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一斤五百克

第311章 新标准(6000)

第311章新标准(6000+)

“到时候可以合资,也可以专利授权的方式!”

“怎么合适怎么来!”

“反正大家不是外人!”

“反正都有国际惯例!”汽车李松就没说要降低专利授权费。

主要是国内现在能买得起车的,基本上都是公家单位。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这些人也有钱,所以不收白不收!

再等一些年,大家有钱了,低端的面包车以及轿车,到时候自己可以多授权几家厂子进行内卷,然后降低专利授权价格,让整体价格下降。

至于说中高端车型,这个不能降价。

因为人都是要面子的如果中高端车行降价的话,逼格就没有了。

中高端车型,本身车品牌以及车标就占据了很大的附加值!

不管国内还有国外都是一样!

有钱人为什么要买中高端汽车,豪华汽车就是因为有逼格!

“好!”马胜利当然知道国家层面也在跟国外的汽车厂接触!

主要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小本子,另外一个是三德子。

当然这两个国家的汽车厂商开出的条件肯定没有李松的优厚!

虽然国家早就知道了宝马汽车厂有十款车型涵盖了低端中高端以及豪华跑车。

李松也曾经提过授权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说明白。

当然跟国外谈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了解国外在这方面要的价格!

因为没有对比,直接就跟李松这边合作,说不定有些人会在里面说三道四。

这些说三道四的人心里虽然明白,跟李松合作要便宜很多。

但是有些人本身在里面就有一些利益。

因为有些人跟这些国家本身就有关系。

有些人的子女或者亲戚甚至本人都在这些国家生活留学过!

这些人自然而然的能够在某些事件当中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

就像马胜利自己都知道跟李松接触,自己才获得了这么多好处!

当然上级部门知道这种事情,有时候也愿意利用这种关系。

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技术,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与其好处让别人拿走了,还不如让自己人拿走!

国外的那些公关公司什么的也照样要拿好处。

其实整个世界都是大同小异!

西方人做生意也是讲关系!

而且西方人大概率在一场场酒会或者慈善拍卖当中早就谈妥了!

跟内地在饭桌上谈妥是一个道理。

看看后面阿美,在吐火罗国消耗那么多军费,从阿美本土用军用运输机运送矿泉水!

这岂是一般人能拿到的生意?

最后阿美那边某些人上台想要查吐火罗国的军费开支!

派出去的人上了直升机,就被当地的武装分子打下来了!

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熊猫单引擎螺旋桨上单一小型飞机的标准还麻烦马先生催一催!”

“因为这架飞机很快就会进入量产生产阶段。”

“还有相关的材料之类的东西!”

“到时候所有东西全部用美元付款。”

“另外就是我想订购一艘万吨级车辆运输船!”

“为以后出口摩托车还有汽车以及飞机做准备!”李松是肯定要自建物流体系的!

特别是到后面搞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运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到最后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设备全部都采用特殊货船!

这些特殊货船有着快速处理危险的应急预案。

普通货船运输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可能有应急预案。

而且海运业在接下来几十年会暴涨。

哪怕是到了二零八零年,海运仍然是主流运输。

只是那个时候的海运全部采用了核动力。

运费更低,运量更大,而且智能化越来越高。

货物从工厂里面开始,再到中间运输,然后到港口装卸!

几乎全部采用了无人的智能系统。

客户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刚刚下达订单。

智能工厂就开始计划生产,然后生成订单。

物流订单以及计划也开始生成,海外客户在很短的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货物多久能够到港!

之所以只是到港,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不一样!

智能系统智能设备,这些不是一般的小国家能够玩得起的。

有人要问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那就是稳定而充沛的电力。

不说智能系统以及智能设备本身的价格。

就说智能系统还有智能设备需要的电力。

不管是智能系统自身的运算,还是说支持智能系统的通讯网络。

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电力!

而一款智能程序从训练到成熟需要消耗的电力是十分恐怖的。

哪怕智能设备自身是充电设备,也需要数量庞大的充电站!

不管是无线充电,还是有线充电。

都离不开庞大的电力设备!

在二零八零年,搭载无线充电设备的无人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超长航行。

当然这一种货运需求的价格十分高昂。

这种无线充电设备,主要是依靠太空中的卫星。

太空中的卫星,通过自身携带的太阳翼转化为能量,再把能量远程输送到无人机上面。

所以这种无线充电方式的成本太高,因为卫星要跟随无人机进行变轨。

当然技术要求也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影响,另外就是要微信的发射与无人机的接收,双方的精度要求很高。

而且无人机还要通过本身的计算以及卫星提供的卫星云图,还有卫星探测的后面航线的气流以及温度变化来规划自己的飞行线路!

飞行线路也要同步到卫星上面。

“好!”马胜利当然知道李松说的这件事情的紧迫性。

马胜利也不在这边看着了,赶紧的去汇报工作。

不然到时候自己国家出口这些飞机,而本身国内标准都没有,到时候会被别人笑话!

李松溜达了一圈,并没有催促任何人。

因为钱就是很好的动力。

第二天李松来到了千盛电子研究所。

这边也终于拿到了完整的精简指令及芯片的所有技术!

包括晶圆厂以及投射式光刻机的技术资料。

在芯片产业中,芯片设计仅仅只是一部分。

更多的还是依靠高端的制造业!

虽然说晶圆厂还有光刻机李松已经交给上级部门来公关,但是研究所也要对这些技术有所了解!

因为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才能掌握研究方向!

现在上级部门是依靠国内的这些研究所。

李松根本不可能指挥这些研究所后续的研究方向。

因为这些研究所根本不属于自己。

自己现在委托他们研究技术只能算是一种交易方式!

只是单纯的甲方与乙方的关系,李松也没想过要入股这些研究所,因为这些研究所是国内的根本!

再说李松也没有精力去跟这些研究所打交道。

也没有精力去一一说服这些研究所,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发展!

说个不好听的,别人是什么级别?别人在整个体系内又是什么样的影响力?

而且李松本身对专业方面的东西不懂。

研究所里面也有这些项目研究,到时候再接收其他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成果。

这样以后研究所里面的研究方向就是自己说了算。

半导体在后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不管是芯片制造还是芯片设计。

在这段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就是摩尔定律。

当然摩尔定律到后面也不行了,特别是精度越来越高。

这次李松就把各个项目制定了绩效。

从吃透技术再到生产再到量产!

整个李松拿出相应绩效奖金。

现在整个电子实验室有几个大部门。

芯片设计,晶圆制造。

光刻机制造,其中光刻机制造分为光源系统,光学系统,工作台系统,浸润系统,对准与测量系统,环境与控制系统。

芯片封装系统!

其中项目占比最大的就是光刻机系统。

因为采用了最先进的投影式光刻机,所以达到了现在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领先于世界!

虽然说晶圆制造还有光刻机制造,有内地的其他研究所研究,但是这并不妨碍电子研究所自己人研究。

等到国内其他研究所吃透技术应用之后,电子研究所在接手就很容易了。

因为这些项目都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些绩效,分到各个部门之后,还有一百万的额外绩效!

也就是所有部门当中,哪个部门作出的贡献最大就有额外的奖励!

对于那些拖后腿的部门,就会降低绩效评级。

下一次的任务就会降低绩效奖金。

因为李松作为私人老板,就是要让手下人内卷。

而且不内卷也不行!

当然这些李松只是召开部门负责人。

并没有给电子研究所里面其他实习生说这些东西。

至于说部门负责人怎么督促这些实习生。

那是各个部门负责人的事情,李松自己根本不管这个,如果这个都要管的话,李松何必要这些部门负责人。

作为老板,要是每个部门的事情都要管理,李松觉得自己恐怕就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了!

李松在电子研究所的时候,上级部门也召开了一个多部门会议。

这次多部门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工业产品标准。

国内的工业产品标准,说实话,现在就没个标准。

现在工业产品不管是有瑕疵没瑕疵的,只要生产出来都能卖出去!

至于说螺丝打歪了什么的,到时候用户自己重新打就是了!

是螺丝打滑了,那就重新开孔,用个大点的螺丝或者缠点棉线之类的,甚至是直接焊死!

现在的很多零部件都没有通用的标准。

比如说一个型号的螺丝该多长该多粗,螺纹的深度,螺纹的宽度等等!

这就导致了再过几年跟阿美关系好的时候。

国内把八爷送到那边去进行技改。

结果两架八爷上的零部件根本不通用,公差大的让阿美那边的人怀疑人生。

国内现在的工业种类的确很全面,但是技术以及标准就不敢恭维。

当然哪怕就是这样,在全世界那也是能排上号的。

至少说内地生产出来的飞机还有其他这些东西在使用当中问题不大!

不像隔壁某些人,阿美还有肥熊手把手的教,结果制造出来的东西,自己军队都不要。

一架飞机研发了几十年!

别说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购买别人的飞机回来修修,然后再飞就能摔几千架!

虽然说纵向对比国内在标准化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的确不如西方以及其他发达国家。

但是横向对比还是很优秀的!

当然国内现在这样也是没办法,因为国内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工厂,如果全部搞标准化。

那么企业必须要停工,停产人员必须要培训,但是国内又需要工业产品。

所以从去年内地拿到李松哥的技术之后,摩托车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所有工厂,借着学习新技术的时候,引入的生产标准!

所以国内现在有一大批的厂子,已经在开始标准化生产。

当然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国内现在一共有八个摩托车生产企业。

这八个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上的所有厂家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完全通用。

不再像以前,这个机器上用的螺丝要哪个厂生产的,哪个型号就必须要购买哪个厂生产的,你换个厂的话,拿回来说不定就没法用!

还有家电企业!

另外还有矿山机械设备企业!

现在就是下面厂里面执行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要高太多了。

这次之所以几个部门联合起来推动这件事情。

主要就是宝马汽车马上要开始量产,要给汽车产业定下一个标准!

因为汽车产业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更多。

另外就是飞机相关的标准!

长安飞机制造厂的星辉客机,要不了多久也要开始量产,而国内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小型客机的标准!

更别说李松众筹的单引擎,低空固定翼飞机,眼看着也要量产,并且出口阿美。

到时候国内拿不出标准,会不会被国外的人笑话?

另外还有长安飞机制造厂的中远程客机,也在开始组装。

因为汽车还有飞机,这些产业链上涉及的基本上都是全工业体系!

所以各个部门要一起推进相关的标准。

当然这个标准有一定的期限!

也就是说现在是两套标准,符合新标准的直接就按照新标准执行。

不符合新标准的,在五年或者几年之后才开始执行!

“我觉得咱们应该用订单模式来推动标准化的落地!”

“咱们国内以后单位上采购,就要逐渐扩大标准化产品的比例!”

“然后逐渐降低非标准化产品!”各部门开会的时候,大家踊跃的发言。

“我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我们单位的车队。”

“每辆车都有固定的司机,因为换了一个司机,根本就不知道这辆车哪里有问题!”

“还要看宝马汽车厂的技术!”

“看看宝马摩托车的故障率就知道了。”

“就是!”

“咱们摩托车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标准化做得很好!”

“现在整个行业内部的零部件采购不在,需要指定厂家生产!”

“宝马汽车厂已经同意授权他们的汽车相关技术!”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宝马汽车厂的生产技术比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要高太多!”

“到时候技术授权,咱们就两条腿走路,汽车厂一部分车间还是采用原有的技术生产!”

“另外一部分车间就学习新技术,实行新标准!”

“等到新的车间开始量产之后,原来的车间再停用原来的技术!”

“外资的那种绩效管理,我觉得很好。”

“这个我不赞同,毕竟我们的厂是工人大家所有的。”

“呵呵,这话你相信吗!”

“工厂的确是工人大家所有的,但是分配权在厂长那里,每个厂里面做的最差的都是工人,没看过哪个厂长住的差。”

“好了好了,这次主要是推进新标准的落地!”

“至于说工厂的事情,以后慢慢说。”有些问题领导不是不知道,但是牵一发动全身。

也知道现在大多数厂里面是什么情况。

“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几部门要联合起来制定新标准!”

“在这里着重要求航空部门对航空飞行器的标准进行更新!”

“李松那边的速度相当的快,别到时候李松飞机制造出来了,咱们国内的标准还没有!”

“到时候国外那些用户看到国内的说明书都没有一个标准,咱们的脸往哪里搁!”领导说这个话其实就是要用这件事情来推动标准的落地!

因为有些人反对标准的落地!

而且有些人直接喊出了口号,这是资本家的标准!

因为不管什么政治体系,都有一部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

而且领导还有意重组各个部门,因为现在各个部门很多重复性的管理。

领导觉得自从李松出现之后,自己遇到的阻力就小很多了。

不管是国内还有国外。

当然领导也知道,

除开李松公开拿出来的技术,私底下偷摸运过来的东西。

而本身李松又推动了国内工业化的进程。

一方面不再需要再求爷爷告奶奶的引进国外的技术。

李松没出现之前,国外那些厂家狮子大开口,可以说几乎是要跪着要饭。

就这样,别人的新技术还不给你,都是给的淘汰的技术。

给了淘汰的技术,你还要夸奖别人几句。

这种憋屈领导自然有体会!

因为联合军里面,除开阿美的,其他十几个堂口都被打残了,甚至有些人下场一个照面直接全歼!

当年这些堂口跟着阿美想来混点功劳。

结果没想到被人直接打的全军覆灭!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场事情,华人才真正的在国际上有了一些地位。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阿美,那可是意气风发。

当然后来阿美在南边也吃了亏!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阿美在东亚这一块从来不亲自下场搞事情!

因为在东亚这一块,阿美是吃了亏的。

后来发现中东那一块是软柿子,所以就一直捏着那一块!

就像这么大规模的新标准的执行以及落地。

如果下面没有人推动的话,单纯上面来做。

阻力是相当的大!

而现在下面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厂在执行新的标准!

现在新标准落地的话,阻力就要小很多。

要是下面没人做,上面也没办法制定标准。

总不能空口白话就出来一套标准。

而现在下面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做得很好,那么就能有新的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看到某些行业开头很乱。

而国家层面又没有早点制定定相应的标准。

就是因为一个行业要足够的乱,才能发现要在哪些方面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就是要堵住漏洞。

如果在行业一开始就开始制定规则,那么规则如果无法堵住漏洞!

那么这些漏洞就会被有些人利用!

所以政策的滞后性!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很多事情如果早早的制定规则。

那么很多人就没有入场的机会!

就会被某些人用规则垄断。

晚上李松是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相关的报道。

主要是李松这边的速度太快了!

从去年李松开始与内地接触拿出技术开始到现在才多久时间!

这个反应速度已经很快了!

李松看到这个心里还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因为这些标准可以说是自己以一己之力之力推动的!

新标准的落地,就代表着整体工业化的进步。

这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只有整体的进步才能有足够的竞争力。

而且这样有纠纷之后也有相关的执行标准。

然后李松又在新闻上看到了星辉客机在冰雪环境的降落测试。

“估计是要给某些人看的。”李松知道新闻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一个新闻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