和晒干的向日葵花瓣。丫丫在信里写道:“我们在‘友谊花田’里一起画画、捡花瓣,这里的向日葵长得可高了,下次你们一定要来看看!”朵朵则在信里画了一张花田的地图,标注出了自己和丫丫的向日葵的位置。

毛豆和小宇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给向日葵浇水。他们拿着小水壶,轻轻地把水洒在泥土里,生怕把向日葵的根冲坏了。有一天早上,小宇发现自己的向日葵叶子上有几只蚜虫,急得快要哭了。毛豆赶紧跑去叫赵爷爷,赵爷爷拿来了一些晒干的艾草,煮成水,喷在叶子上。“艾草水可以赶走蚜虫,过几天叶子就会恢复绿油油的样子了。”赵爷爷一边喷一边说。

接下来的几天,小宇每天都来看向日葵的叶子,看着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少,最后消失不见,他终于松了口气。“毛豆,谢谢你帮我叫赵爷爷,不然我的向日葵就遭殃了。”小宇拉着毛豆的手,认真地说。毛豆笑着说:“我们是好朋友呀,好朋友就要互相帮忙。”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城里的小伙伴就要回去了。离别那天早上,孩子们早早地来到花田,看着自己的向日葵,眼里满是不舍。毛豆把一个装着向日葵种子的竹编小篮子递给小宇:“小宇,这是我给你留的种子,你回去种在院子里,明年我们的向日葵就能一起开花了。”

小宇接过篮子,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汽车模型,递给毛豆:“毛豆,这个汽车模型送给你,它跑得可快了,就像我们下次见面的速度一样快。”朵朵则把一个刺绣的向日葵手帕送给丫丫:“丫丫,这个手帕送给你,上面的向日葵是我妈妈教我绣的,我每天都会想你的。”

丫丫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用彩线缠好的向日葵种子,递给朵朵:“朵朵,这颗种子送给你,你把它种在花盆里,每天给它浇水,等它发芽的时候,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小默则把一本《种子的旅行》续集递给每个城里的小伙伴:“这是我写的故事,里面有我们在花田的事情,你们想家的时候,就看看这本书。”

大巴车缓缓开动,孩子们挥着手,大声喊着“再见”,直到大巴车消失在山路的尽头。毛豆站在花田边,看着自己的向日葵,小声说:“向日葵,你要好好长大,明年春天,小宇他们还会来看你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来了。“友谊花田”里的向日葵花盘慢慢低垂下来,花籽变得饱满金黄。孩子们开始忙着收种子,他们拿着赵爷爷做的竹编小篮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籽从花盘里剥下来,装在篮子里。

毛豆把自己收的种子分成了两份,一份装在铁盒里,准备寄给小宇;另一份则装在竹篮里,留着明年春天播种。丫丫则把收来的种子和晒干的向日葵花瓣一起,装在小布包里,寄给了朵朵。小默则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收种子的日期:“9月20日,我们在‘友谊花田’收了向日葵种子,明年春天,我们还要一起播种。”

苏晓用新收的向日葵种子,烤了很多向日葵饼干,分给村里的孩子们和老人。赵爷爷则用竹条做了更多的竹牌,上面刻着“友谊花田”和孩子们的名字,准备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用。

冬天的时候,山里又下起了雪,“友谊花田”里的向日葵秆上积了厚厚的雪,像一个个白色的小卫士。孩子们又聚在书屋里,一起看书、写故事。毛豆把小宇寄来的信贴在笔记本上,信里说他种的向日葵种子已经发芽了,还附了一张芽苗的照片;丫丫则把朵朵寄来的刺绣挂在墙上,刺绣上是两只斑鸠站在向日葵上;小默则继续写着《种子的旅行》,故事里,城里和山里的向日葵种子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有一天,晓雨打来电话,说儿童杂志刊登了“友谊花田”的故事和李摄影师拍的照片,还有小默写的《种子的旅行》节选。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小默拿着晓雨寄来的杂志,翻到刊登故事的那一页,激动得手都在抖。“我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了!”小默大声说,眼里满是自豪。

春节的时候,城里的小伙伴又来到了山里。这次,他们不仅带来了礼物,还带来了自己种的向日葵芽苗。小宇抱着一盆绿油油的芽苗,递给毛豆:“毛豆,这是我种的向日葵,我把它带来了,我们一起把它种在‘友谊花田’里吧!”

孩子们在花田边挖了坑,把带来的芽苗小心翼翼地种了进去,浇上水。赵爷爷给每个芽苗都插上了新做的竹牌,上面刻着孩子们的名字。“等春天来了,这些芽苗就会长大,和其他的向日葵一起开花。”赵爷爷笑着说。

春节的夜晚,大家聚在村口,放着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友谊花田”里的向日葵秆,也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毛豆拉着小宇的手,丫丫拉着朵朵的手,小默抱着笔记本,大家一起仰着头,看着烟花,心里满是幸福。

“明年夏天,我们还要一起在‘友谊花田’里看向日葵。”毛豆小声说。

“好!我们还要一起写故事、画画、收种子。”小宇用力点头。

月光把“友谊花田”的影子拉得很长,向日葵秆上的积雪折射着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星星在花田里。毛豆攥着小宇送的汽车模型,指尖还留着竹编篮子的粗糙触感——那里面装着他刚分给小宇的向日葵种子,每一颗都被他挑拣过,饱满得能掐出油脂似的。“明年夏天,我们的向日葵会不会长得比屋檐还高?”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亮。

小宇蹲下来,用手指碰了碰向日葵秆上的积雪,雪粒簌簌落在掌心,凉丝丝的。“肯定会!我回去就把种子种在阳台的花盆里,每天都给它浇水,还要给它念你写的故事。”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站在比他们还高的向日葵下,旁边写着“毛豆和小宇”。“你看,这是我来之前画的,等明年我们再一起画一张真的。”

丫丫和朵朵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手里捧着热乎的麦芽糖浆,糖浆在勺子里拉出细细的丝。朵朵把一勺糖浆递到丫丫嘴边:“你尝尝,这是我妈妈教我做的,用的是城里的麦芽糖,比山里的更甜一点。”丫丫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舌尖漫到心里,她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一颗用彩线缠好的向日葵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