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守护团队的组建与培训
时空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让江浅意识到需要一支专业团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时空危机。在跨时空会议上,她提出组建 “跨时空时空守护团队” 的构想:“监测网络能发现异常,但应对危机需要专业力量。这支团队要汇聚各时空的精英,既能解读历史脉络,又能操作先进科技,还能应对突发战斗,成为守护时空的‘全能防线’。”
组建工作迅速启动,各时空团队根据需求推荐成员。1913 年的陈砚团队推荐了 “雾灵镇巫葬遗址守护者” 老林 —— 他家族世代守护巫葬遗址,熟悉古代祭祀仪式和地脉能量规律,曾多次协助陈砚团队稳定棺阵能量;同时推荐了对钟楼历史了如指掌的学者周明,能从历史文献中挖掘时空节点的关键信息。
1938 年的陆峥团队则推荐了战场经验丰富的战士赵刚 —— 他曾参与拆除裴照遗留的能量装置,擅长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危险任务;还有精通电磁干扰技术的工程师孙磊,能快速修复受损的监测设备,保障通讯畅通。
现代团队中,赵工程师和小林主动加入,赵工程师负责设备技术支持,小林则凭借对时空数据的敏感,承担异常数据分析与预警解读工作;同时,江浅还邀请了退役的特种部队教官李锐,负责团队的战斗训练与应急战术指导。
一周后,12 人的跨时空守护团队正式组建,成员们通过时空穿梭装置汇聚到现代实验室的训练基地。初次见面时,不同时空的成员带着好奇与期待互相交流:老林穿着传统的青色长袍,向赵刚展示手中的青铜符牌:“这符牌能感应地脉能量,关键时刻能辅助稳定时空异常。” 赵刚则拿出战场上使用的便携探测仪,笑着说:“这玩意儿能找炮弹残骸,说不定也能帮你找地脉节点。”
团队组建完成后,系统培训随即展开。培训分为 “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应急演练” 三个阶段,每天从清晨持续到傍晚,节奏紧张却井然有序。
理论知识培训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江浅担任主讲,内容涵盖时空结构、时空特性、历史时空节点风险等。她通过全息投影,直观展示时空裂缝形成的过程:“时空就像一张弹性布料,当地脉能量紊乱超过临界值,布料就会出现‘裂痕’,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时空裂缝。而时砂就像‘修复剂’,能通过能量调节,让布料恢复弹性。”
老林在课堂上补充道:“古代巫祝仪式其实也是一种‘能量调节’方式,通过特定的咒语和祭品,引导地脉能量流向,避免能量紊乱。比如钟楼奠基时的祭祀,就是为了让地脉能量与钟楼铜钟形成共振,增强时空稳定性。” 周明则结合历史文献,讲解不同时空节点的风险特征:“战国时期的灵核节点、1938 年的战场节点,都是能量异常高发区,需要重点关注。”
技能操作培训分为 “监测设备操作”“时砂应用”“战斗技能” 三个模块。在监测设备操作区,赵工程师手把手教成员们使用各类设备:“这是‘时空能量探测仪’,当屏幕显示红色预警时,说明能量波动超过安全阈值,需要立刻上报并准备应对措施。” 孙磊则演示如何快速修复受损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这个‘能量感应芯片’,只要更换芯片,重新校准参数,设备就能恢复使用。”
在时砂应用培训中,苏蔓团队的工程师讲解时砂能量增幅装置的使用方法:“转动这个旋钮,能调节能量输出强度,不同场景需要不同强度 —— 修复轻微能量紊乱用 5-8 单位,应对时空裂缝初期用 10-12 单位。” 老林尝试用青铜符牌配合时砂能量,成功让一处模拟的能量紊乱区域恢复稳定,他兴奋地说:“符牌能增强时砂的能量引导效果,两者结合,修复效率能提升 30%!”
战斗技能培训由李锐负责,在模拟战场训练区,他教成员们格斗技巧和武器使用:“面对可能出现的时空异常引发的危险生物,或别有用心的破坏者,格斗技巧和武器能保护我们自身安全,也能为后续的时空修复争取时间。” 赵刚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成为训练中的 “小老师”,指导其他成员如何在复杂地形中隐蔽前进,如何快速锁定目标。
应急演练是培训的关键环节,江浅团队设计了多种模拟场景,检验团队的协作与应对能力。一次模拟 “1938 年战场遗迹时空裂缝突发” 的演练中,团队接到预警后,迅速分成三组:赵刚和李锐组成 “战斗组”,负责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靠近;赵工程师和孙磊组成 “设备组”,携带监测设备和修复工具赶赴现场;老林、周明和小林组成 “分析组”,通过数据实时分析裂缝能量变化,制定修复方案。
到达模拟现场后,设备组快速搭建监测设备,分析组通过数据发现裂缝能量正以每分钟 2 单位的速度上升。“需要立刻用 12 单位时砂能量进行干预!” 小林喊道。老林立刻取出时砂容器,配合青铜符牌引导能量,赵工程师则启动增幅装置,增强时砂能量输出。10 分钟后,裂缝能量开始下降,最终恢复稳定。演练结束后,江浅组织团队复盘:“这次演练整体顺利,但数据传输存在 2 秒延迟,下次需要优化通讯设备,确保信息实时同步。”
经过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守护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大幅提升。成员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形成了默契的协作模式。在最终的考核中,团队成功应对了 “监测设备故障”“时空裂缝突发”“能量紊乱叠加” 三个高难度模拟场景,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秀标准。
考核结束当晚,江浅为团队成员颁发 “时空守护徽章”—— 徽章由青铜制成,上面刻有时砂颗粒图案和 “跨时空守护” 字样。“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正式的时空守护者,” 江浅看着成员们,语气坚定,“你们肩负着守护各时空稳定的重任,未来或许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我相信,只要你们团结协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守护好每一个时空的安宁。”
成员们手持徽章,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自豪。老林轻轻抚摸徽章上的时砂图案,说道:“我会用世代传承的守护经验,配合大家,守护好这片土地的时空稳定。” 赵刚则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危险,我都会冲在前面,保护团队,保护时空。”
夜色渐深,训练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守护团队的成员们仍在讨论着未来的守护计划,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守护时空的信念。江浅知道,这支跨时空的守护团队,将成为时空监测网络之后,又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为各时空的稳定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