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羌笛
早在发兵进攻这群在湟州边境祸乱的宋国狗种时,他自认已做好了稳妥的万全之策,先是以阳谋威逼他们,这才派人围剿。熟不料仅仅才刚开始,就遭到了当头一棒,湿滑的冰霜,令他们难以横冲直上,单单就这一点,足以令数千蕃人,十成的实力,只能发挥一二成。
望着在山道步履蹒跚的蕃人,荡骨咩叱皱起了眉头,以这样的速度,怕是难以短时间击破敌人。
“军主,这该如何是好?”左右有死忠上前询问道。
闻言,荡骨咩叱脸色极为难看,该如何是好?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可是十月的湟州,寒冷异常,一泼水要不了多久,便能结霜的地方。
“要不派人砸冰?”有人出声道。
立即有人反驳道:“砸冰?这要到什么时候?”
“你他娘说说,那该咋办?”被反驳的蕃人,身着厚重的羊皮袄,却依旧掩饰不了身上的寒冷。
众人言论各有不同,以至有些嘈杂,蕃人们自然不想再继续拖下去,本以为有荡骨咩叱带人支援,就能轻易击溃敌人,想不到还有这么多的麻烦。这让他们下意识朝荡骨咩叱询问道:“军主?你说该如何是好?”
再度被询问的荡骨咩叱,眉头紧皱,他乃是沙场宿将,和蕃人以及宋国都有所厮杀过,但今日的情况,依旧让他感到一阵失措。山路有冰霜覆盖,想要正面进攻,短时间之内是不成了。纵使他的麾下成功登顶,那还有多少体力呢?在体力匮乏的情况之下,对方还占据地形优势,到时候谁击破谁,可不一定了。
冷风哗哗呼啸,荡起一阵寒流,树木沙沙作响。
烦恼的荡骨咩叱瞥了一眼山林,猛然从中醒悟,是了,既道路艰险,何不采用树木搭路。
随即下令道:“伐树,挖泥,造路!”
造路?听到荡骨咩叱的话,众多蕃人为之一愣,而后纷纷想到了什么。
“遵令!”得到了荡骨咩叱的命令之后,一干蕃人,也不再困顿山路的冰霜了,既然山道有冰霜,那他们就搭路就好了。
随着这个命令一下,数千名蕃人也齐齐得到了吩咐,各自拿起斧子,和其余的工具,朝山林而去。
站在山坳上的刘然,俯瞰山脚下细如蚂蚁的敌人,各自散开,朝山林中走去,也知晓了对方要做什么。
“刘都头,他们要作甚?”望着敌人的散开,一名弓箭手疑惑道。
“他们是要造路了。”刘然神态自若的回答道。
造路?
众人一愣,而后布满了恐慌,他们没想到,敌人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解决的办法。“刘都头,这该如何是好?”听到刘然的话,一干弓箭手和奴隶军,皆露出了慌张的神色。
刘然平静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放着吧,他们要造路,我等也唯有等待罢了。”
对于敌人能够这么快反应过来,刘然没有任何意外,毕竟前不久,就能用阳谋,差点瓦解了他的军心。这般敌人,想要区区一个招数就能对付,那想的可太天真了。
众人见刘然神色镇定,无任何慌乱,躁动的内心也微微有所被安抚到,只觉得这一切都在刘都头的预料之中。
实则到现在为止,刘然并无任何把握击败敌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拖延时间,倘若粮草足够,他的操作性就会更大。但此刻口粮出现了致命的问题,任凭他有多厉害,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这些奴隶军,也是半路上船的,以为依靠几句话,立几个典型,就能让他们俯首帖耳,那就太理所当然了。
最终的问题,还是粮食的问题。
现实的战争,绝非是几句话就能鼓舞士气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粮食,离开了粮食,精锐也是乌合之众罢了。
不过,敌人就算再厉害,想要依靠树木和泥土来更改布满霜雪的山道,那也有得耗费时间,最快也需一天时间。只要再拖延一段时间,想必援军就会到来。
山脚下,荡骨咩叱等人也知晓修路,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解决的,起码也得一天时间。有了这个共识之后,荡骨咩叱也不再急于一时,身为一名宿将,他不缺乏耐心。甚至就堂堂正正的在刘然等人的注视之下,搭建了羊皮帐来抵御寒风,更拿出了熏制的羊肉,放在铁锅内煮开。
伴随着热汤煮沸,香喷喷的羊汤,往四面八方飘散。适才因道路问题,而下落的士气,在这几锅羊汤面前,荡然无存,反而士气有所提升。
觉察到这股变化,荡骨咩叱朝上方抬头望去,约莫百丈之遥,他依旧能看到那细微的敌人身影,其中定有那名刘然,随后露出了自得的神色。所谓的战争,不仅仅是厮杀才开始的,而是战场降临之前就开始了。而今,他所做的就是在铺垫,铺垫到来的厮杀。无论敌人有多么的狡诈,最终的胜利者始终是他。
只因他握有粮食,而敌人苦于粮食。
荡骨咩叱对蕃人异常了解,这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忠诚可言,唯有利益和屠刀才能驱使,如今敌人只有屠刀,无粮食此消彼长之下,敌人的军心又能支撑多久呢?想必只要三四天,就能彻底的崩坏。到那时,就是一锤定音的时刻。
想到这里,荡骨咩叱焦急的心,略有一丝轻松,没有什么比看着厉害的敌人犯错导致大败,更令人感到舒适的了。
为了能够更好的瓦解敌人士气,荡骨咩叱直接下令道:“燃篝火,饮羊汤,奏歌舞!”
得到吩咐的甲士,没有犹豫,径直搭起了篝火。
在呼啸而过的寒风之下,篝火被慢慢点燃而起,暖烘烘的火焰,渐渐驱散了寒意。
荡骨咩叱围绕着篝火,吹起了用少女腿骨制作的笛子。金史有载,五代之际,朝兴夕替,制度礼乐荡为灰烬,唐节度使有鼓吹,故夏国声乐清厉顿挫,犹有鼓吹之遗音焉。
而荡骨咩叱吹奏的羌笛,音节悠扬,赫然有唐代遗风。
笛音在山中徘徊回荡,响彻四方,令党项甲士手捧羊汤,载歌载舞了起来,十分欢乐。
这一切都被在深山中的蕃人奴隶看在眼里,脸上的羡艳神色一览无余。敌人在山下喝着暖身的羊汤,烘烤着炽热的篝火,还欢快的吹着笛子,他们却要忍受着饥寒的痛苦,无异于令濒临破碎的士气,开始了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