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砂遗楼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第918章 与各时空民众的沟通与合作

清溪村时间停滞事件的经验总结会上,周明提出的 “地脉普查需联合当地村民” 的建议,让江浅深刻意识到:守护时空稳定不仅需要专业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各时空民众的理解与参与。“民众生活在各个时空节点,对身边的异常现象最敏感,若能让他们掌握基础的时空知识,既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异常,也能避免异常引发的恐慌。” 江浅在团队会议上决定,首先在 1913 年的雾灵镇开展与民众的沟通合作,通过举办时空知识讲座,普及时空常识,建立 “民众 - 守护团队” 的联动机制。

讲座筹备工作迅速启动。学者组的周明与张雅负责整理通俗易懂的时空知识内容,将 “时空能量”“地脉节点”“时空异常现象” 等专业术语,转化为 1913 用民众易于理解的语言 —— 比如将 “时空能量波动” 比作 “河水涟漪”,将 “地脉节点” 比作 “河流的分支源头”,将 “时间停滞” 比作 “水流突然静止”。同时,他们还收集了雾灵镇历史上发生过的 “时空幻影”“异常天气” 等事件,作为案例融入讲座,增强说服力。

守护者组的老林则利用自己在雾灵镇的人脉,联系镇里的学堂,借用学堂的大教室作为讲座场地。学堂的王校长起初有些犹豫:“‘时空知识’听起来太过玄妙,村民们会不会觉得是骗人的?” 老林笑着拿出清溪村时间停滞事件的现场照片(经特殊处理,隐去现代设备),以及修复后村民正常生活的照片:“王校长,这是上周清溪村发生的真事,若不是我们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举办讲座就是想让大家知道,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王校长看完照片,当即同意借出教室,并主动帮忙张贴讲座通知。

陈曦与科研组的孙磊则制作了简易的 “时空知识教具”:用一个装着水的玻璃缸模拟时空环境,水中漂浮的纸屑代表 “时空能量粒子”,晃动玻璃缸产生的涟漪模拟 “能量波动”,放入小石子阻挡水流模拟 “地脉断层”—— 通过直观的演示,让村民们理解时空异常的原理。同时,他们还准备了印有 “时空异常预警信号” 的传单,上面画着简单的符号:蓝色圆圈代表 “轻微异常,保持警惕”,黄色三角形代表 “中度异常,远离异常区域”,红色正方形代表 “重度异常,立即疏散”,方便村民记忆。

讲座定在农历每月逢集的日子,此时雾灵镇的村民大多会来镇上赶集,能最大程度扩大参与范围。讲座当天清晨,老林与陈曦早早来到学堂,在教室门口摆放桌椅,发放传单;周明与张雅则调试提前准备好的幻灯机(由现代设备改造,通过电池供电),准备播放案例照片;孙磊则将玻璃缸教具放在讲台旁,等待村民到来。

随着集市的热闹起来,村民们陆续被学堂门口的传单和 “时空知识讲座” 的招牌吸引。一位挑着菜筐的大婶好奇地问:“姑娘,啥是‘时空异常’啊?跟咱种地有关系不?” 陈曦笑着接过菜筐,帮大婶放在角落:“大婶,您听我给您说,比如有时候您看到天上突然出现奇怪的影子,或者感觉天气突然变冷,这些都可能是时空异常的信号,了解这些知识,能帮您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影响。” 大婶半信半疑地走进教室,找了个位置坐下。

不到一个小时,能容纳百人的教室就坐满了村民,还有不少村民站在窗外听讲。江浅作为主讲人,走上讲台,先向村民们鞠躬问好:“各位乡亲,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跟大家聊聊咱们身边可能出现的一些‘怪事’,比如突然看到以前的人影、感觉时间变慢,这些不是‘闹鬼’,也不是‘不祥之兆’,而是时空能量发生了轻微波动,只要我们了解它、掌握应对方法,就能保护自己和家园。”

江浅的开场白打消了不少村民的疑虑。随后,周明通过幻灯机展示雾灵镇历史上的时空异常案例:“大家看这张照片,是三十年前镇西山谷出现的‘幻影’,当时有村民看到古代的士兵在山谷中行军,这其实是山谷地脉能量波动,让过去的画面短暂‘重现’了。” 村民们凑到屏幕前,小声议论着:“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这事,原来不是瞎编的!”

张雅接着补充道:“这些异常现象大多与地脉有关,咱们雾灵镇就像坐在一条‘能量河流’上,地脉就是河流的分支,一旦分支出现堵塞(地脉断层),就会引发异常。比如上周清溪村的时间停滞,就是村东头老槐树下的地脉分支堵塞导致的。” 她一边说,一边让孙磊演示玻璃缸教具:“大家看这个玻璃缸,水中的纸屑就是能量粒子,正常情况下它们顺着水流流动(模拟正常时空能量),当我们放入小石子(模拟地脉断层),水流就会停滞,纸屑也不动了(模拟时间停滞),这就是清溪村出现的情况。”

村民们看着玻璃缸中静止的纸屑,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起来说:“姑娘,那咱们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咋办啊?” 江浅立刻回应:“大爷,您别担心,我们总结了三种应对方法:第一,看到奇怪的影子或感觉异常时,不要慌张,先看看周围的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确认是时空异常后,尽量远离异常区域;第二,记住我们传单上的预警信号,看到蓝色圆圈,就多留意身边情况;看到黄色三角形,就赶紧回家,关好门窗;看到红色正方形,就跟着我们的守护队员疏散;第三,如果发现异常,能及时告诉我们的队员,比如看到老林师傅或陈曦姑娘,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就能尽快处置。”

老林这时也走上讲台,举起手中的青铜符牌:“乡亲们,我是守着巫葬遗址长大的,这符牌能感应地脉能量,以后我会经常在镇上巡逻,如果大家看到我拿着符牌在某个地方停留,就说明那里的能量可能有点异常,大家暂时别靠近。要是你们发现哪个地方突然变冷、或者出现奇怪的声音,也可以来钟楼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

讲座接近尾声时,江浅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为了更好地守护雾灵镇,我们想在每个村落找一位‘时空守护联络员’,负责收集村民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跟我们联系。联络员不需要懂复杂的知识,只要热心、负责,愿意为大家服务就行。”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举起了不少手。清溪村的王大叔站起来说:“江姑娘,我报名!上次我们村出现时间停滞,多亏了你们,我在村里人头熟,大家有啥情况都愿意跟我说,我来当联络员,保证及时给你们报信!” 其他村落的村民也纷纷报名,不到十分钟,雾灵镇下辖的八个村落就都确定了联络员。

讲座结束后,村民们还围着江浅团队成员提问,久久不愿离开。之前的大婶拉着陈曦的手说:“姑娘,以后再有这样的讲座,你可得提前跟我说,我不光自己来,还叫上邻里乡亲一起听!”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则对孙磊的教具感兴趣:“小哥,你这玻璃缸能借我看看不?我想回去跟村里的孩子们讲讲,让他们也知道这些知识。”

江浅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次讲座不仅让村民们了解了时空知识,更建立起了信任的桥梁。后续,团队还计划在 1938 年的战场周边村落、1967 年的工业社区开展类似的沟通活动,让更多民众参与到时空守护中来。

夕阳下,雾灵镇的集市渐渐散去,村民们拿着传单,带着新学到的知识回家,不少人还在小声讨论着如何应对时空异常。老林与各村落的联络员约定,每周在钟楼集合一次,交流情况;江浅则与团队成员商量,尽快为联络员制作简易的 “异常记录手册”,方便他们记录发现的情况。

江浅站在钟楼前,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时空守护不是孤军奋战,当专业团队与民众携手,当每一个人都成为时空稳定的 “守护者”,就能构筑起最坚固的防线,让每一个时空都能在安宁与和谐中延续。