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寻飞

第918章 撕吧!

“文哥呀,刚才那小子真是你亲兄弟吗?别嫌我说话不中听哈,咋他妈瞅着他比对小八嘎还狠呢?”

确定小武的脚步声走远,徐七千马上忍不住凑到李叙文的跟前,声音压得低却满是疑惑,手还下意识朝着院门口的方向指了指:“刚才他跟你呛呛的时候,那眼神,跟要叽霸吃人似的,我还寻思着你俩有啥深仇大恨呢!”

“我俩之间的事儿呐...太复杂啦,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明白,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

李叙文无奈的摇了摇脑袋,随后踢了踢脚边的废纸箱子,苦笑道:“算啦,不说这些丧气的了,咱先把这屋简单收拾一下子吧,总不能今晚睡垃圾堆里。”

徐七千还想追问,我赶紧拽了他一把微微摇头。

在不己方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要允许每个人都埋好属于自己的秘密,这是成年人的处世之道,同样也是友谊可以久久的根本。

刚才李叙文的眼神,明显是不想再提,再问就有点扫人家面子了。

“闲聊啊文哥,您别放在心上,小七年龄小不懂事,有时候说话没谱。”

我顺势抓起墙角靠著的笤帚,掸了掸上面的灰塞给徐七千,同时道:“文哥你俩先收拾着,我到路口的小卖部看看,买点洗漱用品啥,顺便再瞅瞅有没有合适的被褥。”

“行啊,你费心了啊!我蹬一上午三轮,这会儿还真不太想动弹啦。”

李叙文一听,立马直起腰,手往裤兜里摸了半天,掏出一卷用皮筋捆着的钞票。

里面有整有零,五块、十块的票子都叠得整整齐齐,还带着点体温,他也没多想,直接把钱往我手里塞:“行,你受累去跑一趟腿,钱你先拿着,不够了再说,将来有了再还我,咱们之间别算那么细,也不要太生分。”

我捏着那卷钱,心里有点发酸,都不记得多久没因为钞票而烦恼过了,现在风水又特么转回来啦!

“放心,我心里有数,绝不乱花。”

干笑两声回应后,我便快步走出了院子。

刚一出门,我脸上慵懒的笑容瞬间消散,心里立马盘算起得先把周边的地形摸清楚。

之前在钱坤那儿吃的亏,我必须得铭记于心,把自己的命运放别人手里,就是等着被拿捏。

所以到了新地方,第一条规矩就是“踩点”,即便李叙文是个生存高手,可人心隔肚皮,谁又敢保证在脱离“二哥”的眼底下后,他依旧会对我俩无比上心,所以这附近哪有小卖部、哪家是诊所、什么地方能买菜、哪条路走的比较近、哪条路又绕,都是我眼下一定要弄明白。

我先往巷口走,没几步就瞅见了小卖部的招牌。

红底黄字,都快褪成粉色了,写着“张记便民店”,看起来存在的时间应该不算短了,既然做的是街坊生意,相信老板绝不是个话多的懵货,那么安全系数也要相对高很多。

推开门,风铃“叮铃”响了一声,店主是个五十来岁的大爷,正趴在柜台上看报纸,抬头瞅了我一眼:“要点啥?”

“麻烦,先给我拿个口罩。”

我指了指货架上的口罩,心里想着一会儿溜达的时候得遮住脸,别让任何人或者摄像头啥的给记住模样。

“大爷,这被褥咋卖?”我指着被褥问。

“厚的五十,薄的三十。”

大爷放下报纸,再次瞟了我一眼:“刚搬来的吧?看你眼生的狠呐,住前面大院的?”

“没,我住站前街一带,这会儿来朋友这儿帮忙搬家,恰巧看到您的店了,我也有需要就捎带手先买了。”

我摇头胡乱掰扯。

正要掏钱,猛不丁想起刚才在院里见着的那一老一少。

远亲不如近邻,刚搬来就跟邻居处好关系,将来遇事也能有个照应。

我又转头扫了眼货架,看见角落里摆着一筐鸡蛋,还有袋装的水果糖,都属于不贵但又非常实用的玩意儿。

“再给我拿五斤鸡蛋,外加两袋水果糖。”

我努嘴示意道:“我送人的啊大爷,千万得新鲜点。”

大爷乐了:“放心,都是今早刚送过来的...”

买罢东西,我慢慢悠悠的绕着周边来回溜达了几遍。

等差不多搞清楚目前的方位以及地形才没事人似的打道回府。

眼下我们身处的地方位于龙城市迎泽区一个叫郝家沟的村子,说是村子其实繁华程度已经堪比很多大型的县市,距离本地的民政大楼啊、市总局、医院什么的都只有一步之遥,最关键的是这地方距离车站也没多远,真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的意外发生,我们想撩也会费太大的劲。

回到小院里,时间将近来到晌午。

抬眼就看见,东边屋子那个矮胖的大婶儿正迈着脑袋摘菜洗菜。

“小伙子回来啦?买这么多东西,累着了吧?”

大婶儿乐呵呵的打了声招呼,声音特亲切的。

“还好,我年轻!”

我赶紧走上前,态度和气的将提前买好的鸡蛋递了过去:“婶啊,刚去上街看到有打折的,东西还挺不赖,就顺便买了点,您尝尝。”

“这可不行,你刚搬来,咋能让你破费?”

大婶当即愣了一下,赶紧摆手推辞。

“婶,您别客气,就是点小东西。”

我照着提前想好的说辞念叨:“往后我们兄弟免不了得麻烦您老多照应呢。”

说话间,西边屋里的那个姑娘恰巧也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个搪瓷盆,里面泡着几件衣服,看见我手里的被褥,就问:“买着被褥了啊?街口小卖部的被褥还行,我之前也在这儿买过,晚上盖着不冷。”

我趁机把另一袋水果糖递过去,如法炮制的微笑:“妹妹,这糖您拿着,我瞅你早上说话那会儿脸唰白,应该是低血糖,揣两颗在兜里以备不时之需...”

经过我好一番的“推心置腹”,两个新邻居总算是手下了我的“见面礼”。

透过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我很快跟这二人也熟络起来。

胖胖的大婶婶本姓刘,因为长得富态,街坊都叫她“胖婶”,在这院儿住了能有二三十年,算是老住户了,闺女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就回来一次,家里就剩她和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子,平时就靠缝缝补补、帮人看孩子挣点零花钱。

而姑娘的全名叫文娟,老家是龙城底下某个郊县的,在附近的棉纺厂工作,她弟弟今年上高三,搁附近的重点高中就读,为了让弟弟能安心读书,她才半陪读半工作,日子过得也比较的清苦。

“小武跟你们很熟吧?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我熟悉他,他是个什么事情都挂在脸上的性格,自打你们搬进来以后,光是一个中午他有的没的其实已经跑过来四五趟。”

胖婶突然发问:“那孩子就是脸上看着凶,其实心善着呢,院里的水管电路有问题,全是他抽空来修的,还不要钱!文娟弟弟放学晚,他还经常绕路送孩子回家,生怕路上有坏人。”

“是啊,上次我弟弟发烧,半夜我急得不行,还是武哥骑电动车把我们送到医院的,医药费也是他先垫的,我住好几个月啦,从来没见过武哥跟谁红过脸、吵过嘴,脾气也特别的憨厚。”

文娟也点头。

我听着,心里对李叙文那个叫小武的弟弟印象又变了点。

之前觉得他脾气又冲又大,跟李叙文好像仇人似的,没想到对素味平生的街坊都能如此上心,那跟亲人真能差哪去吗?

“踏踏踏...”

我正寻思着不管在哪儿,真心换真心准没错的当口,就听见院门口传来小武的声音,还是那股子冲呼呼的愣劲儿:“胖婶,今天下班早,看看我给你们带啥回来啦?今天有客人剩下的红烧肉,我花很便宜的价格全收了给您和娟拿过来解馋。”

探头一看,只见小武攥着个饭盒,脸上虽然没什么太大的表情,但是眼神明显柔和的多。

“又让你破费,这孩子...”

胖婶赶紧迎上去。

“你在这儿干什么?”

忽地注意到了我,小武的嗓门骤然提高,眼中的温柔也瞬间褪去,眉头紧锁,语气带着明显的厌恶:“你们的饭菜我已经送过去了,还在这杵着干啥?”

“小武啊,这年轻人其实也是个热心肠。”

胖婶赶紧上前一步,挡在我俩中间打圆场。

文娟也跟着附和:“对啊武哥,他人不坏的。”

“哪个坏人脸上写字了?没问题他们会东躲西藏吗?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

小武根本不买账,语气里满是讥讽:“跟李叙文那样的人混在一起,他能是个什么好东西?”

话音刚落,他抬手指着我,一字一句道:“麻烦你,没事就待在你们自己的屋子里,别出来骚扰这些老街坊,我拜托,也谢谢了。”

尴尬如潮水般将我迅速裹住,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叙武,你要干什么?你对我有意见,是咱俩的事,我朋友做错什么了吗?你看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嚷嚷起来没完!”

就在这时,堂屋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叙文大步流星的冲了出来。

“咋的?我乐意说!有能耐你把我嘴缝上呗,看把你厉害的,呵呵操!”

小武的火气也立时间蹿起。

“我他妈不...不许你说!”

李叙文说着就伸手去拉小武的胳膊。

“别动我昂!麻溜松开,不然对你不客气..”

“我就动你啦,你能怎么滴?”

两人眨巴眼的功夫撕吧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