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历史本该如此,本能如此,本应如此(完)
“而果不其然,很快,朝廷就来了消息,要他火速赶往临安。”
说到这里,李今越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或许是岳武穆当时还对赵构抱有最后一丝希望吧。他当即带上岳云、岳雷等人前往。”
“到了临安后,有人建议岳武穆赶紧上奏,自辩清白,但岳武穆说:‘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此言一出,殿内但凡还有良知的南宋官员,无不纷纷哀叹,看向岳飞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又庆幸着这一切尚未发生。
李今越的声音继续在殿内回响:“之后不久,岳武穆便被带到了大理寺。他被引至后堂,只见张宪和岳云此刻都已被脱去衣冠,披枷带锁,浑身是血,痛苦呻吟,惨不忍睹。”
“当时,按照赵构的旨意,主审此案的,是大理卿周三畏与御史中丞何铸。岳武穆无奈,只能将自己的冤屈如实道来。说到最后,他伸手解开自己的上衣,露出了后背。只见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嵌于后背之上。”
“当时,主审官何铸,还曾参与弹劾过岳飞。可见到此景,他羞愧难当,实在不忍心残害忠良。他当即找到秦桧,力辩岳武穆实乃无辜。秦桧被问得张口结舌,到最后,只憋出了一句——”
“‘此,上意也。’”
‘上意’又是‘上意’!
赵匡胤眼中那刚刚压下去的杀意再次如火山般喷发,那目光仿佛两柄烧红的钢刀,狠狠的剐向赵构!
赵构被这道目光刺得浑身剧烈地抽搐,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哀鸣,拼命地摇着头,却说不出半句辩解之词。
“可当时,何铸依旧坚持己见,说了这么一番话:‘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李今越说到此处,嘴角勾起一抹极尽嘲讽的冷笑:“讲真,这就是何铸想错了。人类怎么能跟畜生讲得通道理呢?像他们这种人,除了死,想必也没什么能让他们幡然悔悟的了。”
“今越姑娘,此言差矣!”
不等众人反应,兵部尚书王庶已然跨步出列,涨红着脸,对着李今越一拱手,随即怒指秦桧:“姑娘如此说,难免有些侮辱畜生了!畜生偶尔尚通人性,可如此出卖朝廷、屠戮忠良之辈,如何能拿他们与畜生相比!畜生可干不出这样的事来!以某之见!秦桧这厮!简直猪狗不如!”
“王尚书说得对!猪狗不如!”
“此等奸贼,不配为人!”
王庶此言一出,李光等一众主战、主和派中的正直之臣纷纷响应,殿内再次骂声四起。
李今越闻言,竟对着王庶点了点头:“王尚书所言极是,是我用词不当了。”
随即,她话锋一转,冷哼一声:“这秦桧听了何铸的话后,立刻禀告赵构。两人又商量了一番,便任命了万俟卨继续审讯岳武穆。所以说,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德行,一丘之貉。”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同样被打得不成人形的万俟卨:“而万俟卨这畜生本就是个阴狠小人,他一上任就开始对岳武穆胡搅蛮缠,歪曲诬陷。”
“岳武穆也知道,到了这里,讲理已经是讲不通了,只能哀叹一句:‘吾方知已落入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之后,岳武穆便紧闭双眼,任凭百般拷打,始终沉默不语,也绝不呻吟呼喊。”
“直到最后,岳武穆开始绝食,只求速死。在狱案之上,岳武穆用手指蘸着水,写下了八个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官员们无不哀叹不已,一代忠臣良将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他们甚至都开始怀疑,若非天幕降世,引得太祖前来拨乱反正,那自己跟着这样的官家,朝堂中还有如此奸佞,那这样的大宋,真的还有希望吗?!
而随即,李今越继续说道:“不过,当时,岳武穆入狱的消息传开后,南宋的朝堂内外也是为之震惊,一些忠义之士也同样的不顾安危,纷纷设法营救岳武穆。”
一听到此,在场的人们总算是听到了一些好消息,尤其是赵匡胤,那张黑如锅底的脸总算是好看了一点。
好歹,好歹这大宋还没烂透。
“当时,齐安郡王赵士?,论辈分算是赵构的皇叔,也是南宋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一位。他亲自求见赵构,并且愿意以全家百口性命为岳飞担保。”
“此外,还有当时的大理寺少卿薛仁甫,大理寺丞何彦猷、李若朴,御史中丞何铸、御史智浃,甚至还有两名布衣百姓等人,纷纷上书为岳武穆伸冤。”
听到这话,岳飞的眼眶终是忍不住一热,有如此多的同僚,宗亲乃至素不相识的百姓,愿意为自己不顾一切地奔走呼号,他觉得,自己这十年征战,似乎……都是值得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自己如此本就是为国为家,虽落得如此结局,但自己无愧于心,更无愧家国。
如今,忠义之心未绝于天下,有如此多人为自己伸冤,那就证明,自己克复中原之志,从不孤独!
韩世忠看着岳飞的模样,更是伸出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岳飞感受到了同僚的关心,当即转头,对着韩世忠笑着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碍。
随即,李今越的目光又转向了韩世忠,说道:“而当时,韩将军您虽然已经被罢免枢密使之职,终日闭门谢客,绝口不提兵事,但在听说了岳武穆的冤案后,却也当即杀到了秦桧家中,当面质问。”
“秦桧理屈词穷,便说出了那句在我们后世流传千古的‘名言’:‘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此言一出,韩世忠胸中那股压抑已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他猛的指向地上那滩烂泥般的秦桧,怒喝道:“你个狗娘养的!‘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李今越闻言,竟是没忍住,嘴角微微一翘,随即轻咳一声:“咳咳,对,韩将军当时说的,就是这句。”
殿内沉重的气氛被这声怒吼和这句补充冲淡了些许,不少武将都露出了快意的神色。
李今越继续说道:“不过,韩将军当时应该没有现在这么有气势,毕竟那时的您已是一介布衣,而秦桧权倾朝野。”
“而最终,经过这群畜生的‘努力’,他们给岳武穆罗织了三条罪名。”
“第一,谋反。这条纯属子虚乌有。”
“第二,淮西之战,岳武穆逗留不进。这条,就是纯粹的强行诬陷了。”
“第三,说岳武穆曾言‘九妹不修德’。”李今越说到这,发出一声冷笑:“且不说岳武穆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就算说了,人家有说错吗?!”
她随即深吸一口气,声音也变得愈发冰冷:“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除夕。万俟卨通过秦桧匆匆上报,提出将岳武穆处死。赵构同意,当即下旨:‘赐死岳飞,斩张宪、岳云于市。’”
“就这样,一代抗金名将,连同他的儿子和最得力的部将,就这么死在了自己人,死在了这群投降派的手中。”
话音落下,大殿死寂。
赵匡胤眼中的火焰,此刻已彻底熄灭,只剩下无尽的冰冷。
“今越,”他声音沙哑,“这些孽障,还有哪些罪名,通通告诉朕。”
李今越点了点头:“赵老大,您还记得我刚刚说的,为岳元帅求情的那些人吗?”
赵匡胤和岳飞闻言皆是一怔。
“这些人中,有不少也被秦桧陷害而死。”李今越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齐安郡王赵士?,秦桧得知他为岳飞求情后大怒,先是弹劾他与岳飞私交,踪迹诡秘。”
“赵构听完便免去了他的官职。随后,万俟卨等秦桧党羽又接连弹劾,最终,赵士?被以‘贪狡险忍,朋比奸邪’的罪名贬出临安,责令到建州‘居住’。十二年后,这位皇叔在建州抑郁而逝。”
“什么?!”赵匡胤和殿内群臣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弹劾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叔?秦桧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和能量?若无皇帝首肯,他怎可能办到!这分明就是赵构要整他!
李今越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继续道:“而大理寺丞何铸,因不肯附和赵构,秦桧等人构陷岳武穆,先被派去出使金国,回国后,秦桧便唆使万俟卨弹劾他,最终被流放徽州。薛仁甫被罢免,李若朴、何彦猷皆被罢官。为岳飞上书的布衣刘允升,御史智浃被处死,范澄之被流放。”
听到这些人的下场,岳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与悲凉。
赵匡胤注意到他的情绪,拍了拍他的肩膀:“鹏举莫慌,朕会给他们一个交代,给他们应得的补偿。”
岳飞这才重重点头:“谢太祖。”
“而九妹呢?”李今越的语气充满了嘲弄,“哼,他终于也如愿以偿了。绍兴和议签订,他屁颠屁颠地向金国称臣,诏书中连‘朕’都不敢用了,直接自称‘臣构言’。不但如此,还他割让了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每年向金国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也算是……完美秉承了赵二一脉的‘光荣传统’了。”
“臣构言……”“割地纳贡……”
这几个字,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殿内所有大宋臣子的脸上。无尽的羞辱感让他们的脸庞涨得通红。
这等有失国体,丧尽尊严之事,官家他竟然真的干得出来!
李光再也无法忍受,他猛的从队列中冲出,对着御座上的赵匡胤轰然跪倒,泣声喊道:
“禀太祖!昔太祖陛下龙飞汴梁,提三尺剑定天下,革五代乱局,立大宋基业。今传至九世,赵构嗣位,却背太祖之训,弃列祖之业,行丧权辱国之举,致使社稷危如累卵!臣等痛心疾首,敢沥血陈其罪:官家弃中原、避金军,杀岳飞、贬忠良,签和议、称臣纳贡!桩桩件件,辱没祖宗,丧尽国格!”
小主,
“臣等谨请太祖陛下,遵‘祖宗之法’,废黜赵构帝位,另择宗室贤达!召天下忠良,北上抗金,收复中原,以安大宋亿万百姓之心!臣等昧死上言,伏惟太祖圣鉴啊!”
随着李光的话音落下,王庶、韩世忠等一众文武大臣,无论主战主和,此刻皆齐刷刷跪倒在地。
“请太祖!废官家帝位!重整河山!”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地上的赵构看着这满朝文武竟然如此对他,吓得魂飞魄散,被堵住的嘴里发出“呜呜”的绝望嘶吼,拼命的挣扎起来。
然而,赵匡胤此刻听完李今越的讲述,早就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冷冷地扫过地上那几个扭动的蛆虫,声音冰寒刺骨:“你们,还有何话讲?”
“呜呜呜……呜呜……”赵构和秦桧等人因为嘴被堵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悲鸣。
“既然无话可说,”赵匡胤眼中杀意沸腾,“那便去死吧。”
他猛地厉声喝道:“来人!”
“在!”殿外的雄武军将士齐声应喝,声震寰宇。
“传朕旨意!废黜赵构帝位!连同秦桧、万俟卨、张俊一干奸党,全部押赴闹市,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
此言一出,地上的赵构等人瞬间停止了挣扎,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瘫软在地,一股恶臭瞬间弥漫开来。
“太祖圣明!”殿内群臣齐声高呼,声泪俱下。
随即,几名雄武军将士立刻上前,如拖死狗一般将秦桧、万俟卨等人向外拖去。然而,就在两名将士架起已经被彻底吓晕过去的赵构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诶!等等!”
众人皆是一愣,循声望去。
只见一直坐在旁边,抱着零食看戏的羲桐,不知何时站起了身,拍了拍手上的点心渣。
迈着小短腿,缓缓走到赵构面前,歪着头打量着他,嘴里啧啧称奇。
“我去,这赵构可以啊,居然能惹到上面亲自下命令。”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匡殷,都听得一头雾水。
羲桐却不管他们,对着那几个雄武军将士摆了摆小手,笑道:
“那什么,你们先等等哈。赵匡胤,你们也不用找新的继承人了,我现在就把你们这个赵构弄死,然后,上面会还你们一个全新的,正常的官家的,保证你们满意。”
“毕竟,正如后世所说,历史本该如此,本能如此,本应如此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