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金雁横空,人剑相御,无量之光
太渊的话语落下。
伴随一道高亢鹤鸣,清越嘹亮,穿透了教场的喧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头白鹤振翅而来,低空掠过攒动的人头,翅尖几乎擦着旗杆飞过。
眼尖的人发现其背上有一道身影,稳坐如山。
白鹤到了高台,一个盘旋落地,背上的僧人缓缓起身,悠然步下鹤背。
僧人面容慈祥和蔼,光是看着就令人心安。
“这僧人是谁?少林寺的高僧吗?”有人低声询问周围的人。
“师叔,这位是咱们寺里的前辈吗?”一个年轻僧人凑近方平大师,小声问道。
方平大师是少林寺达摩院的首座,朝廷既然举办如此大事,少林寺肯定要派人来。
只是方丈方证大师觉得,派一位方字辈的首座来即可。
。方平大师眉头微蹙,目光在那僧人脸上停留片刻,缓缓摇头:“老衲在少林数十年,寺中高僧无一不识,这位大师……绝非少林中人。”
他自幼在少林寺长大,寺内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他很确定自己没见过台上的老僧。
太渊介绍说道:“此是台州府天台宗国清寺的智通大师。”
智通大师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声音平和,却仿佛带着某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底下有的人知道天台宗,但大都数江湖人是不清楚的,毕竟不是研究佛门的,他们以为南北少林就已经代表了全天下的佛门。
方平大师的脸色更沉了几分,少林作为佛门领袖,今日竟未得高台席位,反倒是天台宗的僧人先一步入席,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若不是方才亲眼见识了太渊踏空而行的神通,怕是早已按捺不住,要上前问个究竟了。
“哈哈,国师相邀,老道来也!”
一阵爽朗的笑声从教场门口传来,中气十足。
有人神色一动,他们认出了声音的主人。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黑灰色道袍的道人缓步走入,面容清癯,颌下三缕长髯随风飘动,正是武当派掌教冲虚道长。
“是武当派的冲虚道长!”有人认出了道人。
“见过冲虚道长。”
岳不群他们纷纷起身,抱拳行礼,恭敬称道。
第一位老僧他们不熟悉,但是冲虚道长作为武当派的掌教,几十年下来,在武林之中甚有威望。
冲虚道人含笑颔首,目光扫过全场,一一回应。
方平大师见状,心里更是咯噔一下。
冲虚道长都亲自到场,方丈师兄却只派了自己来,会不会显得少林不够重视?
但想着以少林和武当多年来的关系,或许能从冲虚道长这里打听点东西。
方平大师刚想悄悄询问时,只见冲虚道人已经施展开身法向着高台而去。
冲虚道人的轻功身法没到太渊那样神乎其神的地步,是众人可以理解中的那样。
“是武当派的【梯云纵】。”
冲虚道人就这么身形轻巧的上了高台,向着太渊一行礼,然后入座。
太渊笑道:“这位,贫道就不介绍了,江湖上谁不认得冲虚道长。”
紧接着,众人又看到一位道人,看面貌似乎比冲虚道人要年轻一些。
他衣袖一展开,整个人忽然从不起眼变得气态卓然。
不见如何用力,整个人就凌空直上三尺。
不待众人惊呼,道人那舒展的两臂宛如飞鸟的双翼,鼓动着雄雄的真气,托着身形向前飘出数丈。
一步,两步,三步……
道人就在众人眼前,展示其那雄浑的真气修为和惊世骇俗的轻功身法,姿态飘摇,仿佛云间金雁,横空留影。
足足三十七步,道人稳稳地落在了高台之上。
岳不群眼里爆射出异彩,心底各种想法袭来。
“这道人的轻功身法,有我华山派轻功的影子,莫不是我华山派的前辈?!不对,不对,看他的年纪还没风师叔大,清字辈的师叔伯,没有我不认识的。”
不管岳不群如何想法,太渊介绍道:“这是终南山隐士,长春观观主,道家高功张静定张真人。”
张静定道人稽首行礼,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贫道张静定,见过诸位。”
底下众人不管认不认识,皆是纷纷行礼。
岳不群心道:“原来不是我华山派的前辈,终南山?莫非是得了全真遗泽?难怪轻功身法与华山派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太渊忽然开口道:“东方先生既然到了,就请快入席吧。”
被他的声音提醒,众人发现一道身影静立在教场门口的桅杆上,这桅杆离地面足有七八丈之高。
衣袂在风里猎猎作响,仿佛与桅杆、与天空融为了一体,若非太渊提醒,竟无一人察觉。
东方白身形一转,流光似得冲向高台。
快!
单纯地快!!
众人只能看到一道白光掠过,眨眼都不到的功夫,东方白就已经跃下桅杆,到了高台。
没人看清他是如何落下,如何借力,只知道那速度远超凡俗想象,快得让人连他的动作轨迹都捕捉不到。
“好快的身法!”场下一片吸气声。
方平大师眼神凝重,又是一位不知名的高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此人有如此世间极速,有谁能打的到他?又有谁能躲过他的袭杀??
一些门派掌门将东方白的姿容相貌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回去后定要吩咐门下弟子,牢牢记住,不可招惹,免得为门派带来麻烦。
对于东方白,太渊只是说:“这位是东方白东方先生,现客居邯郸城。”
寥寥数语,并未多做介绍,却更添了几分神秘感。
而岳不群、令狐冲、任盈盈他们更是没有发觉出,东方白就是以前的东方不败。
毕竟容貌气质差的太远了。
今日的东方白一身月白色长袍,面如冠玉,宛如谪仙。
东方白眼神扫过任盈盈他们,平静淡漠,只是在掠过令狐冲时,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快得如同错觉,转瞬即逝。
一切都已经过去,如今的他只是个求道者。
“哈哈,老夫来的不算迟吧?”
一道清逸中带着几分锋锐的笑声从教场东侧传来,如剑鸣裂帛,瞬间压过了场上的嘈杂。
“是风师叔!”岳不群脸上瞬间绽开笑容。
来了这么多高手,他心里很没底啊。
他身后的华山弟子们也纷纷起身,齐声高呼“恭迎风太师叔”,声音整齐洪亮。
其他门派的人眼神互相传递。
“是风清扬??”
“你看岳不群那样儿,除了他还有谁?”
“哼,一个气宗掌门,对剑宗前辈这般谄媚,要是当年宁清羽他们泉下有知,怕是要气活过来……”有人酸溜溜地嘀咕着。
明明是挖苦的话,但那股酸溜溜的语气谁听不出来。
方平大师有点坐不住了。
武当派来了冲虚道人,华山派来了风清扬,可少林寺这边却没有压得住场子的高手,那高台上的老僧又不是他们少林寺的人。
“竟有如此多同道……”风清扬心中微动。
之前登台的几人气势一流露,风清扬就感应到几人的修为和他在同一层次。
或许有强弱,但也是跨入先天的高人。
加上去请自己的绯村剑心,以及国师本人,以及出现了四五位先天了,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
想到此,风清扬不禁剑意更加激荡了。
他一直隐居在华山后崖潜修,以为这天下已经没有人值得自己真正的出剑,不曾想还有众多同道。
“吾道不孤也!”
心意通透,浑身的剑气四溢,有冲天之势。
“嗡——嗡——”
受到风清扬的剑意吸引,众人手里的剑器不住地颤动。
欲要冲鞘而出,臣服于风清扬。
一时间,人剑相御。
只是这终究不是那种高武位面,风清扬也不是那位【天剑】,能让万剑归宗。
他的剑意能让凡铁铸就的剑器共鸣震颤,已经是无与伦比的剑道宗师了!
没看那些人脸都苍白了吗?
心意动,剑器鸣。
就算是走南闯北的众多江湖人,也只在话本里听过。
没想到他们今日来了,能见到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存在。
今日就算没有其他,单单见过众多高人,就不虚此行了!
太渊出言打断风清扬的剑意勃发,“风老先生,还请先入席。”
话音落下,场上的剑鸣戛然而止,仿佛被无形的大手安抚。
大家伙皆以为的风清扬收回了能为,只有风清扬自己眼神一凛,因为随着这位年轻国师的话语一出,自己的剑意就这么失去了对那些剑器的牵引共鸣。
深深地看了太渊一眼,风清扬一步踏出,整个人如一把利剑射出,身形幻灭,缥缈轻巧的华山轻功被他升华到了另一个境地。
叫岳不群看的眼热不已。
只是知道自己资质的他,早已经绝了这想法。
这般境界,他此生怕是难及了。
对于他来说,在他这一代,把华山派发扬光大,能够恢复到五十年前的“剑出华山”,此生便无憾了。
之后,又是一位大家不认识的道人。
他就这么一步步地走上了高台,让群雄一睹神功的心思落了空。
到了现在,谁也不会认为这道人是手无缚鸡之力。
因为无论是谁看了他,都觉得此人身上有一种难言的和谐美感。
太渊介绍:“这位道长乃是王屋山阳台宫住持,宋之谦道长。”
太渊向宋之谦微微颔首,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出,其身上那种和谐美感,是因为其炼形有成。
场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最后一个空着的席位,眼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能与这些高人同坐高台,最后这位会是哪位隐世高人?
“阿~弥~陀~佛!”
一位不似中原僧人打扮的喇嘛出现在场。
随着佛号落下,众人眼前竟同时闪过一片耀眼的白光,瞬间铺满整个视野,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这纯粹的光明。
可不过一眨眼睛的功夫,白光便消散无踪,教场内的景象恢复如常,仿佛方才的异象只是一场集体幻觉。
“刚才……你们看见了吗?”有人揉着眼睛,语气带着茫然。
“好像是有光……”旁边的人含糊应着,心里却只当是阳光晃眼所致,并未深究。
高台上等人却不是如此。
智通大师合十的双手微微一顿,冲虚道人端着茶杯的动作也慢了半分,风清扬眼中的剑意更是骤然收敛……
在他们的心神感知中,那喇嘛周身竟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光韵,白光,红光,黄光,蓝光……黑色的也有光,无处没有光。
这种光肉眼不可见,只有以心神才能感应到。
光韵看似温和,却透着一股浩瀚磅礴的气息。
看似无害的喇嘛,却让所有人的眼神凝重了不少。
太渊眼神微眯,心中暗道:“无量光?这喇嘛近些年的修为,又精进了不少。”
太渊虽是道士,但也遍阅佛经。
他知道,寻常僧人一直念的“阿弥陀佛”,其实蕴含着其他的涵义。
【阿】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代表一切众生的生发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汉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
“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
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
这喇嘛已经微微窥得“无量光”的奥秘,难怪能引动这般异象,所以太渊才说他的境界又有提高。
喇嘛一步禅空,身形已经在十丈之外。
又一步,身形又出现在十丈之外,惊人的是,他身后竟还残留着一道清晰的残影,原地仍立着一个一模一样的喇嘛。
仔细看去,其脚下似乎还溅起轻轻的沙尘,宛如莲花状。
“步步生莲?”智通大师低语。
喇嘛不过踏出三步,人就到了高台之上,身后的三道残影才缓缓消散。
底下众人已经麻木了,今日登场的高人一个比一个惊人,他们的认知早已被反复刷新。
这些人若是行走江湖,随便一位都能掀起滔天巨浪,可为何江湖上却鲜有他们的传闻?
“贫僧见过国师。”喇嘛作揖道。
“上师请入席。”太渊起身牵引,接着说道:“这位乃是藏地上师,隆钦巴尊者。”
又看向底下众人,才慢慢开口。
“既然人全部到齐了,那么贫道就传达下陛下的意思。”
底下众人皆是正襟危坐。
他们不知道这对于自己门派到底是一次盘剥,还是一次机缘。
这主要看着国师接下来的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